必修二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11-2)
一.单项选择题(共计25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50分)
1.下列对于我国第一个五年关于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的方针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奠定国家工业化的基础 B.存在着使农.轻.重比例失调的危险
C.有利于提高国家的国防能力 D.有利于促进建国初年国民经济的恢复
2.与1952年相比,1957年我国生产资料的生产增长210%,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83%,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35.5%提高到45%。这说明第一个五年期间
A.国家基本实现工业化 B工业结构得到了改善
C.工农业生产比例协调 D.工业总产值超过农业
3.下列是对20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经济成份变化情况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年份经济成份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资本主义经济个体
经济
1952年19.1%1,5%0.7%6.9%71.8%
1956年32.2%53.49%7.3%07.1%
A.1952年分散的私有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B.合作社经济不是公有制的经济
C.到l956年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D.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最为彻底
4.1958年,如果中国的官员去苏联参观访问,双方就当年的农业建设交流经验教训,中苏双方谈论的主要话题,可能是①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②苏联的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③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④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1953~1958、1959~1964、1970~1975、1979~1984年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1959~1964年相对应的是
A B C D
6.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标志这一变革完成的是
A.解放战争的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7.从图1到图2的变化中,你能获得的正确信息有
①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从私有制变为公有制 ②从农业生产合作社转变为人民公社体制
③从小农经济过渡到农业现代化 ④从生产关系基本适应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严重超越生产力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8.有人说:“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究其共同原因是
A.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 B.过份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 D.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9.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其目的是
A.解决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的问题 B.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错误
C.解决社会主义改造的遗留问题 D.落实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方针
10.2010年9月6日,胡锦涛在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雄辩地表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是完全正确的。”胡锦涛所说的党的基本理论不包括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C.“调整、巩固、充实和提高”的理论
D.“非公有制经济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理论
11.流行语是带有明显阶段性历史色彩的词汇,印证了历史发展的进程。下列四组流行语能够反映建国初期历史的一组是
A.工业化、三大改造、过渡时期、一五计划 B.红卫兵、走资派、伟大的舵手、造反派
C.身份证、包产到户、私营企业、发家致富 D.互联网、安居工程、股票、房地产
12.1962年至1965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了
A.中央已经彻底纠正了“左”倾的严重错误 B.中央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经济调整”在农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D.当时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13.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社员在20世纪70年代末签订的一份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不成,我们全部坐牢杀头也甘心。”这份契约签订反映了
①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势在必行 ③我国土地所有制正经历着变革 ④农民分田到户违背了当时政府的土地政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 ①②③
14.1953年,我国通过农业合作化道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78年以后,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下列对这两项政策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A.是性质相反的两种政策 B.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C.后者是对前者的全盘否定 D.都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15.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出台了允许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家庭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C.我国土地所有制性质即将改变
D农民将失去土地承包权
16.李建国是和新中国同时诞生的,下列关于他经历的表述与史实不符合的是
A.1954年,张建国的父亲参加了人大代表选举
B.1958年,张建国放学后,上山砍柴参加大炼钢铁
C.1976年,张建国参加全国高考,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
D.1984年,张建国的舅舅回国,来到厦门特区创办了一家服装加工厂
17.1982年,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该“一号文件”着眼于
A改革农村生产关系 B.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C.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8.图6展现了四川人民“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这些创举直接得益于
A经济体制改革方针的确立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正式形成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19.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徐勇说,农村改革的这30年,分成3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1988年的黄金十年,……第二阶段: 1988年——2002年的曲折十五年,……第三阶段:2003年——2007年的历史跨越五年,……三个阶段都有一些相应的关键词,与之对应的关键词是
A.“粮票布票”、“信用卡”、“互联网” B.“合作社”、“包产到户”、“三下乡”
C“乡镇企业”、“民工潮”、“新农村建设 D.“国企改革”、“现代企业”、“股份制改造
20.下列关于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大跃进”期间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C.1956—1966年经济建设遭受挫败,毫无成就 D.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城市开始
21.右图EF段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速的原因是
A.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实现
B.改革开放政策的强力推动
C.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步入正轨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2.在改革开放中,经过三次思想解放,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其中冲破“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事件是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2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主要特点有
①实行全方位的开放 ②显示出多层次性 ③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被动开放 ④局限在国有企业领域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24.有学者指出,新中国成立60年来人口流动的特点是前30年基本上是由政府主导或者控制的人口流动,后30年多是相对自由的流动。这从侧面反映了
A.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丧失 B.经济体制的巨大转变
C.城乡差别的消失 D.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
25.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下列哪些是网络给我们带来的问题
①信息泛滥、垃圾信息 ②网络犯罪 ③一些青少年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不能自拔④严重污染环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二、题(共3小题,第26题18分,第27题15分,第28题17分,合计50分)
二、题(共3小题,第26题18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8分,合计50分)
26.(18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93年版
材料二 1958年毛泽东在视察期间专门发表自豪地说:到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他们把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贬为“农村作风”.“游击习气”,这显然是不对的。
——《中国现代化历程》卷
材料三 在改革开放后的工业过程中,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可谓是两支突起的“异军”。它们的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两个新的增长点。
——《中国现代化历程》卷
材料四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与当时历史背景,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启动时采取“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4分)
(2)材料二的思想在实践中是怎样实施的?结果如何?(4分)
(3)指出材料三中所提出的两支突起的“异军”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解决了什么问题。他们所起到的作用说明了什么?(6分)
(4)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概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基本进程。(4分)
26.(1)原因:我国重工业基础薄弱;面临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4分)
(2)开展“大跃进”,大炼钢铁运动。结果:浪费了人力和资源,炼出的钢合格率很低。
(3)异军的作用:外资工业的兴起解决了中国工业的资金短缺和技术薄弱问题;乡镇企业的发展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4分)说明的问题:中国的工业化必须根据中国经济基础差.劳动力充足等国情,选择符合实际的工业化道路。(2分)
(4)中国工业化进程:①“一五计划”的实施和完成,为工业化的实现奠定了初步基础;②“大跃进”和随和的“文化大革命”等“左”倾错误发展,严重影响了工业化进程,使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拉大;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和改革开放的进行,使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快;④党的“十六大”以后,我国又开始走上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之路。(4分)
27.(14分)阅读下列材料:资料均出自国家统计局、商务部网站
材料一 自1950年起的58年历程中,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从12亿美元到200亿美元用了29年。从200亿美元到2万亿美元用了29年,其中,从200亿美元到5000亿美元用了23年,从5000亿美元到2万亿美元用了6年,2002-2007年6年间,进出口贸易总额合计已超过1979-2001年的总和。
材料二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统计表(单位:百分比)
年代1978198519862007
初级产品53.550.536.45.1
工业制成品46.549.563.694.9
材料三 我国出口工业制成品结构示意图(单位:百分比)
材料四 2007年我国出口贸易方式情况(单位:亿美元)
项目金额比重(%)
贸易方式一般贸易5385.844.2
加工贸易6176.550.7
其他贸易617.85.1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出口贸易总额后29年比前29年增速较快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2分)2002—2007年间进出口贸易飞速增长的国内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
(2)材料二、三反映了我国对外贸易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4分)
(3)据材料三、四,我国对外贸易存在哪些问题,应该如何应对?(4分)
27.(1)因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重大决策。(2分)原因: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或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建立)(4分)
(2)趋势: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比重)增多;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比例上升;其他产品下降(或初级产品下降,或非机电产品与高新技术产品下降)。(4分)
(3)问题:高新技术产品比重仍然较低;以加工贸易为主。(2分)应对:坚持改革开放;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2分)
28.(18分)阅读下列材料:
60个春秋弹指一挥间,中国经历了沧海桑田。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十一五”规划,富国强民的梦未变,远征不畏坎坷的决心未变。变化的,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是我们党执政治国方略的日益完善,是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是人民生活的巨大改善。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
《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的主题词摘要:
——中国青年报2006年3月20日
请回答:
(1)“一五”计划期间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工业增速”?(4分)
(2)“二五”计划期间,“大跃进”为什么最终导致了“大倒退”?(2分)
(3)“六五”计划期间,我国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和实现的共同目标是什么?“六五”计划期间,对外开放又取得了哪些新的进展?(6分)
(4)“八五”计划期间,邓小平南方谈话从理论上主要解决了哪一根本问题?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心从此发生了怎样的改变?(4分)
(5)“九五”期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又作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2分)
28. (1)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奠定工业化的基础;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借鉴苏联发展经验;(4分)
(2)“大跃进”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左”倾错误严重泛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2分)
(3)主要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扩大企业自主权;共同目标:搞活经济,发展生产力;进展:开放沿海14个城市、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6分)
(4)社会主义本质问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分)
(5)进一步创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分)
必修二第四单元检测二参考答案:xcz
1-10 DBBBC DBDBC 11-20 ACBDA CAACA 21-25 BBABC
26.(1)原因:我国重工业基础薄弱;面临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4分)
(2)开展“大跃进”,大炼钢铁运动。结果:浪费了人力和资源,炼出的钢合格率很低。
(3)异军的作用:外资工业的兴起解决了中国工业的资金短缺和技术薄弱问题;乡镇企业的发展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4分)说明的问题:中国的工业化必须根据中国经济基础差.劳动力充足等国情,选择符合实际的工业化道路。(2分)
(4)中国工业化进程:①“一五计划”的实施和完成,为工业化的实现奠定了初步基础;②“大跃进”和随和的“文化大革命”等“左”倾错误发展,严重影响了工业化进程,使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拉大;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和改革开放的进行,使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快;④党的“十六大”以后,我国又开始走上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之路。(4分)
27.(1)因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重大决策。(2分)原因: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或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建立)(4分)
(2)趋势: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比重)增多;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比例上升;其他产品下降(或初级产品下降,或非机电产品与高新技术产品下降)。(4分)
(3)问题:高新技术产品比重仍然较低;以加工贸易为主。(2分)应对:坚持改革开放;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2分)
28. (1)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奠定工业化的基础;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借鉴苏联发展经验;(4分)
(2)“大跃进”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左”倾错误严重泛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2分)
(3)主要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扩大企业自主权;共同目标:搞活经济,发展生产力;进展:开放沿海14个城市、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6分)
(4)社会主义本质问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分)
(5)进一步创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san/66544.html
相关阅读:安徽省合肥八中届高三联考历史试题(五)扫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