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语文社科文复习测试题(带答案)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高中学习网
鲁迅先生全集序
蔡元培
“纡山阴道上,千岩竞秀,万壑争流,令人应接不暇”;有这种环境,所以历代有著名的文学家美术家,其中如王逸少的书,陆放翁的诗,尤为永久流行的作品。最近时期,为旧文学殿军的,有李越缦先生;为新文学开山的,有周豫才先生,即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本受清代学者的①,所以他杂集会稽郡故书,校《稽康集》,辑谢承后汉书编汉碑帖,六朝墓志目录,六朝
165
造像目录等,完全用清儒家法。惟彼又深研科学,酷爱美术,故不为清儒所囿,而又有他方面的发展。例如科学小说的翻.译,《中国小说史略》《小说旧闻钞》《唐宋传奇集》等,已打破清儒轻视小说之习惯,又金石学为自宋以来较发展文学,而未有注意于汉碑之图案者,鲁迅先生独注意于此项材料之②;推而至于《引玉集》《木刻纪程》《北平笺谱》等,均为旧时代的考据家赏鉴家所未曾著承。
先生阅世既深,有种种不忍见不忍闻的事实,而自己又有一种理想的世界,蕴积既久,非一吐不快。但彼既博览而又有虚衷,对于世界文学家之作品,有所见略同者,尽量的移译,理论的有卢那卡尔斯基,普列汉诺夫之《艺术论》等;写实的有阿尔跋绥夫之《工人绥惠略夫》,果戈理之《死魂灵》等;描写理想的有爱罗先珂及其他作者之童话等;占全集之半,真是谦而勤了。
“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的块垒”,虽也痛快,但人心不同如面,环境的触发,时间的经过,必有种种蕴积的思想,不能得到一种相当的译本,可以发舒的,于是有创作。鲁迅先生的创作,除《坟》《呐喊》《野草》数种外,均成于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三六年中,其中文体除小说三种,散文诗一种,书信一种外,均为杂文与短评。以十二年光阴成此许多的作品,他的感想之丰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人所苦思力察而不易得当的,他就很自然地写出来,这是何等天才!又是何等③?
综观鲁迅先生全集,虽亦有几种工作,与越缦先生相类似的,但方面较多,蹊径独辟,为后学者开示无数④ ,所以鄙人乘此新文学开山目之。虽欤否欤,质诸读者。
1.为文中①~④处选出词语填充恰当的一项( ) (二九)1.B
A.①熏染②搜罗③学识④法门 B.①濡染②搜罗③学力④法门
C.①熏染②搜集③学识④先河 D.①濡染②搜集③学力④先河
2.文中第4自然段空白处的三句话已被打乱,请选出下面排序正确的一项( ) 2.C
A.字句之正确意境之隽永观察之深刻 B.意境之隽永字句之正确观察之深刻
C.观察之深刻意境之隽永字句之正确 D.观察之深刻字句之正确意境之隽永
3.写出文中第4自然段说“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的块垒”的主要含义。(不超过35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答案为:鲁迅先生借翻译与自己所见略同的世界文学家的作品,来表现内心郁结的思想。
4.分别指出鲁迅先生与李越缦先生相类似的几种工作以及他“蹊径独辟”的地方。
(1)相类似的(不超过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答案为:(1)杂集、校辑古代文集、碑帖、六朝墓志目录和造像目录等。
(2)蹊径独辟(不超过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注意于金石学中汉碑图案材料的搜集。
5.选出下列对鲁迅先生的评价不符合文意的两项( ) 5.B D
A.鲁迅先生在新文学的发展中,起了重要的“开山”作用。
B.鲁迅先生在文学创作和翻译中谦恭而勤勉,所以译文和创作的数量都很多。
C.鲁迅先生的创作的成就,是他人所苦思力察所不易得当的。
D.鲁迅先生为后学者起了开拓和示范的作用。
E.鲁迅先生受清代学者的影响,在一些旧学方面,完全用清儒家法。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尊敬哲学
张晓华
1965年,荷兰计算机科学家迪杰斯特拉为说明进程死锁的问题,打了个比方:假设有五个哲学家围坐在一张圆桌边,除了思考就是吃饭,然而每个人面前仅有一根筷子,必须从左邻右舍借一根。如果五个人同时拿筷子吃,则会产生“死锁”??互相等待状态,哲学家便可能被饿死。这个例子太形象了,当时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是在笑声中完成的。
其实,对哲学的不敬是全球性的。在普通人眼里,哲学家是迂腐的象征,他们想的事无用,而有用的事不会做。连被称做“哲学的故乡”的希腊也是这样:柏拉图记载了另一则生动的故事:“泰利斯仰起头来观星象,却不慎跌落井内。一个美丽的侍女嘲笑说:‘他急于知道天上的东西,却忽视了身边的一切。”’这个故事后来成了一则关于哲学家形象的公式化寓言。泰利斯听到人们嘲笑哲学的无用,便小露一手:他观星象知道橄榄将获丰收,便低价租入全部橄榄油作坊,到橄榄收获后油坊紧张时高价租出,结果发了大财。“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泰利斯算是替自己以及哲学家们出了一口气。
搞哲学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哲学的枯燥使人望而生畏。有人将哲学称做“概念的木乃伊”,而哲学的魅力在智慧的产生。智慧总是与痛苦伴生的,其产生如孕妇十月怀胎分娩,“其来不可却”。但真正的哲学家总是把枯燥的哲学同有趣的事物结合起来。
“生活即思想”,人生其实是最好的哲学试验田,许多优秀的哲学家都是用其毕生的精力在产生智慧的田地里耕耘。苏格拉底的一生身体力行,把哲学的注意力转移到生活上。一次,他与三个学生走过一块麦田,他要学生从这边走过去,去摘一穗最大的麦穗。结果有一个学生空手走过,他总想最大的麦穗一定还在前边,不觉到了尽头,两手仍然空空;另一个则摘了一穗很小的麦穗,他一走进麦田便急忙摘了一穗,殊不知前面还有更大的;只有最后的学生摘了一穗很大的麦
166
穗,虽然不一定是最大的,但他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花开堪折直须折”,把握人生的时机乃是人生快乐的最大诀窍。庄子与这位圣哲有不谋之合。庄子与学生出去时,看到一山民伐树,高大笔直的树都被砍倒,而歪扭的小树则幸存下朱,庄子对学生说:“无用乃大用。”晚上在一农家借宿时,农家杀鸡待客。恰有两只鸡,一只会叫,另一只不会叫,农夫说:“先杀那只不会叫的!”庄子又说:“当处乎材与不材之间。”学生开始迷惑了,到底该有用还是无用?庄子便笑说:“在天为龙,在地为蛇。”一龙一蛇,游刃有余,逍遥人生,何其自在。庄子拒绝做官,“千年神龟宁曳尾涂中而弗愿香烛祭奉”。《庄子?山木》里也说丰孤、文豹生于莽莽山林,虽狡黠机警但皮毛高贵而常遭捕获。他向往的是逍遥快乐的人生。苏格拉底却验证了“哲学家一生都在准备死亡”那句话,他在饮鸩而死之间还说:“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只有神知道。”这话有点阿Q味,可他真的不愿同他所厌恶的人生活在一个地球上了。
哲学不等于诡辩,智慧不等于知识。真正的哲学不是在争论蛋与鸡孰先孰后,也不是争论白马是不是马,而是告诉你一片花园里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相同的;真正的哲学也不必记住哥德巴赫猜想,而只告诉你验证的方法。以为哲学不枯燥的人,多半是曲解了哲学,其实哲学最大的痛苦是寂寞。那些圣哲们像参天的大树,环顾四周找不到可与之对话的树木,这种寂寞比枯燥更损伤哲学家的心灵。骑着马的人也可以步行,只要他们愿意,可他们并没有步行。
知识可以传授,智慧却无法转让。尊敬哲学,因为它产生的是人间最美好的东西??智慧。哲学产生的智慧通常不能像泰利斯那样很快转化为经济效益,所以喜欢它的人不多;像驴子在青草和黄金之间毫不犹豫地选择青草一样,大多数人酷爱实惠。
1.(1)第1自然段中引出迪杰斯特拉的比方目的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8字)
(三○)1.答案为:(1)人们对哲学的不敬;
(2)第2自然段中作者间接引用泰利斯观星象落井后被人嘲笑又“小露一手”而发大财的故事,是为了说明哲学家_____________。(不超过8字)
(2)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2.第4自然段中,作者列举了苏格拉底和庄子的有关故事,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不超过5字)
其中,苏格拉底的故事说明_____________。(不超过20字)
庄子的故事说明了_____________。(不超过20字)
2.答案为:(1)生活即思想;(2)把握人生的时机是人生快乐的最大诀窍;(3)生活中游刃有余,人生才能真正的逍遥快乐。
3.第5自然段中,(1)文中关于蛋与鸡、白马非马的争论与“告诉你一片花园里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相同”的问题,二者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不超过20字)(2)作者所说的“记住歌德巴赫猜想”与“告诉你验证的方法”,此二者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不超过10字)
3.答案为:(1)哲学不等于诡辩;(2)智慧不等于知识。
4.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 4.B E
A.在普通人眼里,哲学家的迂腐是因为他们想的事无用,而有用的事不会做。
B.哲学家的寂寞来自于哲学本身的枯燥以及哲学家本人的孤傲,不肯下马步行。
C.人们之所以不喜欢哲学,是因为哲学不能给人带来实惠。
D.本文的题旨就是让人们进一步认识哲学,走进哲学,改变人们对哲学的误解。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san/69266.html

相关阅读:2019年高考语文试卷(江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