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政治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考点复习导学案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高中学习网

2012届高考政治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考点复习导学案
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学案
一、考点
(一)、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65:市场和计划    66:市场调节及其弊端 67:市场配置资源     68:市场秩序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6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70:宏观调控 
二、考情预测
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浙江文综,26,4分
安徽文综,2,4分
山东文综,17,4分
宏观调控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江苏单科,34(1)大题
宏观调控与公有制为主体天津文综,12(2),9分
市场调节及其弊端广东单科,27,3分
三、知识体系
1、市场和计划  
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2、市场配置资源  
⑴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⑵市场配置资源的三要素:  
①市场配置资源主要通 等来实现的。(联系价格变动对生产影响这个知识点)
⑶ 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  
①市场能够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出市场供求变化,传递市场供求信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②市场利用利益杠杆,市场竞争能够很好地调动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积极性,推动科学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3、市场秩序  
⑴市场秩序与市场规则的关系:  
①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  
②市场规则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保障,市场没有规则来维护,会使市场处于无序混乱状态,使得市场机制无法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⑵市场规则的含义及主要内容:  
①市场规则是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的规定。  
②市场规则主要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市场交易规则。  
⑶市场交易原则:  
主要包括: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它们从不同的方面,规范着市场上买卖双方的交易方式和交易行为。  
⑷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制度。  
 ①必要性(意义)  
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诚信缺失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坑蒙拐骗盛行,进而导致投资不足,交易萎缩、经济衰退。
 ②信用体系建设的内容:
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要切实加强信用制度建设,大力建立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联系正确经营观的第三点)
③信用体系建设的要求:
经济活动的参与者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自觉树立诚信观念、道德观念,做到诚实守信。
课堂探究1: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三十年来,实践上的每一次创造,理论上的每一次突破,事业上的每一次进步,无不闪耀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光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发生了伟大的历史变革,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图10 图11
注:基本建设支出是国家经济建设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
(1)图10反映了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发生了怎样的深刻变化?
11.(1)图10表明随着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商品零售环节由政策定价占主导地位逐渐演变为市场调节定价占主导地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逐步发挥基础性作用。

(2)结合图10,分析图11中数据发生变化的原因。
(2)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政府经济职能相应发生转变,财政支出分配比例发生变化,基本建设支出比重下降并保持适度的比重;市场不能完全解决公平问题,财政用于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逐步上升。

(3)运用经济生活,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如何配置资源的。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的变化和相互作用,自发地进行社会资源的配置。市场不是万能的,需要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为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发挥有力的作用。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共性)  
⑴经济关系市场化  ⑵企业行为自主化  
⑶宏观调控间接化  ⑷经济运行法制化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  
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②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③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3、宏观调控  
(一)、市场调节的弊端  
⑴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⑵市场调节存在固有的弊端:  
①自发性:由于市场调节是在价值规律自发作用下进行的,在利益驱动下会产生一些违反市场原则的行为,
②盲目性:由于人们不可能完全掌握生产各方面信息及其变化趋势,致使决策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③滞后性:由于市场价格的形成和传递有一个过程,一旦传递到生产经营者手中进行生产调整,就有一个时间差,致使市场调节带有滞后性,成为一种事后调节。
⑶市场调节弊端的后果:  
①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  
②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  
③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扩大,甚至导致两级分化。  
(二)、我国加强宏观调控
⑴必要性:
加强宏观调控不仅是因为市场的局限性,而且取决于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指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标)。  
⑵宏观调控的含义,主要目标及手段。  
①含义: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②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③手段:  
A经济手段  
含义:指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  
表现:经济手段的内容十分广泛,如最常用的调控政策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意义: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B法律手段  
含义:是指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作用:通过立法,调整社会经济关系,规范生产经营者的活动和市场秩序,保证经济正常运行。过经济司法活动,保障经济秩序协调发展。  
C行政手段:  
是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⑶国家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如何区别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名称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制定者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
手段财政预算(国债、税收等)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信贷规模等
目标通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通过利率、法定准备金率等的调节来影响货币的供应量,使之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相符
课堂探究2:
34.材料一:
材料二: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江苏经济下行的压力加大。江苏省政府积极贯彻中央精神,及时实施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调控措施。(1)结合材料二,分别指出图1、图2反映的经济现象。
(1)图1反映了2008年江苏省上半年出口额比上年同期增幅较大;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增幅明显回落。图2反映了2008年江苏省上半年GDP增长势头良好;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第三季度出现下降趋势;省政府及时实施宏观调控措施,第四季度又呈现增长态势。

(2)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说明江苏省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2)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弥补市场调节不足的必要措施;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的必然要求;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化解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的必要手段。

四、易错点:
易错点一:在市场竞争中,市场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
名师点评:错误。在市场竞争中,政府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是,是裁判员。生产者、经营者是运动员。如果政府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那么市场就会出现不公下竞争,影响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易错点二:资源配置有两种基本手段:价格和供求。
名师点评:错误。应是市场与计划。现代市场经济,无论是何种社会形态,两种手段都 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易错点三:有市场经济存在就可以称作市场经济。
名师点评:错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是市场经济
五、【真题再现】
1、(09江苏卷13)2009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这部法律自2009年6月1目起施行。该法第三十八条规定:“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者,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标准对所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或者销售”这一规定要求食品生产者必须
A.严格遵守市场规则 B.转变企业经营方式 C.明确企业经营战略 D.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09安徽卷2)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我国政府审时度势,及时提出并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09年我国政府所采取的下列措施中,属于运用货币政策调控经济运行的是
A.扩大信贷规模和优化信贷结构 B.提高农村低收入人口的扶贫标准
C.提高小麦和稻谷的最低收购价 D.实行结构性减税和推进税费改革
3、(09海南卷2)2008年在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已严重影响到全球经济。面对世界经济危机,我国出台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下列宏观调控措施中能起到扩大内需作用的有
①降低银行贷款利率 ②降低政府行政管理支出
③加大政府投资力度 ④提高出口商品关税税率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09辽宁卷) 2009年1至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0.8%;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5.1%,其中,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7.7%。在此情况下,政府若要刺激经济增长,可采取的财政政策有
①加大政府的社会保障支出 ②加大国企上缴财政的利润比例
③ 扩大国债发行规模 ④扩大财政收支盈余
A 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09广东卷).村头路口夜晚常有行人跌倒,村民张三在此安装路灯。村委会从村财政出资安装该路灯和承担电费,照明恢复正常。这表明
A.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计划调节比市场调节更有效
B.市场是一只“看得见的手”,调节人、财、物的配置
C.路灯时公共物品,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
D.市场难以解决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
【考点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专家认为,要有效防止经济运行大起大落,政府应尽可能减少对企业和市场的干预,但同时又不能“放任自流”。这是因为( )
A、市场经济既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同时又存在着弱点和缺陷
B、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刚起步 C、宏观调控是维护人民利益的重要手段
D、国家的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
2、当下,我国很多地方摊贩经营非常活跃,但存在经营不规范现象。有的地方以建立固定经营场所的方式给小贩提供经营空间,加强市场管理,规范摊贩的经营行为。促进这类个体经济的发展有利于
①实现按劳分配的收入分配原则 ②扩大政府调控范围
③解决低收入群体的就业 ④方便群众的日常生活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市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主要是通过 ( )
A、经济立法和执法来实现的 B、加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来实现的
C、计划经济来实现的 D、市场竞争来实现的
4、(湖南3月)我国房价近年来出现过强劲的长势,但自今年以来房价出现明显的下跌趋势,如今这一趋势还在继续。为挽救我国楼市进而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政府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如降低房产交易税,有的还实施购房补贴政策。购房补贴政策属于宏观调控的()
A、行政手段 B、法律手段 C、经济手段 D、道德手段
5、(广东4月)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事件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整个食品行业的关注和思考,近几年来,市场上屡屡发生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事情,市场秩序混乱、坑蒙拐骗盛行,人们对国产食品的信心再度降低。这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的警示是()
A、要禁止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其他非法竞争 B、要遵循自愿、平等和公平的交易原则
C、必须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D、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
6、2008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也称作“大部制”改革。“大部制”改革把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作为重点,强化管宏观、抓大事的的职责。这是( )
A、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的要求   B、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要求
C、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D、市场经济一般特征的要求
2008年10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从10月15日起,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国务院也决定10月9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这是央行充分考量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之后作出的有力“亮剑”!可以看成是全球央行联手应对动荡金融形势行动的一部分。据此回答7??8题
7、(湖南3月)上述材料反映了当前我国实行 ( )
A、稳健的财政政策 B、积极的财政政策 C、从紧的货币政策 D、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8、(湖南3月)上述材料主要表明( )
A、国家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B、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需要国家宏观调控
C、市场和计划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 D、国家宏观调控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市场的不足
目前,我国每年订立的经济合同大约有40亿份左右、但合同的履约率仅有60%左右。全国每年由于产品质量低劣或制假售假追成的各种损失达2000亿元、全国16 5万户企业的应收账款占销售收入的38%、是利润总额的8 5倍、达到14 827亿元,因此增加的财务费用1年有2000亿元左右。回答16?18题
9、关于信用缺失对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信用缺失影响市场经济的运行质量 ②信用缺失降低了市场经济的运行效率
③信用缺失严重影响了市场体系的发育和成长 ④信用缺失使市场交换根本无法进行
A.①②③ B.②⑧④ C.①②④ D. ①③④
10、关于信用缺失的原因,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信用缺失主要是政府没有承担起主要管理信用建设的责任
B、没有健全的信用体系的约束和威慑,是信用缺失行为泛滥的原因所在
C、信用缺失主要是因为"三角债"太多
D、假冒伪劣商品的存在是信用缺失的主要原凶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气候变化与工业生产带来的污染有密切的联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国近年不断加大对工业污染治理的投资力度,政府通过政策引导企业减少污染排放,避免“先污染后治理”。
表 中国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来源构成
年份投资总额 国家预算内 企业自筹 国内贷款 利用外资 其他(%)
(亿元) 资金(%) (%) (%) (%)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174.48 20.83 4.29 38.46 4.14 ___
188.37 22.28 4.25 23.12 3.85 ___
221.79 8.45 64.00 11.32 3.06 ___
308.11 4.50 73.81 9.42 1.49 ___
458.19 1.70 78.93 8.51 1.55 ___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6》数据计算)
(1)分析表中数据,指出我国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来源的变化趋势以及导致这种变化趋势的成因。(8分)
12、(1)表2显示,在我国工业污染治理投资中,国家预算内资金所占比重下降,企业自筹资金所占比重大幅度上升,国内贷款和利用外资所占比重下降。这说明企业在污染治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体现了“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2)运用所学经济知识,提出政府在引导企业减少污染排放方面可采取的调控手段和措施。(16分)
(2)①经济手段:对污染企业征收排污费、污染税,对节能环保企业优惠贷款利率,限制为污染环境的企业提供贷款。(若回答出污染排放许可证交易之类的措施,可适当加分)②行政手段:强制关闭污染环境的企业或限产:发放排污许可证。③法律手段:环境立法,追究污染环境企业的法律责任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san/71707.html

相关阅读:2012届高考政治第五课 文化创新考点专项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