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生物知识整合复习 必修1 第三章~第四章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高中学习网
单元体系构建

一、细胞器与物质代谢、能量代谢

1.能够产生水的细胞器及相应生理作用
细胞器名称细胞类型生理作用
核糖体动、植物脱水缩合作用
线粒体动、植物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叶绿体植物光合作用的暗反应
2.有“能量转换器之称”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产生ATP的场所: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结构名称细胞类型生理作用
细胞质基质动、植物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第一阶段
线粒体动、植物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
叶绿体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反应
注意:①在能量代谢水平高的细胞中,线粒体的含量多。②动物细胞中线粒体比植物细胞中多。③含有色素的细胞器:叶绿体、有色体、液泡。有色体和叶绿体中均含有叶黄素和胡萝卜素,液泡的细胞液中含有花青素等色素。④动、植物细胞中形态相同、功能可能不同的细胞器:高尔基体。⑤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合成载体)、线粒体(提供能量)。
二、验证细胞膜的生理特性
1.细胞膜的流动性
(1)实验室证据:科学家用红、绿两种颜色的荧光染料分别标记人与小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然后再将两种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起初用显微镜可观察到融合后的细胞一半呈红色,另一半呈绿色。再过一段时间观察,发现细胞膜上红、绿荧光染料均匀分布。
(2)细胞膜的流动性包括膜蛋白、磷脂的流动,还包括膜蛋白的自主流动。载体对物质的主动运输过程,可以认为是蛋白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3)膜的流动性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膜的流动性越大。一般情况下,温度高,流动性大,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但温度过高,膜的流动性过大,甚至破坏了膜的结构,反而不利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温度低,膜的流动性下降,膜的运输功能下降或完全丧失。
(4)膜的流动性与磷脂分子中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有关,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越大,膜的流动性越大。依此推测,热带生物的细胞膜中脂肪酸饱和程度要高一些。
(5)细胞膜的流动性是细胞膜最重要的结构特点。它对于完成各种生理功能如物质的透过、膜内外信息的传递等非常重要。
(6)细胞融合技术(把两个同种或异种的细胞在融合剂的作用下,融合成一个杂种细胞的技术)就是利用细胞膜的流动性完成的。
2.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的验证实验
(1)

(2)

(3)含不同矿质元素的培养液+不同植物测定培养液中各矿质离子的初始浓度,培养一段时间
测定实验结束时培养液中各矿质离子浓度

【自主训练】 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9年,E.Overton选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膜的通透性进行了上万次的研究。发现凡是易溶于脂质的物质,也容易穿过膜,反之,不容易溶于脂质的物质,也不容易穿过膜。
材料二:1897年,Crijins和Hedin用红细胞做实验,同样证明分子的通透性与其在脂质中的溶解度有关,且溶解度越大越容易通过。
材料三:科学家对细胞膜化学成分深层分析发现,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提示:蛋白酶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只对蛋白质分解起催化作用的物质)。
材料四:1970年,科学家用不同荧光的染料标记抗体,使小鼠和人细胞膜分别产生绿色和红色荧光。将这两种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时,开始时一半呈红色,另一半呈绿色,但在37 ℃水浴中保温40分钟后,融合细胞上两种颜色的荧光点就均匀分布了。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可以说明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可以说明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四出现荧光点均匀分布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相似相容原理,材料一和材料二可以说明红细胞的细胞膜中含有脂质;蛋白酶只对蛋白质起水解作用,如果生物膜中无蛋白质存在,则蛋白酶不会对生物膜起任何破坏作用。既然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说明细胞膜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膜的融合充分说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其流动性的原因是蛋白质分子是运动的。
答案:(1)细胞膜中含有脂质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san/72359.html

相关阅读:2012届高考生物教材复习 遗传和基因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