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差数列(2)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推导公式,掌握等差数列的特殊性质及应用;掌握证明等差数列的方法;
2.明确等差中项的概念和性质;会求两个数的等差中项;
3.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列的等差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
4.能通过通项公式与图像认识等差数列的性质,体会等差数列是用来刻画一类离散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体会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的关系;能用图像与通项公式的关系解决某些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等差数列的图像的应用,进一步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思想;通过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运用,渗透方程思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等差数列的研究,使学生明确等差数列与一般数列的内在联系,从而渗透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与难点】:
重点:等差中项的概念及等差数列性质的应用。
难点:等差中项的概念及等差数列性质的应用。
【学法与用具】:
1. 学法:
2. 教学用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复习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
(1)等差数列定义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 或 ( 是常数))
(3)公差 的求法:① - ② ③
2.等差数列的性质:
(1)在等差数列 中,从第2项起,每一项是它相邻二项的等差中项;
(2)在等差数列 中,相隔等距离的项组成的数列是
如: , , , ,……; , , , ,……;
(3)在等差数列 中,对任意 , , , ;
(4)在等差数列 中,若 , , , 且 ,则
3.问题:(1)已知 是公差为 的等差数列。
① 也成等差数列吗?如果是,公差是多少?
② 也成等差数列吗?如果是,公差是多少?
(2)已知等差数列 的首项为 ,公差为 。
①将数列 中的每一项都乘以常数 ,所得的新数列仍是等差数列吗?如果是,公差是多少?
②由数列 中的所有奇数项按原来的顺序组成的新数列 是等差数列吗?如果是,它的首项和公差分别是多少?
(3)已知数列 是等差数列,当 时,是否一定有 ?
(4)如果在 与 中间插入一个数 ,使得 , , 成等差数列,那么 应满足什么条件?
二、研探新知
1.等差中项的概念:
如果 , , 成等差数列,那么 叫做 与 的等差中项。其中
, , 成等差数列 .
2.一个有用的公式:
(1)已知数列{ }是等差数列
① 是否成立? 呢?为什么?
② 是否成立?据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③ 是否成立??你又能得到什么结论?
(2)在等差数列 中, 为公差,若 且
求证:① ②
证明:①设首项为 ,则
∵ ∴
② ∵
∴
探究: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注意:(1)由此可以证明一个结论:设 成AP,则与首末两项距离相等的两项和相等,即: ,
同样:若 则
(2)表示等差数列的各个点在一条直线上,这条直线的斜率是公差d
三、质疑答辩,排难解惑,发展思维
例1(教材 例3)已知等差数列 的通项公式是 ,求首项
和公差 。
解: ,∴ 或
,等差数列 的通项公式是 ,是关于 的一次式,从图象上看,表示这个数列的各点 均在直线 上(如图)
例2 ①在等差数列 中, ,求 .
②在等差数列 中, ,求 的值。
解:①由条件: ;
②由条件:∵ ∴ ∴ .
例3若 求
解:∵ 6+6=11+1, 7+7=12+2…… ∴ , ……从而
+ 2
∴ =2 ? =2×80?30=130
一般的:若 成等差数列那么 、 、 、…也成等差数列
例4如图,三个正方形的边 的长组成等差数列,且 ,这三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是 。(1)求 的长;(2)以 的长为等差
数列的前三项,以第10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解:(1)设公差为 , 则
由题意得: 解得: 或 (舍去)
∴
(2)正方形的边长组成已3为首项,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 ,
∴ ,∴ 所求正方形的面积是 。
四、巩固深化,反馈矫正
1.教材 练习
2.在等差数列 中, 若 求
解: 即 ∴ 从而
变题:在等差数列 中,(1)若 , 求 ;(2)若 求
解:(1) 即 ∴ ;(2) =
五、归纳整理,整体认识
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
1. 成等差数列,等差中项的有关性质意义
2.在等差数列中, ( , , , )
3.等差数列性质的应用;掌握证明等差数列的方法。
六、承上启下,留下悬念
1.在等差数列{ }中, 已知 + + + + =450, 求 + 及前9项和 .
解:由等差中项公式: + =2 , + =2 由条件 + + + + =450, 得5 =450, =90, ∴ + =2 =180.
= + + + + + + + +
=( + )+( + )+( + )+( + )+ =9 =810.
七、板书设计(略)
八、课后记:
判断一个数列是否成等差数列的常用方法
1.定义法:即证明
例:已知数列 的前 项和 ,求证数列 成等差数列,并求其首项、公差、通项公式。
解: 当 时
时 亦满足 ∴ 首项
∴ 成 且公差为6
2.中项法: 即利用中项公式,若 则 成 。
例:已知 , , 成 ,求证 , , 也成 。
证明: ∵ , , 成 ∴ 化简得:
= ∴ , , 也成AP
3.通项公式法:利用等差数列得通项公式是关于 的一次函数这一性质。
例:设数列 其前 项和 ,问这个数列成AP吗?
解: 时 时 , 不满足
∴ ∴ 数列 不成 但从第2项起成 。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san/74469.html
相关阅读:2012届高考数学备考复习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