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12-13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末质检word版历史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福建省福州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查历 史 试 题(满分:100分;完卷时间:90分钟)友情提示:答案请填写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一、选择题(以下各题都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本大题共24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提到:“(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宗法制 B.皇帝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2.根据马克斯?韦伯等人的研究结论,任何官僚组织为了发挥其正常的管理效率,都必须建立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章制度,……即使是专制君主也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官僚组织的活动规范和规章制度。在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中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三公九卿制 B.三省六部制 C.内阁制 D.军机处3.学者黄仁宇曾评价说:“他的学说破坏性强而建设性弱。他没有能创造一种思想体系去代替正统的教条,原因不在于他缺乏决心和能力,而在于当时的社会不具备接受改造的条件。”他所评价的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李贽4.明代书画家董其昌提出“以境之奇怪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永决不如画”的观点。他强调画家创作要追求 A.布局构图的精妙B.畅神写意的原则C.社会教化的功能D.绘画技法的创新5.1793年英使来华觐见乾隆,两国互赠礼品,清单如下国家礼 单英国天体运行仪、望远镜;座钟一架、奇巧椅一对;毛瑟枪、连珠枪、铜炮、榴弹炮数门、军舰模型;英国的土特产若干 中国珐琅、珍宝、玉器、漆器、花缎、画册、鼻烟壶、扇、签、普洱茶48团、茶膏9匣和各色食品 两份礼单反映了英、中两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差异是A.英国轻工业发展快,中国农业高度发达B.英国军事工业发达,中国手工业繁荣C.英国天文成就突出,中国市民生活丰富D.英国进入工业文明,中国处在农耕社会 6.史学界认为: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形成,对中国而言,是部分领土和主权的丧失;对列强而言,则是在中国国土上取得了超国民待遇。这是一种国际关系和国际法上的严重不对等。据此解读,《马关条约》中日本取得“超国民待遇”最典型的表现是 A.与清政府协商关税 B.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C.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7.王韬说:“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从中可以看出他A.坚持“中体西用”观念 B.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政体C.积极参加维新变法运动 D.维护儒家纲常伦理道德8.学者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这里的“分界线”突出表现在A.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中华民国 B.颁布《临时约法》,实行政党政治C.鼓励发展工商,实业救国成为潮流 D.断发易服,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9.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评述某一事件时说:“中国共产党认为自己起源于这场运动。”这一运动是指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国民革命 D.土地革命10.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毛泽东重点强调实行“一边倒”的方针是A.中国革命斗争经验总结的产物 B.新中国的国家性质所决定的C.在美苏冷战背景下的明智选择 D.有利于保障新中国国防安全11.某学者在论述我国现代外语教育时说:“院系调整时,撤销合并了大部分学校的英语系科,德语、法语等语种也被缩减,全国俄文专科学校及综合性大学俄文系人数却大幅增加。”他所描述的现象出现在A.新文化运动后期 B.抗日战争时期C.新中国成立初期 D.改革开放时期12.以下是新中国一位普通农民日记中的记录: ①嘎子看到路口刚刚刷上标语:“公共食堂真是好,省劳力来节约粮;厨房饭厅宽又大,男女老少喜洋洋。”②生产队在我家门口树底下召开社员会……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 ③争胜说:“现在已经发展到信息社会,你和我妈没有电话怎么能行呢?”④菊兰偷偷地跟上一些妇女去掐喂牲口的苜蓿……后来掐不到苜蓿,便偷偷到地里掐些小麦叶子,回来用麸子拌成菜疙瘩。 按相关历史事件、现象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④③ B.①④②③ C.②①③④ D.②④①③13. 1957年10月9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毫无疑问,这是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这一论断A.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B.与中共“八大”的决议相悖C.是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指南 D.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14.狄摩西尼指出:“植根于每个人(雅典公民)心底的原则是:人生来不仅属于父母,而且属于国家……倘若他视自己为国家的儿女,便会自愿赴死,而不愿看到国家沦为附庸。如果国家处于被奴役的地位,他会感到蒙受的耻辱比死亡更可怕。”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文精神氛围浓厚 B.民主政治高度繁荣 C.社会环境宽松自由 D.自然地理条件优越15. 1545年,玻利维亚波托西银矿的发现和开采引发了震动全欧洲的、持续两个世纪之久的“白银热”。这股“白银热”对历史进程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A.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B.推动了拉丁美洲经济的繁荣 C.加快了世界市场雏形的形成 D.促成了葡萄牙殖民帝国的兴盛16.美国思想家托马斯?潘恩在1776年撰写的《常识》中认为英国政体是“君主政体暴政和贵族政治暴政的残余”。这两种“暴政的残余”分别体现在A.国王和上议院 B.国王和内阁 C.国王和下议院 D.内阁和上议院17.一场发生在欧洲的思想运动的口号是:要理性,不要传统;要现在的幸福,不要来世的拯救。该运动是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18.据统计,英国国会在1740年至1749年的10年间通过的圈地法案只有64个,而1800年至1809年则有574个。造成这类法案数量猛增的主要原因是A.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 B.机器工业时代的到来C. D.19. 1812年3月以曼彻斯特为中心的几十个纺织村镇的手织工攻击工厂,捣毁机器,遭到政府的镇压。这一事件的发生说明 A.英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B.工业革命冲击传统的社会关系 C.马克思主义理论起到指导作用 D.曼切斯特是英国工业革命中心20.《全球通史》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那些在(1917年)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那些口号”包括 A.“临时革命政府万岁!” B.“打倒战争!打倒沙皇专制统治!” C.“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D.“为我们的祖国不受外国侵略而斗争!”21.观察图1,这幅漫画最恰当的主题是 A.欧共体成立 B.德国的分裂 C.冷战的出现 D.朝鲜战争爆发22.在1945年英国议会选举中获胜的工党政府将社会保障覆盖到失业、老年和其他临时情况,启动了一项全面的全国性医疗服务计划,并提高了所得税和遗产税。这些措施A.推动了现代福利国家的形成B.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扩展 D.加快了西欧经济一体化进程23.读下表,这一时期苏联农业生产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政府1951一1955年3850570 3790 1961一1965年130309306470 A.实行固定的粮食税 B.加快农业全盘集体化C.改革农业管理体制 D.推行“新经济体制”24.图2是美国《时代周刊》的一期封面,根据图文判断其发表时间最可能是 A.20世纪4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第25题17分,第26题18分,第27题17分,共52分)25.(17分)民富与国疆的关系是现实关注的热点问题,历史上有识之士对此也进行了自己的思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王者富民,霸者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国富筐箧(指国库),实府库。筐箧已富,府库已实,而百姓贫,夫是之谓上溢而下漏,入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则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 ——《荀子?王制第九》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苟子的主要观点,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其思想形成的原因。(5分) 材料二 “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但能于工艺一端,蒸蒸日上,何至有忧贫之事哉!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而御侮自在其中矣。”——张謇:《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1895年) (2)根据材料二,归纳张謇的基本主张并加以简要的评价。(6分) 材料三 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我们确定了一个政治目标:发展经济,到本世纪末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达到八百美元,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社会发展的思路有何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4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富与国强关系的认识。(2分)26.(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9年3月,下院通过拨款法案,授予国王每年120万镑的税款,并规定其中60万镑用于宫廷和非军事性开支,其余用作海陆军开支。……1697年议会又通过《年金法案》,规定自翌年起,每年拨出固定款项作为宫福建省福州市12-13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末质检word版历史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san/775736.html

相关阅读:湖南省新田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教师命题比赛)历史试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