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语文第二轮课时专题强化演练题(有答案)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高中学习网
专题课时强化演练九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许善心,字务本,九岁而孤,为母范氏所鞠养。幼聪明,有思理,所闻辄能诵记,多闻默识,为当世所称。家有旧书万余卷,皆遍通涉。十五解属文,笺上父友徐陵,陵大奇之,曰:“才调极高,此神童也。”起家除新安王法曹。
陈亡,善心衰服号哭于西阶之下,藉草东向,经三日。善心哭尽哀,入房改服,复出北面立,垂涕再拜受诏。明日乃朝,伏泣于殿下,悲不能兴。上顾左右曰:“我平陈国,唯获此人。既能怀其旧君,即是我诚臣也。”
左卫大将军宇文述每旦借本部兵数十人以供私役,常半日而罢。摄御史大夫梁毗奏劾之。上方以腹心委述,初付法推,千余人皆称被役。经二十余日,法官候伺上意,乃言役不满日,其数虽多,不合通计,纵令有实,亦当无罪。诸兵士闻之,更云初不被役。上欲释之,付议虚实,百僚成议为虚。善心以为述于仗卫之所抽兵私役,虽不满日,阙于宿卫,与常役所部,情状乃殊。又兵多下番,散还本府,分道追至,不谋同辞。今殆一月,方始翻覆,奸状分明,此何可舍。苏威、杨汪等二十余人,同善心之议。其余皆议免罪。炀帝可免罪之奏。
宇文化及杀炀帝之日,隋官尽诣朝堂谒贺,善心独不至。许弘仁驰告之曰:“天子已崩,宇文将军摄政,合朝文武莫不咸集。天道人事,自有代终,何预于叔而低徊若此!”善心怒之,不肯随去。弘仁反走上马,泣而言曰:“将军于叔全无恶意,忽自求死,岂不痛哉!”还告唐奉义,以状白化及,遣人就宅执至朝堂。化及令释之,善心不舞蹈而出。化及目送之曰:“此人大负气。”命捉将来,骂云:“我好欲放你,敢如此不逊!”其党辄牵曳,因遂害之。
(节选自《隋书》卷五十八)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垂涕再拜受诏          涕:眼泪
B.初付法推,千余人皆称被役 推:审问
C.法官候伺上意,乃言役不满日 候:等候
D.虽不满日,阙于宿卫 阙:空缺
解析:候:观望
答案:C
2.以下句子中,全都是表明许善心忠诚于隋朝的一组是 (  )
①善心哭尽哀,入房改服 ②善心怒之,不肯随去 ③善心衰服号哭于西阶之下 ④何预于叔而低徊若此 ⑤忽自求死,岂不痛哉 ⑥善心不舞蹈而出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解析:①③均为陈朝灭亡时许善心的表现。
答案:C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许善心自幼聪明,所听到的当时就能记下来,家里有旧藏书一万多卷,所涉猎的范围很广,被徐陵称为神童。
B.许善心对陈朝十分忠诚,深受隋文帝赏识,认为他既然能怀念旧日君王,也就是我朝的忠臣。
C.许善心认为宇文述在侍卫中抽调士兵役使不满整天,虽然有缺于宿卫,但与平常役使这些部门的情况没有什么不同。
D.宇文化及派士兵捉他到朝堂,又下令释放了他,许善心没有拜谢就出去了,化及认为他心中有很大的气愤,就害死了他。
解析:虽然不满整天,但有缺于宿卫,与平常役使部下,情况很不同。
答案:C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十五解属文,笺上父友徐陵,陵大奇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他十五岁就开始有文字方面的能力,曾经写文笺给父亲的朋友徐陵,徐陵非常惊奇。
(2)今殆一月,方始翻覆,奸状分明,此何可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现今大概一个月,才开始翻供,宇文述有罪是明摆着的,怎能舍弃问罪?
(3)其党辄牵曳,因遂害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他的同伙就拉走善心,于是就害死了他。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朱汉宾,字绩臣,亳州谯县人也。父元礼,始为郡将。梁太祖闻其名,擢为军校,从庞师古渡淮,战没于淮南。汉宾少有膂力。形神壮伟,胆气过人。梁祖以其父死王事,选置帐下,编入属籍。梁祖之攻兖、郓也,朱瑾募骁勇数百人,黥双雁于其颊,号为“雁子都”。梁祖闻之,亦选数百人,别为一军,号为“落雁都”。署汉宾为军使,当时目为“朱落雁”。后与诸将破蔡贼有功,天复中,授右羽林统军。入梁,历天威军使、左羽林统军,出为磁州刺史、滑宋二州留后、亳曹二州刺史、安州节度使。
庄宗至洛阳,汉宾自镇入觐,复令还镇。明年,授左龙武统军。庄宗尝幸汉宾之第,汉宾妻进酒上食,奏乐以娱之,自是汉宾颇蒙宠待。同光四年正月,冀王朱友谦入朝,明宗居洛阳,以友谦故人,置酒于第。庄宗诸弟在席,友谦坐在永王存霸之上。酒酣,汉宾以大觞奉友谦曰:“公虽名位高,坐于皇弟之上,非宜也。仆与公俱在梁朝,以宗盟相厚,自公入朝,三发单函候问,略无报复,忽余卑位,不亦甚乎!”元行钦恐其纷然,为解之方止。不数日,友谦赤族。赵在礼据魏州,元行钦率军进讨,诏汉宾权知河南府事。明宗以汉宾为右卫上将军,枢密使安重诲方当委重,汉宾密令结托,得为婚家。天成末,为潞州节度使,移镇晋州。重诲既诛,汉宾复为上将军。明年秋,汉宾告老,授太子少保致仕。清泰二年六月卒,时年六十四。
汉宾少勇健,及晚岁饮啖过人,其状貌伟如也。凡所履历,不闻逾法。梁时,尝领军屯魏莘县,适值连帅去郡,诸军咸以利见诱,请自为留后,汉宾则斩其言者,拒而不从,闻者赏焉。在曹日,飞蝗去境,父老歌之。临平阳遇旱,亲斋洁祷龙子祠,逾日雨足,四封大稔,咸以为善政之所致也。及致仕,东还亳郡,见乡旧亲戚沦没者,有茔兆未办,则给以棺殓;有婚嫁未毕,则助以资币,受其惠者数百家,郡人义之。寻还洛阳,有第在怀仁里;北限洛水,南枕通衢,层屋连甍,修木交干,笙歌罗绮,日以自娱,养彼天和,保其余齿,此乃近朝知止之良将也。晋高祖即位,赠太子少傅,谥曰贞惠。
(选自《旧五代史?唐书?列传第十六》)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发单函候问 函:书信
B.不数日,友谦赤族 族:灭族
C.诏汉宾权知河南府事 权:权势,权力
D.四封大稔 稔:庄稼成熟
解析:权:暂代官职。
答案:C
6.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朱汉宾“胆气过人”和“不逾法度”的一组是(  )
A.从庞师古渡淮,战没于淮南日以自娱,养彼天和,保其余齿
B.忽余卑位,不亦甚乎斩其言者,拒而不从
C.公虽名位高,坐于皇弟之上,非宜也飞蝗去境,父老歌之
D.黥双雁于其颊,号为“雁子都”临平阳遇旱,亲斋洁祷龙子祠
解析:A朱汉宾父亲的情况;朱汉宾颐养天年的事情。C朱汉宾胆气过人;任职期间的客观情况。D朱瑾的情况;遇旱灾朱汉宾斋戒祈雨的情况。
答案:B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汉宾的父亲为国事而死,梁太祖将朱汉宾选入帐下。在攻打兖州和郓州时,又委任他做军使。后来朱汉宾和众将领攻打蔡州叛贼建立战功。
B.冀王朱友谦入朝后,在宴席上倨傲无礼,说了一番让朱汉宾气愤的话,朱汉宾忍无可忍,与之发生冲突。后来经元行钦调解才停止。
C.朱汉宾做右卫上将军时,枢密使安重诲正受重用,朱汉宾暗中结交他,和他结为儿女亲家,后来安重诲被杀。
D.朱汉宾晚年回到洛阳,府宅在怀仁里。那里高屋相连,大树枝叶相交。他的生活怡然快乐。最终得以颐养天年,六十四岁去世。
解析:朱汉宾对朱友谦所作所为表示不满,在敬酒时说了一番批评朱友谦的话。元行钦怕二人发生争执,为他们调解才罢了。
答案:B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庄宗尝幸汉宾之第,汉宾妻进酒上食,奏乐以娱之,自是汉宾颇蒙宠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庄宗曾经到朱汉宾家里去,朱汉宾的妻子进酒上菜,演奏音乐来使他高兴(助兴),从此朱汉宾很受恩宠优待。
(2)有婚嫁未毕,则助以资币,受其惠者数百家,郡人义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有结婚出嫁没完成的,就用钱财礼物帮助他们,接受他恩惠的有几百家,同郡的人认为他有德义。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叶嘉传
苏轼
叶嘉,闽人也。其先处上谷。曾祖茂先,养高不仕,好游名山,至武夷,悦之,遂家焉。
至嘉,少植节操。或劝之业武。曰 :“吾当为天下英武之精,一枪一旗,岂吾事哉!”因而游见陆先生①,先生奇之,为著其行录传于时。方汉帝嗜阅经史时,建安人为谒者侍上,上读其行录而善之,曰:“吾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曰:“臣邑人叶嘉,风味恬淡,清白可爱,颇负其名,有济世之才,虽羽知犹未详也。”上惊,敕建安太守召嘉,给传遣诣京师。
天子见之,曰:“吾久饫②卿名,但未知其实尔,我其试哉!”因顾谓侍臣曰:“视嘉容貌如铁,资质刚劲,难以遽用,必槌提顿挫之乃可。”遂以言恐嘉曰:“砧斧在前,鼎镬在后,将以烹子,子视之如何?”嘉勃然吐气,曰:“臣山薮③猥士,幸惟陛下采择至此,可以利生,虽粉身碎骨,臣不辞也。”
少选间,上鼓舌欣然,曰:“始吾见嘉未甚好也,久味其言,朕之精魄,不觉洒然而醒。《书》曰:‘启乃心,沃朕心。’嘉之谓也。”于是封嘉钜合侯,位尚书,曰:“尚书,朕喉舌之任也。”
后因侍宴苑中,上饮逾度,嘉辄苦谏。上不悦,曰:“卿司朕喉舌,而以苦辞逆我,余岂堪哉!”遂唾之,命左右仆于地。
嘉既不得志,退去闽中。上以不见嘉月余,劳于万机,神 ④思困,颇思嘉。因命召至,恩遇如故。
居一年,嘉告老,上曰:“钜合侯,其忠可谓尽矣。”遂得爵其子。
赞曰:今叶氏散居天下,皆不喜城邑,惟乐山居。氏于闽中者,盖嘉之苗裔也。天下叶氏虽夥,然风味德馨为世所贵,皆不及闽。嘉以布衣遇天子,爵彻侯,位八座,可谓荣矣。然其正色苦谏,竭力许国,不为身计,盖有以取之。
(选自《东坡全集》,有删改)
【注】 ①陆先生:陆羽,唐朝人,著《茶经》,被后人称为“茶圣”。②饫(yù):饱食,这里引申为听闻。③山薮:深山密林。④ )(nǐ):疲困的样子。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至嘉,少植节操   植:培养
B.或劝之业武 业:从事,以……为业
C.久味其言 味:体味
D.遂得爵其子 爵:爵位
解析:爵:封爵位。
答案:D
10.下列五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能体现皇帝对叶嘉的赏识、重视的一组是(  )
①有济世之才,虽羽知犹未详也 ②但未知其实尔,我其试哉 ③于是封嘉钜合侯,位尚书 ④始吾见嘉未甚好也,久味其言 ⑤上以不见嘉月余,劳于万机,神艹尔 )思困,颇思嘉
A.①③④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⑤
解析:①②未能体现皇帝对叶嘉的赏识、重视。
答案:B
1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叶嘉出身平民百姓,从布衣而成为被皇帝赏识的官员,这和他的品行有关。
B.苏轼为叶嘉作传,目的在于表达个人对高洁刚正、恬淡飘然的品格的追求。
C.苏轼塑造了一个面目较黑、气质如铁、刚正不阿、令人清醒的人物形象。
D.苏轼通过对叶嘉一生的遭遇的叙述,劝谏人们应当功成身退。
解析:“劝谏人们应当功成身退”错。
答案:D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而游见陆先生,先生奇之,为著其行录传于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始吾见嘉未甚好也,久味其言,朕之精魄,不觉洒然而醒。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于是游学并去拜见陆羽先生,先生认为他很奇特,为他写了记录他的品行的文章,并流传于当时。
(2)刚才我看到叶嘉并没有多大好感,回味他的话,我的精神一下子就清爽而清醒了。
参考译文
叶嘉是闽人。他的先人住在上谷。曾祖父茂先,退隐不做官,喜欢游览名山,到武夷山后,很喜欢这里,于是便在这里安了家。
到叶嘉这一代,年轻时就注重培养好的气节操守。有人劝叶嘉练习武艺,他说:“我应该是天下英俊勇武之人中的杰出人物,一支枪一杆旗哪里是我做的事呢?”于是游学并去拜见陆羽先生,先生认为他很奇特,为他写了记录他的品行的文章,并流传于当时。当时正好汉皇帝喜欢读经史,一个建安人做谒者侍奉皇上,皇上读了介绍叶嘉的文章后认为他很好,说:“我唯独不能同这个人处于同一时代啊!”觐见的人说:“我的同乡叶嘉,气质清静淡泊,品行纯洁,令人敬爱,很有名气,有治理天下的才干,即使是陆羽也未详细地了解啊。”皇上大惊,下命令令建安太守召见叶嘉,用驿站的车马将他送到京城。
皇帝看到了叶嘉,说:“我很久以前就听过你的大名,只是不了解你的真实情况,我一定要试试看!”于是就看了看大臣们说:“我看到叶嘉外貌像铁一样,禀性刚劲,难以急用,必须用棰子不断敲打捣碎才可以。”就用话来吓唬叶嘉:“砧板斧子在你面前,锅鼎就在你的背后,将要烹煮你,你觉得怎么样?”叶嘉突然吐了一口气,说:“我只是住在深山密林中的卑贱之人,有幸被陛下选用来到这里,如果能够造福他人,即使粉身碎骨,我也不会推辞。”
一会儿之后,皇帝高兴地咂了咂舌头,说:“刚才我看到叶嘉并没有多少好感,回味他的话,我的精神一下子就清爽而清醒了。《尚书》说:‘敞开你的心扉,滋润我的心田。’说的就是叶嘉啊。”于是封叶嘉为钜合侯,位居尚书,并说:“尚书是专管我的喉舌的。”
后来因为在花园设宴,皇帝饮酒过量,叶嘉苦苦劝谏。皇帝很不高兴,说:“你专管我的喉舌,却用难听的话忤逆我,我怎么受得了呢!”于是就向他吐唾沫,命令侍从把他打倒在地。
叶嘉仕途不顺之后,就隐退到闽中。皇帝因为一个多月没有看到叶嘉,又在国事上操劳受累,精神倦怠思维困顿,很想念叶嘉。就下令把他召回,还像以前一样恩宠他。
过了一年,叶嘉请求让他告老回乡,皇帝说:“钜合侯对我可真是尽忠了。”就赐爵位给他的儿子。
评论说:现在姓叶的分散在天下各地,他们都不喜欢住在城邑里,只喜欢住在山中。住在闽中的,一般是叶嘉的后代。天下姓叶的虽然很多,可是有风度、德行馨香被世人看重的,都比不上闽中这里的。叶嘉以平民百姓的出身受到皇帝礼遇,被赐予彻侯的爵位,位居八座,可以说是相当荣耀了。可是他正直的本色、苦苦劝谏的精神,尽心尽力报效国家、不替自己考虑的品行,是很值得学习的。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郑有神巫曰季咸,知人之死生存亡、祸福寿夭,期以岁月旬日,若神。郑人见之,皆弃而走。列子见之而心醉,归,以告壶子,曰:“始吾以夫子之道为至矣,则又有至焉者矣。”壶子曰:“吾与汝既其文,未既其实,而固得道与?众雌而无雄,而又奚卵焉!而以道与世亢①,必信,夫故使人得而相汝。尝试与来,以予示之。”
明日,列子与之见壶子。出而谓列子曰:“嘻!子之先生死矣!弗活矣!不以旬数矣!吾见怪焉,见湿灰②焉。”列子入,泣涕沾襟以告壶子。壶子曰:“乡吾示之以地文,萌乎不震不正。是殆见吾杜德机也。尝又与来。”
明日,又与之见壶子。出而谓列子曰:“幸矣子之先生遇我也!有瘳矣,全然有生矣!吾见其杜权矣。”列子入,以告壶子。壶子曰:“乡吾示之以天壤,名实不入,而机发于踵。是殆见吾善者机也。尝又与来。”
明日,又与之见壶子。出而谓列子曰:“子之先生不齐,吾无得而相焉。试齐,且复相之。”列子入,以告壶子。壶子曰:“乡吾示之以太冲莫胜③,是殆见吾衡气机也。鲵桓之审④为渊,止水之审为渊,流水之审为渊。渊有九名,此处三焉。尝又与来。”
明日,又与之见壶子。立未定,自失而走。壶子曰:“追之!”列子追之不及,反,以报壶子曰:“已灭矣,已失矣,吾弗及已。”壶子曰:“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与之虚而委蛇,不知其谁何,因以为弟靡⑤,故逃也。”
然后列子自以为未始学而归,三年不出。为其妻爨,食豕如食人。纷而封哉,一以是终⑥。
(选自《庄子?应帝王》,有删改)
【注】 ①亢:通“抗”,匹敌、相当。②湿灰:用于描写神情,死灰犹可复燃,而水湿之灰已无复燃之可能,喻指必死无疑。③太冲莫胜:虚心凝寂、动静无别,阴阳之气均衡而又和谐。④审:水回流处。⑤弟靡:颓唐。⑥纷而封哉,一以是终:虽然涉入世间的纷扰却能固守本真,并像这样终生不渝。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知人之死生存亡、祸福寿夭 知:预知
B.是殆见吾杜德机也 杜:闭塞
C.幸矣子之先生遇我也 遇:对……礼遇
D.试齐,且复相之 相:给……相面
解析:遇:相遇、碰到。
答案:C
14.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壶子用来说明只学习了皮毛很容易被人看透的道理的一组是(  )
①郑人见之,皆弃而走
②始吾以夫子之道为至矣,则又有至焉者矣
③乡吾示之以地文,萌乎不震不正。是殆见吾杜德机也
④吾与汝既其文,未既其实
⑤乡吾示之以太冲莫胜,是殆见吾衡气机也
⑥因以为弟靡,故逃也
A.③⑤⑥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①②⑤
解析:①是强调季咸的威力,②是列子的疑问与感慨,④是壶子在陈述事实。
答案:A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壶子看来,列子所学到的“道”只是皮毛而已,若是用自己的皮毛知识跟世人的相比,只会很轻易地让人洞察到自己的根底。
B.壶子没用什么高深的理论对列子进行说教,而是运用自己掌握的本领三番五次地用实际行动震撼着季咸,从而也从侧面教育了列子。
C.壶子一会儿把寂然不动的心境展示出来,一会儿又让生机从脚跟发出而行至全身,一会儿又把阴阳二气均衡而又和谐的心态显露出来,使得季咸甚是狼狈。
D.通过壶子的演示以及对季咸的观察,列子对自己先前的鲁莽行为深表痛心,更悔恨自己的一事无成,于是不辞而别。
解析:“对自己先前的鲁莽行为深表痛心,更悔恨自己的一事无成,于是不辞而别”无中生有。
答案:D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与汝既其文,未既其实,而固得道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文”“实”“与”的意思,“固……与”的反问句的翻译,整句意思。
答案:我教给你的还全是外在的东西,还未教给你实质,你难道就已经得道了吗?
(2)嘻!子之先生死矣!弗活矣!不以旬数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嘻”“弗”“旬”“数”的意思,整句意思。
答案:呀!你的先生快要死了!活不了了!活不了十来天了!
参考译文
郑国有个占卜十分灵验的巫师名叫季咸,他能预知人的生死存亡、祸福以及寿命,所预卜的年、月、旬、日都很准确,仿佛是神人。郑国人见到他,(因担心被预卜死亡和凶祸而)都急忙跑开。列子见到他却内心折服如醉如痴,回来后把见到的情况告诉老师壶子,并且说:“起先我总以为先生的道行最为高深,如今有更为高深的人了。”壶子说:“我教给你的还全是外在的东西,还未教给你实质,你难道就已经得道了吗?只有众多的雌性却无雄性,又怎么能生出卵来呢!你拿学到的道的皮毛跟世人相比,而且一心求取别人的信任,因而让人洞察底细而为你看了相。你试着让他跟你一块儿来,把我介绍给他看看相吧。”
第二天,列子跟神巫季咸一道见了壶子。季咸走出门来就对列子说:“呀!你的先生快要死了!活不了了!活不了十来天了!我观察到他临死前的怪异形色,神情像遇水的灰烬一样。”列子进到屋里,泪水弄湿了衣襟,伤心地把季咸的话告诉壶子。壶子说:“刚才我将如同地表那样寂然不动的心境显露给他看,茫茫然既没有震动也没有止息。这样恐怕只能看到我闭塞的生机。试试再让他来看看。”
第二天,列子又跟神巫季咸一道来见壶子。季咸走出门来就对列子说:“幸运啊,你的先生遇上了我!征兆消失了,完全有救了,我已经发现闭塞的生机中有神气微动的情况。”列子进到屋里,把季咸的话告诉壶子。壶子说:“刚才我将天与地相对而又相应的心态显露给他看,名声和实利等一切杂念都排除在外,而生机从脚跟发出而行至全身。这样恐怕已看到了我的一线生机。试着再让他来看看。”
第二天,列子又跟神巫季咸一道见了壶子。季咸走出门来就对列子说:“你的先生心迹不定,神情恍惚,我没法给他看相。等到他心迹稳定了,我再来给他看相。”列子进到屋里,把季咸的话告诉壶子。壶子说:“刚才我把阴阳二气均衡而又和谐的心态显露给他看。这样恐怕看到了我内气持平、相应相称的生机。大鱼盘桓逗留的地方叫做深渊,静止的河水聚积的地方叫做深渊,流动的河水滞留的地方叫做深渊。渊有九种称呼,我这里只提到了三种。试着再让他来看看。”
第二天,列子又跟神巫季咸一道来见壶子。季咸还未站定,就不能自持地跑了。壶子说:“追上他!”列子没能追上,回来告诉壶子,说:“已经没有踪影了,他已经跑掉了,我没能赶上他。”壶子说:“刚才我显露给他看的始终未脱离我的本源。我跟他随意应付,他弄不清我的究竟,于是我使自己变得颓唐了,所以他逃跑了。”
这之后,列子感到自己像从不曾拜师学道似的回到了自己的家里,三年不出门。他帮助妻子烧火做饭,喂猪就像伺候人一样。虽然涉入世间的纷扰却能固守本真,并像这样终生不渝。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先王先顺民心,故功名成。夫以德得民心以立大功名者,上世多有之矣。失民心而立功名者,未之曾有也。得民必有道,万乘之国,百户之邑,民无有不说。取民之所说而民取矣,民之所说岂众哉?此取民之要也。
昔者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①,曰:“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无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伤民之命。”于是翦其发,磨阝其手,以身为牺牲,用祈福于上帝。民乃甚说,雨乃大至。则汤达乎鬼神之化、人事之传也。
文王处岐事纣,冤侮雅逊,朝夕必时,上贡必适,祭祀必敬。纣喜,命文王称西伯,赐之千里之地。文王载拜稽首而辞曰:“愿为民请炮烙之刑。”文王非恶千里之地,以为民请炮烙之刑,必欲得民心也。得民心则贤于千里之地!故曰文王智矣。
越王苦会稽之耻,欲深得民心,以致必死于吴。身不安枕席,口不甘厚味,日不视靡曼,耳不听钟鼓。三年苦身劳力,焦唇干肺,内亲群臣,下养百姓,以来其心。有甘脆不足分,弗敢食;有酒流之江,与民同之。身亲耕而食,妻亲织而衣。味禁珍,衣禁袭,色禁二。时出行路,从车载食,以视孤寡老弱之渍病、困穷、颜色憔悴、不赡者,必身自食之。于是属诸大夫而告之曰:“愿一与吴徼天下之衷。今吴、越之国相与俱残,士大夫履肝肺,同日而死,孤与吴王接颈交臂而偾,此孤之大愿也。若此而不可得也,内量吾国不足以伤吴,外事之诸侯不能害之,则孤将弃国家,释群臣,服剑臂刃,变容貌,易姓名,执箕帚而臣事之,以与吴王争一旦之死。孤虽知要领不属,首足异处,四枝布裂,为天下戮,孤之志必将出焉!”于是异日果与吴战于五湖,吴师大败,遂大围王宫。城门不守,禽夫差,戮吴相,残吴二年而霸。此先顺民心也。
(选自《吕氏春秋》,有删改)
【注】 ①桑林:古地名,传说是汤祭祀神的场所。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取民之要也 要:关键
B.朝夕必时 朝夕:早晚朝见
C.文王非恶千里之地 恶:讨厌
D.孤虽知要领不属 属:部属,从属
解析:D项,“属”是连接的意思。
答案:D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无以一人之不敏
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B.①孤之志必将出焉
②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C.①失民心而立功名者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①得民心则贤于千里之地
②孟尝君不敢自比于人
解析:C.均为连词,表转折。A.介词,可译为“因为”;介词,可译为“用来”。 B.助词,可译为“的”;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介词,可译为“比”;介词,相当于“和”或“同”。
答案:C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下大旱,五年不收,商汤在桑林主持祭祀,并且剪发磨阝指,亲自上供品,请求上天不要因为自己的过错而伤害百姓。
B.纣王因文王恭谦而赐他千里之地,文王稽首而辞,并为民请除炮烙之刑;民心远远胜过千里之地,文王的做法是聪明的。
C.为了雪洗会稽之耻,越王勾践“苦身劳力”,“亲耕而食”,他的妻子“亲织而衣”,与老百姓同甘共苦,终于大败吴国,继而称霸。
D.文章用商汤、周文王和越王勾践爱民亲民的传说和史实,说明“以德得民心”方可“立大功名”的道理,这一道理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解析: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找到信息源,然后进行比较、归纳、概括。第二段“以身为牺牲”中的“以身”为介宾关系,“身”当为“身体”,而非“亲自”,所以“亲自上供品”错。
答案:A
2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得民心则贤于千里之地,故曰文王智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得到民心胜于得到千里的土地,所以说文王是非常聪明的。(关键词:“得”“贤于”“智”。)
(2)越王苦会稽之耻,欲深得民心,以致必死于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越王为会稽战败的耻辱而痛苦,想要深得民心以求得和吴国决一死战。(关键词:“苦”“以致”“死”。)
参考译文
上古贤明的君主倡导顺应民心,所以成就了功名。凭恩德赢得民心而建立大功名的,从前有很多这样的人。失掉民心却建立功名的,未曾有过这样的人。赢得民心一定要有方法。无论是拥有万辆战车的国家,还是只有百户人家的城邑,人民中没有不喜欢的。做人民所喜欢的事,民心就得到了,人民所喜欢的事难道很多吗?这是得到民心的关键。
过去,商汤战胜夏而治理天下。天大旱,连续五年不能收获,商汤就在桑林用自己的身体向神祈祷,说:“我一人有罪过,不要祸及天下人;即使天下人有罪,罪责也都在我一个人身上。不要因为我一个人的不聪慧而让天帝鬼神伤害人民的性命。”于是汤剪断自己的头发,用木夹挤压自己的手指,把自己的身体作为祭祀的物品,来向天帝祈求福祉。人民于是非常高兴,雨也大降。这可以说商汤是通达鬼神的变化、人事转变的道理了。
文王居住在岐山,侍奉纣王,虽然遭到纣王的冤枉侮慢,依然端庄恭顺,早晚一定准时朝拜。进献贡物一定恰到好处,祭祀一定恭敬。纣王很喜欢,封文王为西伯,赐给他千里的土地。文王再拜稽首推辞道:“我只愿为百姓请求废除‘炮烙’的刑罚。”文王不是讨厌千里的土地,而是用千里土地为人民请求废除“炮烙”的刑罚,一定会得到民心。得到民心胜于得到千里的土地,所以说文王是非常聪明的。
越王深为会稽山战败的耻辱而痛苦,想要深得民心以求得和吴国决一死战。于是他身体不睡在枕席上,吃饭不尝丰盛的美味,眼睛不看美色,耳朵不听钟鼓音乐。三年里,煎熬身体,耗费精力,唇焦肺干,在内亲近群臣,在下供养百姓,用以赢得他们的心。如果有美味的食物,不够分的话,自己不敢独吃;如果有酒,把它倒进江里,和人民共同享用它。吃自己亲自耕种的粮食蔬菜,穿妻子亲手纺织的布做的衣服。禁止吃美味的食物,禁止穿多层的衣服,色彩禁止使用两种以上。他时常出外巡视,随从的车辆上载着食物,去看望染病的、困难的、脸色忧愁憔悴的、缺吃少喝的人,一定亲自给他们食物吃。在这之后,他召集各位大夫,告诉他们说:“我希望与吴国一决谁应得到上天的宠爱。现在吴越两国相互残杀共同毁灭,士大夫踏肝践肺同日战死,我和吴王颈臂相交肉搏而死,这是我最大的愿望。如果这样仍不能实现愿望,从国内情况衡量,我们的国力不足以伤害吴国,与诸侯结盟也不能损害吴国,那么我就将抛弃国家,舍弃群臣,身带长剑,手持利刀,改变容貌,更换姓名,拿着簸箕、扫帚去侍奉吴王,以便有朝一日能和吴王一决生死。我虽然知道这样做会招致腰颈断绝,头脚异处,四肢分裂,被天下人羞辱,但是我的志向一定要实现!”后?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san/77844.html

相关阅读:2014届高考语文第二轮课时专题强化演练题(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