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师:孔子是怎样评价子贡提出的“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做法的?孔子认为怎样才能实行仁德?请结合原文回答。
生:孔子认为广泛地施予和救济不仅是仁德,甚至是圣德。意思是不损人利己,一般人能够做到;舍己为人,需要更高的精神追求。他认为,要实行仁,要注意两点:一方面,自己要做出表率,先要自己站得住,先要自己行得通;另一方面,要能够用自身作比喻,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即由自己的需要想到别人的需要,并给予充分的尊重,给予广泛的帮助和救济。
师:“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推己及人”就做到了“仁”。在后面的章节里,孔子还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些都说明了孔子关于“仁”的基本主张。总之,这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的基本伦理准则,在今天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2.师:孔子在对颜渊的回答中对仁作了怎样的阐释?他认为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对实施仁提出了什么看法?对克制自己提出了什么具体要求?
生:孔子认为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贵族等级制度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这就是仁。他认为,实行仁,要靠自己自觉,不能靠别人。他认为,约束自己的具体原则是:不合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的事和物,一概不要看、听、说、做,即管好自己的嘴、眼、耳、手,从点滴做起。
师:“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的主要解释。在这里,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这里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二是“复礼”。“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贯穿于《论语》一书的始终。
3.师:孔子回答仲弓的问题时用了“见大宾”“承大祭”这两个比喻旨在说明什么?这里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怎样理解?“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同前面两句有何联系?
生:用“见大宾”这个比喻说明为政者对民众要恭敬,用“承大祭”这个比喻说明使百姓做事情要慎重。
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的是要将心比心,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是领导者实践仁的原则。
生:“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与前文是条件和结果的关系,如果对百姓恭敬诚恳,慎重负责,自己不喜欢的,不强加给百姓;那么,无论在诸侯邦国做官,还是在卿大夫的封地里做官,都不会招人怨恨,自己也不会有什么遗憾,这就达到仁的境界了。
师:孔子对他的学生仲弓论说“仁”的一段话中谈到了“仁”的两个内容:一是要他的学生事君使民都要严肃认真;二是要宽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做到了这两点,就向仁德迈进了一大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成为后世遵奉的信条。
4.师:孔子认为说话谨慎也是仁的表现,对此,司马牛是否能理解?孔子针对司马牛的反应作出了怎样的解释?
生:孔子认为说话谨慎也是仁的表现,司马牛对此并不理解,在他看来,这样也算仁,这太简单了。孔子解释说,做事本来很难,所以要考虑清楚才做,因而说话就必须谨慎,即懂得做事难,就会慎于言。这虽然是小事,但如果人能从小事做起,事事谨慎,循序渐进,就能达到仁的境界。
5.师:怎样理解孔子提倡的“爱人”?他主张的“举直错诸枉”与仁有什么联系?樊迟是一个怎样的人?子夏是怎样让樊迟明白“举直”与仁的关系的?
生:孔子“爱人”不只是爱自己的亲属、亲族,而是超越这一切,爱所有的人,将爱升华到人类之爱的境界。
师:孔子认为,选拔重用正直的人,并将其置于邪恶的人之上,能以正压邪,使其改恶趋善,这是实行仁的方法之一。
生:樊迟对孔子的两次回答都不理解,便请教子夏,由此可知,他是个谦虚好学、执著认真的人。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san/78098.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