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吉林市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班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历 史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50分)和第Ⅱ卷(材料解析题,50分)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 ,共 50分)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内。)1. 史书载:商人尚鬼,周人尚文。甲骨文多为商人占卜活动的记录,他们认为大凡一切事物之成败,都有特殊的神灵作祟。这种万物有灵的信念自周而中断,代之则为周代的祖先崇拜,周人认为绵延宗嗣是后代的义务。与商周之际宗教观念变化最密切相关的制度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王位世袭制 D.礼乐制度2.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汉朝的组织者以灵活的手腕避免前代的过于极端,他们所采取的政策,基本上是‘进三步退两步’,以几十年的经营构成一个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而成为中国整个帝制时期的楷模。”下列措施中,不能成为“帝制时期楷模”的是A.颁布推恩令 B.儒法并用 C.郡国并行制 D.形成内朝削弱相权3. 据《明史?食货志》记载,朱元璋在当时商品经济最发达的太湖流域“籍诸豪族及富民田以为官田”之后,竟弄到几乎清一色土地国有化地步,以致“苏州一府之地土,无虑皆官田,而民田不过十五分之一”。朱元璋的措施A.触及了封建土地所有制B.维护了富人的根本利益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D.维护了小农经济,巩固了统治4. 明清时期,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但此时的官营手工业也在发生变化。乾隆说:“国家兴修工作,雇募人夫,原欲使小民实受价值,以为赡养身家之计。”这表明①官营手工业采用雇佣劳动 ②官营手工业的经营政策发生了变化③官营手工业中产生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④统治者有一定的民本观念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5. 宋以后的儒学已具有哲学思辨的意味,其中包含深刻的认识论思想。北宋文学家苏轼在论画时说:“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这体现了中国儒学发展史上的何种认识论A.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知行合一6. “明清时期以小说为代表的市民文学达到繁荣顶点,它所呈现给人们的,已不是粗线条勾勒的神人同一、叫人膜拜的古典世界,而是有现实人情味的世俗日常生活了。”以下与明清时期市民文学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思想潮流是A.人文主义 B.理性主义 C. 现实主义 D.浪漫主义7. 美国历史学家威尔?杜兰特在《希腊的生活》中写道:“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历史上最狭隘亦是最充实的,最狭隘是指其享受民主权利的人数之少。”那么,与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相比,雅典民主政治“最充实”的特点是A.人民主权 B.法律至上 C.轮番而治 D.议会选举8. 有学者这样评论欧洲的宗教改革:“宗教改革的本质是宗教改革家和俗人的政治野心的结合……这些俗人并不是磨刀霍霍的政治领导人,而是普通的、中等富裕的人。”依据所学知识,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宗教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B.宗教改革的目标之一是确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C.宗教改革的领导者是宗教改革家和市民阶层D.宗教改革只是政治野心在宗教领域的表现9. 到了18世纪,在亚欧人的饮食中,玉米和马铃薯的比重大大提高。从西欧到中国的土地上,美洲的豆类提供了蛋白质,番茄和辣椒提供了维生素,并使饮食有滋有味。花生和树薯在东南亚热带的土地上疯长,以丰厚的产出支撑着众多的人口。这一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A.世界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 B.世界市场已经形成C.新航路开辟后“商业革命”方兴未艾 D.经济交流改变了亚欧的社会生活10.美国历史学家丹尼斯?舍尔曼称英国工业革命期间的企业家为“新人”,认为他们极大地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他们为自己带来了新的能量,它永无休止也取之不竭。依据所学知识,“新的能量”不包含A.机器生产 B.工厂制度 C.新的交通工具 D.垄断组织11.1690年,约翰?洛克发表《政府论》,为革命和英国新的政治体制辩护。此时,英国已经A.颁布了一部成文宪法 B.确立了议会的立法权和行政权C.形成了责任内阁制 D.打击了君主的权力12.“我不相信犹太教会、罗马教会、希腊教会、土耳其教会、新教教会以及我所知道的任何教会所宣布的信条,我自己的头脑就是我的教会。”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A.“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B.“人是万物的尺度”C.“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D.“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13.《剑桥艺术史》这样评述一种美术流派:“许多极端的形态只不过是艺术家自己的心态,对其他人来说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也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却揭示了世人中广为散布的绝望情绪。”下面属于这一流派的艺术作品是A.《日出?印象》 B.《格尔尼卡》 C.《伏尔加河上的纤夫》D.《马拉之死》14.有学者这样评述一场侵华战争时期的中国政局:“上端成了一种专制魔王,既愚昧无 知,又缺乏自信,下端成了无法管制的暴民。很显然,如此组织结构不能仅凭纸面上的改革即度过新世纪之难关。”这场侵华战争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5.历史学家蒋廷黻在评价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历史人物时说:“一方面他要革新,那就是说,他要接受西洋文化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他要守旧,那就是说,恢复我国固有美德。革新守旧,同时并举。”这位历史人物最有可能是A.魏源 B.曾国藩 C.郑观应 D.陈独秀16.1916年春,陈独秀发表《吾人最后之觉悟》,他在文章中说:“今之所谓共和、所谓立宪者,乃少数政党之主张,多数国民不见有若何切身利害之感而有所取舍也。……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惟曰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治,其卑屈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无以异也。”陈独秀的本质意图是A.倡导国民革命建立真正的民主政治B.提倡民主思想启蒙民众C.揭露辛亥革命后中国民主政治的困境D.批判国民的愚昧和落后17.1935年12月,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领》,提出“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为“谋国民生活的安定与抵御外侮的国防能力的充实”,即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结合起来。这反映出A.国民党需要加强经济实力“围剿”不断发展壮大的红军B.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步步紧逼,国民党统治受到威胁C.国民党在进行有计划地国民经济建设D.国民党实行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18.20世纪20年代,苏联领导人在实施某项政策前进行了一次演讲,他说道:“能不能在相当长时期内把苏维埃政权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立在两个不同的基础上,就是说,建立在最巨大最统一的社会主义工业基础上和最分散最落后的农民小商品经济基础上呢?不,不能,这样下去,总有一天会使整个国家经济全部崩溃,出路何在呢?”据此苏联所采取的措施是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施新经济政策C.发展农业集体经济D.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19.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时,社会上批评的声音很多,在他公布一项政策后,美国的工商界攻击它是“偷偷摸摸搞社会主义”,是“工商界的法西斯主义”。这项政策是A.兴办公共工程 B.复兴工业生产 C.实行社会救济 D.调整农业结构20.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政治的主要特征。《新全球史》是这样论及冷战的:“尽管冷战是危险的,但是由超级大国间的意识形态斗争而引发的冷战在几乎五十年的时间里为这个世界做了定义。”关于这个被冷战“定义”的世界表述不正确的是A.两极格局下相对稳定的世界B.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交替的世界C.两种社会制度相互融合的世界D.随时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危险的世界21.二战后,普遍衰落的西欧各国迅速恢复和发展,创造了经济史上的奇迹,这与当时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法国历史学家德尼兹?加亚尔在《欧洲史》中指出:“战争一结束,经济就已经为建设欧洲大厦放上了头几块砖。”这指的是A.布雷顿森林体系致力于战后欧洲经济的复兴B.马歇尔计划为欧洲复兴提供资金和技术C.关贸总协定创造了自由的贸易环境D.欧洲共同体形成了统一的西欧市场22.1963——1965年期间,我国对工业的投资比重已由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1958——1962)的61.7%下降到51.9%,对农业的投资比重则由3.4%上升到7.6%。这种变化说明A.国家已基本实现工业化 B.工农业比例已趋于协调C.国民经济的调整和恢复 D.三五计划开始以农业为重心2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增长。钱颖一教授在《从国际比较看中国经济》中说:“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如果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并不是独一无二的,导致它增长的基本因素也并不特殊。这种增长速度所体现的仍然是人类经济发展的共同规律。”导致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是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C.走市场经济之路 D.发展高新技术产业24.20世纪70年代初,毛泽东提出“一条线、一大片”的对外战略,即按照大致的纬度画一条线,连接从美国到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的战略线,团结这条战略线以外的国家,共同抗衡苏联。在这样的对外战略指导下,中国取得的最重要外交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san/786232.html

相关阅读: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届高三下学期一诊历史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