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华阳中学届高三期中打靶训练历史试题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山东省聊城市华阳中学届高三期中打靶训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60分)1.历史学家余英时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过程中提出了“转石效应”——改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经发动,便如危崖转石,非达于平地不止,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依据上述观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引发“转石效应”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戊戌变法D.新文化运动21912年9月,上海《申报》载文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A服装种类繁多,追求时尚成主流 B.东西文明碰撞,中西服饰难以共存C尊孔复古盛行,服饰改革艰难 D社会发生巨变,服饰呈现多样化3某西方学者评论说:“他们虽然有社会变革的方案,但并不期望和打算通过无产者的起义来实现社会变革。……实际上,他们几乎没考虑过自己精心制作的蓝图如何才能付诸实践。”该学者评论的是A科学社会主义B.新三民主义C.启蒙运动D.空想社会主义伏尔泰和孔子是东西方著名的思想家。伏尔泰在孔子的石像下写下:“他是唯一有益理智的表现者,从未使世界迷惑,而是照亮了方向,他仅以圣贤而从未以先知的口吻讲话,但大家认为他是圣贤,甚至在全世界也是如此。”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孔子思想中具有尊重理性、道德,排斥迷信、暴力的因素B孔子思想具有民主性C儒家所宣扬的“仁政德治”与“开明君主制”有共同之处D孔子思想的某些内容符合启蒙思想家的反封建需要5.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A郡县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6史料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直接的史料;二是间接的史料。凡是未经中间人手修改或转写的,是直接的史料;凡是已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间接史料。要研究赤壁之战,应收集的间接史料是A B. C. D.7.某外国学者在研究唐代人口时,引李白诗句“邯郸四十万,同日陷长平”。证唐代邯郸人口殷盛。有学者则指出李白用的是战国时秦赵长平之战,秦人胜,坑杀赵兵四十万的典故。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A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意见具有权威性B.外国学者以诗证史,研究方法令人耳目一新C李白以激情与浪漫著称,其诗不足为信D.历史研究可以以诗证史,但必须详加考辨8.(宋)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记载:“同州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四方村民毕集,应蚕桑所用,以至车蟾、橼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其值千缗至万缗者。”对此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集市商品交易种类繁多B.定期的集市在乡村出现C商品贸易以服务农耕为主D.市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被打破 9悉尼?胡克《历史中的英雄》:“假如我们给英雄下这样一个定义:英雄就是具有事变创造性并且能够重新决定历史进程的某些人,那么,紧跟着下一步的推论应该是:一个民主的社会对于英雄人物必须永远加以提防……因为天才和能力时常会被滥用。”古代希腊提防英雄人物的关键措施是A设立公民大会B.成立五百人议事会C实行陶片放逐法D.轮流执政,抽签选举 10“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重视法律程序B.保留习惯旧俗C.强调法官至上D.体现人人平等11“喜结秦晋之好”之说来之于中国古代秦晋两国世为婚姻,这两国联姻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一时期?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两晋时期2.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 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门下省审核后,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 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A秦、唐、元 B.汉、宋、明 C.秦、元、清 D.秦、唐、明131916年,一位学者说:“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这则材料实质A批判近代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B.反对宣传西方启蒙思想家的理念C指出宣传西方启蒙思想的缺陷 D.提倡马克思主义14“一切传统均不再神圣。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唯物主义、实验主义……以及最新的布尔什维克主义,均找到支持者。”上述情景出现于A戊戌变法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清末新政时期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51919年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下列哪项与其观点一致A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B.要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C要维护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D.要用法律阻止学生开展爱国运动16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吸引了一个美国军事观察团、一些美国国务院外交官和一个美国总统特使前来访问,另外还有大批外国记者前来采访。”其主要原因是A中共领袖人物的个人魅力 B.中共的抗日主张得到普遍认同C中共坚持抗战赢得了国际友人的广泛同情 D.中共领导的抗日力量在抗战中的地位日显重要17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蒋方震说,欧洲近代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希腊思想复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复活。这“两大潮流”共同的作用是A“因信称义”主张被广泛接受B.打破了教会的精神枷锁C为“理性王国”描绘了理想蓝图D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18《神曲》《红楼梦》《物种起源》《老人与海》四部书在1986年均被法国的《读书》杂志推荐为理想藏书。下列与这四部书相对应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诗歌 剧本 散文 小说 B.彼特拉克 曹雪芹 达尔文 海明威C倡导人文主义 反对封建礼教 阐述自然选择 体现现代主义D抨击世俗王权 叙述爱情悲剧 挑战教会神学 歌颂民主自由19马丁?路德宣称:“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对此理解最全面的是A世俗政权主持宗教仪式 B教会有权解释《圣经》C消除了教皇与世俗的隔阂 D.国家政权应该高于教会20新版《世界上下五千年》在描述近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时,对其中一次革命活动以“‘进口’的国王”为题加以论述。这一历史事件最可能是A英国“光荣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C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 D德意志帝国的统一21伏尔泰和孔子是东西方著名的思想家。伏尔泰在孔子的石像下写下:“他是唯一有益理智的表现者,从未使世界迷惑,而是照亮了方向,他仅以圣贤而从未以先知的口吻讲话,但大家认为他是圣贤,甚至在全世界也是如此。”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孔子思想中具有尊重理性、道德,排斥迷信、暴力的因素B孔子思想具有民主性C儒家所宣扬的“仁政德治”与“开明君主制”有共同之处D孔子思想的某些内容符合启蒙思想家的反封建需要22“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文中提到的诏书出自A东周平王B.东汉光武帝C.曹魏文帝D.北魏孝文帝中国古代手工业成就辉煌,劳动者创新发明了众多生产工具。右图所示的冶铁技术最早出现在战国 B.西汉 C.东汉 D.唐朝21880年7月法国政府规定:“凡1880年7月6日以前,因政治犯罪和因违反新闻法行为而被判刑者,一律赦免。”被赦免者既有巴黎公社战士,也有君主派人士。这表明:在当时的法国政府力图借助工人阶级确立共和制 B.国民议会中有多数议员希望恢复君主制C政府欲通过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共和制 D.宪法规定议会有立法、缔结条约和特赦权力年度男(%)女(%)总就学率(%)187339.915.128.1188367.233.651.0189374.840.658.7190396.689.693.22阅读日本明治时期义务教育就学率(部分)表,对该表的分析结论,正确的是①明治时期,日本教育发展迅速②明治政府推行“文明化”政策,促进了义务教育的发展③明治时期,女童就学率迅速增长,体现了日本社会男女平等④日本利用从中国勒索的巨额赔款发展自身教育,是其义务教育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26.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十五条规定:“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此规定表A.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 B宰相只对国家元首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C国家权力中心为议会 D国家行政权属于宰相27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共和党候选人布什和民主党候选人戈尔在决定命运的几百张选票上发生争议,最后把官司打到了联邦最高法院。后者一锤定音,解决了长达36天的总统难产危机。这段材料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B.表明司法权实际上高于行政权C显示最高法院掌握立法权 D.说明总统人选与选民意愿无关28 D.美国贝尔 第二次科技革命29.以下是19世纪30、40年代中英部分武器装备数据对比,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英国步枪射程100米、射速1-2发/分钟射程200米、射速3-4发/分钟火炮泥模制造、炮管杂质多、气孔气泡多、铁模制造、镗床切削、膛壁光滑、火药硝量过高、杂质过高、颗粒粗糙标准火药配方(硝78%、硫8%、碳14%)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差距 B.儒家文明与基督山东省聊城市华阳中学届高三期中打靶训练历史试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san/864349.html

相关阅读:山东省泰安市届高三期中考试试题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