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实验中学——学年上期期中试卷高三 历史 命题人 杨英(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佛教源于古代印度,西汉时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原,道教在东汉时兴起于我国民间,佛道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我国文化影响深远。下列常用语言来自佛教文化的有①无事不登三宝殿 ②三生有幸 ③五行八卦 ④上善若水 ⑤大千世界 ⑥八仙过海A.①③⑤ B.③④⑥ C.①②⑤ D.②④⑤【答案】C考点:宋明理学。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佛教文化”,由所了解史实可知无事不登三宝殿是由佛教寺庙中有礼拜、供养等法事方入佛殿,无事不得随便在此走动吵嚷三生乃佛家术语,盖指前生、今生、来生,幸是幸运五行八卦分为阴阳五行和八卦理论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大千世界是佛教说明世界组织的情形八仙过海,一般指八仙过海神话传说2.“瑞邑(今江西瑞金)每姓必建立祠堂,以安先祖。每祠必公置产业,以供祭祀,名曰‘公堂’。其公堂,全族公举一二人司其出入,四时祭祀外,有盈余则惠及族之鳏寡孤独,量给养赡。子姓有登科甲人乡校者给予花红赴试,助以资斧。”这种现象说明当地①宗法观念盛行 ②同族之间形成了相互帮助的传统 ③族产是属于村落居民的公共财产 ④宗族制度对稳定村落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C考点:宗法制。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每姓必建立祠堂,以安先祖有盈余则惠及族之鳏寡孤独,量给养赡子姓有登科甲人乡校者给予花红赴试,助以资斧全族公举一二人司其出入,族产归同族人共有是可能的,但不会扩大到非同姓的村落居民,因此不能视族产为村落居民的公共财产,没有得到体现,选C 3.“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语出宋真宗赵恒)这首诗不能说明A.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B.重视伦理道德的教化作用C.儒家经典成为学校教科书 D.皇族考取功名后承袭恩荫【答案】D考点:科举制。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提炼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即已学知识可知A表述符合题意,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B表述正确,宋朝较重视伦理道德的教化作用;当时儒家经典成为学校教科书,因此C符合史实;而D说法表述有误,皇族历代世袭,不需要参加科举考试,且材料也没有涉及到皇族,因此D符合题意。故选D。 A.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B.春秋时期,分封制瓦解,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C.唐朝统治者运用中央机构的权力制衡来维护自己的专制统治D.内阁设置实质上恢复了丞相的职权,是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重要内容【答案】D考点:内阁制。本题考查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准确记忆能力。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内阁的设置实质上并不是恢复了丞相的职权,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A、B、C三项的说法都是正确的。 5.我国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各个区域联系起来,说某地是某某星宿的分野,这就是所谓分野的观念。星宿的分野,一般按列国来分配,如表一;后来又按各州来分配,如表二。从表一到表二的变化主要反映了A.“天人感应”的思想 B.中国古代早期的天文学成就C.“君权神授”的思想 D.中央集权的加强【答案】D考点:分封制、郡县制。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图片获取信息比较分析的能力,由表一列国名称到表二州郡名称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即分封制被郡县制取代。地方行政制度的这种变化是中央集权加强的表现,因此D符合题意。故选D。 6.古罗马的《民法大全》规定“宁可漏网一千,不可枉屈一人”,这反映了罗马法 A.调解所有人的矛盾以维护统治 B.包含理性、证据、自由等自然法的精神C.塑造了西方的宽容精神 D.主张重罪轻罚【答案】B考点:罗马法的特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可枉屈一人”体现了罗马法中不得因为怀疑惩罚罪犯,而是注重证据的自然法精神。A;C,宁可漏网一千,不可枉屈一人并非强调宽容,而是重视证据;D,罪过应该与刑法对应。故选B。 A.相同的是都是民主政体,不同的是首脑称号 B.相同的是都体现了分权,不同的是权力的归属C.相同的是都体现了集权,不同的是权力的分配 D.相同的是都体现了专制,不同的是元首的权力【答案】B考点:三权分立制本题考查中西政治制度的比较。三省六部制和三权分立制都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特点,但不同的是三省六部制属于封建君主专制,主权在君;三权分立制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故选B。 A.君主制是摆脱无序状态的必然选择 B.君主制是有序状态下的最理想的政权C.君主的统治神圣而高贵 D.君主的统治必须合乎道德【答案】A考点:文艺复兴思想家。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马基雅维利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政治家和历史学家,在《君主论》中阐述了建立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呼吁明智强悍的君主摆脱神学和道德的束缚,不择手段第使用权术,巩固自己的权利。材料认为当时的社会处于一种无序状态,国家四分五裂,教会为所欲为,人民腐化堕落,因之呼唤专制王权,实现祖国统一符合马基雅维利《君主论》中建立君主制度的必然性的主张。9.“《百科全书》的读者群并不是由资本家构成的,而是1789年中瓦解得最快的各个部门,他们来自于高等法院和大法官裁判所,来自波旁王朝的官僚机构,军队和教会。一种进步的意识形态竟然浸透了社会结构中最为陈旧和锈蚀的部分,这看起来有些荒谬,但大革命正是从悖论中开始的。”这段话表明,作者认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A.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B.特权阶级的自我崩溃 C.资产阶级要求革命 D.国王召开了三级议会【答案】B考点: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本题考查学生全面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一种进步的意识形态竟然渗透了社会结构中最为陈旧和锈蚀的部分”说明启蒙思想对特权阶级已经构成了冲击,导致了他们的自我崩溃,由此分析可知B符合题意,而A、C、D三项材料不能体现,10.2010年6月23日,美军驻阿富汗最高指挥官麦克里斯特尔抱怨自己与白宫的不和,称总统“令人不安、胆小懦弱”,结果被奥巴马解职……你认为总统的做法A.符合民主集中制原则 B.违反了权力制衡原则C.违背宪法,奥巴马反对无效 D.符合宪法对总统权限的规定【答案】D考点:美国共和制的确立。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总统是军队总司令,有权任命与辞退军方高级将领。A项不符合美国的政体的特点;BC项明显错误,总统的做法并未违反宪法精神。故选D。 A.资本主义列强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末期,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B.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形式主要为商品输出C.此现象出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D.清政府积极抵抗外来侵略【答案】A考点: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本题以漫画的形式考查学生的理解漫画,知识迁移的能力,漫画中的现象出现于19世纪末甲午中日战争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因此A符合题意。由已学史实可知此时西方的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排除B;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在19世纪的五六十年代,时间不合题意;清政府没有积极反馈外来侵略,D表述不合史实。故选A。 12.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提出了“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的主张。这表明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B.中共党内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不断滋长C.中国共产党放弃了革命领导权 D.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答案】D考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中“1937年2月”是日本全面侵华以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前夕,在民族危机严重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吸取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不可能再将领导权完全拱手相让,材料中工农政府只是改名,但还存在,军队也只是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故选D。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答案】C考点:基层民主建设。 本题考查对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准确理解,由已学史实可知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显著特点是直接民主,而题干中外国记者“投自己最信任的人一票,选出领导者,选举结果公布”“仿佛回到了古代雅典”的描述可知应该实行的是直接选举领导人的方式,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就规定了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产生。故选C。14.美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A.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C.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冲突 D.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答案】D考点:“冷战”的特点及影响。本题考查了冷战的特点及积极的影响。“冷战”泛指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即“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包括相互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制度、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发动代理人战争等。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战争的威胁之下。但两大集团势均力敌,谁都不敢发动世界大战,这种均势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发生,所以可以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A.新中国成立时美国官员对新中河南省实验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_历史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san/946875.html
相关阅读:安徽省合肥八中届高三联考历史试题(五)扫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