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知识(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擂鼓(lèi) 汲水(jí) 迸溅(bèng) 解甲归田(xiè)
B.瘠薄(jí) 湮没(yān) 攥着(zuàn) 不可估量(liáng)
C.无垠(yíng) 绯红(fěi) 荒冢(zhǒng) 趿着拖鞋(tā)
D.踬踣(bó) 殷红(yīn) 咆哮(xiāo) 刎颈之交(jǐng)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江津号”用尽全副精力,战抖着、震颤着前进。急流刚刚滚过,看见前面有一奇峰突起,而山峰的左面却又出现一道河流,原来这就是王昭君的诞生地香溪。
B.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嗑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灸做奖赏。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C.难道我们就这样仰面高卧,紧抱着那虚无飘缈的和平幻觉不放,直到敌人把我们的手脚都束缚起来的时候,才能获得有效的防御手段吗?
D.走进语言现场,应该开口说,主动发言,敏捷应对,恰当辨驳,赋有鼓动性地演讲;应该用心听,在倾听中迅速捕捉有效信息,在倾听中准确把握声音内容。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人希望,黑人只要撒撒气就会满足,如果国家安贫若素,毫无反应,这些人必会大失所望的。
B.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许多农产品涨价,特别是大蒜和绿豆的价格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居民生活受到影响。
C.这幢清寒的小屋,远离通衢大道,茕茕孑立于田野之间,隐蔽在花园的密林深处。
D.教育厅出台一系列大快人心的教育改革新举措,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人们认为,团队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不只是个体贡献的简单相加,而且是能使队员行动一致、互相配合的团队协作精神。
B.狂风曾来打击过它,冰雹曾来扫荡过它,霜雪曾来冲刷过它,大火曾来烧灼过它,暴雨曾来封锁过它,帝国主义的炮弹也曾轰击过它。
C.当我们在他降生的那间凹形小室里看到一只插满鲜花或绿枝的大花瓶,使我们就会想到那不是花瓶,而是一个源泉。
D.鲸的“歌声”能表达很复杂的意思,但远不能与人的语言相提并论,因为鲸的“歌声”里没有能够代表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的名词。
5.给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病痛是人必须面对的最残酷、最强大和最无情的敌人。
②它从人刚刚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像影子一样追随人们的脚步。
③如果没有各种各样的疾病,人类一大半“正常死亡”都可以避免。
④病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敌人。
⑤与这样的敌人战斗,人类自身的意志、毅力和高贵性才得以展现。
A.①⑤④③② B.②④①⑤③ C.④②③①⑤ D.①②④③⑤
二、阅读理解。(38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9题(10分)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固:坚固
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辞:推辞
C.和无寡,安无倾 倾:倾覆
D.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谋:图谋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 ②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③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④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2分)
译文:
(2)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2分)
译文:
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2分)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论语泰伯》
(二)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0分)
①艺术家的创作,无疑跟各自出身的环境,跟生活周围的景色有着密切的联系。艺术家跟陶冶他的景物之间的联系比一般人所想像的要紧密得多。
②要更好地理解肖邦音乐同波兰风光的联系,可以说任何地方也无法同这朴素的马佐夫舍的村庄——热那佐瓦沃拉相比了。乍一看,这种说法或许显得有些荒诞不经。这瘠薄的土地,这平原小道和麦草覆盖的屋顶,跟肖邦音乐所赐予我们的无限财富和充分享受又会有何共同之处呢?但是,只要我们进一步观察,就不难发现,事情并不那么简单。
③诚然,它没有那种招摇的俏丽。但它蕴藏着许多细微的色调变化,只有久居这一带的人才会跟这里的景致结下不解之缘,才能看到这些形、声和色彩的微妙差别,并且给予应有的评价。
④一年四季都得细心观察这些色彩。春天,栗树新叶初发,几乎还是一派嫩黄色,它们悬挂在屋顶的上方,犹如刚刚出茧的蝴蝶的娇弱的翅膀;粉红色的日本樱花,宛如在旭日东升的时候飘在庄园上空的一片云彩;丁香怒放,像天上飘下一朵朵淡紫色的云霞。夏天,树木欣欣向荣,青翠欲滴,清风徐来,树影婆娑,花园里充满了簌簌的声响;而水面上开满了白色和黄色的睡莲,那扁平的叶子舒展着,像是为蜻蜓和甲虫准备的排筏,尤其是黄昏时分,水面散发出阵阵幽香,宛如船歌的一串琶音。秋天又别有一番风味,遍野金黄,雾缭烟绕;当我们漫步在花园的林阴小道,当我们踏上玲珑剔透的小桥,落叶在脚下踩得沙沙响,就像忧伤的奏鸣曲结尾中令人难忘的三重奏,作为悠悠往事“见证者”的树叶,以自己干枯的沙沙声招来了那么多的思绪,那么多的回忆,那么多的乐曲。冬天,大雪覆盖,四野茫茫,白雪覆盖的房舍安然入梦;花园的树木变成了水晶装饰物,粉妆玉琢,清新素雅,且会发出银铃般清脆的响声,在这洁白的背景上,修剪了枝条的柳树像姐妹般排列成行,正待明年春风得意,翩翩起舞。这四季景色里包含的美,是何等的朴素、淡雅,然而,又是何等的持久、深沉!
⑤这片土地的景色正是肖邦音乐最理想的序曲。谁若真想探究肖邦音乐的精神,理解肖邦音乐跟波兰有着何等密切的联系,谁就应悉心体会欧根德拉克洛瓦所谓的蔚蓝的色调,它是波兰景色和在这大平原上诞生的艺术家的音乐的共同色调。即使他在自己生命的末日,在那遥远、寒冷的爱丁堡也怀念起“我的家、我的母亲、我的姐妹”,故乡的朦胧景色也回到了他的心中。倘若此刻我们听到,或者亲自弹奏伟大作曲家临终前的最后一组马祖卡曲,我们必能从中听到昔日国内歌声的淡淡的旋律。由于他半世坎坷,命途多舛,也由于关山阻隔,有国难投,这一组马祖卡曲似乎是被万种离情、一怀愁绪所过滤而净化了,跟乡村的质朴相距甚远,但它们无疑是出自故里,跟这片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节选自《肖邦故园》,有改动)
10.根据选文第④段的内容,请分别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肖邦故园四季景物的特点。(2分)
11.肖邦临终前的最后一组马祖卡曲,为什么会跟“乡村的质朴相距甚远”而又说它们“出自故里”,跟这片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请依据原文分点回答。(2分)
12.请分析文中第④段画线句,说说此处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内涵?(3分)
13.第①段中,作者说“艺术家的创作,无疑跟各自出身的环境,跟生活周围的景色有着密切的联系”,试以另一艺术家或作家的创作为例,简要论述上述观点。(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12分)
沉 重 的 漂 流
彭瑞高
①在离虎跳峡不远的地方,我意外地看到了一个朴素的纪念馆——长江漂流纪念馆。我屏着气踏进门,又屏着气看完所有的展品。
②人们熟悉那种一般意义上的河流:青山倒映,绿水长流,渔歌欢唱,竹排扁舟……这种漂流,很多人都经历过,很多人都乐意;这种漂流,是轻松的漂流,闲适的漂流,女性化的漂流。 而我此刻看到的漂流,却是险恶的漂流,沉重的漂流,完全属于男子汉的漂流。这种漂流的分量,你只有到虎跳峡旁边去才能掂量出来。那落差几十米的长江之水,挟着一股寒气,奔腾而来;它含着天的威势,山的力度,以冲决一切的勇气,滚滚东去;激流飞溅,白浪滔天,雾满峡谷,声震九霄……在这个地方漂流,轰轰烈烈,大起大落,大喜大悲。有人说,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漂流。
③然而,这又是必须付出代价的漂流。男人们高昂起坚硬的头颅,向着急流和险滩挺进。有人在天与地的缝隙中,重新呼吸到了生命的空气;也有人在水和石的冲击下,永远沉入了另一个世界。生还的是英雄,而人们愿意记取的,是那些死去的硬汉姓名:尧茂书、孔志毅、杨洪林……
④我用凝滞的目光抚摩漂流者的照片。关于他们的漂流,一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一种声音说,这是盲目的冲撞,是无谓的牺牲,是狭隘的英雄主义;另一种声音说,任何时代都需要冒险精神,没有冒险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在这两种声音面前,我忘却了思索。我不知道哪一种声音是对的。我只觉得有关于此的全部呐喊,都是带血的。
⑤不论世界怎样评判,此刻面对尧茂书他们的眼睛,我内心绝不敢轻薄。我扪心自度,我哪里有他们那样的勇气!不要说长江漂流、黄河漂流,就是在家乡的黄浦江上,我也未见得敢划一只小船,去与风浪搏斗。也许白天敢,黑夜就不敢;人多敢,独身就不敢。我想,世界上的人,本来就分英雄与敬仰英雄两类,而我,虽身为男人,却只能属于敬仰英雄的那一类。
⑥长江与黄河的漂流,在殉难者的名字刻下一排之后,终于悲壮地沉寂下来。这些年,在浙江,在福建,在江西,在云南……我看到的漂流,都只是那种充满诗情画意的清波荡舟。男的女的,穿得花花绿绿的,赤着脚,玩着水,还唱着情歌,喀嚓喀嚓按着照相机,坐在小竹椅上,催船工把竹排划得快些再快些。稍微有点浪涌过来,打湿了裙子和裤子,他们就尖声叫起来,把笑声洒得一江都是。
⑦然而,要论诗,只有尧茂书他们的漂流,才称得上是一首诗。那是一首英雄的诗,悲壮的诗,生与死搏斗的诗,人与天争锋的诗。在那首诗里,男人嘶哑的喉咙,呼喊的是征服自然的雄心;他们的一腔热血,染红了太过平淡的历史。纪念碑不会为轻歌曼舞红男绿女而立,纪念碑只属于那些把生死置之度外的战士。虎跳峡呼啸东去,纪念馆默默肃立。没有丝帛的轻,掂不出大山的重。在这里,大漂流的牺牲者口眼不闭。因而,只要站在江边侧耳谛听,你就会听到有一首无字的歌。
14.“我屏着气踏进门,又屏着气看完所有的展品”,这里两个“屏着气”有何不同?这句话在整篇文章中起什么作用?(3分)
15.从第②段看,长江漂流的“险恶”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16.你对的标题“沉重的漂流”是如何理解的,请分点表述。(3分)
17.文中第④段提到了对长江漂流的两种不同的看法。请你结合古今中外的一两个事例谈一谈你对“冒险精神”价值的看法。(4分)
(四)赏析下面一首诗歌,回答18-19题。(6分)
孤 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8.古人有“一诗之眼”与“一诗之骨”的说法:“诗眼”,指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
精神内涵的“词(字眼)”;“诗骨”,指诗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统率作用的“句”。上
面这首杜诗,其“诗眼”是 。其“诗骨”是 。(2分)
19.联系全诗,说说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诗意?(4分)
三、积累与表达(12分)
20.古诗文名句默写。(任选6题,6分)
(1)问君能有几多愁? 。《虞美人》)
(2)此情可待成追忆, 。(《锦瑟》)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寡人之于国也》)
(4)惟草木之零落兮, 。(《离骚》)
(5)剑阁峥嵘而崔嵬, , 。(《蜀道难》)
(6) ,常以肃杀而为心。(《秋声赋》)
(7)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 。(《滕王阁序》)
21.阅读下面文字,解释“雷”的新语义。(2分)
雷的原意有两种,一种是自然界的“雷”,意思为“云层放电时发出的响声”,如“大雷雨”;另一种是人造的“雷”,意思为“军事上用的爆炸武器”,如“地雷”。不管哪种“雷”,在打雷时或者在炸雷时,都会发出巨大的声响,让人震惊或受到惊吓。现在又演变出第三个“雷”,如有一篇新闻报道说:杭州一所小学举行六年级语文期中考试,有一名学生写了一篇作文《我对她的爱情》,把阅卷老师雷倒。2019年下半年上海的地铁车厢里,先后出现过“鹿头人”“木乃伊人”“蛋头人”,后来又出现真人扮成的“机器人”。报上的新闻标题是“多数人对车厢‘雷人’造型见怪不怪。” 因而“雷”的新意是 。(不超过20个字)
22.阅读下面三句话,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①鲁迅先生说:“无论什么事,如果连续搜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以成为一个学者”。
②歌德在谈到积累材料时说:“我在这一点上就像一个人在年轻时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银币和铜币,年岁愈大,这些钱币的价值也愈高。到了最后,他年轻时的财产在他面前块块都变成了纯金。”
③一位历史学教授曾给学生讲:“如果你能收集两万张卡片,就可以在历史界成为权威。”
上面三句话表达的内容,既有共同点,又各有差异。请分别回答。(每题答案不超过10个字)
(1)三句话的共同点是
(2)鲁迅侧重的是
(3)歌德侧重的是
(4)历史学教授侧重的是
四、写作(40分)
23.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40分)
一位妇女在购物中心闲逛时,看到一家新花店开张的海报。她走进那家花店后,看不到花瓶,也看不到任何鲜花,店里只有上帝本人站在柜台后面。
“你想要什么都可以提出来。”上帝说。
“我想要幸福,我想要安宁、金钱、被人理解的能力,我想死后能够上天堂,而且我也想让我的朋友们都能得到这一切。”
上帝从他身后的架子上取下几个罐子,打开盖子,从中取出一些颗粒状的东西,将它们递给那位妇女。
“你把这些种子拿走,”上帝说,“把它们拿去种,因为我们这里不出售成果。”
要求: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yi/1174921.html
相关阅读:高一语文罗曼罗兰同步训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