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一语文必修三第二专题测试卷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一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语文对于一个人的成绩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所以要学习好语文。下面是小编分享的2019高一语文必修三第二专题测试卷,欢迎大家练习!

一、选择题(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省识(shěn?)崔嵬(wéi) 荻花(dí) 环?(pèi)

B.抚膺(yīn?) 锦瑟(sè) 吮血(yǔn) 霓裳(shǎn?)

C.栈道(zhàn)嗟叹(jiē) 商贾(?ǔ) 钿头(diàn)

D.朔漠(shuò)惘然(mǎn?) 悯然(mǐn)江渚(zhǔ)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噫嘘兮,危乎高哉! B.飞湍暴流争喧?,?崖转石万壑雷

C.独留青家向黄昏 D.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连峰去天不盈尺 去:距离 B.?崖转石万壑雷 转:使石滚动

一去紫台连朔漠 去:离开 无边落木萧萧下 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

C.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长句:指七言诗 D.以手抚膺坐长叹 坐:徒,空

老大嫁作商人妇 老大:大姐 却坐促弦弦转急 促:紧、迫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居易在谈诗歌创作时说:“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叹咏者”(《与元九书》)。

B.李白与杜甫是唐诗星空中最为耀眼的双子星座:一个浪漫奇绝,一个情深意永。

C.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读诗,就是要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感受诗的语言的韵味。”

D.宋词人贺铸说:“锦瑟华年谁与度?”(《青玉案》)元诗人元好问说:“佳人锦瑟怨华年!”(《论诗三十首》)

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B.暮去朝来颜色故

C.艰难苦恨繁霜鬓 D.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二.填空题(33分)

1.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李白《蜀道难》)

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_______________。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3.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4.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______________,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飞湍瀑流争喧?,?崖转石万壑雷。(李白《蜀道难》)

6. 剑阁峥嵘而崔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7.江间波浪兼天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杜甫《咏怀古迹》)

9.画图省识春风面,___________ ______。千载琵琶作胡语,_________________。(杜甫《咏怀古迹》)

10.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11. _________________ ,百年多病独登台。__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13.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14.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15.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

16.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李商隐《锦瑟》)

17.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三、诗歌鉴赏(32分)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①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 ①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4分)

答: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4分)

答: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岁 暮①

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 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1)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4分)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舟中读元九①诗

白居易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注】① 元九:即元稹,白居易的朋友。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江州途中,而元稹已于五个月前被贬通州。

(1)这首诗前三句连用“灯”字,创设出“灯前读书”、“诗尽灯残”、“灭灯暗坐”三个意象,这样写创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4分)

(2)诗中第四句写“逆风吹浪打船声”有何用意?(4分)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端 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 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1)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他词?请简述理由。

(2)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5分,每小题3分)

1.C(A项,“省”应读xǐn?;B项,“裳”应读chán?;D项,“惘”应读wǎn?。)

2.D(A项,噫吁? B.飞湍瀑流争喧?,?崖转石万壑雷 C.独留青冢向黄昏 。)

3.C(老大,意为年龄大了。)

4.A.(句号应放在后引号之内。)

5.D(“钩连”古今意思相同,都是“连在一起”的意思。A.明年:古义为第二年,今义为今年的下一年。B.颜色:古义为容貌,今义为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C.苦恨:古义为极其遗憾,今义为痛苦悔恨。)

二.填空题(33分)

1.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 2.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猿猱欲度愁攀援

3.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4.又闻子规啼月夜

5.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 6.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7.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 8.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9. 环佩空归月夜魂 分明怨恨曲中论 10.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11.万里悲秋常作客 艰难苦恨繁霜鬓 12. 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13.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14.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15.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16.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17.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三、诗歌鉴赏(32分)

1.(1)“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2分)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更新颖。(2分)(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

(2)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2分)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2分)

2.(1)①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中无人为国分忧;②岁末暮年,漂泊异乡,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③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

(2)①借代,如“烟尘”代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②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每点2分)

3.(1)创造了黑夜中凄清的环境,(2分)思念中凄苦的心情,贬谪中凄苦的人生。(2分)

(2)明写江中狂风大浪,(2分)暗指险恶的政治风浪。 (2分)

4.(1)不能换成“对”或其他词。(1分)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2分)用“对”或其他词难以收到这种表达效果。(1分)(如果认为用“对”或其他词好,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2分)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2分)(从其他角度如互文手法回答,言之成理也可)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yi/1184910.html

相关阅读:2019高一语文寒假作业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