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高一学期期中模拟题[1]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一 来源: 高中学习网

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左传》中有一段关于宗法制的记载:“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无适:没有嫡子。钧:均等)这段记载说明( )
A.宗法制要求按年龄大小来确定继承人 B.春秋时期只能靠占卜来解决继承问题
C.贤德是宗法制确立继承人的首要依据 D.古代宗法制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实施办法
2.《礼记》记载:“夫礼者,所以章疑别微,以为民坊者也。故贵贱有等,衣服有别,朝廷有位,则民有所让。”由此可见,制定礼乐制度的目的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B.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C.维护社会等级秩序 D.打击地方诸侯势力
3.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
A.君主专制被颠覆 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君权至上的后果 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4.有人说,“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转型”的主要表现是( )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内阁制代替三省制
C.行省制代替郡国制 D.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5.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域名。宋代的路,犹如明清的省。宋代的路较常设的机构有安抚司、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等。各机构互不统属,互相牵制。转运使与提点刑狱司都有对官吏的监察权,提举常平司与转运使都有财权。这表明(  )
A. 行政机构分散、权属交叉有利于集权 B. 宋代地方行政制度与明清两代没有区别
C. 行政机构互相牵制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D. 扩大行政区域是中央集权的主要方式
6.唐中宗曾未经中书、门下两省径自封拜官职。但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时称“斜封墨敕”。这个故事主要说明:( )
A.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B.皇权受到相权的制约
C.三省六部制瓦解 D.科举选官尚未实施
7.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曾说:“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真不免为独裁夫专制之黑暗所笼罩者,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明朝废宰相造成了政治的极度黑暗 B.在明朝以前政府并不完全直接统属于王室
C.明朝以前的中国采取集体决策方式 D.明清两代都是极端专制集权的社会
8.“密折”一词始用于康熙朝,最初为一种特权,仅限于少数亲信官员等使用。康熙五十一年前后,地方和中央人员才普遍获得奏折权。雍正帝继位以后,又给予道员、知府、同知、副将一级的官员密上奏折的权力。据统计,当时上密折的人数已达到1000人以上。这表明(  )
A.清朝中央政府决策的开放性 B.中央的政治权力进一步加强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D.清朝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和镇压
9.阅读下面材料,从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 )
秦朝 以郡统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
两汉 汉武帝把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隋朝 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
唐末 形成道、州、县三级制
A.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B.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C.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 D.对地方分层的决策存在矛盾与困局
10.“元代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材料反映了 ( )
A.元代行省划分依据是山川便利 B.元代行省使地方割据有良好的地理条件
C.元代行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作者对元代的行省划分依据持批判态度
11.“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那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干脆把他当作废人。”这是古希腊雅典政治家伯利克里的名言。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
①他鼓励公民积极参政②雅典民主政治维护全雅典人的利益
③雅典民主政治是雅典大多数人的民主
A.①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
12.雅典梭伦改革、秦朝实行郡县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在历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缓和了社会矛盾
C.打破了世袭特权 D.推进了民主政治进程
13.古希腊民主制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人民主权、轮番而治。体现这两项内容的制度包括公民大会制和
A.举手表决制、连选连任制 B.比例代表制、与会津贴制
C.政教分离制、公民兵制 D.抽签选举制、有限任期制
14.柏拉图曾就雅典民主制度指出:“……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指公民)就会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到最后像你所知道的,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其意在表明
A. 民主制的核心精神是自由 B. 民主制度维护了公民权利
C. 对雅典民主制度弊端的担忧 D. 雅典民主制度缺乏法律基础
15.公元116年的一天,罗马街头,长期定居罗马的小亚细亚(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商人艾哈迈德遭到当地一群无赖的哄抢。艾哈迈德立即投诉法庭。法庭很快开庭审理了此案,无赖们受到严惩。法庭判案的依据是( )
A.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 C.公民法 D.万民法
16.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说过:“我们的先辈为后世立下了值得我们尊敬的规则:他们禁止制定针对个人的法律,因为这样的法律其实就是特权主义的体现。……因为法律为所有人而颁布和制定正是法律的观念。”材料体现出西塞罗
A.主张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坚决反对贵族特权政治
C.尊重罗马法中传统规则 D.推崇罗马法自由平等理念
17.罗马帝国皇帝高度重视法律制定,许多法学家纷纷前来献策。下列主张不可能被采纳的是( )
A.倡导自由民平等,法律公正 B.增加处理经济纠纷的条款
C.废除原法中基于身份等级的不平等条款 D.政府保护一切自由民的财产不可侵犯
18.大型纪录片《公司的力量》的解说词中这样说道:“用法律保护个人权利,明确所有权归属,这些正是自由交易和市场形成的前提,也许正基于此,很多学者才把发明公司的荣耀归于罗马人。真正公司时代的到来,还要在人被进一步解放之后。”这说明( )
A.罗马法具有进步性和时代的局限性 B.罗马法导致公司组织的诞生
C.罗马法维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D.罗马法导致自由市场经济形成
19.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任期:1997—2007年)曾说,伊丽莎白女王就是“不安全的世界中一个代表团结的符号”。这表明英国君主立宪体制之下,国王的作用在于( )
A.凝聚民族精神 B.确定内阁人选 C.开展国务活动 D.推动世界和平
20.有人说:“英国革命前后,在传承中创新是英国人的政治智慧之一。”下列史实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通过革命处死了国王 B.不断进行殖民扩张
C.共和制度建立起来 D.议会制度逐步完善
2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这说明英国的责任内阁制( )
A.首相对内阁负责而不必对国会负责
B.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C.内阁拥有行政与立法大权,对首相进行限制与制约
D.首相和内阁成员中的多数可能来自不同的政党,因而相互牵制
22.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致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
A.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 B.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C.废除君主立宪制 D.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
23.张友伦在《美国民主制度的形成、发展和问题》中说:“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和批准标志着新的资产阶级政体的产生和美国民主制度的确立。……按照联邦宪法的规定,美国的新政体摒弃了欧洲立法机构至上的传统,采取了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而又互相制衡的原则。”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新的资产

阶级政体”是指联邦政体 B.欧洲的立法机构至上,没有分权和制衡
C.“分权与制衡”是联邦宪法的典型特征 D.联邦宪法的民主性体现在以议会为中心
24. 美国学者科恩在《论民主》中说“国家之间常为自己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民主发生争论。如果指称某一政府或某一套国家制度是民主的,那只会使这一问题益加混乱。声称某些国家是民主的,是要以武断的方式来解决这类问题。这是用未经证明的假定来进行辩论。问题的焦点是这一套或那一套国家制度更民主一些(或不太民主)。”该学者的核心观点是 ( )
A.民主至今还未真正实现 B.有国家就不可能有民主
C.民主是一个比较级概念 D.对民主的争论毫无意义
25.1850年普鲁士宪法规定:“立法权由国王与两院共同行使之,每项法律需经国王和两院同意,财政法案和国家预算应首先提交下院(大资产阶级和容克所控制),国家预算上院(国王控制)可以全部通过或者全部否决”。这一规定( )
A.确立了民主共和制 B.使两院权力超过国王
C.国王仍具有否决权 D.使资产阶级和容克独立掌权
26.宪法通过后,共和派在众议院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1877年支持君主制的法国总统麦克马洪迫使亲共和的内阁辞职,并解散众议院。共和派在重选中获胜,麦克马洪遭到彻底失败后承认:“不能将行使解散众议院之权树立为治国的体制”。该事件
A.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 B.君主派由此退出历史舞台
C.确立了总统制的共和制 D.维护了议会的权力中心地位
27.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普鲁士虽然有能力否决不利于它的议案,但其他中小邦也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制服普鲁士,确保自己的权力不受侵犯,甚至只要巴伐利亚、萨克森和符滕堡三个邦联合起来就可以否决对其不利的议案。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
A.分裂割据的局面未完全消除 B.由各邦分享军事、外交大权
C.组织形式呈现联邦主义性质 D.体现普鲁士的专制主义传统
28. “德意志民族曾经号称‘思想家和诗人的民族’,也涌现出了一流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但是,这个伟大的民族也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其中“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产生的历史根源是
A. 德意志民族性格的双重性 B.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C. 传统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残余的影响 D. 没有形成一部真正民主的宪法
29.拿破仑说:“如果华盛顿是个法国人,而又生活在这样一个时期:内处崩溃边缘,外遭敌人侵略,我想他就不会是华盛顿;如果他坚持自己所为,我想他只会被认为是傻瓜。至于我,只是戴着王冠的华盛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华盛顿军事指挥能力及治国能力不如拿破仑
B.法国需要仿照美国建立三权分立的联邦体制
C.拿破仑为封建专制制度辩护,违背了历史潮流,是一种逆行倒退
D.法国拿破仑独裁专制和美国华盛顿维护民主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
30.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B. "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C. "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D. "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31.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32.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
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33. 英文版《南京条约》第十款的直译为:“中国皇帝陛下同意在所有通商口岸制定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

出口关税和其他费用的则例,该则例将公开颁布。”这一条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
A.使清朝在广州的通商旧制得以延续 B.为中英平等经济交往奠定基础
C.为英国干涉中国关税主权埋下伏笔 D.使中国完全丧失了海关管理权
34.人们经常用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占世界总量的比重来论证本国的国际地位及发展方向。但也有人以1840年中国的GDP是世界的33%,但之后就逐步沦为半殖民地;而1949年中国的GDP虽是世界的6%,却赢得了真正的独立并逐步走向大国这些史实来反对GDP决定论。据此,下列该现象分析最为合理的是
A.GDP的确能反映经济发展状况,可以证实国家的地位和发展方向
B.GDP只能反映当时经济状况,故不能反映国家的地位和发展方向
C.GDP的国际地位变化趋势经常与该国国际地位变化趋势成反方向
D.决定GDP变化的经济性质才是真正决定国家的地位和发展方向的
35.1900年以后在天津老城南门外(南市一带)出现了租界与天津地方当局均不实施管理并一度畸形繁荣的地区,俗称“三不管”。这本质上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的( )
A.封建落后性 B.治安管理的不合理性
C.半殖民地半封建性 D.建设的散乱随意性
二、材料解析题(共30分)
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期国家的官制是建立在亲贵合一的基础上的,血缘亲族是任官的先决条件,世袭罔替,代代相承。在那种贵族参政、议政、辅政的情况下,官的权力界限也不分明。如西周主管政务的卿事寮可以辅政,也可以将兵作战,也可以主持重要的祭祀大典;而太史寮也可以辅政、将兵。官有一定的分工,但不够清晰严格,这是贵族政治的必然现象。
——韦庆远《中国官制史》
材料二 朱元璋说,“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皇明祖训》)他进一步说,丞相“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而致是欤?抑君怠政而有此欤?”(《敕问文学之士》)而黄宗羲则认为,明朝“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秦朝的中央官制与西周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朱元璋和黄宗羲对丞相制度的看法(4分)
37.学习了《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这一专题后,宜昌市某二中晓明同学结合最近看过的《世界上下五千年》一书,设计了一道辨析题,让同学们在活动课上加以辨析:
在伯里克利执政时期的一天,雅典公民帕罗蒂命令因为债务沦为奴隶的本邦成年男子亚昆塔完成农活,自己与妻子海伦一起去参加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是雅典事实上的国家权力机构。这天的公民大会投票表决通过了两项决定:项决定是设立雅典法院——由十将军组成的“陪审法庭”,以受理公民投诉;第二项决定是制定“陶片放逐法”,将一名贵族以“民主妨碍者”的罪名驱逐出雅典城邦。
上述这段文字表述中有多处与史实有误之处,请从其中找出,并说明理由。(10分)
38.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演进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世纪80年代的美国在政治上是特别得天独厚的:那里既有继承自英国的自由主义传统,又有从法国启蒙运动中吸收了许多英国所没有的有关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理念——在后一方面,美国人在殖民地时代和宗主国之间的矛盾显然起过重大作用,它为美国在现代民主创制试验方面实现对英国的重大超越提供了可能。
——马克?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 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刘金源《从历史学视角透视世界现代化进程——南京大学历史系钱乘旦教授访谈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美国在现代民主创制试验方面能够超越英国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材料一中的“重要理念”。(4分)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DCCDA BCBDC ACDCD ACAAD BDCCC DCCDA BBCDC
36.(1)变化:由西周的按血缘关系世袭贵族担任中央官职,变为秦朝时中央官僚由皇帝任命,职业官僚制度产生;(4分)由西周时中央官员的职权分工不明确,变为秦朝时中央的三公分工职权分明。(2分)
(2)朱元璋认为:丞相制度导致政治混乱,因为他认

为容易出现丞相专权,威胁君主专制权力。(2分)
黄宗羲认为:明朝废除丞相导致政治的黑暗,因为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废除丞相不利于制约君主权力。(2分)
37.、①有误之处:“因为债务沦为奴隶的本邦成年男子亚昆塔。”理由:梭伦改革废除了“债务奴隶”,伯里克利时代的雅典本邦男子不可能是债务奴隶。(2分)
②有误之处:“与妻子海伦一起去参加公民大会”。理由:妇女在雅典不享有民主政治权利,不能参加公民大会。(2分)
③有误之处:“公民大会决定设立雅典法院——“陪审法庭”。理由:早在梭伦改革时期雅典就已设立雅典法院——“陪审法庭”。(2分)
④有误之处:“由十将军组成的‘陪审法庭’”。理由:雅典的陪审法庭由民众组成。(2分)
⑤有误之处:“制定‘陶片放逐法’,将一名贵族以‘民主妨碍者’的罪名驱逐出雅典城邦”。理由:“陶片放逐法”是克利斯提尼改革的措施。(2分)
38.(1)原因:对英法民主政治文化兼收并蓄。(2分)理念:三权分立;民主共和。(2分)
(2)主要影响:长期的分裂局面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2分)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促进德国资本主义发展(2分)旧势力掌握现代化领导权导致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2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yi/1190064.html

相关阅读:高一上学期寒假历史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