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一节高效数学课?是现新课程要求背景下数学教师研究中的一个常说课题。那么,课堂教学应注意什么方法和技巧才能达到高效呢?下面我结合我平时的教学经历、校内集体备课活动,我从以下四方面来谈谈我对新课程改革下如何上好一节高效数学课看法。
一 备课
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加强教学,首先要加强备课。我认为备课包括的范围很广,广义地说,教师阅读参考书和业务报刊,广积资料,以及教师进修自学,平时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和业务水平,都属于备课。狭义地讲,备课要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作业,备教学设计,课中调整,课后反思。结合自己平时备课的经验和收获以及备课出现的不足,下面我谈谈在新课程理念下自己对“备”的见解
(一)、备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备课的依据,是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备课必须准确体现课标的理念,符合课标的要求。因此,学期初,我一定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通过学习,明确课程标准规定的教材内容、阶段性目标,课程标准中涉及本学期教学内容的教学要求及建议,要结合教材实际、学生实际、教师实际确定教学任务和目标,包括教学总时数、周时数、章节(单元)的教学进度日程安排,相关的实践活动安排,小结、测试安排,做到“心中有标”。
(二)、备教材。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载体,吃透教材是备好课的一个关键因素。但教材只是一个载体、一个凭借,记得《课标》中曾指出的“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这一理念,所以我在使用教材时,根据教学内容以及所教学生的特点,也对一些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如果学生对教材内容非常熟悉,就要对教学难度予以适度的提升,比如在做练习时,可在最后设计一些与课堂内容有关的拓展思维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他们 “挑战”;如果学生对教材内容难以理解,就要考虑是否变换设计角度与思路,降低内容的难度与坡度,使学生能“跳一跳,摘到果子”,体验成功,激发良好的学习意愿。创造性使用教材还包括扬弃教材中的某些内容、某些做法,使之更加完善,具有更高的可操作性。总之,备教材时既要尊重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既要灵活运用教材,又要根据学校、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理解,切实发挥新教材的作用。一句话,备教材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三)、备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因此,要从学生实际的经验和知识水平出发,在充分了解学生“认知前提”的基础上进行备课。备课时尽量做到:凡是学生自己能够探索得出的,教师尽量不代替;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教师尽量不暗示;凡是学生难于理解或不易接受的,教师要点拨引导,让学生去主动建构;凡是学生独立学习有困难的,可通过小组合作,进行互相帮助学习。另外,备课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层施教,使基础较差的学生“吃得进,消得了”,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跳一跳,摘得到”,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使他们获得不同程度的、最大限度的发展,备课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一切为了学生学习,一切为了学生发展,做到“目中有人”。
(四)、备作业
学生做作业是巩固所学知识的一条有效途径。为了更好地发挥作业的功效,我感觉在备课时不要忘了备学生作业。我在备课时,总是将书本上的作业先做一遍,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解题思维过程,看看哪些题学生做起来有难度,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五)、要备教学设计
教师是课前教学的设计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设计教学要做大量的工作,要在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在新的教学思想指导下,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如依据课型,怎样启发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怎样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怎样因材施教,“立足中间,抓住两头”,都要考虑周到,认真推敲。还要组织严密的课堂结构,课上讲多少,练多少,讲、练怎样结合,质疑讨论占多少,各个步骤环节要安排得有条不紊,使教学不松松垮垮,不浪费分秒时间。这样在授课前才能达到“心中有数”。
(六)、课中调整。
新课程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教学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生生思维的火花互相碰撞,会产生许多我们课前无法预设的内容。学生的一个提问、一个突发事件,都会对原有的教学设计提出挑战。这时,我们要认真观察、倾听,发现学生富有创意的闪光点,用灵活的教学机智,充分的课前准备,及时调整思路,完成第二次备课。另外,如果课堂上出现了其他意想不到的问题,我想应该及时调整设计思路,可能也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使教学更具生命的活力。
(七)、课后反思。
教学后的反思是对课堂教学过程及结果的理性分析。通过反思我们可以发现我们在课堂上的成功与失败,反思教学设计的得与失、课堂上突发事件的处理机智、知识储备不足等微观问题,从而让我们的课上的更好。记得有人说过,“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其实,面对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也不例外。任何一堂课,当你课后反思的时候,总会觉得有一些不足和遗憾。而你的教学艺术水平正是在不断解决不足和遗憾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备课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充满了生命力和活力,让我们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在生成中展示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在反思中不断成长,上出数学课的精彩和美丽。
二 课堂教学
对于课堂教学,我一般做到让我的课堂体现出了三个字,那就是‘活’‘趣’‘实’。
(一)活
上一节‘活’的课,我一般做的是:A:教学方法灵活,新课提倡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所以平时我上课一般采用多设疑问,多提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讨论交流式等方式解决问题。这样教学把自主权留给学生,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多了,他们就愿意乐学,愿学,善学。并且掌握的知识也比较牢固。B:把教材用活,教材是我们传授知识的工具,我个人觉得有时我们不一定非要教材编写的内容,教材编写的顺序去上课,只要利于我们的教学,我们不妨也稍微改变一下,比如:我在方程的意义时,新课标下的讲法是根据天平的原理也就是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在讲课时我感觉这带有一定的局限性,x-3=5会解而对于5-x=3可能就不好做了,于是我就把原来旧版本的解法,利用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方程添加到本节课的内容中,这样学生在解方程时拓宽了解题方法。C:把学生教活,我不喜欢学生死学课本,死记概念,死学知识,总是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掌握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在学习容积与体积单位时我感觉有两个公式: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这两个公式看似好记但用时易混,这时我就让学生想办法怎样记下不易混。我引导他们从字体上看它们有类似的地方吗?有的学生就会看出来: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yi/1259018.html
相关阅读:人教版高一语文必背古诗词精选 高中有哪些要背的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