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2练习题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一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除了要认真复习学过的语文知识点,还要在课下多做题,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考试知识点,下文是为大家精选的高一语文必修2练习题,欢迎大家阅读。

一、基础巩固(20分,第1~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乘彼?垣(guǐ) ?其笑矣(xì)

其黄而陨(yǔn) 采芙蓉(fū)

B.犹可说也(yuè) 于嗟女兮(xū)

靡室劳矣(mǐ) 淇水汤汤(shāng)

C.我戍未定(sù) 驰椒丘(jiāo)

白鹄舫(hú) 何时可掇(duō)

D.氓之蚩蚩(méng) 将子无怒(qiāng)

自我徂尔(cú) 无与士耽(dān)

解析:选D A项,“芙”应读fú;B项,“说”应读tuō;C项,“戍”应读shù。

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B.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C.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

D.契阔谈,心念旧恩

解析:选B A项,莫?暮;C项,帘?奁;D项,?宴。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苟余情其信芳自可断来信 B.谢家来贵门多谢后世人

C.留待作遗施采之欲遗谁 D.相见常日稀会不相从许

解析:选C C项,“遗”都作“赠送”讲。A项,第一个“信”当“确实”讲;后一个“信”是名词,信使,指媒人。B项,第一个“谢”当“辞别”讲;第二个“谢”意思是“告诉”。D项,第一个“相”是副词,互相;第二个“相”偏指一方,你,指焦仲卿。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遑启居 启:开启,打开

B.宁溘死以流亡兮 溘:突然,忽然

C.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 适:适合,依照

D.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韵:本性,气质

解析:选A A项,“启”,意为“跪”。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A.自名秦罗敷

B.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C.岂不日戒, 狁孔棘

D.交广市鲑珍

解析:选C A、B、D三项都是名词作动词;C项,名词作状语。

6.名句默写。(5分)

(1)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诗经氓》)

(2)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离骚》)

(3)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 (《孔雀东南飞》)

(4)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短歌行》)

(5)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归园田居》)

二、阅读鉴赏(42分)

(一)课内阅读(16分)

7.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采 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 狁之故。不遑启居, 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 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1)下列关于诗歌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A.本诗通过一个戍卒的自述和回顾,描写了当时征夫的生活。

B.诗篇真实地描写了远征生活的苦难、征人久戍思归的凄楚心情。

C.全诗交织着抗敌卫国和思家恋乡的矛盾。

D.本诗揭露和控诉了统治者穷兵黩武、不顾百姓安危的残暴统治。

解析:选D D项,“穷兵黩武、不顾百姓安危的残暴统治”的说法与诗歌主题不符。

(2)全诗共分六章,其中前三章都由“采薇采薇”引起,这是《诗经》中的什么手法?请概括前三章的内容。(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这是“兴”的手法。前三章主要写戍卒的生活和怀乡思家的心情。

8.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

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1)第1、2自然段极力渲染刘兰芝出嫁时带来的物品和离别时的装束,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刘兰芝与小姑的告别有什么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府吏”与“新妇”告别时的誓言对故事的发展有何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刘兰芝陪嫁物品的繁盛和离别的装束衬托出她的娇美和高贵,同时打扮得“事事四五通”,表现了她对焦仲卿的爱以及欲去不忍遽去的微妙心理。

(2)“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姑嫂关系不易相处,兰芝与小姑关系融洽,正表现了她的懂礼仪、易相处。这同与焦母的不融洽形成对照。

(3)为下文夫妻双双殉情这一情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课外阅读(26分)

9.阅读下面一首汉乐府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长 歌 行

青青园中葵①,朝露待日?②。

阳春③布德泽④,万物生光辉⑤。

常恐秋节至,?黄⑥华⑦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注] ①葵:有锦葵、蜀葵等,这里代指花草树木。 ②?(xī):因日晒而干。③阳春:春天。④德泽:恩惠,这里指春天的阳光雨露。 ⑤“阳春”两句:指春天的阳光雨露,使万物都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⑥?(kūn)黄:植物枯黄貌。⑦华:同“花”。

(1)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一首哲理诗,你从中悟出了什么人生哲理?(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比兴。作者开头以青青的葵和朝露易干起兴。然后,通过万物盛衰和百川入海来比喻青春一去不复返。最后,自然引出主题句。

(2)珍惜年华,努力学习,积极进取,莫让年华付流水。

10.阅读下面的两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10分)

楚 城

[南宋]陆 游

江上荒城猿鸟悲,隔江便是屈原祠。

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滩声似旧时。

[双调]殿前欢

[元]贯云石

楚怀王,忠臣跳入汨罗江。《离骚》读罢空惆怅,日月同光。伤心来笑一场,笑你个三闾强,为甚不身心放?沧浪污你,你污沧浪。

(1)古代诗人在咏怀古迹、抒发今昔盛衰之感时,往往运用衬托手法,陆游的诗是怎样运用衬托手法的?(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分析贯云石的元曲小令中作者对“三闾”的态度。(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猿鸟悲”既衬托了“城”之“荒”,也衬托了人之“悲”;后面几句以一千五百年后的屈原祠和江中的滩声依旧,反映了人间万事俱非,用“不变”反衬“多变”,为屈原也为自己抒发怨愤之情。

(2)作者对屈原的精神和品质进行了赞颂,认为这种精神能够光照千古。下文表面上“笑”屈原倔强,不知旷达超脱,以致投江自尽,使沧浪之水污浊了,实际上是愤极反语,由伤心之际反笑可透露出,所谓的旷达和超脱原是出于无可奈何、痛苦和矛盾。

11.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观 沧 海

[魏]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曹操的《观沧海》是写景抒情之作,所写之景既有眼前的实景,又有想象之虚景。写想象之虚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曹操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观沧海》算得上“慷慨悲壮”吗?若算不上,请你试作概括(最好也是四个字),并指出这首诗表现了曹操怎样的理想和抱负。(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观沧海》算不上“慷慨悲壮”(“慷慨悲壮”是对曹操诗的总体评价),可概括为:雄奇豪迈(意思一致即可。要避免出现“悲”“凉”等离题甚远的理解)。联系时代背景,从作者写景的雄伟奇丽(“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尤能表现这一点)可以看出,这首诗表现了曹操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理想抱负。

三、语言表达(8分)

12.请参照示例形式,为曹操或陶渊明写一则人物短评。(4分)

示例:屈原??世人皆醉,唯你独醒。尘世昏暗,万马齐喑,而君秉持高洁,疏离邪恶,壮志可与日月争光。于是,孤独成为一种伟大的情感;于是,死亡成为一种唯美的跨越。自你归去,汨罗江畔的墨香和正气弥漫了千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人物短评的写作,关键是要能从所给人物中找出恰当的、深刻鲜明的“评点”,

并且从中找到支撑这一“评点”的论据,使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参考答案:①曹操??三国群雄,首推曹操。文不如曹植,武不如吕布,谋不如孔明……可是又有谁可以超过曹操,超过这位三国第一人?原因何在?“吾任天下之智力”,曹操如是说。吾无才,天下之才皆我之才。凭着超凡的政治才能,曹操在三国舞台上独领风骚。

②陶渊明??他捧着一把菊花走来,带来一阵天人合一的哲学清香。背离庙堂之高,他选择江湖之远,选择了自然的恬适和舒畅。他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追求“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意境。他绽放了内心的那份自然,并且馨香久远。

13.下面这首宋诗展现了夏季骤雨的景象,是从四个方面描写的四个片段。前两个片段已经做出了描述,请你接着描述后两句展现的情景。要求:调动想象和联想,力求生动形象,与上文文气相连。(4分)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注]醉书

[宋]苏 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注] 望湖楼:楼名,在杭州北门路宝石山下,傍湖而建。

墨汁一般的浓云黑压压汹涌翻腾而来,还没来得及遮住湖边的山峦,就在湖上落下白花花的大雨;雨点敲打着湖面,水花飞溅,宛如无数颗晶莹的珍珠,乱纷纷跳进游人的船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猛然间,狂风卷地而来,湖面上霎时雨散云飞;雨过天晴,风平浪息,凭栏而望,只见望湖楼前澄澈的湖面上映着蓝天,水色和天光一样明净,黑云、白雨、狂风统统不见了踪影。

四、写作表达(50分)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某日,明朝都察院长官王廷相对新御史们讲了这样一件事:昨天雨后乘轿进城,轿夫穿的是双新鞋。开始,他小心地挑着干净地面落脚,后来一不小心踩进泥水里,于是便不再顾及新鞋。一御史听后说道:“终身不敢忘。”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除诗歌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导引]

这则材料,文字不多,却是故事中套故事。整体看,说的是都察院长官王廷相对新御史们说事,新御史心领神会;局部看,是轿夫的事。这两件事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整体对局部具有制约作用,局部不能脱离整体。

材料中轿夫的事是王廷相用来告诫新御史们的,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就被赋予了新意,我们就得把握其新意。这就是审题的关键。王廷相作为都察院长官,对新御史们讲轿夫的事,不是随便讲讲逸闻趣事,而是有其用意的;新御史也心领神会,所以说出“终身不敢忘”的话。那么,王廷相的用意何在?御史“终身不敢忘”的是什么?在这个语境之中,再去琢磨轿夫的事,就利于准确把握了。

轿夫穿的是新鞋,开始没有受污染,因此他“小心地挑着干净地面落脚”;后来“一不小心踩进泥水里”,新鞋受到污染,便不再顾及新鞋了。这“一不小心踩进泥水里”就是造成轿夫前后变化的关键。王廷相用轿夫的事,告诫新御史们,新任要职,要走好每一步,以防一不小心踩进污泥浊水里,受到污染,由此可以立意:“要防微杜渐”“谨防走错第一步”“谨防失足泥水中”“要善始善终”“始终洁身自好难能可贵”“一步不慎影响终身”“一失足成千古恨”“提高警惕常备不懈”……

继续思考。防止“一不小心踩进泥水里”,确实十分重要。但是,事情一旦发生,就应该勇敢面对,积极补救,如果从此就“不再顾及新鞋”,结果只能是污染越来越重,情况越来越糟糕。为官任职,如果不小心而失足,受到污染,就要想法补救,改过自新,而不能破罐子破摔,由此可以立意:“不要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要不得”“过而能改诚可贵”“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偶一失足不掩大德”……

在材料中,“泥水”是与“干净地面”相对而言的,“泥水”应该指的是污泥浊水。以上从“为官要洁身自好,谨防受到污泥浊水的污染”这个角度来解读轿夫的故事,是符合文意的。此外,是否还有其他角度的解读呢?轿夫的职责是抬轿,就不要怕脚下的污泥浊水;御史的职责是监察弹劾,就要勇敢面对污秽,不要缩手缩脚畏葸不前,由此可以立意:“尽职尽责,勇往直前”“大胆行路,不怕湿鞋”“大行不顾细谨”……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yi/1291112.html

相关阅读: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历年真题(附答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