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19学年江西省九江市七校联考高一(上)第一次段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0分)
1.一段腐烂的木头上长满了苔藓,里面还有蚂蚁、蚯蚓等等.下列各项中,与这个腐烂木头的“生命系统层次”水平相当的是( )
A.一块稻田里的全部害虫 B.一间充满生机的温室大棚
C.一片松林中的全部生物 D.一片草原上的藏羚羊
2.下列有关细胞叙述正确的是( )
A.原核细胞结构比较简单,所以不具有多样性
B.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之间不具有统一性
C.细胞学说的提出,揭示了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D.细胞本身就是一个生命系统
3.如图所示的细胞可能是( )
A.酵母细胞 B.原核细胞 C.动物细胞 D.植物细胞
4.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生物体,各项的生命活动都是由细胞来完成
C.多细胞生物体中的每个细胞必须与其他细胞密切合作才能完成各自的生命活动
D.病毒离开了活细胞就不能生活和繁殖,故它不是生物
5.观察细胞中染色体行为并计数时,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 )
A.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增加进光量,调焦观察
B.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减少进光量,调焦观察
C.低倍镜对焦,转用高倍镜,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减少进光量,调焦观察
D.高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增加进光量,调焦观察
6.2003年上半年,非典型肺炎给我国乃至全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经各国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已经查明引起该病的生物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则认为该病毒是生物的理由是( )
A.它能进行独立的新陈代谢
B.它能通过增殖繁衍后代
C.它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D.它的组成元素中含有C、H、O、N
7.下列哪项不属于生命系统( )
A.一只青蛙
B.青蛙的表皮细胞
C.表皮细胞中的水和蛋白质分子
D.池塘中的水、阳光等环境因素以及生活在池塘中的各种生物
8.根据细胞学说的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本身是一个有机体,它是生命的体现者
B.一个新细胞的产生可以从一个旧细胞转变而来,也可以由其他物质通过合成而来
C.细胞既可以作为生命体单独存在,也可以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生命
D.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9.下列哪一项代表了玉米植株的结构层次( )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B.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C.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 D.细胞→器官→系统→个体
10.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碳原子本身的化学性质,使它能够通过化学键连接成链状或环状,从而形成生物大分子.以上事实可以说明( )
①碳元素参与生物体内所有化合物的组成 ②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③碳元素是各种大分子化合物中数量最多的元素 ④碳元素是组成生物体内有机化合物的最基本元素.
A.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1.某蛋白质由m条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该蛋白质至少有氧原子的个数是( )
A.n?m B.n?2m C.n+m D.n+2m
12.在鉴定还原糖的实验中,加入斐林试剂时,必须要( )
A.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后加入乙液
B.将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匀后再加
C.先加入斐林试剂乙液,后加入甲液
D.以上A、B、C三项操作方法都正确
13.蛋白质分子能被肽酶降解,至于哪一个肽键被断裂则决定于肽酶的类型.肽酶P能断裂带有侧链R4的氨基酸和相邻氨基酸的羧基基团之间的肽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所示肽链肯定由五种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
B.在肽酶P的作用下,经过脱水可以形成两条肽链
C.肽酶P可以催化1处的化学键断裂
D.该肽链中含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数各1个
14.2019年12月1日是第25个“世界艾滋病日”,其主题为: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关于艾滋病病毒(HIV),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IV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在分类上属于原核生物
B.由于HIV体内具有细胞核,所以其能独立生活
C.获取大量HIV的方法是将其接种在寄主细胞培养液中培养
D.HIV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细胞层次
15.甲硫氨酸的R基是?CH2?CH2?S?CH3,它的分子式是( )
A.C5H11O2NS B.C3H7ONS C.C5H11O2S D.C5H10O2NS
16.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B.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D.多细胞生物依赖高度分化的细胞密切协作,才能完成生命活动
17.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论述,正确的是( )
A.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
B.人、动物和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
C.组成生物体和组成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中,碳元素的含量最多
D.不同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基本相似
18.20种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某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10228,在形成该蛋白质分子时脱去水的总量为1548.那么组成该蛋白质的肽链数是( )
A.4条 B.6条 C.8条 D.16条
19.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各种不同的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
B.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及与遗传有关的DNA分子,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
C.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间存在着一定的亲缘关系
D.细胞学说阐明了动植物细胞的统一性
20.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象.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观察物镜丙时应选用甲中①④⑥组合
B.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C.若丙是由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则细胞的面积增大为原来的10倍
D.若丙图观察到的细胞是位于乙图右上方的细胞,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21.已知氨基酸的平均分子质量为126,天冬酰胺的R基为?C2H4ON,现有分子式为CxHyOzN17S2的一条多肽链,其中有2个天冬酰胺参与组成.则该多肽分子质量最大约为( )
A.1638 B.1854 C.1890 D.2142
22.下列健康人的四种液体样本中,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颜色反应的是( )
①尿液 ②胃液 ③汗液 ④唾液.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3.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形成二呔,脱去一分子水,这个水分子中氢来自( )
A.羧基(?COOH) B.氨基和羧基
C.连在碳原子上的氢 D.氨基(?NH2)
24.某些单子叶植物,如菠菜,鸢尾等的叶子内含有大量的还原糖,但这些植物的叶子不宜做鉴定还原性糖的实验材料,原因是( )
A.这些植物的叶片不易磨碎
B.在研磨时糖类易被破坏
C.叶片中的叶绿素颜色较深,掩盖了发生的颜色反应
D.叶片中光合作用的产物以淀粉的形式存在
25.牛奶制品都是要按规定检测蛋白质含量的,若蛋白质含量不够,说明牛奶质量不过关.但是,蛋白质不易直接检测,生化学家们就想出个偷懒的方法:蛋白质是含氮的,所以只要测出奶中的含氮量,就可以推算出其中的蛋白质含量.因此添加少量三聚氰胺(分子式:C3H6N6)的奶粉含氮量就能符合要求,但这是三聚氰胺的假蛋白.根据题中信息,对于以上说法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三聚氰胺的含氮量高于普通蛋白质,因此可以用它掩盖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的不足
B.双缩脲试剂与三聚氰胺不会产生颜色反应
C.食品工业中对蛋白质含量的检测是通过检测含氮量来进行推算的
D.所谓的假蛋白,就是含有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但不具备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物质
26.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定实验中,实验材料、试剂、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均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溶液中加入斐林试剂,产生砖红色沉淀
B.氨基酸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C.花生匀浆中加入苏丹Ⅳ染色,发生紫色反应
D.蔗糖溶液中加入碘液后,溶液呈无色
27.如图表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概念图,下列对图示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一个多肽中A的种类不一定有20种
B.①过程发生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脱水缩合
C.B的化学简式是?NH?CO?
D.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是由元素种类决定的
28.如果把细胞搅碎,细胞将死亡,如果把病毒搅碎,病毒将失去活性,上述现象说明( )
A.细胞和病毒失活是因为破坏了它们的化学成分
B.细胞和病毒被搅碎后都失活,说明两者的结构是完全一致的
C.生命体的生命活动必须建立在一定物质基础之上
D.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需要一个完整的结构基础
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西瓜含有大量的糖,常被用于还原糖的鉴定
B.通过对双缩脲试剂B液进行稀释可获得斐林试剂乙液
C.苏丹Ⅳ染液能将脂肪颗粒染成红色
D.脂肪鉴定中使用50%的酒精目的是提取花生子叶中的脂肪颗粒
30.下列关于细胞内的元素和化合物,正确的是( )
A.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中,细胞鲜重含量最多的是碳
B.精瘦肉中含量最多的无机化合物是蛋白质
C.细胞中大量元素的生理作用大,微量元素作用小
D.组成细胞的元素大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40分)
31.显微镜是生物学科中最为重要的观察工具之一,下面是关于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1)在低倍镜下寻找到需观察的细胞后,若要进一步放大观察,则操作的主要程序为:
①把要放大观察的物象移到 ;
② ;
③ 至物像清晰.
(2)图1是在使用目镜为10×,物镜也为10×的显微镜下观察蛙的皮肤上皮细胞时的视野,图2是更换物镜后的视野,则更换的物镜应为 (填写40×、20×或5×)
(3)若在低倍镜视野中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动物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此异物很可能在
A.物镜上 B.目镜上 C.装片上 D.反光镜上
(4)细胞内的细胞质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流动着,其方式多数呈环形流动.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的细胞质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 .
32.用氨基酸数目自动分析仪测定几种多肽化合物的氨基酸数目如表所示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多肽化合物 催产素 牛加血压素 血管舒缓素 平滑肌舒张素 猪促黑色素 人促黑色素
氨基酸数目 9 9 9 10 13 22
(1)表中①②③的氨基酸数目虽相同,但其生理作用彼此不同,这是因为它们的 .
(2)表中③与④或⑤与⑥虽然功能相同,但各具专一性,它们之间的差异取决与 .
(3)在不知道血管舒张素具体结构的情况下推知这种肽类化合物至少有 个氨基和 个羧基,这些氨基和羧基位于肽类化合物的哪一位置? .
(4)①中常见的氨基酸最多有 种.
(5)假若构成这六类化合物的每一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均为m,则⑤的相对分子质量比④的相对分子质量多 .
33.通常情况下,正常人的尿液中没有葡萄糖.当一次性食用大量糖时,尿液中是否可能有葡萄糖存在?下面利用对照的方法来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鉴定;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取3支洁净的相同的试管,分别编号为1、2、3;其中3号试管为实验研究试管.
第二步:分别向3支试管内加入等量的相应的液体1号加2mL正常尿液;2号加2mL葡萄糖溶液;3号加 ;
第三步:向3支试管内分别加入刚配好的斐林试剂1mL,振荡试管,使溶液混合均匀,并将这3支试管放入盛有50~60℃温水的大烧杯中,水浴加热约2min;
第四步:观察并分析实验结果
(1)1号试管的现象 ;
(2)2号试管的现象 ;
(3)3号试管若 ,说明不含葡萄糖;若 ,说明 .
34.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象(D中细胞取自猪的血液),请据图回答:
(1)图中,图 是幽门螺杆菌结构模式图,其区别于酵母菌的最主要的结构特点 ,其与病毒的最主要的机构区别是 .
(2)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填标号),A、B所示细胞都有的细胞器是 .(写3种)
(3)B、E两类生物主要区别:B类生物一般含 和 ,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E中的绝大多数种类是营寄生和腐生生活的异养生物.
35.某地区经常出现苹果小叶病,有人认为是土壤中缺锌引起的,有人认为是土壤中缺镁引起的.现有如下材料,请你完成下列实验,证实上面的猜测哪个正确.
(1)材料用具:三株长势相同的苹果幼苗、蒸馏水、含有植物必需元素的各种化合物.
(2)实验原理:任何一种必需元素在植物体内都有一定的作用,一旦缺乏,就会表现出相应的症状.根据全素培养液和相应缺锌、缺镁的培养液对苹果生长发育的比较,判断小叶病的病因.(注:全素培养液是指含有植物生长所需全部必需元素的培养液,缺锌、缺镁的培养液是除锌、镁元素外其他必需元素齐全的培养液)
(3)方法步骤:
①首先配制全素培养液、缺锌培养液和 培养液,分别放入三个培养缸并编号为A、B、C.
②将三株苹果幼苗分别培养在上述三种培养液中.
③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苹果幼苗的生长发育状况.
(4)结果预测和分析:
① 缸内的苹果幼苗正常生长.
②若B缸内苹果幼苗表现出小叶病,而C缸没有,则说明 ;若C缸内苹果幼苗表现出小叶病,而B缸没有,则说明 ;若B、C两缸内的幼苗都不表现为小叶病,则说明 ;
(5)若实验证明苹果小叶病是由缺锌引起的,从科学研究的严谨角度出发,还应增加的实验步骤是: .
2019-2019学年江西省九江市七校联考高一(上)第一次段考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0分)
1.一段腐烂的木头上长满了苔藓,里面还有蚂蚁、蚯蚓等等.下列各项中,与这个腐烂木头的“生命系统层次”水平相当的是( )
A.一块稻田里的全部害虫 B.一间充满生机的温室大棚
C.一片松林中的全部生物 D.一片草原上的藏羚羊
【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分析】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一段朽木及其上面生活的生物,既包括生物群落,又包括无机环境,构成一个生态系统,故找出属于生态系统的即可.
【解答】解:A、一块稻田里的全部虫害,包括多种动物,为多个种群,A错误;
B、一间充满生机的温室大棚包括大棚里的所有生物,又包括无机环境,故为一个生态系统,B正确;
C、一片松林中的全部生物构成生物群落,C错误;
D、一片草原上的藏羚羊属于一个种群,D错误.
故选:B.
2.下列有关细胞叙述正确的是( )
A.原核细胞结构比较简单,所以不具有多样性
B.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之间不具有统一性
C.细胞学说的提出,揭示了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D.细胞本身就是一个生命系统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自然界中的细胞按照有无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真核细胞多种多样,原核细胞多种多样,而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又不一样说明细胞的差异性,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都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这又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
【解答】解:A、原核细胞的结构虽然比较简单,但仍具有多样性,A错误;
B、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具有统一性,B错误;
C、细胞学说的提出,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没有揭示细胞的多样性,C错误;
D、细胞本身就是一个生命系统,D正确.
故选:D.
3.如图所示的细胞可能是( )
A.酵母细胞 B.原核细胞 C.动物细胞 D.植物细胞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只有以环状DNA分子形式存在的拟核.
【解答】解:由图可知,该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并且细胞器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因此属于原核细胞,而酵母菌、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均属于真核细胞.
故选:B.
4.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生物体,各项的生命活动都是由细胞来完成
C.多细胞生物体中的每个细胞必须与其他细胞密切合作才能完成各自的生命活动
D.病毒离开了活细胞就不能生活和繁殖,故它不是生物
【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细胞是最小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命系统.由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不属于生命系统层次.
【解答】解:A、除病毒等少数种类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A错误;
B、单细胞生物的一个细胞可以完成各种生命活动,B正确;
C、多细胞生物的细胞既有各自独立的生命活动,又对与其他细胞构成的整体的生命活动起作用,C正确;
D、病毒离开细胞不能进行生命活动,不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但属于生物,D错误.
故选:AD.
5.观察细胞中染色体行为并计数时,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 )
A.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增加进光量,调焦观察
B.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减少进光量,调焦观察
C.低倍镜对焦,转用高倍镜,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减少进光量,调焦观察
D.高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增加进光量,调焦观察
【考点】电子显微镜;细胞观察实验.
【分析】在低倍镜换用高倍镜时,首先移动装片,将要观察的物体移到视野的中央,然后直接移走低倍镜,换上高倍镜,此时通过调节细准焦螺旋,并且光线如果变暗,可以通过调节光圈或反光镜来调亮视野.
【解答】解:A、显微镜的使用时,先用低倍镜找到物象,然后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增加进光量,调节细准焦螺旋观察,A正确;
B、换用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因此应增加进光量,B错误;
C、应在转用高倍镜之前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并且需要增加进光量,C错误;
D、在显微镜使用时,应先使用低倍镜观察,再换用高倍镜,D错误.
故选:A.
6.2003年上半年,非典型肺炎给我国乃至全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经各国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已经查明引起该病的生物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则认为该病毒是生物的理由是( )
A.它能进行独立的新陈代谢
B.它能通过增殖繁衍后代
C.它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D.它的组成元素中含有C、H、O、N
【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分析】病毒属于非细胞生物,其包含蛋白质和核酸两种成分,并且只能寄生在活细胞才能进行繁殖和代谢.
【解答】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的进行新陈代谢,A错误;
B、病毒能够在寄主体内复制并产生后代,生物的繁殖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该特征为病毒属于生物的主要理由,B正确;
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C错误;
D、病毒是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的,因此其中含有C、H、O、N、P等元素,D错误.
故选:B.
7.下列哪项不属于生命系统( )
A.一只青蛙
B.青蛙的表皮细胞
C.表皮细胞中的水和蛋白质分子
D.池塘中的水、阳光等环境因素以及生活在池塘中的各种生物
【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其中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生物圈是最大的结构层次.
①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②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构成.
③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
④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
⑤个体:由不同的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
⑥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⑦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
⑧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他的无机环境相互形成的统一整体.
⑨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
【解答】解:A、一只青蛙属于个体层次,A错误;
B、青蛙的表皮细胞属于细胞层次,B错误;
C、表皮细胞中的水和蛋白质分子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C正确;
D、池塘中的水、阳光等环境因素以及生活在池塘中的各种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结构层次,D错误.
故选:C.
8.根据细胞学说的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本身是一个有机体,它是生命的体现者
B.一个新细胞的产生可以从一个旧细胞转变而来,也可以由其他物质通过合成而来
C.细胞既可以作为生命体单独存在,也可以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生命
D.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细胞学说的内容有: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英国科学家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并且是命名者;魏尔肖提出“一切细胞来自细胞”,认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为细胞学说作了重要补充.
【解答】解:A、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A正确;
B、一般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是细胞分裂形成的,但是不能由其他物质通过合成而来,B错误;
C、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C正确;
D、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说明生物界具有统一性,D正确.
故选:B.
9.下列哪一项代表了玉米植株的结构层次( )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B.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C.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 D.细胞→器官→系统→个体
【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单细胞生物没有组织、器官和系统这些层次.
【解答】解:由于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因此一棵玉米植株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故选:B.
10.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碳原子本身的化学性质,使它能够通过化学键连接成链状或环状,从而形成生物大分子.以上事实可以说明( )
①碳元素参与生物体内所有化合物的组成 ②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③碳元素是各种大分子化合物中数量最多的元素 ④碳元素是组成生物体内有机化合物的最基本元素.
A.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考点】碳原子的结构特点.
【分析】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有:C、H、O、N、P、S、K、Ca、Mg,其中C、H、O、N是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C是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因为碳链是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据此答题.
【解答】解:①水中不含碳元素,①错误;
②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②正确;
③碳元素是最基本元素因碳链是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而不是其含量高,数量最多的元素不是碳,③错误;
④碳链是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因此碳元素是组成生物体内有机化合物的最基本元素,④正确.
故选:C.
11.某蛋白质由m条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该蛋白质至少有氧原子的个数是( )
A.n?m B.n?2m C.n+m D.n+2m
【考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分析】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的有关计算:
(1)脱去的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个数n?链数条数m;
(2)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氨基酸个数?水的个数×18;
(3)蛋白质含氧原子个数=各氨基酸中氧原子总数?脱去水分子数.
【解答】解:根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每个氨基酸至少含一个羧基(?COOH),所以n个氨基酸至少含2n个氧原子;
m条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在脱水缩合过程中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目?肽链数=n?m,每分子水含1个O;蛋白质含氧原子个数=各氨基酸中氧原子总数?脱去水分子数=2n?(n?m)=n+m.
答选:C.
12.在鉴定还原糖的实验中,加入斐林试剂时,必须要( )
A.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后加入乙液
B.将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匀后再加
C.先加入斐林试剂乙液,后加入甲液
D.以上A、B、C三项操作方法都正确
【考点】检测还原糖的实验.
【分析】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据此答题.
【解答】解:A、使用斐林试剂时,应将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A错误;
B、使用斐林试剂时,应将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B正确;
C、使用斐林试剂时,应将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C错误;
D、A和C错误,D错误.
故选:B.
13.蛋白质分子能被肽酶降解,至于哪一个肽键被断裂则决定于肽酶的类型.肽酶P能断裂带有侧链R4的氨基酸和相邻氨基酸的羧基基团之间的肽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所示肽链肯定由五种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
B.在肽酶P的作用下,经过脱水可以形成两条肽链
C.肽酶P可以催化1处的化学键断裂
D.该肽链中含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数各1个
【考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分析】本题属于信息给予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肽酶P能断裂带有侧链R4的氨基酸和相邻氨基酸的羧基基团之间的肽键”,这说明肽酶可作用于肽键中的1处.
【解答】解:A、如果R1、R2、R3、R4、R5有相同的R基团,则该肽链的氨基酸种类数少于5种,A错误;
B、在肽酶P的作用下,经过水解可以形成两条肽链,B错误;
C、题目中“肽酶P能断裂带有侧链R4的氨基酸和相邻氨基酸的羧基基团之间的肽键”的信息可判断肽酶可作用于肽键中的1处,C正确;
D、该肽链中含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数只能说至少各1个,不能肯定就是各1个游离的氨基和羧基因为不知道R基中是否含有氨基或羧基,D错误.
故选:C.
14.2019年12月1日是第25个“世界艾滋病日”,其主题为: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关于艾滋病病毒(HIV),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IV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在分类上属于原核生物
B.由于HIV体内具有细胞核,所以其能独立生活
C.获取大量HIV的方法是将其接种在寄主细胞培养液中培养
D.HIV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细胞层次
【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分析】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
【解答】解:A、HIV病毒无细胞结构,不属原核生物,A错误;
B、病毒无细胞结构,无细胞核,B错误;
C、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接种在寄主细胞培养液中培养,C正确;
D、HIV属于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结构的生物,D错误.
故选:C.
15.甲硫氨酸的R基是?CH2?CH2?S?CH3,它的分子式是( )
A.C5H11O2NS B.C3H7ONS C.C5H11O2S D.C5H10O2NS
【考点】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
【分析】本题是氨基酸结构同时的应用,先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的分子式,然后结合题意写出甲硫氨酸的分子式.
【解答】解:根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写出氨基酸通式的分子式是C2O2NH4R,又知甲硫氨酸的R是?CH2?CH2?S?CH3,所以甲硫氨酸的分子式是C5H11O2NS.
故选:A.
16.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B.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D.多细胞生物依赖高度分化的细胞密切协作,才能完成生命活动
【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分析】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已知除病毒之外的所有生物均由细胞所组成,但病毒生命活动也必须在细胞中才能体现.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据此答题.
【解答】解:A、所有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A正确;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繁殖,B错误;
C、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C正确;
D、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D正确.
故选:B.
17.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论述,正确的是( )
A.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
B.人、动物和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
C.组成生物体和组成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中,碳元素的含量最多
D.不同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基本相似
【考点】碳原子的结构特点.
【分析】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统一性: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
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体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解答】解:A、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A正确;
B、人、动物和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基本相同,B错误;
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中,氧元素的含量最多,C错误;
D、不同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差异较大,D错误.
故选:A.
18.20种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某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10228,在形成该蛋白质分子时脱去水的总量为1548.那么组成该蛋白质的肽链数是( )
A.4条 B.6条 C.8条 D.16条
【考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分析】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
(1)脱去的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个数=氨基酸个数n?肽链条数m;
(2)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氨基酸个数?水的个数×18.
【解答】解:已知该蛋白质分子在形成时脱去水的总量为1548,由此可以计算出脱去的水分子数目为1548÷18=86个.假设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为N,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脱去水的总量=N×128?1548=10228,N=92个.所以组成该蛋白质的肽链数=氨基酸数目?脱去的水分子数=92?86=6条.
故选:B.
19.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各种不同的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
B.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及与遗传有关的DNA分子,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
C.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间存在着一定的亲缘关系
D.细胞学说阐明了动植物细胞的统一性
【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解答】解:A、细胞形态各种各样,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A正确;
B、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及与遗传有关的DNA分子,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原核细胞无细胞核,B错误;
C、细胞学说指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揭示了生物间存在着一定的亲缘关系,C正确;
D、细胞学说指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阐明了动植物细胞的统一性,D正确.
故选:B.
20.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象.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观察物镜丙时应选用甲中①④⑥组合
B.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C.若丙是由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则细胞的面积增大为原来的10倍
D.若丙图观察到的细胞是位于乙图右上方的细胞,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考点】细胞观察实验.
【分析】形成清晰物像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与物镜和玻片的距离越小,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反之,形成清晰物像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与物镜和玻片的距离越大,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甲图目镜中①是低倍镜,②是高倍镜;物镜中③是高倍镜,④低倍镜.
光学显微镜主要由物镜、管镜和目镜组成.标本经物镜和管镜放大后,形成放大倒立的实象;实象经目镜再次放大后,形成放大的虚象.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将长或者是宽放大,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解答】解:A、据图判断,丙图是高倍镜下看到的视野,因此应选用②③⑤组合,A错误;
B、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故要先把观察对象移到视野中央,改用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调焦,还要调整视野亮度,故正确调节顺序: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B错误;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将长或者是宽放大,不是面积,C错误;
D、若丙图观察到的细胞是位于乙图右上方的细胞,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D正确.
故选:D.
21.已知氨基酸的平均分子质量为126,天冬酰胺的R基为?C2H4ON,现有分子式为CxHyOzN17S2的一条多肽链,其中有2个天冬酰胺参与组成.则该多肽分子质量最大约为( )
A.1638 B.1854 C.1890 D.2142
【考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分析】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特点是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
氨基酸在核糖体上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多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做肽键,用化学式?NH?CO?表示.
在蛋白质分子合成过程中①失去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②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量?失去水分子数×水的相对分子质量③一个肽链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在肽链内部的R基中可能也有氨基和羧基.
【解答】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天冬酰胺的R基为?C2H4ON,而分子式为CxHyOzN17S2的一条多肽链中含有17个N,由于只有2个天冬酰胺参与组成,说明该多肽链最多含15个氨基酸.因此,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量?失去水分子数×水的相对分子质量=126×15?14×18=1638.
故选:A.
22.下列健康人的四种液体样本中,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颜色反应的是( )
①尿液 ②胃液 ③汗液 ④唾液.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考点】检测蛋白质的实验.
【分析】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健康人的尿液中不含蛋白质;胃液中因为有消化酶,属于蛋白质;汗液中主要是水分和无机盐以及少量尿素,不含蛋白质;唾液中因为含有唾液淀粉酶,属于蛋白质.
【解答】解:①健康的人的尿液中没有蛋白质,所以用双缩脲试剂检测不能出现紫色反应,①错误;
②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属于蛋白质,所以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能出现紫色反应,②正确;
③汗液中主要是水分和无机盐以及少量尿素,不含蛋白质,所以用双缩脲试剂检测不能出现紫色反应,③错误;
④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属于蛋白质,所以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能出现紫色反应,④正确.
故选:D.
23.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形成二呔,脱去一分子水,这个水分子中氢来自( )
A.羧基(?COOH) B.氨基和羧基
C.连在碳原子上的氢 D.氨基(?NH2)
【考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分析】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为:
【解答】解: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所以脱去的水分子中的氧来自羧基,而氢原子来自氨基和羧基.
故选:B.
24.某些单子叶植物,如菠菜,鸢尾等的叶子内含有大量的还原糖,但这些植物的叶子不宜做鉴定还原性糖的实验材料,原因是( )
A.这些植物的叶片不易磨碎
B.在研磨时糖类易被破坏
C.叶片中的叶绿素颜色较深,掩盖了发生的颜色反应
D.叶片中光合作用的产物以淀粉的形式存在
【考点】检测还原糖的实验.
【分析】还原糖的鉴定原理是:可溶性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做还原糖的鉴定的实验材料要选择颜色浅,含糖量高的.
【解答】解:由于鉴定还原糖所用的斐林试剂,能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而单子叶植物如菠菜、鸢尾等的叶子含有大量叶绿体,其组织为绿色,干扰实验现象,不宜用来鉴定还原糖,作为鉴定还原糖的理想材料应该是含还原糖丰富、组织颜色浅或白色,C正确.
故选:C.
25.牛奶制品都是要按规定检测蛋白质含量的,若蛋白质含量不够,说明牛奶质量不过关.但是,蛋白质不易直接检测,生化学家们就想出个偷懒的方法:蛋白质是含氮的,所以只要测出奶中的含氮量,就可以推算出其中的蛋白质含量.因此添加少量三聚氰胺(分子式:C3H6N6)的奶粉含氮量就能符合要求,但这是三聚氰胺的假蛋白.根据题中信息,对于以上说法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三聚氰胺的含氮量高于普通蛋白质,因此可以用它掩盖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的不足
B.双缩脲试剂与三聚氰胺不会产生颜色反应
C.食品工业中对蛋白质含量的检测是通过检测含氮量来进行推算的
D.所谓的假蛋白,就是含有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但不具备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物质
【考点】检测蛋白质的实验;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综合.
【分析】氮在蛋白质中的含量比较恒定,是蛋白质的特征元素,因此氮含量的多少是蛋白质定量测定的依据.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所以蛋白质所含的氮元素主要存在于氨基中;三聚氰胺由CHN三种元素组成,氨基酸至少含有C、H、O、N,与氨基酸组成元素不同;在三聚氰胺分子中没有肽键,所以用双缩脲试剂鉴定时,不会生成紫色复合物.
【解答】解:A、根据三聚氰胺的分子式C3H6N6可知,每分子三聚氰胺中含有3个碳原子和6个氮原子,所以三聚氰胺的含氮量高于普通蛋白质,因此可以用它掩盖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的不足,A正确;
B、根据三聚氰胺的分子式C3H6N6可知,三聚氰胺是一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不含O元素,所以该化合物不含肽键,因此双缩脲试剂与三聚氰胺不会产生颜色反应,B正确;
C、蛋白质是含氮的,所以只要测出奶中的含氮量,就可以推算出其中的蛋白质含量,所以食品工业中对蛋白质含量的检测是通过检测含氮量来进行推算的,C正确;
D、根据三聚氰胺的分子式C3H6N6可知,三聚氰胺中不含O元素,与氨基酸组成元素不同,D错误.
故选:D.
26.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定实验中,实验材料、试剂、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均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溶液中加入斐林试剂,产生砖红色沉淀
B.氨基酸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C.花生匀浆中加入苏丹Ⅳ染色,发生紫色反应
D.蔗糖溶液中加入碘液后,溶液呈无色
【考点】检测脂肪的实验;检测蛋白质的实验;检测还原糖的实验.
【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解答】解:A、葡萄糖是还原糖,葡萄糖溶液中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才能产生砖红色沉淀,A错误;
B、双缩脲试剂是鉴定含有2个或2个以上肽键的化合物的,氨基酸没有肽键结构,氨基酸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不会发生紫色反应,B错误;
C、花生匀浆中含有脂肪,加入苏丹Ⅳ染色,发生红色反应,C错误;
D、碘液与淀粉变蓝,蔗糖溶液中加入碘液后,溶液呈无色,D正确.
故选:D.
27.如图表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概念图,下列对图示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一个多肽中A的种类不一定有20种
B.①过程发生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脱水缩合
C.B的化学简式是?NH?CO?
D.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是由元素种类决定的
【考点】蛋白质分子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C、H、O、N元素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链,肽链经过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决定其功能的多样性;图中A、B分别表示氨基酸和肽键.
【解答】解:A、多肽链不同氨基酸的种类、数目不同,但氨基酸的种类最多有20种,所以一个多肽中A的种类不一定有20种,A正确;
B、①过程发生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脱水缩合,场所为核糖体,B正确;
C、B是肽键,其化学简式是?NH?CO?,C正确;
D、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是由DNA分子的多样性决定的,D错误.
故选:D.
28.如果把细胞搅碎,细胞将死亡,如果把病毒搅碎,病毒将失去活性,上述现象说明( )
A.细胞和病毒失活是因为破坏了它们的化学成分
B.细胞和病毒被搅碎后都失活,说明两者的结构是完全一致的
C.生命体的生命活动必须建立在一定物质基础之上
D.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需要一个完整的结构基础
【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分析】本题是对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考查,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动;病毒也有一定的结构,病毒的结构被破坏,其功能也会消失;由题意可知,把细胞搅碎,细胞将死亡;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如果把病毒搅碎,病毒将失去活性,这说明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
【解答】解:A、由题意可知,把细胞和病毒搅碎,并没有破坏它们的化学成分,只是破坏了它们的结构,A错误;
B、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病毒与细胞的结构特点不同,B错误;
C、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病毒的生存依赖于细胞,C错误;
D、由题意可知,细胞和病毒的结构被破坏,都失去活性,说明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结构基础上,D正确.
故选:D.
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西瓜含有大量的糖,常被用于还原糖的鉴定
B.通过对双缩脲试剂B液进行稀释可获得斐林试剂乙液
C.苏丹Ⅳ染液能将脂肪颗粒染成红色
D.脂肪鉴定中使用50%的酒精目的是提取花生子叶中的脂肪颗粒
【考点】检测脂肪的实验;检测蛋白质的实验;检测还原糖的实验.
【分析】1、鉴定类实验中,取材时应该选取无色且富含被鉴定物质的材料,否则会形成颜色干扰.
2、正确区分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 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 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
3、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将染色体上的DNA和蛋白质分离,便于染色剂与DNA结合.
【解答】解:A、西瓜汁是红色的,不能用于还原糖的鉴定,否则会产生颜色干扰,A错误;
B、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 g/mL硫酸铜溶液)组成,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 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硫酸铜溶液)组成,因此通过对斐林试剂乙液进行稀释可获得双缩脲试剂B液,B错误;
C、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C正确;
D、脂肪鉴定中使用50%的酒精目的是洗去浮色,D错误.
故选:C.
30.下列关于细胞内的元素和化合物,正确的是( )
A.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中,细胞鲜重含量最多的是碳
B.精瘦肉中含量最多的无机化合物是蛋白质
C.细胞中大量元素的生理作用大,微量元素作用小
D.组成细胞的元素大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考点】碳原子的结构特点.
【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
(2)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
【解答】解:A、水是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因此细胞中占鲜重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A错误;
B、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精瘦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无机化合物同样是水,B错误;
C、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均具有重要作用,C错误;
D、组成细胞的元素大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D正确.
故选:D.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40分)
31.显微镜是生物学科中最为重要的观察工具之一,下面是关于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1)在低倍镜下寻找到需观察的细胞后,若要进一步放大观察,则操作的主要程序为:
①把要放大观察的物象移到 视野中央 ;
② 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 ;
③ 调节细准焦螺旋 至物像清晰.
(2)图1是在使用目镜为10×,物镜也为10×的显微镜下观察蛙的皮肤上皮细胞时的视野,图2是更换物镜后的视野,则更换的物镜应为 40× (填写40×、20×或5×)
(3)若在低倍镜视野中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动物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此异物很可能在 A
A.物镜上 B.目镜上 C.装片上 D.反光镜上
(4)细胞内的细胞质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流动着,其方式多数呈环形流动.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的细胞质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 逆时针 .
【考点】细胞观察实验.
【分析】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选好目标:一定要先在低倍显微镜下把需进一步观察的部位调到中心,同时把物象调节到最清晰的程度,才能进行高倍显微镜的观察.
2、转动转换器,调换上高倍镜头,转换高倍镜时转动速度要慢,并从侧面进行观察(防止高倍镜头碰撞玻片),如高倍显微镜头碰到玻片,说明低倍镜的焦距没有调好,应重新操作.
3、调节焦距:转换好高倍镜后,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此时一般能见到一个不太清楚的物象,可将细准焦螺旋逆时针移动约0.5?1圈,即可获得清晰的物象(切勿用粗准焦螺旋).
【解答】解:(1)高倍显微镜的操作流程为:①把要放大观察的物体移到视野中央;②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③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2)更换物镜后,观察的横向的细胞数目变为原来的四分之一,即放大倍数为原来的4倍,故应将物镜从10×更换为40×.
(3)若在低倍镜视野中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动物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此异物很可能在物镜上.
(4)显微镜观察到的是上下、左右颠倒的物象,相当于将原有物象旋转180°,因此若观察到的细胞质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逆时针.
故答案为:
(1)视野中央 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 调节细准焦螺旋
(2)40×
(3)A
(4)逆时针
32.用氨基酸数目自动分析仪测定几种多肽化合物的氨基酸数目如表所示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多肽化合物 催产素 牛加血压素 血管舒缓素 平滑肌舒张素 猪促黑色素 人促黑色素
氨基酸数目 9 9 9 10 13 22
(1)表中①②③的氨基酸数目虽相同,但其生理作用彼此不同,这是因为它们的 氨基酸的种类不同,排列顺序不同 .
(2)表中③与④或⑤与⑥虽然功能相同,但各具专一性,它们之间的差异取决与 组成多肽的氨基酸的种类不同,数量不同,排列顺序不同,肽链盘由折叠形成的空间结构多种多样 .
(3)在不知道血管舒张素具体结构的情况下推知这种肽类化合物至少有 1 个氨基和 1 个羧基,这些氨基和羧基位于肽类化合物的哪一位置? 这两个基团应该位于肽链的两端 .
(4)①中常见的氨基酸最多有 9 种.
(5)假若构成这六类化合物的每一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均为m,则⑤的相对分子质量比④的相对分子质量多 3m?54 .
【考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分析】1、氨基酸由C、H、O、N等元素组成,组成生物体的氨基酸约有20种,由R基决定.氨基酸彼此之间可以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多肽,由几个氨基酸脱水就形成几肽.脱水缩合反应过程中形成的肽键数目=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的个数?肽链数.
2、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数目、种类、排列顺序,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有关.
3、蛋白质的功能具有多样性:结构蛋白(如血红蛋白)、催化功能(如蛋白质类的酶)、运输功能(如载体蛋白)、调节功能(如胰岛素)、免疫功能(如抗体)等.
【解答】解:(1)结构决定功能,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数目、种类、排列顺序,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有关,①②③虽然氨基酸数目相同,但氨基酸的种类、排列顺序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所以其生理作用彼此不同.
(2)③与④或⑤与⑥组成它们的氨基酸数目不同,它们各具专一性,所以它们之间的差异取决于氨基酸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不同,肽链盘由折叠形成的空间结构多种多样.
(3)所有肽链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它们分别分布于肽链的两端.
(4)1中有9个氨基酸,因此常见的氨基酸最多有9种.
(5)蛋白质的分子量=氨基酸的总质量?脱去水的质量,⑤的质量=13m?(13?1)×18,④的质量=10m?(10?1)×18,所以⑤的相对分子质量比④的相对分子质量多3m?3×18=3m?54.
故答案为:
(1)氨基酸的种类不同,排列顺序不同
(2)组成多肽的氨基酸的种类不同,数量不同,排列顺序不同,肽链盘由折叠形成的空间结构多种多样
(3)1 1 这两个基团应该位于肽链的两端
(4)9
(5)3m?54
33.通常情况下,正常人的尿液中没有葡萄糖.当一次性食用大量糖时,尿液中是否可能有葡萄糖存在?下面利用对照的方法来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鉴定;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取3支洁净的相同的试管,分别编号为1、2、3;其中3号试管为实验研究试管.
第二步:分别向3支试管内加入等量的相应的液体1号加2mL正常尿液;2号加2mL葡萄糖溶液;3号加 2mL食用大量糖后的尿液 ;
第三步:向3支试管内分别加入刚配好的斐林试剂1mL,振荡试管,使溶液混合均匀,并将这3支试管放入盛有50~60℃温水的大烧杯中,水浴加热约2min;
第四步:观察并分析实验结果
(1)1号试管的现象 不产生砖红色沉淀 ;
(2)2号试管的现象 产生砖红色沉淀 ;
(3)3号试管若 不产生砖红色沉淀 ,说明不含葡萄糖;若 产生砖红色沉淀 ,说明 含葡萄糖 .
【考点】检测还原糖的实验.
【分析】检验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一般用斐林试剂,如果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出现了砖红色沉淀,说明尿液中有葡萄糖的存在,如果没有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尿液中没有葡萄糖.
【解答】解:根据实验的对照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设计鉴定尿糖的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取3支洁净的相同的试管,分别标号为l、2、3,其中3号试管为实验研究试管.
第二步:分别向3支试管加入相应的液体,1号试管:加2mL正常尿液;2号试管:加2mL葡萄糖溶液;3号试管:加2mL待检尿液.
第三步:向3支试管内分别加入刚配制好的斐林试剂1mL.振荡试管,使溶液混合均匀,并将这3支试管 放入盛有50?65℃热水的大烧杯中,加热2min左右.
第四步:观察并分析实验结果.
(1)1号试管加的是正常尿液,没有葡萄糖,所以实验现象是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2)2号试管加的是葡萄糖溶液,所以实验现象是出现砖红色沉淀.
(3)3号试如果不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该尿液不含葡萄糖;如果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该尿液中含葡萄糖.
故答案为:
2mL食用大量糖后的尿液
(1)不产生砖红色沉淀
(2)产生砖红色沉淀
(3)不产生砖红色沉淀 产生砖红色沉淀 含葡萄糖
34.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象(D中细胞取自猪的血液),请据图回答:
(1)图中,图 E 是幽门螺杆菌结构模式图,其区别于酵母菌的最主要的结构特点 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其与病毒的最主要的机构区别是 有细胞结构 .
(2)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B、C (填标号),A、B所示细胞都有的细胞器是 核糖体 .(写3种)
(3)B、E两类生物主要区别:B类生物一般含 藻蓝素 和 叶绿素 ,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E中的绝大多数种类是营寄生和腐生生活的异养生物.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分析题图:A是人体口腔上皮细胞,适用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B是蓝藻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C是植物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D是血细胞;E是细菌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
【解答】解:(1)图中E是细菌的模式图;细菌属于原核细胞,酵母菌属于真核细胞,两者的主要区别是细菌没有以核膜为界线的细胞核;图E具有细胞结构,而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其与病毒的最主要区别是有细胞结构.
(2)B细胞虽然没有叶绿体,但含有光合作用所需的色素和酶,能进行光合作用;C细胞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A为真核细胞,B为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共有的一种细胞器是核糖体.
(3)B类生物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自养生物.
故答案为:
(1)E 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有细胞结构
(2)B、C 核糖体
(3)藻蓝素 叶绿素
35.某地区经常出现苹果小叶病,有人认为是土壤中缺锌引起的,有人认为是土壤中缺镁引起的.现有如下材料,请你完成下列实验,证实上面的猜测哪个正确.
(1)材料用具:三株长势相同的苹果幼苗、蒸馏水、含有植物必需元素的各种化合物.
(2)实验原理:任何一种必需元素在植物体内都有一定的作用,一旦缺乏,就会表现出相应的症状.根据全素培养液和相应缺锌、缺镁的培养液对苹果生长发育的比较,判断小叶病的病因.(注:全素培养液是指含有植物生长所需全部必需元素的培养液,缺锌、缺镁的培养液是除锌、镁元素外其他必需元素齐全的培养液)
(3)方法步骤:
①首先配制全素培养液、缺锌培养液和 缺镁 培养液,分别放入三个培养缸并编号为A、B、C.
②将三株苹果幼苗分别培养在上述三种培养液中.
③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苹果幼苗的生长发育状况.
(4)结果预测和分析:
① A 缸内的苹果幼苗正常生长.
②若B缸内苹果幼苗表现出小叶病,而C缸没有,则说明 苹果小叶病是由缺锌引起的 ;若C缸内苹果幼苗表现出小叶病,而B缸没有,则说明 苹果小叶病是由缺镁引起的 ;若B、C两缸内的幼苗都不表现为小叶病,则说明 苹果小叶病与缺锌和缺镁都无关 ;
(5)若实验证明苹果小叶病是由缺锌引起的,从科学研究的严谨角度出发,还应增加的实验步骤是: 在缺锌的完全培养液B中加入一定量的含锌的无机盐(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苹果幼苗的生长发育状况.一段时间后小叶病消失,幼苗恢复正常生长) .
【考点】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
【分析】该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实验的自变量是培养液中矿质元素的不同,因变量是苹果幼苗生长发育状况,设计实验时,利用全素培养液作为对照,设置缺锌和缺镁的培养液为实验组,其他培养条件都相同,通过比较苹果幼苗的生长发育状况即可得出结论;探究实验的结果和结论是开放的,要根据所学习的理论知识正确预测所有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的实验结果.
【解答】解:(3)①由实验目的分析出实验的自变量是培养液中否含有锌元素和是否含有镁元素,实验还应遵循对照原则,因此实验分为三组,一组是全营养液作为对照,一组是缺锌的营养液,一组是缺镁的营养液.
(4)结果预测和分析:
①A缸是完全营养液,因此A中的苹果幼苗长成生长.
②如果苹果小叶病是由缺锌引起的,则B缸内苹果幼苗表现出小叶病,而C缸没有小叶病;如果苹果小叶病是由缺镁引起的,则C缸内苹果幼苗表现出小叶病,而B缸没有小叶病.如果苹果小叶病与缺锌和缺镁都无关,则B、C两缸内幼苗与A相同,都不表现为小叶病.
(5)由题意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证明苹果小叶病是由缺锌引起的,还应增加一组实验,在完全培养液B中加入一定量的含锌的无机盐,观察苹果幼苗的小叶病是否恢复正常,若恢复正常,说明苹果小叶病确实是由于缺锌引起的.
故答案为:
(3)①缺镁
(4)①A ②苹果小叶病是由缺锌引起的 苹果小叶病是由缺镁引起的 苹果小叶病与缺锌和缺镁都无关
(5)在缺锌的完全培养液B中加入一定量的含锌的无机盐(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苹果幼苗的生长发育状况.一段时间后小叶病消失,幼苗恢复正常生长)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yi/1303264.html
相关阅读:福建省四地六校(永安连城华安一中等)2019届高一下第一次联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