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I卷(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2分/题,共40分)1.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硅一直扮演着主角。下面几种物质中含有硅单质的是( )2.宇航员翟志刚成功完成的中国历史上首次太空行走,使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宇航员出舱时,呼吸所需的氧气主要来自太空服中的呼吸面具。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产生氧气,其中最适宜用于呼吸面具中供氧的是( ).A.HNO3? B. H2O2? C.KClO3? D.Na2O23.某混合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浓度如下表,则M离子可能为所含离子NO3-SO42-H+M浓度/(mol?L-1)121 A. B.Ba2+ C.F- D.4.有关纯碱和小苏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Na2CO3、NaHCO3分别与足量稀H2SO4反应,NaHCO3产生的CO2多B.等质量的Na2CO3、NaH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NaHCO3消耗的盐酸多C.向NaHCO3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无沉淀,而向Na2CO3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D.Na2CO3和NaHCO3都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5.等质量的钠进行下列实验,其中产生氢气最多的是( )A.将钠放入足量水中B.将钠放入足量稀硫酸中C.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一些小孔,再放入足量水中D.将钠放入足量稀盐酸中6.下列离子在水溶液中,无色且能大量共存的是( )A. Fe3+ 、K+ 、NO3- 、Cl- B. Ba2+ 、K+ 、Cl- 、OH-C. H+ 、Mg2+ 、HCO3- 、SO42- D. Na+ 、K+ 、MnO4- 、NO3- 9.下列物质均有漂白作用,其漂白原理相同的是( ) ①双氧水 ② 次氯酸 ③二氧化硫 ④ 活性炭 ⑤ 臭氧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②⑤ D.②③④10.现有三组溶液:汽油和氯化钠溶液 39%的乙醇溶液 碘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A.分液、萃取、蒸馏B.萃取、蒸馏、分液C.分液、蒸馏、萃取D.蒸馏、萃取、分液11.只用一种试剂可区别五种溶液, 这种试剂是A.Ba(OH)2B.H2SO4C.NaOHD.AgNO312.已知自然界氧的同位素160、17O、18O,氢的同位素有H、D,从水分子的原子组成来看,自然界的水一共有 ( )A.3种 B.6种 C.9种 D.12种13.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Gerhard Ertl对金属Pt表面催化CO氧化反应的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下列关于Pt的说法正确的是A.Pt和Pt的质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B.Pt和Pt的中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C.Pt和Pt是同一种核素 D. Pt和Pt的质量数不同,不能互称为同位素14.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NH易液化,氨常用作制冷B. 与金属反应时,稀HNO可能被还原为更低价态,则稀HNO氧化性强于浓HNOC. 铵盐受热易分解,因此贮存氨态氮肥时要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通风处D. 常温下可以用铁、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或浓硝酸 15.将铜与的足量溶液充分反应,还原产物为和。如果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含有,则此时溶液中的物质的量为A.? B.? C.?D.16.将一定质量的MgAl混合物投入00mL稀硫酸中,全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生成沉淀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MgAl的总质量为9gB.NaOH溶液C.NaOH溶液5mol?L-1 D.17.甲、乙是元素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如果甲的原子序数是x,则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A.x+2 B.x+4 C.x+8 D.x+18 18.国际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在1989年作出决定,把元素周期表的主、副族及其族号取消,由左至右改为18列,碱金属族为第1列,稀有气体为第18列。按这个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1列含有的元素最多 B、第2列元素中肯定没有非金属元素 C、从上到下,第1列元素单质的熔点逐渐升高,而第17列元素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D、只有第2列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19.某元素的+2价阳离子核外共有18个电子,则关于此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比钾的原子半径大 B.氯化物难溶于水C.离子半径比氯离子半径大 D.碳酸盐难溶于水20.下列物质敞口放置或暴露于空气中,质量增加的是( )A. 浓盐酸 B. 浓硫酸 C. 浓硝酸 D. 稀硫酸第II卷(非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2分/空,共50分)21. (12分)有A、B、C、D、E五种元素,它们原子的核电荷数依次递增且均小于18;A原子核内仅有1个质子;B原子的电子总数与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C原子有两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D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三分之一。E的单质是黄绿色气体且有毒。(1)写出A分别与B、C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 。(各1种)(2)分别写出C原子和D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 。(3)写出C、D、E所形成的化合物的电离方程式: 。(4)写出E的单质与A、C、D三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2.(12分)某同学欲探究Na2O2与水的反应,可供使用的试剂有:Na2O2、蒸馏水、KMnO4酸性溶液、MnO2。该同学取一定量Na2O2样品与过量水反应,待完全反应后,得到溶液X和一定量O2,该同学推测反应中可能生成了H2O2,并进行实验探究。(1)写出Na2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试设计实验证明溶液X中含过氧化氢 。(3)通过上述实验证明溶液中确实存在H2O2。取少量X于试管中,滴加FeCl2溶液,立即生成红褐色沉淀,配平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H2O2 + Fe2+ + OH? — Fe(OH)3?,该反应中H2O2表现了 性(填“氧化”或“还原”)。(4)已知溶液X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已知高锰酸钾产物为Mn2+,此时H2O2表现了 性(填“氧化”或“还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3. (10分)把NaOH、MgCl2、AlCl3三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溶于足量水后有1.16g白色沉淀,在所得的悬浊液中逐滴加入1mol/LHCl溶液,加入HCl溶液的体积V与生成沉淀的质量m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试回答:(1)A点的沉淀物的化学式为 , B点的沉淀物的化学式为 。(2)原混合物中MgCl2的质量是 g,AlCl3的质量是 g(3)Q点HCl溶液加入量是 ml 。24.(16分)硝酸是一种强氧化性、腐蚀性的强酸其还原产物因硝酸浓度的不同而有变化,从总体上说,硝酸浓度越高,平均每分子硝酸得到的电子数越少,浓硝酸的还原产物主要为NO2,稀硝酸的还原产物主要为NO?实验室中,常用Cu与浓HNO3反应制取NO2,用Cu与稀HNO3反应制取NO。 (1) 请写出实验室中用Cu与浓HNO3反应制取N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 该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__________,1 mol氧化剂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_______ mol电子。(3) 48.0 g Cu与适量的浓HNO3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22.4 L气体(标准状况下),反应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A.1.5 mol B.2.0 mol C.2.5 mol D.3.0 mol (4) 实际上硝酸还原更稀硝酸可以被还原为、、等。请将种物质: FeSO4、Fe(NO3)3和Fe2(SO4)3分别填入下面对应的横线上,组成一个未配平的化学方程式。HNO3 + ______ ______ + ______ + N2O↑ + H2O 并写出配平后的离子方程式:(5) 硝酸的还原产物NONO2、N2O等 Cu(NO3)2 B.Cu CuOCu(NO3)2 C.Cu CuOCu(OH)2 Cu(NO3)2 D. CuCuSO4 Cu(NO3)2评卷人得分三、计算题(10分)25.(10分) 铁粉和氧化亚铁粉末的混合物共9.2克,加入到150mL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氢气2.24L(标准状况)。求:(1)混合物中铁和氧化亚铁的质量? (2)原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2分/题)题号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2分/空,共50分)21. (12分)(1) , 。(各1种)(2) , 。(3) 。(4) 。22.(12分)(1) 。(2) 。(3) H2O2 + Fe2+ + OH? — Fe(OH)3?,该反应中H2O2表现了 性(填“氧化”或“还原”)。(4) 性(填“氧化”或“还原”)。 23. (10分)(1) , 。(2) g, g(3) ml 。24.(16分) (1) ___ __________。 (2) __________, _________(填“得到” 或“失去”)_______ mol电子。(3) _________ (4) HNO3 + _ ___ __ ____ + ____ __ + N2O↑ + 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三、计算题(10分)25.(10分) 22.(1)2 Na2O2 + 2 H2O = 4 NaOH + O2↑(2分)(2)取溶液X少量于洁净的试管中,加入适量MnO2粉末,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若木条复燃证明有H2O2(2分)(3)1、2、4、2(1分);氧化性(1分)(4)还原性(1分)2MnO4ˉ+5H2O2+6H+===5O2↑+2Mn2++H2O(2分)23.(1)A点的沉淀物的化学式为 Mg(OH)2 ,B点的沉淀物的化学式为Mg(OH)2 Al(O安徽省安庆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3月月考 化学试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yi/165292.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