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第Ⅰ卷 基础应用(36分)选择题(15分)1、下列加点的词语,读音全正确的一项( )A、晕车(yùn) 勾当(gōu) 兴奋剂(xìng) 叱咤风云(zhà)B、搭理(dá) 针砭(biān) 奔小康(bēn) 望风披靡(mí)C、翘首(qiáo) 紊乱(wěn) 撒手锏(sā) 自怨自艾(yì)D、毗邻(pí) 模具(mó) 露头角(lòu) 妄自菲薄(fē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安详 百页窗 委曲求全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B、沧桑 流水账 半途而费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C、气概 路由器 铤而走险 一张一驰,文武之道D、宣泄 挖墙脚 攻城略地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3、下列句子中横线处一次填入的一组词语是( )(1)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 高的诗歌的。(2)戴望舒把这种深厚的感情 在他的诗歌里,希望引起读者的共鸣。(3)鉴赏诗歌,要体会诗歌的章法、韵律及其他方面的特点,认真 诗歌的意象。A、品位 灌注 揣摩 B、品味 贯注 揣测C、品位 贯注 揣摩 D、品味 灌注 揣测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目前,校园里“差生”观念之所以流行,是因为我们习惯了用一个标准——学习成绩来评价所有的学生,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受到限制,导致野蛮区分孩子优劣的怪事层见叠出。B、构建高效语文课堂,就是要把死气沉沉的语文课变成栩栩如生的“活语文”,就是要把语文学习与火热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C、目前,政府部门开始了又一轮运动式突击检查治理“地沟油”的行动。这种“围剿式”的集中整治,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却难以走出“一管就见效,一松就泛滥”的怪圈。D、“织围脖”(写微博)是当前的时尚,如今互联已迅速进入“围脖时代”,不仅名人热衷于“织围脖”,普通人也纷纷成为“织男”“织女”,乐此不疲。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残奥会如同一堂生动的教育课,不仅让我们的心灵受到震撼,人性得到升华,更让我们对残疾人事业有了深刻的理解和强烈的责任感。B、博士教育一但以满足社会对“具有博士学位人才”的需要为目的,就必然会走向规模迅速扩大而质量急剧下滑。C、专家表示,此次成品油价税费改革将有助于优化经济结构和汽车行业的产业结构升级,促进新能源和新技术的应用。D、世界金融危机的发生,与健康的文化观念长期缺席有重要的关系,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原因是合法却不合理的利益不可能长期持续的结果。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6——8题(9分)“历史”的层次王立群“历史”一词的建构实际上包含着四个层次:一是“真实的历史”,二是“记录的历史”,三是“传播的历史”,四是“接受的历史”。“真实的历史”是指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事件和已经逝去的历史人物。“真实的历史”具有两大特点:一是惟一性,二是不可重复性。“记录的历史”是历史学家根据当事人与旁观者的口述、回忆、文字记录下来的历史,比如《史记》。当事人的口述一般来说是可信的,但是,当事人的口述与回忆有时也会存在问题。比如记忆本身的多寡、误记、有意掩盖和无意选择等;而且,当事人只是历史事件的部分经历者,不可能了解历史事件的全过程。至于历史事件发生的独特背景、原因,更难为每一位当事人所知晓。这样,当事人的口述和“真实的历史”之间已经有了误差。如果若干或者一批当事人回忆一个复杂的历史事件,差别会更大。史学家书写“记录的历史”,必然要对自己依据的文献进行选择。这不仅因为历史事件的本身太复杂,太庞杂,没有选择就无法记写。更由于史学家书写历史的本身必然受到种种制约。这种制约包括政治倾向、价值判断、逻辑鉴别、文艺修养、心理倾向、个人好恶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史学家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记载的详略和褒贬。我们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看到的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是司马迁“记录的历史”。 就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而言,司马迁在《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重点记录了司马相如的辞赋,对司马相如与县令王吉算计卓文君、卓王孙一事进行了回护,只是在个别叙述文字上透露了“真实的历史”的部分原貌。我们只有细心阅读文本,才能发现琴挑文君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是一场周密计划和安排的事件。“传播的历史”更为复杂。它存在两个极端:一是神化,二是丑化。神化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偶像化。偶像,包括政治偶像、娱乐偶像、学术偶像等。宋元明清直至今天,大量的戏剧、小说演绎着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说明此类故事塑造的卓文君的形象受到了观众和读者的热烈追捧。但是,这些演绎都删掉了司马相如和王吉算计卓文君、卓王孙的相关情节,使得相如“琴挑”文君从“历史”演变成一个美丽的爱情神话。神化也是一种对历史解读的方法,不过它是一种极端的解读。为什么这些远离了历史真实的故事能够如此受到追捧?因为现实需要偶像。现实并不完美,现实本身具有太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偶像恰恰弥补了现实的不足。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作为一对艺术偶像满足了广大百姓对理想爱情和理想婚姻的向往,尽管这种理想只是一种神话,但是这种神话的本身也是一种现实的诉求。历史文献往往具有多义性。历史文献本身的多义性也为传播历史带来了神化与丑化的现实可能。特别是“文君夜奔”的多义性更加丰富:第一,浓烈的自由爱情与自由婚姻;第二,不以贫富论婚姻;第三,才子与佳人的完美结合;第四,女儿的慧眼与父亲婚恋观的冲突等等。事件本身的多义性为“解读的历史”带来了两种倾向:批判琴挑和神化琴挑。 丑化和神化一样是对“记录的历史”的另类解读。出于某种现实诉求,传播的历史也会出现神化的反面——丑化。从“历史”一词建构的四层意义来看,“接受的历史”是“历史”一词的终极意义。历代百姓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了解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婚姻真相的人少之又少,绝大多数读者是通过小说、戏剧知道了这个美丽的爱情“神话”。所以,经过数百年的沿习,今天我们如果讲出《史记》中记录的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婚姻故事,反而会被许许多多的读者和观众看成是有意翻案,刻意颠覆。 (选自《历史建构与文学阐释》,有删节)6.下列与“记录的历史”有关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记录的历史”若是历史学家根据当事人可信的口述与回忆记录下来的,也就是“真实的历史”。B.如果若干或者一批当事人回忆一个复杂的历史事件,据此记录的历史与真实历史之间往往有较大差别。C.因为历史事件本身的复杂性和史学家书写历史本身受到的种种制约,史学家记录的历史必然是有所选择的。D.《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重点记录了司马相如的辞赋,而对司马相如与县令王吉算计卓文君、卓王孙一事进行了回护,可见其是“记录的历史”,并不是“真实的历史”。7.下列与“传播的历史”有关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传播的历史存在“神化”和“丑化”两个极端,这两个极端是对“记录的历史”的一种另类解读。B.传播的历史中的“神化”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偶像化,偶像能弥补现实的不足,因而受到大众的追捧。C.寄托了人们某种理想的“神话”本身也是一种现实的诉求;而其反面——“丑化”的出现也是出于某种现实的诉求。D.历史文献本身的多义性使历史在传播过程中必然会走向神化和丑化两个极端。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元明清直至今天,演绎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的大量戏剧、小说都删掉了司马相如和王吉算计卓文君、卓王孙的相关情节。B.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从“历史”演变成一个美丽的爱情神话,满足了广大百姓对理想爱情和理想婚姻的向往。C.今天的许多读者和观众很难接受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美丽爱情“神话”背后的婚姻真相,因为他们都对《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的记载深信不疑。D.“文君夜奔”故事本身的多义性为这个故事的解读带来了两种倾向:批判琴挑和神化琴挑。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20分)沛公旦日从百余骑(jì)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shuò)目项王,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kuài)。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cān shèng)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豪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四川省双流县棠湖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语文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yi/181582.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