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一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江苏省扬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化学期中试卷2013.11.18本试卷共计: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 H:1 C:12 N:14 O:16 Na:23 S:32 Mg:24 Ba:137 Ⅰ卷(选择题 共45分)请将Ⅰ卷 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生产、生活中离不开各类化学物质,下列化学物质属于盐类是A.小苏打 B.生石灰 C.氯气 D.烧碱2.放射性同位素可于治疗肿瘤,该同位素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是A.53 B.72 C.178 D.1253.盛装浓硫酸的容器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是A B C D4.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H2 + Cl22HCl B.2KMnO4K2MnO4 + MnO2 + O2↑C.CaO + H2O = Ca(OH)2 D.Zn + H2SO4 = ZnSO4 + H2↑.食盐分散到酒精中形成直径在1nm~l00nm之间的超细粒子,这样的分散系是 A.悬浊液 B.溶液 C.胶体 D.乳浊液.关于反应2K+2H2O=2KOH+H2↑叙述中,正确的是A.K被氧化 B.H2O被氧化 C.KOH是还原产物 D.H2是氧化产物.已知最外层电子相同的原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下列原子中与氧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两种元素原子X和Y,Y原子的第三层比氩原子的第三层少6个电子,Y原子的第二层电子数恰为X原子第二层电子数的2倍,则X、Y的质子数分别为 A.14和12 B.6和12 C.12和6 D.8和12.下列溶液与0.5mol/L Na2SO4溶液中的Na+ 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A.0.5mol/LNaCl溶液 B.1mol/LNa2CO3溶液C.0.5mol/LNaHCO3溶液 D.1mol/LNaOH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取用块状固体 C.稀释浓硫酸 D.检查气密性.下列实验中错误的是A.B.蒸馏操作时,将温度计水银球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使用容量瓶和分液漏斗前,要先检查是否漏水后使用.在烧杯中加50mL水,将一小金属钠投入烧杯中,产生现象:①钠浮在水面上②钠沉在水底③钠熔化成小球④小球迅速游动且逐渐减小⑤发出嘶嘶的声音⑥滴入酚酞后溶液不变色。上述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②③⑤⑥ B.全部 C.①③④⑤ D.③④⑤⑥1.下列试剂的保存不正确的是A.漂白粉必须密封保存 B.液溴用一层水封盖再密封保存C.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D.新制氯水用无色的广口瓶保存1.化学兴趣小组按照左图连接好线路灯泡不亮,按照右图连接好线路灯泡亮,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NaCl固体是非电解质B.NaCl能使溶液中的水电离出大量的离子C.NaCl在水中能电离出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D.NaCl溶液是电解质15.纯碱和小苏打是厨房中两种常见的用品,它们都是白色固体。下列区分这种两种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分别用炒锅加热两种样品,全部分解挥发,没有残留物质的是小苏打 B.用洁净铁丝蘸取两样品在煤气火焰上灼烧,使火焰颜色发生明显变化的是小苏打 C.先将两样品配成溶液,分别加入石灰水,无白色沉淀生成的是小苏打 D.取少量样品分别加入两只小玻璃杯,再加入等量的食醋,产生气泡快的是小苏打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16.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4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2NAB.1 molL-1KCl溶液中含有Cl-的个数为NAC.常温常压下,22.4LCl2与足量的金属钠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D.标准状况下,22.4L的水中含有NA个H2O分子17.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KMnO4=K+ + Mn7+ + 4O2- B.NaHCO3 = Na+ + H+ + CO32- C.AlCl3 =Al3++Cl3- D.Al2(SO4)3=2Al3++3SO42-18.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向碳酸氢钠溶液滴加NaOH溶液 HCO3-+OH-=CO32-+H2O B.MgO溶于盐酸中:O2-+2H+ =H2OC.镁和稀硫酸反应 Mg + 2H+ = Mg2+ + H2↑D.氯气与水反应 Cl2+H2O2H+ + Cl-+ ClO-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碱石灰除去氯气中的水B.碘化银是感光材料,溴化银可用于人工降雨C.过氧化钠可用作潜艇里氧气的来源D.焰色反应实验中用硫酸清洗铁丝,灼烧后再沾取试样在酒精灯上灼烧观察20.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Cl-、Ba2+、CO32-、SO42-,现取三份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0.04mol气体;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到干燥沉淀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综合上述实验,你认为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该混合液中一定含有:K+、NH4+、CO32-、SO42-,可能含Cl-B.该混合液中—定含有:NH4+、CO32-、SO42-,可能含K+、Cl-C.该混合液中一定含有:NH4+、CO32-、SO42-、Cl-,可能含K+D.该混合液中:(K+) ≥ 0.2mol/L c(CO32-)0.2mol/LⅡ卷(非选择题 共55分)21.⑴6.02×1022个Mg2+ 约含 mol Mg2+,其质量为 g ;⑵3mol CO与2mol SO2的分子数比是 ,原子数比是 ;⑶标准状况下,448ml某气体的质量为0.64g,这种气体的摩尔质量 g/mol22.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 ,试回答:⑴当y=8时,该粒子可能是 (写出一种阴离子);⑵当x-y=10时,该粒子为 (选填“原子”或“阳离子” 或“阴离子”);⑶请写出y=1和y=7的两种原子对应单质发生反应生成产物的化学式 。23.下列A、B、C、D是中学常见的混合物分离或提纯的基本装置。请根据混合物分离或提纯的原理,回答在下列实验中需要使用哪种装置。将A、B、C、D 填入适当的空格中。⑴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 ;⑵与海水晒盐原理相似的是 ;⑶从溴水中提取溴 ;⑷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 。24.氯化钠溶液在生产、生活中都有广泛的用途,现配置1L 0.2 mol?L-1 氯化钠溶液。请回答下表中的问题:实验步骤有关问题(1)计算并称量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 g(2)溶解为加速溶解,可进行的操作是 (3)转移指出示意图中的两处错误:错误1: 错误2: (4)定容若俯视容量瓶刻度线,定容后会造成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25.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制备氯气并进行系列实验的装置(夹持及加热仪器已略)。⑴制备氯气选用的药品为固体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化学反应方程式: ;实验室也可用高锰酸钾制氯气:2KMnO4+16HCl(浓) =5Cl2↑+2MnCl2 +2KCl+8H2O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若消耗0.2 mol氧化剂,则被氧化的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是mol;⑵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 ;⑶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I、II、III依次放入_______;abcdI干燥的有色布条干燥的有色布条湿润的有色布条湿润的有色布条II碱石灰硅胶碱石灰无水氯化钙III湿润的有色布条湿润的有色布条干燥的有色布条干燥的有色布条⑷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强弱。当向D中缓缓通入少量氯气时,可以看到D中无色溶液逐渐变为________色打开D装置的活塞,使D中溶液滴入E装置,⑸装置F中用足量的NaOH溶液吸收余氯,试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 。26.我国有丰富的海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海水资源是当前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下图是某化工厂对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示意图: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I.⑴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⑵粗盐中含有Ca2+、Mg2+、SO42-等杂质,精制时所用试剂为:①盐酸②氯化钡溶液③氢氧化钠溶液 ④碳酸钠溶液,添加以上试剂的顺序 ;A.②③④①B.③④②①C.④③②①D.③②①④Ⅱ.提取粗盐后剩余的海水(母液),可用来提取Mg和Br2。⑴若用来提取Mg,根据上述流程,没有涉及到的反应类型是 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⑵氮气和氩是两种化学性质相对稳定的气体,都可用做白炽灯的填充气体。但工业上冷却电解无水氯化镁所得的镁蒸气时,却选择稀有气体氩。试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解释不选用氮气的原因: ⑶若⑥中反应所气态氧化剂寻找货源,合理的是 ;A.从外地购买B.在当地新建生产厂C.从本厂生产烧碱处循环 D.从本厂生产镁单质处循环流程⑦将溴单质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是基于溴单质具有 性⑷母液用来提取Mg和Br2先后顺序,甲乙两位工程师有不同观点:甲先提取Mg,后提取Br2乙先提取Br2,后提取Mg请你判断哪个更合适? (填“甲”或“乙”),理由是 。扬州大学附属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化学期中试卷题号答案ABDCCADBDB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江苏省扬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yi/208185.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