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一中高2016届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命题人:陆金东注意:答案必须填涂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计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读下图,虚线箭头表示天体的运动方向。读图,1~2题。1.该图共包含几级天体系统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若天体1为太阳,则诗中“婵娟”可能是A.天体2 B.天体3 C.天体4 D.天体2或天体4.如下图表示夏至日或冬至日四个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则四地纬度从低到高的正确排序是A.①③④② B.①②③④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读下面四幅图,完成4~5题。4.图中四点处于黄昏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5.图中四点所在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的是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读下,~题。.图中正确表示201年元旦地球所在公转轨道位置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当地球运行至公转轨道中的②位置时,有关太阳直射点及移动方向,正确的叙述是A.在北回归线以北,并向北移动B.在北回归线以南,并向南移动C.在南回归线以北,并向北移动D.在南回归线以南,并向北移动.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图中,表示地下储有石油的是 右图中,虚线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据此9~10题。9.下列对于图示信息的判断,正确的是①该图表示北半球 ②该图表示南半球③A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 ④BC是晨昏线中的晨线部分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0.如果C处某天文爱好者于7月6日18时观测到正北地平线上45°处有一恒星,当他第二天再次于同一方位观测到这颗恒星时,当地的地方时间是 A.18时 B.18时3分56秒C.17时56分4秒 D.18时56分4秒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读图,~题。.在二十四节气中最临近近日点的是A.小寒 B.大雪 C.小暑 D.大暑.二十四节气对我国农事活动安排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其最适用的地区分布在A.地区 B.平原地区C.珠江 D.黄河中下游地区.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包括地壳和地幔 ②主要是由各种岩石组成的 ③位于软流层以上 ④厚度不一,大陆部分厚,大洋部分薄,甚至缺失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图甲是“某地区地质地貌演变过程示意图”,图乙是“某地地层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题。 .图甲表示演变过程的四个阶段,正确的时间顺序是A.①④③② B.②③①④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图乙中①④地貌对应图甲中的A.①阶段 B.②阶段 C.③阶段 D.④阶段 据报道,西部大开发调研组在关于河西走廊的调研中,发现一处面积约为100多平方千米,形状特殊的花岗岩地貌,其外围分布着沉积岩。该处花岗岩岩体表面千疮百孔,形如蜂巢。“蜂巢”组合在一起,如流云翻浪,似百兽飞禽。伟硕岩体已被侵蚀得薄如蛋壳。花岗岩岩体绵延分布百里,相对高差百米以下。据此6~题。6.形成这种“蜂巢”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A.岩浆活动 B.风力沉积C.风力侵蚀 D.流水侵蚀7.关于此处花岗岩与沉积岩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花岗岩先形成,沉积岩后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B.沉积岩先形成,花岗岩后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C.沉积岩与花岗岩同时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D.根据材料,无法判断8.下图中的地貌与材料所述的“蜂巢”形成作用相同的是19.及其形成的地质作用分别对应于中的A.、① B.a、② C.e、③ D.d、④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题。 .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A.① B.② C.③ D.④. 对无线电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A.Ⅰ层顶部 B.Ⅱ层底部 C.Ⅱ层中部 D.Ⅲ层.2012年6月16日我国发射的“神舟”九号飞船的运行轨道所在的大气层A.气温在-50℃到20℃之间B.气温随高度增加平稳下降C.最低气温约为-80℃D.最高气温约为40℃下图为“大气热力作用示意简图”,完成2~题。.图中所示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A.① B.② C.③ D.④.表示大气对地面温室效应的是A.箭头①表示的辐射 B.箭头②表示的辐射C.箭头③表示的辐射 D.箭头④表示的辐射.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是因为A.① B.② C.③ D.④海子写过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现在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甲、乙两图分别是“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环流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据此完成~题。.甲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高的是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为了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如果你是导演,选择时段完成拍摄A.16时至次日8时 B.8时至16时C.18时至次日6时 D.6时至18时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阴影部分为气压带。读图,完成~2题。.图中字母M所表示的气压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2.下图中四组箭头,能正确表示D处风带风向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黄河形成“地上河”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的沉积作用B.冰川的搬运作用 C.流水的侵蚀作用D.风力的堆积作用选择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计0分。每小题)1.下列属于月球上没有生命物质存在原因的是A.与太阳距离太远B.宇宙环境不安全C.没有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D.2.在下列现象中,可以成为地球自转证据的是A.日月升落 B.C.月相变化 D.四季.地球同步卫星的绕地公转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自转速度比较,它们的A.角速度相同B.线速相同C.角速度不同D.线速度同.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是 A.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 B.天气晴朗干燥,大气透明度好,光照时间长 C.地势高,离太阳近,太阳辐射强 D.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下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读图,5~7题。35.图示的板块边界是A.与的碰撞边界B.向的俯冲边界C.D.生长边界6.以下地貌单元中,成因与图示机理相关的是A.东非大裂谷B.日本列岛C.阿尔卑斯山脉 D.山脉7.板块构造学说有助于人类进一步认识A.海陆间水循环的机理 B.洋流分布和运动规律 C.地震分布和活动规律 D.资源的分布规律读“近地面风的形成图”,~题。38.A.B.C.D.39.A.在相同气压条件下,陆地表面α比海洋大B.C.D.F2一定垂直F4 ,但不一定垂直于F340.在北半球各高度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同,自地面向上一定高度内,风的变化情况为A.风速变小B.风速变大,C.风向逆时针方向偏转D.风向顺时针方向偏转题(共题,共计0分。).甲图为北半球冬至日太阳光照示意图,乙图为我国部分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分)(1)在甲图中画出晨昏线,并中用表示夜半球的范围。(2)此后,太阳直射点向________(南或北)移动。(3)甲图中,①地昼长为________小时________点;①②③三地的夜长由长到短排序________①②③三地____________。(4)此,乙图中三个城市正午太阳高度由到短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5)此至次年3月1日,昼夜长短状况及变化趋势____________________。.读下面“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分析回答问题。(分)(1)图中石灰岩岩层的年龄比含煤地层的年龄______(或),判断理由是_________。(2)A处________,地貌是________,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例所示的四种岩层中,不可能找到古生物化石的是______,________。(4)图A、B、C三地________地,必须避开的_______地,必须避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分)(1)若此图是热力环流侧视图,A、B两处比较,_______处气温较低,_______处气压较低_______处。引起这个环流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2)若此图是城郊环流侧视图,则A、B中_______处是区,若在图中建设卫星城镇或建设排放大量大气污染物的工厂,是否合理____________。()若此图为中纬环流侧视图,则A处为________气压带,B处为________气压带,③处为________风带________。选择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计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择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计0分。每小题)三、综合题(共题,共计0分。).(分)(1)如图:(2分) (2)(3)12 6 ③②① ② (4分)(4)海口、汕头、北京(1分)(5)昼短夜长 且昼渐长,夜渐短(2分) 42.(分)(1)新 石灰岩层分布在含煤地层,其沉积时间较晚(2)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层较破碎,被侵蚀(3)花岗岩层 花岗岩属于岩浆岩(4)A C C断层构造,岩石破碎,地不稳,不适合建大型工程43.(分)(1)A B B冷热不均 (2)B 不合理。工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或卫星城镇排出的污染物会从近地面流向市区,加剧市区环境污染程度和相互污染。(3)副热带高 副极低低 中纬西 /西 西南 (8分)地面图图甲F4P1云南省玉溪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 Word版含答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yi/236793.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