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中学2015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统练试题高一 地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均不给分。2×40=80分)A. 宇宙飞船B. 航天飞机 C. 人造月球卫星 D. 天空实验室2.未来,我国宇航员在月球登陆后,可能观测到的现象有①流星现象②彗尾③极光④满天星星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D. ②④3.下列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按其内在联系正确的是A.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大气的反射作用B.早春和晚秋多云的夜晚不会有霜冻——大气逆辐射作用C.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气温不会太高——大气的散射作用D.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大气的吸收作用杭州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下图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回答5-6题。5.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A. 全球昼夜平分 B. 北半球为夏 C. 太阳直射10°S D. 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6.北京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 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 ④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下图中,横坐标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纵坐标为不同纬度四地点某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据此完成7-8题。7、图中四个地点按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 A.a—b—c—d B.a—b—d—c C.d—c—a—b D.c—d—b—a8、图中四个地点按昼长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是 gkstkA.a—b—c—d B.a—d—c—b C.b—a—d—c D.d—a—b—c读“东、西半球板块分布示意图”,完成9—11题。9.甲板块为 A.美洲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非洲板块10.2007年1月13日,日本北部的千岛群岛东部海底发生里氏8.3级地震。此次地震的震中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图中示意该位置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11.乙、丙板块相互碰撞,形成A.安第斯山脉 B.阿尔卑斯山脉 C.喜马拉雅山脉 D落基山脉浙江省江郎山景区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左下图),2010年8月作为“中国丹霞”的系列提名地之一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它是由巨厚的红色砂岩经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形成的。右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12-14题。12.如果中②属于内力作用过程,则江郎山的红色砂岩属于A.甲 B.乙 C.丙 D.丁1.形成丹霞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化和流水侵蚀作用 B.风化和风力侵蚀作用 C.冰川和流水侵蚀作用 D.地壳上升和流水侵蚀作用1.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壳的表层可转化为新的A.侵入岩 B.喷出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1下列四种地质现象中,主要属于内力作用的是A.云南路南石林的形成 B.长江口的崇明岛的形成C.撒哈拉沙漠沙丘的形成 D.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回答题。图所列景观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关于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主要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 B.②在板块交界处比较少见? C.③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 D.④主要分布在我国低海拔的平原区读左下图回答19-21题19.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图,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A.E处气温比H处高 B.F处气压比G处低C.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 D.E处的高度可达120千米20. 若此图为海陆间水循环侧视图,则A.G为海洋,H为陆地 B.环节②为人类提供了淡水资源C.环节③表示植物蒸腾作用和陆地水蒸发 D.环节①④均能造成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21.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洋流②为西风漂流C.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D.洋流④为赤道逆流上右图为“四种常见天气系统经过不同地区时气压变化过程曲线图”,读后回答22-24题。22.天气系统过境时,不会出现阴雨天气的曲线是A.① B.② C.③ D.④2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天气系统过境时会带来大风、雨雪天气 B.②天气系统垂直方向上的气流以上升为主C.③天气系统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D.④天气系统过境时天气晴朗24.“雾霾”是最近一段时间南方地区的主题词,多地 PM2.5测量计“爆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A.①天气系统过境时雾霾会加重,因为北方风沙被带来B.②天气系统过境时雾霾会加重,因为易形成“静稳天气”C.③天气系统过境时雾霾会加重,因为会产生持续性降水D.④天气系统过境时雾霾会加重,因为空气上升运动25.以下四图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26.下列地理现象,能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的是 A.晴朗天空呈蔚蓝色 B.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C.昼夜多云日温差小 D.春季多沙尘暴天气27.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B.三叶虫→鱼类→恐龙C.元古代→古生代→太古代 D.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类28.郑板桥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破岩”说明在土壤形成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气候 B.地貌 C.生物 D.水文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事实,结合下面透明玻璃瓶和温度计的实验完成29-30题。29.图中甲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十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A.25℃B.12℃C.10℃D.8℃30.青藏高原低主要是吸收哪部分少所导致的A.①B.② C.③ D.④下图为低、中、高三个不同纬度的自然带(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所储存养分百分比的多少,箭头的粗细表示物质养分流的大小)。读图,回答31-32题。?31.对土壤、生物量、枯枝落叶在生态系统所储存养分的比重大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土壤条件 B.气候条件 ?C.生物条件 D.地质条件.图中所示三个自然带纬度由高向低排列的顺序是? ?A.? ? B.? ? C.? ? D..有关成土母质与土壤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成土母质就是土壤B.成土母质为土壤提供全部的矿物养分C.成土母质的颗粒较细,则发育而成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细D.成土母质需进一步发育才能形成土壤,故其粒度与土壤质地并无关系.有关气候与土壤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少B.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化学分解和微生物分解都较快C.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多D.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土壤多呈现碱性.陡峭山坡上难以发育成深厚土壤的原因是A.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快B.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率较慢C.光热条件太差D.水分条件太差.四川盆地紫色土的形成主要是由下列哪种因素决定A..成土母质B.气候C.植被D.地形A.东北平原开荒、焚烧秸杆,加速有机质的还田速度B.黄土高原保塬、护坡、固沟,防治水土流失C.黄淮海平原实施排灌,调控土壤盐分D.江南丘陵地区使用石灰等物质,中和土壤酸度右上图为“亚洲东部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8-39题。?38. 图示自然带的分布主要体现了?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39. 自然带P在大陆东岸分布纬度较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洋流 C.太阳辐射D.大气环流40.下列是四座相同高度山地的垂直自然带带谱分布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四座山地都位于南北半球中的同一半球 B.甲丙丁在南半球,乙在北半球 C.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顺序是甲丙丁乙D.相同高度的山地垂直自然带带谱数量的多少与其所处的纬度高低有关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2小题,共20分)41.下图为“沿北回归线的东西向某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沿北回归线的东西向某剖面图1)从岩层形态上看,B处地质构造为 (2)G处地质构造为 (3)若开采石油、天然气,应在 处 。(4)若F点处在太平洋板块中,则E点应处在 板块中,E点所在的岛屿为我国的 岛图中的虚线圈 42. 读全球离岸风和迎岸风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全球离岸风和迎岸风分布示意图 台州中学2015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统练答题卷高一 地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2小题,共20分)41.10分(每空1分)gkstk(1) (2) (3) 处 。(4) , 岛 (1) , (2) , , (3) 台州中学2015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统练参考答案高一 地理1-5 CDBAD 6-10 ADBBD 11-15 BBACD 16-20 BCDBB21-25 BBCBC 26-30 BBCBC 31-35 BACBA 36-40 AAABD 41. (10分)(1)向斜;山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因而成山(2)断层,上升(3)D,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4)亚欧 台湾 海沟42. (10分)gkstk(1) 极夜 南 逆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2)温和多雨 西北 低温少雨 (3)秘鲁寒流 秘鲁渔场 上升补偿流gkst浙江省台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第二次统练地理试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yi/321970.html
相关阅读: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