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一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江西省吉安市2015-2016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测试时间:150分钟 卷面总分:150分)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一、(18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间或(jiàn) 驯熟(xùn) 忖度(duó) 否极泰来(pǐ)B. 敕造(chì) 悚(sǒng)然 迁谪(zhé) 悄无声息(qiāo)C. 内帏(wéi) 盥(huàn)洗 歆(xīn)享 穿红着(zhuó)绿D. 韶(sháo)光 榫(sǔn)头 朱拓(tuò) 踌躇(chú)满志褒贬分明的谥号 什么是谥号?这是在皇帝制度下(包括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时期),当帝王后妃、文武百官以及鸿儒耆宿和有“忠勇义烈”之举者死后,由朝廷或私家给予的盖棺定论性的称号。诚如《逸周书?谥法解》说:“谥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 对位尊者或贤者死后给谥号,是皇帝制度下礼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在《礼记》规定得很清楚。其《曲礼下》言,诸侯死后将要出葬时,“言谥曰‘类’”,就是说,其手下或亲人应当向天子请赐谥号,这叫做“请类”。《檀弓上》也说:“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死谥,周道也。”大意是:幼儿时取名,行冠礼时取字,50岁以后则以“伯、仲”等字词来称呼;至于死后则要给以谥号。这些都是周朝礼制所规定的。 那么,谥号究竟起于何时呢?《逸周书?谥法解》说:“维周公旦、太公望开嗣王业,建功于牧之野,终将葬,乃制谥,遂叙谥法。”这就是说,谥号这种制度起于周初开国功臣周公与姜太公死后临葬之际。而《世本》则干脆说,周公旦、太公望“制谥法”。清人方苞《谥法》也说:“周公所以因而作谥法也。”今人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对此亦持肯定意见,称开创中国谥号制度者“不能说是别人,只能归之周公。这是他为巩固周政权而制礼的一个组成部分。” 对此,王国维认为:“周初诸王,若文、武、成、康、昭、穆,皆号而非谥也。……谥法之作,其在宗周共、懿以后乎!”(《观堂集林》卷十八《通敦跋》)王国维的意思是说,谥号制度当起于西周中后期。 郭沫若则在王国维的基础上,提出包括西周至春秋现今知道的历代周天子、诸侯国国君的谥号,不是生号(活着时就有的称号)便是后人的伪托。所以,“谥法之兴,当在春秋中叶以后”,甚至“当在战国时代”;因为那时学者“惯喜托古作伪”,《逸周书》就是战国时学者“伪托之结晶”,而《谥法解》乃“其结晶之一分子也。”(《金文丛考?谥法之起源》) 另有一些学者如吴静渊、屈万里、黄奇逸、袁庭栋等,则认为谥号制度当滥觞于殷商而通行于周。对此,笔者也是赞同的。 在皇帝制度下,君王的谥号,由礼官议定;臣下的谥号,则由皇帝赐予(也多经礼官议定)。一般来说,谥号是对死者一生行为的一种肯定性的评判,目的是为在世者及后人树立一种德行的榜样。这一点,在《礼记?表记》里讲得也很明白: 子曰:“先王谥以尊名,节以壹惠,耻名之浮于行也。是故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以求处情,过行弗率,以求处厚;彰人之善而美人之功,以求下贤。是故君子虽自卑而民敬尊之。”游仙都峰记袁枚 或告余曰:“子从雁宕(即雁荡山)归,则永嘉之仙岩、缙云之仙都峰,均可游焉。”余谨识之。误记仙岩为归途之便,舟行十里,方询土人。曰:“南北殊路矣。”心为缺然。及至缙云,以仙都谋之邑宰,有难色,以溪涨辞。余遂绝意于游。 行三十里,止黄碧塘,日已?,望前村瓦屋鳞列。从隶曰:“此虞氏园也,盍往小憩?”如其言,园主迎入茗饮,未暇深语,仍还旅店。将弛衣眠,闻门外人声嘈嘈,则虞氏昆季,曰:“别后见名纸,先生即袁太史乎?”曰:“然。”乃手烛上下照,?且骇曰:“我辈幼读先生文,以为国初人,年当百数十岁。今神采若斯,是古人复生矣。愿须臾留,明日陪游仙都。”余未及答,而少者卷帐,长者捧席,家僮肩行李,已至其家,折暨张饮。 次日,厨具馔,里具车,导入响岩。石洞隆然,叩之应声。有小赤壁,有鼎湖,草树卉歙,高不可上。仙榜岩雉堞横排,可书数百姓名。谷为溪水所啮,非梯莫登,仅遥瞩,于大方石上有宋嘉定磨崖,及王十朋诗,约略可识。未一日,而仙都之游毕,仍宿虞氏家。 嘻!是游也,非虞氏主之,则仙都不可游;非从隶有请,则不诣虞氏;非日尚晏温,或有雨。则从隶虽请亦不往;非具生纸以名通,则虞氏亦不知我为何人。我之当游仙都,仙都之当为我游,天也,非人也。然仙岩咫尺可游,而于意外失之。仙都心已决舍,万不能游,而于意外得之。一游也,无大关系,而世事之舛如是,其它何可类推哉!亟记之,以志遭逢之奇,以表虞氏好贤之德。主人名沅字启蜀,为唐水兴公之后人。江城梅花引?雨中接云姜信清?顾春 故人千里寄书来,快些开,慢些开,不知书中安否费疑猜。别后炎凉时序改,江南北,动离愁,自徘徊。 徘徊,徘徊,渺予怀。天一涯,水一涯。梦也,梦也,梦不见,当日裙钗。谁念碧云凝伫费肠回。明岁君归重见我,应不是,别离时,旧形骸。塬上风景银笙 陕北的地形复杂多样。一山有一山的风姿,一水有一水的身形。论起最妙处,当数“塬”。 塬是陕北南部的特有地形。指的是山上的平地。北部的山是浑圆的,走上山顶也就是下山的起点。而塬,是爬上山后竟是平展展的地,尽管塬的两边都有沿,在塬上行走,如在平原上一般。大的如洛川塬、羊泉塬,长近百里,宽也有一二十里。小塬则三五十里不等。 塬的年龄比起山的年龄似乎要年轻一些。据说,远古时期黄土高原是一片大海,随着地壳的变迁,水退了,高原露出了水面。由于水无休无止地冲刷,时间长的,变成了一座座山;时问短的,保留下塬。但不管山或塬,它的形成都不能以世纪来计算了。 塬上好风景。它不像山,给人的是一个狭小的空间。走在山中,总有一种压抑感。站在塬上,极目远望,无遮无拦。若是夏天的傍晚,一天的火烧云变来变去,你看得是那么清,那么细。塬似乎离天近了许多,一天的云锦和五彩的塬连成一体,你分不清那儿是天,那儿是地。若是秋夜,蓝蓝的天是那么开阔,一天的星斗闪闪烁烁,你觉得天是那么遥远。凉风从塬上刮过,若仙风拂面,如入苍穹,你感到了舒畅,感到一种旷古的美。 塬也是很古老的,古老到驮不动历史的重负。多少美丽的传说给塬镀上了光彩,光轩辕黄帝就不知赋予人们多少想象。 黄帝是我们民族的祖先。古塬上的黄帝陵埋下华夏子孙多少寄托?塬下的黄帝庙香火繁盛了两千多,但居然没有一尊黄帝的塑像!我常常想,这是为什么?是因为年代太久远了人们无法塑造?还是因为那时缺少先进技术无法为黄帝照相、绘画? 去年重阳节,在古塬上举行了盛大的祭祖活动。节目中有一个先民祭祖的演出,让我心灵发生了长久的震撼。 先民祭祖,也当是原始部落时期。先民们穿着草叶制作的衣服,虔诚地边舞边拜,表达了先民对黄帝的崇敬。尽管他们的表演不是高超的,但总模拟了一个原始的仪式,展示了先民生活的一个侧面。几分钟的表演让人久久不能忘怀,时不时眼前便浮现出演出时的情景。 古塬与黄帝连在一起,足证明塬的古老了。古塬的每一寸土地,都能讲说许多古老的故事。 传说当年王莽追杀刘秀,刘秀一古脑地跑到古塬上。他在前边跑,王莽在后边追。塬畔上突然遇见一片酸枣林。酸枣树上长满浑身刺,每根刺的下面还长着弯钩。刘秀走一步,弯钩把他的衣服钩一下,速度大大减慢。眼看追兵已近,他口中喃喃念道:酸枣林啊酸枣林,如能救我刘秀一命,我让这塬上的酸枣树都不长钩。这一祈祷感动了上苍,酸枣树的弯突然一下子都掉了。直至今日再没长出弯钩,这是古塬上酸枣树和其它地方的酸枣树的最大差别。 刘秀跑上古塬后跑的更快了,可追兵也快了。塬上无遮无拦,他人困马乏。正在走投无路时,看到一个农夫正在犁地,他翻身下马,让马向前跑去,他躲在犁沟中。追兵从身边跑过了,并没发现刘秀。刘秀拣了性命重整旗鼓,终于夺得了东汉江山。 被岁月剥蚀得比较长的小塬,也都是一部浓缩的古今风景。或站立着一座古塔,或保留着一座古寺。那塔那寺讲说了多少或喜悦或凄凉或悲壮或绵软的故事,只有叩响它们的心扉才会畅出历史的河流。 塬上好风景。 踯躅在塬上,那田土与往日大不一般了。宽大叶子的烤烟一株株地从塑料地膜下长出来,迎风挺立,抖起了新的威风。那一片片苹果园,吸收了高原的阳光和雨露,把特有的滋味甜遍了神州大地。那高高的杨树林伸开巨大的臂膀,把高原画成一个个方阵,变成美丽的图画。破窑洞被新的楼房所代替。 夜晚来临的时候,塬上是另一风景:千万支中放出袅袅的炊烟,渐渐黯淡了天空、黯淡了塬面、黯淡了人影。只有小城里灯火通明,像是亮亮的航标,吸引着远远近近的人们步入甜甜的夜生活。 塬整个儿隐没了。只有灯火正红。 商人运一车货物经过一片松软的土地,车轮下陷,怎么拉也转动不起来。商人找来几个农夫,答应付给他们每人一些钱,让他们帮忙把货车拖上大路。农夫们给货车前端套上绳子,每人各拽一根绳头,站成一排,向前拉车。众人喊了半天号子,然而,货车始终没有驶离原地。商人看到有人只是出工不出力,决定改换一种方法,按出力的大小支付酬劳。这些人中有两个爱耍滑头的,故意把面部表情做得夸张,以表示自己使出了最大的力气。而真正卖力的农夫,头都埋在胸前,两腿蹬直,向前拉车,货车终于驶出了这片松软的土地。商人依照观测的结果,支付酬金给他们,两个耍滑头的只分到很少一点钱。他们质问商人: “难道我的号子喊得不够响亮吗?”一个说。 “或是我的表情不够扭曲?”另一个说。 商人说道:“我没有注意你们的表情,也没有听你们的号子,我只注意你们走过的脚印。” 众人朝商人手指的方向望去,凡是耍滑头人的脚印都非常浅,就像正常走过一样;而那些江西省吉安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yi/325326.html

相关阅读: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质检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