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一地理第一学期寒假试卷精选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一 来源: 高中学习网

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小编准备了高一地理第一学期寒假试卷,希望你喜欢。

2015-2016高一地理第一学期寒假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影响地球气候 B.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C.产生磁暴 D.干扰地球大气电离层

2.对北京时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东八区的区时 B.东八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C.东经120的地方时 D.北京市的地方时

3.黑子和耀斑作为太阳活动的标志分别出现在太阳的( )

A.光球层和色球层 B.色球层和日冕层 C.光球层和日冕层 D.日冕层和色球层

4.下列天体系统中,级别相同的是( )

A.总星系和河外星系 B.河外星系和银河系 C.银河系和太阳系 D.地月系和太阳系

读地球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示意图,判断56题。

5.图中代表黄赤交角的数码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若黄赤交角变小为20,则( )

A.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变大 B.极昼、极夜的范围变小

C.热带范围变小、寒带范围变大 D.温带范围变小

读下图,完成78题。

7.在A、B、C、D点中,地球自转速度是( )

A.各点角速度相等,线速度由大到小依次是A、B、C、D

B.各点角速度相等 ,线速度由大到小依次是C、D、B、A

C.A无角速度和线速度,B、C、D三点角速度相等,线速度B最大,C最小

D.B、C、D三点角速度相等,线速度B最小,C最大,A无角速度和线速度

8.图中地方时相同的点是( )

A.C与D B.B与C C.C与E D.E与F

9.下列地理事物与其相对应的成因连线正确的是( )

A.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风力堆积作用

B.高山上的冰斗、角峰冰川堆积作用

C.干旱地区的蘑菇石褶皱隆起

D.长江三峡、黄果树瀑布流水侵蚀作用

10.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会议于2014年11月5日至11月11日在北京召开,那么当北京时间为2014年11月11日11时11分11秒时,位于西五区的华盛顿的时间是( )

A.11日19时11分11秒 B.11日16时11分11秒

C.12日0时11分11秒 D.10日22时11分11秒

读下图,回答第11小题。

11.图中能反映黄河下游水体相互补给关系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下面所示四幅图中,常用来表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的是( )

读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示意图(下图),回答13题。

13.图中气压带代表(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

14.下列四幅风带图中,属于北半 球东北信风的是 ( )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5题。

15.图中③⑤⑦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 )

A.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B.太阳辐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C.大气逆辐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 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

读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完成1617题。

16.图中表示气压相等的数码是( )

A.④和⑤ B.①和③ C.①和④ D.③和⑤

17.若上图是关于甲、乙两地对流层高空气压与等高面关系图,则关于两地大气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气压低于乙地 B.甲地气温高于乙地 C.甲地空气受热下降 D乙地易形成阴雨天气

读某区域等温线分布图,完成1819题。

18.对图示区域位置、季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1月 B.南半球,7月 C.南半球,1月 D.北半球,7月

19.B处洋流的性质和流向分别为( )

A.寒流,由北向南 B.寒流,由南向北 C.暖流,由北向南 D.暖流,由南向北

读下面水循环示意图,完成2022题。

20.该示意图中③①④⑤四个箭头共同表示的水循环是( )

A.海上内循环 B.陆地内循环 C.海陆间循环 D.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循环

21.一江春水向东流在示意图中表示为( )

A.③ B.④ C.⑤ D.⑥

22.人类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 )

A.地下径流 B.地表径流 C.降水 D.蒸发

读下面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2324题。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箭头②表示外力作用,其余均为内力作用 B.三大类岩石之间可直接相互转化

C.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之间可直接相互转化

D.只有岩浆岩在高温高压下,才可能形成变质岩

24.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下面四幅海拔5000米的山地垂直自然带谱规律示意图,回答2526题。

25.四座山位置由低纬向高纬排列的正确顺序是( )

A.乙甲丙丁B.丁丙乙甲C.乙丙甲丁D.丁甲丙乙

2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四座山中位于南半球的是甲和丁 B.甲乙丙丁四座山中位于南半球的是乙和丙【2016高中生寒假专题】

C.甲乙丙丁四座山中位于北半球的是乙和丙 D.甲乙丙丁四座山 中位于北半球的是甲和丁

下图为某区域洋流环流简图,右侧箭头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读图完成2729题。

27.流经a处的洋流流向与下列四幅图所示一致的是( )

28.a、b、c、d四地的洋流和海水性质比较( )(注:盐度高低与水温高低成正相关)

A. a处为暖流,盐度最高 B. b处为寒流,温度最低

C. c处为寒流,盐度最低 D. d处为暖流,温度最高

29.如果该区域为太平洋,则下列洋流对应正确的是( )

A.a为东澳大利亚暖流 B.b为北赤道暖流 C.c为秘鲁寒流 D.d为西风漂流

下图为某河流河曲处的示意图。读图回答3031题

30.下列四幅河床横剖面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沿EF断面的是( )

31.有关该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规划在E、F两地建一河港,应选择在E地 B. 此河流一定位于南半球

C. 若规划在E、F两地建一河港,应选择在F地 D. 此河流一定位于北半球

下图的甲、乙两图示意两种常见的热力环流,读图完成3233题。

32.甲图所示的热力环流( )

A.出现在白天 B.出现在夜间 C.此时陆地近地面为低压 D.此时海洋高空为低压

33.乙图中( )

A.市区气温高于郊区 B.市区气压高于郊区

C.在①地建设绿化带比在②地更合理 D.在②地布局水泥厂比①地更合理

读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回答3436题。

34.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Ol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 B.1020盛行东南风

C.2030盛行西北 风 D.3040盛行西南风

35.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 )

A.甲表示3月份、春季 B.乙表示7月份、夏季

C.甲表示9月份、秋季 D.乙表示l月份、冬季

36.下列各图与上图中P点气候特征相匹配的是 ( )

① ② ③ ④

A.① B.② C.③ D.④

读下图回答3739题。

37.图中河流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是( )

A.侵蚀、搬运、堆积 B.搬运、侵蚀、堆积

C.侵蚀、堆积、搬运 D.堆积、搬运、侵蚀

38.图中d农业区和c城区所在地区的河流地貌的名称是( )

A.瀑布、河漫滩平原 B.冲积扇、三角洲

C.三角洲、冲积平原 D.河漫滩平原、冲积扇

39.下列关于图中铁路、农业区、城区的布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d处位于山前地带,土层厚、水源丰,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B.b处附近处于河流沿岸低地,地势平坦,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C.c处位于河流下 游入海口附近,交通条件得天独厚,利于城市的发展壮大

D.与公路建设相比,铁路投资少、技术要求低,故图示区域的交通运输以铁路运输为主

2016年11月,日本小笠原群岛附近发生海底火山喷发,形成一个小岛,据此完成40题。

40.日本频繁发生火山、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

B.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

C.位于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

D.日本领土组成主要以火山岛为主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41.读 下图2月大洋表面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此图反映的是北半球大洋表层水温分布状况。图中①代表的渔场是 ________ 渔场,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图中A处海区等温线比B处海区等温线稠密的原因是 。(1分)

(3)与大洋西岸等温线相比,大洋东岸等温线在甲处海域向 (南、北)方向突出,主要是甲处受 __________洋流的影响。(2分)

(4)若此时间段轮船由B处海域进入地中海的航行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指顺水或逆水,顺风或逆风的情况),进入地中海地区时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 (3分)

(5)经过乙处的洋流名称是________洋流,分别简述经过甲处和乙处的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3分)

高一地理第一学期寒假试卷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yi/340272.html

相关阅读:高一学期地理期末试卷(有答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