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东新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综合练习22(新人教必修二)
一、
读几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以下2题。
地区种植业比重畜牧业比重商品率投入劳动力数量
甲82%10%20%多
乙40%50%90%少
丙6%90%89%少
1.甲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
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种植园农业
2.与丙地区农业相似的地区是( )
A.刚果盆地 B.四川盆地
C.潘帕斯草原 D.墨累—达令盆地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工业、商业和居住用地比例时空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2题。
3.曲线①、②、③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符合一般城市三类用地时空变化特点的是( )
A.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
B.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
C.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
D.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
4.2005年与1990年相比,距市中心12千米处( )
A.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居住用地比例减小
B.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C.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工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D.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读某城市内部和对外联系路线图,完成以下2题。
5.最不可能发展成为商业中心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对图中路线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城市内部道路网比较合理B.城市内部道路不宜改造成为“井”字形
C.城市内部联系十分便利D.高速公路、铁路应穿越城市中心
2009年3月28日,一场全球3 000多个城市参加的地球一小时关灯(晚八点半熄灯一小时)接力从新西兰起,经大洋洲进入亚洲,环绕地球一周,最终在北美洲结束。据此回答以下2题。
7.当地球一小时关灯接力从新西兰开始时( )
A.北京人正在家里看晚间电视剧B.伦敦正是早上
C.纽约时间是3月29日15时30分D.阿根廷人正在吃午饭
8.参加“地球一小时”活动的目的是( )
A.节约能
B.应对全球金融危机
C.了解和认识世界,维护世界和平
D.改变全球民众对于二氧化碳排放的态度
读工业生产成本比重示意图,回答以下3题。
工业生产成本比重
9.在我国,发展甲类工业最具优势的地区是 ( )
A.西北内陆地区 B.长江三角洲
C.东半岛 D.辽东半岛
10.下列工厂布局与乙类工业的区位要求相符的是 ( )
A.在广州建棉纺厂 B.在上海建钢铁厂
C.在南京建石化工厂 D.在舟建水产品加工厂
11.20世纪下半叶,丙类工业在东亚转移的先后顺序是 ( )
A.日本→中国沿海→韩国→中国内地?
B.中国内地→中国沿海→韩国→日本?
C.日本→韩国→中国沿海→中国内地?
D.韩国→日本→中国沿海→中国内地?
生物长期适应气候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生长发育节律,这种现象称为物候现象。读“多年平均情况下三月上旬我国某种农作物物候现象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题。
12.该农作物及其物候现象差异的主要因素最可信的是( )
A.水稻 光照 B.甘蔗 水分
C.花生 湿度 D.冬小麦 热量
二、题
13.20世纪90年代以花卉消费的国际需求迅速增长,北美、日本、欧洲成为世界三大花卉消费市场。同期,下图所示国家成为所在大洲第二大花卉出口国。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该国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
(2)说明该国有利于花卉生长的自然条件。
(3)概述该国发展花卉产业的社会经济条件。
14.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和世界几个国家城市化进程图
材料二 世界特大城市的发展趋势
年份特大城市人口占城市特大城市数量(个)
总人口(%)
世界发达
国家发展中国家世界发达
国家发展中国家
1960114625229.530.428.4
198022210311934.033.434.6
200040812927940.834.044.2
(1)对照材料一中的两幅图,可以发现目前日本处于城市化的________时期,未发展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印度处于城市化的________时期,未发展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趋缓,甚至在一些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请分析原因。
(3)请根据材料二的数据分析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发展合理吗?说出你的理由。
(4)试分析近半个世纪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上的差异和原因。
0.2011年东新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综合练习22(新人教必修二)
一、
1. [解析] 从表格中各类数据可以看出,甲地区种植业比重高达82%但商品率很低可知甲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符合水稻种植业的特点。
[答案] A
2. [解析] 丙地区农业构成中,畜牧业比重高达90%且商品率为89%,应为大牧场放牧业,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属于该种类型。
[答案] C
3. [解析] 曲线①从市中心向郊区逐渐减少,市中心面积比例下降,郊区面积比例上升,符合居住用地特点。曲线②从市中心向郊区逐渐增大,市中心比例下降,郊区比例上升,符合工业用地特点。曲线③面积比例较小,从市中心向郊区下降,2005年比1990年有所增长,应为商业用地。故C正确。
[答案] C
4. [解析] 在12千米处,曲线①居住用地面积比例上升,曲线②工业用地面积比例上升,曲线③商业用地面积变化很小。故B正确。
[答案] B
5. [解析] 丁既不符合市场最优原则,也不符合交通最优原则。
[答案] D
6. [解析] 高速公路、铁路穿过市中心,会干扰城市交通。
[答案] D
7. [解析] 新西兰位于十二区,比北京时间早四个小时,其晚上八点半熄灯时北京时间是16时30分,纽约时间(西五区)是3月28日3时30分,阿根廷时间(西四区)是3月28日4时30分。
[答案] B
8. [解析] “地球一小时”活动旨在让全球民众了解过量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目前已极大地威胁到地球人类的生存,只有改变全球民众对于二氧化碳排放的态度,才能减轻这一威胁对人类造成的影响。
[答案] D
9.解析:本题体现了考纲对“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的要求。甲类工业科技投入比重大,属于技术导向型,应该布局在科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
答案:B
10.解析:本题考查了工业的区位选择。乙类工业原料投入比重大,属于原料导向型。
答案:D
11.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识记地理信息、掌握地理原理、运用地理规律的能力。丙类工业工资投入比重大,科技投入比重小,属于劳动力导向型,具有充足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其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答案:C
12. [解析] 根据农作物分布可知,该农作物最可能为冬小麦,其物候现象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
[答案] D
二、题
13.解析:(1)地理位置应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大洲位置等阐述;地形的特征应从地形的类型和地势特征等描述;从该地区经纬度和图例判断地理位置,而地理位置和图例是地形特征判读的依据。
(2)花卉生长的自然条件要求气候温和,水量适宜等。该地区位于赤道地区,地势高,气候温暖,年温差小,蒸发较小,雨量较充沛,光照相对充足,适宜花卉生长。
(3)花卉生产还需要便利的交通运输和广阔的市场,该地自身市场较小,只能利用航空运输;北美、欧洲等花卉消费市场广阔;该地劳动力廉价,成本较低;政府政策的扶持,有力地推动花卉种植和出口。
答案:(1)位于南美洲(西)北部,赤道从北部穿过(位于低纬地区或热带地区),西临太平洋。地形以高原地为主,多高峰。
(2)(地处低纬)雨量较充沛,(地势较高)常年光照充足,气候温暖,年温差小。
(3)通过航空运输,可以方便联系北美、欧洲等花卉消费市场,该国(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廉。(政府决策)推动花卉种植和出口。
14.解析:第(1)题,根据城市化进程示意图,确定城市化每个时期划分的标志;根据日本和印度目前的城市化水平,确定其所处的时期和发展趋势。第(2)题,该现象属于城市化过程中的“逆城市化”,回答时可按引起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组织答案。第(3)题,不同规模的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同,合理的城市构成应是大、中、小城市的数目为“金字塔”状。第(4)题,城市化进程和水平与经济的发展程度和工业化水平直接相关,在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化速度和水平时,应当从其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程度入手综合分析。
答案:(1)③ 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甚至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② 人口向城市迅速集聚,城市化进程加快
(2)随着大城市的过度扩张,城区人口过于密集,居住、就业条件逐渐恶化,加上私人小轿车的普及和交通、通信的现代化,城市居民陆续外迁;由于市中心地租昂贵,一部分商业和制造业由市中心区向边缘区迁移,城市外围人口增加;发达国家为了减轻中心城区的压力,建设了卫星城和工业区。
(3)不合理。从城市化进程上看,总体水平较低,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从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上看,一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了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如巴西),另一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则显著落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的进程(如印度);从大城市发展速度上看,大城市发展过于迅速,中小城市发展滞后,不仅不能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别,反而会引发更多社会问题。
(4)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比发达国家的快。原因:发达国家由于城市化水平已经很高,部分大城市开始出现逆城市化;发展中国家由于获得民族独立,经济发展迅速,人口过快增长,城市化速度加快。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yi/34481.html
相关阅读:高一学期地理期末试卷(有答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