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乐安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一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一、基础知识与运用(18分)1.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阻遏(è) 颓圮(pǐ ) 漫溯(suò) 鲰(zōu)生B.长篙(gāo ) 彘(zhì )肩 叱(chì )骂 青荇 (xíng)C.犒(kào )赏 忸怩(nì ) 濡(rú )湿 船舸(kě)D.浮藻(zǎo) 淬(cuì )火 河畔(pàn) 游说(shuì)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 ? 标新立意 ? ? ? 醉翁之意不在酒B.? ? 功亏一篑 ? ? 坐收渔利 ?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C. ? ? 察言观色 ? ?潜移默化 ? 言必信,行必果D. ? ? 勾心斗角 ? 沧山如海? 毕其功于一役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划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想想为革命牺牲的先烈,个人受点_______算什么。又有一次日本作家由起女士访问上海,来我家_______,对日本产的包弟非常喜欢。“保卫钓鱼岛”网站遭受黑客袭击,_______仍在修复当中。A、委曲 作客 目前 B、委曲 作客 日前C、委屈 做客 目前 D、委屈 做客 日前A.我们是幸运的,风华正茂之时恰逢改革盛世,又怎能虚掷光阴呢?B.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深孚众望,结果落选了。C.走私集团没费太大精力就把这些人都收买了,并使他们成为其中流砥柱。D.2010年11月12日,第十六届亚运会在广州举行,羊城万人空巷,人们都守在自家电视机前,街上显得静悄悄的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互联网在中国民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成为中国公民行使表达权、监督权、知情权和参与权的重要渠道。D.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取决于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数量。D.虽然我国粮食连续六年大丰收,但机械化水平不高,种粮的比较效益还是较低,同时还面临着极端气候增多、生态环境恶化。二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匈奴西迁与匈牙利人的祖先崔建国公元374年,一支自称“匈人”,不知来自何方的由剽悍、强大的骑兵部队组成的大军如神兵天降,突然出现在欧洲东部。它以雷霆万钧之力横扫东、西哥特人,随即又击败东罗马帝国,然后屯兵中欧匈牙利平原,建立了显赫一时的匈奴帝国,并一度与西罗马帝国形成对峙局面。在匈人神出鬼没、势如破竹的重击下,晕头转向的欧洲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始终未能弄清自己对手的底细。因此,匈人的来龙去脉就好像被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时光荏苒,直到18世纪后期,终于有人试图揭去这层面纱。法国历史学家德?揆尼首先在其《匈奴、突厥、蒙古及其他西部鞑靼各族通史》中提出,这个神秘莫测的匈人就是中国历史上被迫西迁的匈奴人。此论一出,英国历史学家吉本率先在《罗马帝国衰亡史》中引用了揆尼“匈人来源于匈奴”的说法。由此,马上在欧洲史学界引发了一场持续至今的激烈的论战。“从18世纪以来,这个问题曾进行过不停地辩论,但毫无结果。”但是,就总体而言,大多数学者趋向于“匈人就是匈奴”的观点。那么,对于这个问题,应有很大发言权的中国学者是持什么观点的呢?事实上,在中国的史籍中,自窦宪将北匈奴击败,迫其西迁后,北匈奴就像断线西飞的风筝,突然失去了踪迹。因此,中国学者并不知道匈奴西迁的行踪。由于中西交通和中西文化交流上的闭塞封闭状况,中国学者直到近代才得知匈奴与欧洲历史有关。首先发现这个问题的是洪均,他在《元史译文证补》里,从西方著作中引述了匈奴侵入欧洲的过程。此后,章太炎在《匈奴始迁欧洲考》一文、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也注意并研究了这段历史。不过,与欧洲学者迥异,中国学者几乎全都认定“匈人就是匈奴”。然而,中国学者的加盟并没有使“匈人就是匈奴”说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因为仍有不少疑点没有澄清。其中,尤其让人困惑的是,从中国史籍记载自公元91年北匈奴西迁起,到欧洲史籍记载公元374年匈人击灭顿河以东的阿兰人止,这中间北匈奴有280多年的历史竟是空白!也就是说,从中外史籍中几乎找不到一点北匈奴西迁的线索。为了查证这280多年的历史,弄清北匈奴西迁的过程,中外学者特别是中国学者进行了一系列考证和论争。如齐思和认为,北匈奴从公元91年离开漠北单于庭,到4世纪70年代出现在东欧,有一个逐渐西移的漫长的过程,它可分为四个阶段:91~160为悦般时期;160~260为康居时期;260~350为粟特时期;350~374为阿兰时期。但林干则将北匈奴西迁的过程分为三站:第一站迁往乌孙的游牧地,第二站为康居,第三站为阿兰聊(奄蔡)。当然,这些考证由于立论的史料过于零散和欠缺,难免疏漏和错误,它们能否成立尚需事实,尤其是地下考古资料的证实。但是,它多少拂去了一些积淀已久的尘埃,使之隐约露出了历史真相的轮廓。其功绩是难以抹煞的!“匈人就是匈奴”的假说虽然还没有定论,但它所具有的合理性却是显而易见的,绝非像某些西方学者所说的是空穴来风。况且,还有资料证实,公元5世纪时,匈人帝国极盛时期的君王阿提拉在述说其祖先时,曾用无比骄傲的口吻自豪地宣称,他可以将其先祖追溯到1 000多年前著名的匈奴首领身上,他列举的名字与中国史籍中的记载大体吻合,这也可以算作“匈人就是匈奴”的一个旁证吧?7.下列关于“北匈奴西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据中国史籍记载,北匈奴于公元91年西迁,在公元374年匈人击灭了顿河以东的阿兰人。B.神秘莫测的匈人可能就是中国历史上被迫西迁的匈奴人。C.在研究“北匈奴西迁”这一问题时,章太炎、梁启超等中国学者几乎都认同“匈人就是匈奴”这一观点。D.关于“北匈奴西迁”的过程,在目前的考证和论争过程中有这两种观点,一是四段论,一是三站论。8.下列关于“匈人就是匈奴”说无法取得突破性发展的原因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中外学者,特别是中国学者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但是缺少足够的事实证据,尤其是缺少地下的文献资料。B.北匈奴有280多年的历史都是空白的,中国史籍中几乎找不到一点北匈奴西迁的线索。C.中外学者在弄清北匈奴西迁的过程所进行的相关考证中,由于立论的史料过于零散和欠缺,难免会出现一些疏漏。D.北匈奴人神秘莫测,被迫西迁后,就像断了线的风筝,突然失去了踪迹。导致中国学者并不知道匈奴西迁的行踪。9.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18世纪后期的法国历史学家德?揆尼是世界上第一位研究“北匈奴西迁”的人,他在欧洲史学界引发了一场论战。B.首先发现匈奴与欧洲历史有关的是中国学者洪均,他在《元史译文证补》里提出了匈奴侵入欧洲的创见。C.虽然匈人帝国的君王阿提拉在述说其祖先时,列举的名字与中国史籍记载大体吻合,但并不能为“匈人就是匈奴”这一问题下定论。D.“匈人就是匈奴”的假说之所以还没有定论,是因为它明显缺乏合理性。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每题3分,共9分)贺若弼字辅伯,河南洛阳人也。父敦。以武烈知名,仕周为金州总管,宇文护忌而害之。临刑,呼弼谓之曰:“吾必欲平江南,然此心不果,汝当成吾志。且吾以舌死,汝不可不思。”因引锥刺弼舌出血,诫以慎口。弼少慷慨,有大志,骁勇便弓马,解属文,博涉书记,有重名于当世。周齐王宪闻而敬之,引为记室。未几,封当亭县公,迁小内史。周武帝时,上柱国乌丸轨言于帝曰:“太子非帝王器,臣亦尝与贺若弼论之。”帝呼弼问之,弼知太子不可动摇,恐祸及己,诡对曰:“皇太子德业日新,未睹其阙。”帝默然。弼既退,轨让其背己,弼曰:“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所以不敢轻议也。”及宣帝嗣位,轨竟见诛,弼乃获免。寻与韦孝宽伐陈,攻拔数十城,弼计居多。高祖受禅,阴有并江南之志,访可任者。高颖曰:“朝臣之内,文武才干,无若贺若弼者。”高祖曰:“公得之矣。”开皇九年,大举伐陈,以弼为行军总管。将渡江,酹酒而祝曰:“弼亲承庙略,远振国威,伐罪吊民,除凶剪暴,上天长江,鉴其若此。如使福善祸淫,大军利涉;如事有乖违,得葬江鱼腹中,死且不恨。”先是,弼请缘江防人每交代之际,必集历阳。于是大列旗帜,营幕被野。陈人以为大兵至,悉发国中士马。既知防人交代,其众复散。后以为常,不复设备。及此,弼以大军济江,陈人弗之觉也。袭陈南徐州,拔之,执其刺史黄恪。军令严肃,秋毫不犯,有军士于民间沽酒者,弼立斩之。进屯蒋山之白土岗,陈将鲁达、周智安、任蛮奴、田瑞、樊毅、孔范、萧摩诃等以劲兵拒战。田瑞先犯弼军,弼击走之,鲁达等相继递进,弼军屡却。弼揣知其骄,士卒且惰,于是督厉将士,殊死战,遂大破之。(《隋书?贺若弼传》)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然此心不果     果:成为事实B、太子非帝王器  器:才干C、阴有并江南之志? 阴:暗中D、后以为常,不复设备 设备:装备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吾以舌死,汝不可不思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B.弼乃获免 乃不知有汉C.士卒且惰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D.弼揣知其骄 失其所与1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贺若弼有军事才干的一组是少慷慨,有大志 将渡江,酹酒而祝 大列旗帜,营幕被野知太子不可动摇,恐祸及己,诡对曰弼揣知其骄,士卒且惰,于是督厉将士,殊死战 军令严肃,秋毫不犯A.③⑤⑥     B.     C.     D.第卷(共114分)四、(28分)13.翻译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12分)因引锥刺弼舌出血,诫以慎口。翻译:⑵ 及宣帝嗣位,轨竟见诛,弼乃获免。及此,弼以大军济江,陈人弗之觉也。 14. 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8分)江西省乐安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yi/374967.html

相关阅读:高一上语文暑假练习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