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安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一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南安一中2015~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高一语文科试卷本试卷考试内容为:。分第I卷()和第II卷,共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上。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3.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保持答题面清洁,不破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自行保存,答题交回。.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B.C.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还必相迎取便可白公姥阿母白媒人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何来谒 王素慢无礼常从人寄食饮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拜以为治粟都尉,未之奇也假如要想争夺天下,韩信重重地报答有个年轻人侮辱韩信爬了过去什么事被判处死刑?(2)一二则材料中,孔子希望学生具备什么道德品质?第三则材料中可以看出孔子教育方法有什么特点和效果?(3分)2.阅读以下文段,回答问题。(5分)①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论语?子罕》)②子曰:“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帮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③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论语?述而》)④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论语?子罕》)(1)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2)材料一反映孔子什么愿望?实现愿望过程中孔子还持什么原则?结合材料二三分析。而孔子最后为什么发出“吾已矣夫”的感慨?结合材料四分析。(3分)六、散文阅读(15分)母 亲莫言①我5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②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我母亲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 ③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么哭。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现在,尽管母亲已经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gkstk ④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为饥饿而丧失了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一群孩子围着村里的粮食保管员学狗叫。保管员说,谁学得最像,豆饼就赏赐给谁。我也是那些学狗叫的孩子中的一个。大家都学得很像。保管员便把那块豆饼远远地掷了出去,孩子们蜂拥而上抢夺那块豆饼。这情景被我父亲看到眼里。回家后,父亲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也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对我说:嘴巴就是一个过道,无论是山珍海味,还是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都是一样的,何必为了一块豆饼而学狗叫呢?人应该有骨气!他们的话,当时并不能说服我,因为我知道山珍海味和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并不一样!但我也感到了他们的话里有一种尊严,这是人的尊严,也是人的风度。人,不能像狗一样活着。⑤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这些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也正是文学的灵魂。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下列对作品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文章首先以母亲捶打野菜的特写镜头开篇,让沉闷潮湿的声音、野菜汁液的绿色、苦涩的气味,渲染了一种沉重的氛围,从听觉、视觉、嗅觉、触觉方面构成了一幅有动作、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劳动画面。B.作者在“偏僻落后”“艰难的岁月”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勾画了人物活动的具体情境:父亲被诬陷,家中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村子中几个女人承受不了生活的压力而自杀。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具体叙述了找不到母亲而痛哭的情形,表现出对母亲的关爱之情。C.母亲说的“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这朴素的一句话,更衬托出母亲的坚强。作者以饱含深情的议论,表达出母亲的话语对自己的影响和激励。并由此拓展到人类顽强生存的信念,使得母亲的坚强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深化了文章主题。D.“愁容满面”“哼唱小曲”这对矛盾的词语,细腻地体现出母亲为家人的生活忧愁,不得不向命运低头,只能靠哼唱小曲暂时逃避困难和不幸。两个镜头,两个画面,人物形象鲜明。E.作者如话家常地叙写母亲在艰难岁月里的经历,通过对母亲形象所表现出来的坚毅、热情、无私、朴素等独特的精神特征进行挖掘,不仅歌颂了所有作为母亲的女性的伟大与坚韧,更寄托了自己对于母亲的深深依恋。2.第③段中,画曲线句子“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有何作用?(4分)3.本文题目为“母亲”,但文中又用了不少文字写了父亲和爷爷,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原因。(6分)七、语言文字运用(8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yì( )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2)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yīng( )的酷暑就不会过去。(3)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chuán( )破屋来住着……2.请以《》为题写一篇南安一中2015~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高一语文科参考答案一、补写下列诗文名句(10分)1.靡有朝矣 2.采之欲遗谁 3.青青子衿 4.齐彭殇为妄作5.泣孤舟之嫠妇 6.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7.依依墟里烟 鸡鸣桑树颠 8.?郁悒余?傺兮 宁溘死以流亡兮二、课内文言知识检测(12分)gkstk(一)解释下列加点词。(每小题0.5分,共10分)1.“悟”通“晤”,面对面 2. 都 3.明白4. 一,把……看做一样 5. 发生、引起 6.往7. “冯”通“凭”,乘 8. 舞:使动,使……起舞 9.以……为伴 意动10. 打鱼砍柴 名作动 11.屡次 12.责怪13. 当、正在 14.难道,表反问语气 15.尽16. 出嫁 17.“见”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18. 侮辱 19.“章”通“彰”,明显 20.废弃、贬斥(二)选择题(每小题0.5分,共2分)1.D(AB. 古:以之为/今:认为C. 古:十分之一数字十一;D.)”,状语后置1分;“不我用”宾语前置1分)(2)现在任命大将,就像是(如同)呼唤小孩子一样,这就是韩信逃跑的原因了。(得分点:“拜”、“所以”和判断句式,各1分)【参考译文】当初,淮阴人韩信,家境贫寒,没有好的德行,不能被推选去做官,又不会经商做买卖谋生,常常跟着别人吃闲饭,人们大都厌恶他。韩信曾经在城下钓鱼,有位在水边漂洗丝绵的老太太看到他饿了,就拿饭来给他吃。韩信非常高兴,对那位老太太说:“我一定会重重地报答您老人家。”老太太生气地说:“男子汉大丈夫不能自己养活自己!我不过是可怜你这位公子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图有什么报答吗?!”淮阴县屠户中的青年里有人侮辱韩信道:“你虽然身材高大,好佩带刀剑,内心却是胆小如鼠的。”并趁机当众羞辱他说:“韩信你要真的不怕死,就来刺我。若是怕死,就从我的胯下爬过去!”韩信于是仔细地打量了那青年一会儿,便俯下身子,从他的双腿间钻了过去,匍匐在地。满街市的人都嘲笑韩信,认为他胆小。gkstk  待到项梁渡过淮河北上,韩信持剑去投奔他,留在项梁部下,一直默默无闻。项梁失败后,韩信又归属项羽,项羽任他作了郎中。韩信曾多次向项羽献策以求重用,但项羽却不予采纳。汉王刘邦进入蜀中,韩信又逃离楚军归顺了汉王,仍然不为人所知。做了个管仓库粮饷的小官,后来韩信犯了法,应判处斩刑,与他同案的十三个人都已遭斩首,轮到韩信时,韩信抬头仰望,恰好看见了滕公夏侯婴,便说道:“汉王难道不想得取天下吗?为什么要斩杀壮士啊!”滕公觉得他的话不同凡响,又见他外表威武雄壮,就释放了他而不处斩,并与他交谈,欢喜异常,随即将这情况奏报给了汉王。汉王于是授给韩信治粟都尉的官职,但还是没认为他有什么不寻常之处。福建省南安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yi/519962.html

相关阅读:语文高一暑假作业练习2019:阅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