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教案
【本节重点知识】
1、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原因;2、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并存的两大社会思潮及其主要表现;3、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的时间、代表人物;4、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及其表现;5、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结果和影响。
【知识结构】
一、历史背景
1、辛亥革命推翻了 ,建立了 ,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表现:民族资产阶级的 提高;南京临时政府 的法令,激发了他们投资近
代工业的热情。
2、 初年,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中华实业团等各种 的出现,形成了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新热潮; 也竞相投资国内工业。
3、 期间 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4、 前后,群众性的 斗争,有力的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别是1915年因反对“ ”而掀起的 、 运动;“抵制外货”、“发展实业”和“实业救国”的口号成为各阶层人民的共同要求;
5、“ ”和 成为当时并存的两大思潮; 的驱使和 的刺激,促使民族资产阶级投资新式工业。
二、发展概况
1、时间: 期间(或:1912——1919年)
2、发展最快的行业: 业和 业
3、代表性的实业家: ——民族工商业的楷模、 、 、 等。
三、发展特点
1、特点: 性
2、表现:①民族工业主要集中于 , 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 ;
②与 相比,力量十分薄弱;在 的控制下,民族工业不可能走上 的道路。
③与 相比, 仍占绝对优势,严重束缚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四、结果和影响
1、结果:一战结束后, 卷土重来,中国民族工业很快 下去。
2、影响:①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有所增强,为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②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 队伍壮大,为以后中国由 革命向 革命的转化、为 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北洋军阀统治的重点难点问题解析】
1、关于北洋军阀的性质和特点
①性质:是封建军阀统治——是大地主、大买办阶级和帝国主义势力的代表,同时不同程度地具有资本主义色彩。②特点:以封建地主阶级为主要社会基础,各有一支为自己争权夺利的军队,并采用近代兵制,各有一块可以随意搜括和统治的地盘,割据称雄,拥兵自重。各派军阀大都是帝国主义在中国进行统治的工具。
2、袁世凯洪宪帝制梦迅速破灭的原因
①尽管袁世凯拥有国家政权和优势军队,但他出卖国家民族利益,违背民主共和的历史发展潮流,这是袁世凯迅速败亡的根本原因;②辛亥革命摧毁了统治中国二干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从而使复辟帝制的倒行逆施没有长期生存的思想基础。
3、辛亥革命后到五四运动前,中国国内政治斗争问题
焦点:共和与反共和的斗争
表现:①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袁世凯专制独裁,刺杀宋教仁,孙中山领导二次革命;②袁世凯对内复辟、对外卖国,革命党人进行护国运动;③张勋复辟,孙中山发表《讨逆宣言》反对张勋复辟;④段祺瑞重新掌握北京政权后,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为维护共和制度,孙中山发起护法运动,但最终失败。
斗争的实质: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
认识:①两次复辟的失败,说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②资产阶级革命派经过多次斗争,仍未能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说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资产阶级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4、在甲午战后,许多人认为振兴实业是救国的重要方法,张謇甚至把实业称为“富强之大本”。试分析这一思想出现的社会原因,结合一战前后的有关史实,评论“实业救国”的主张和实践。
社会原因:①甲午战后,在帝国主义侵略不断加深和洋务运动宣告破产的情况下,一部分开明官僚、地主和商人积极主张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挽救民族危亡;②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③帝国主义列强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特别是一战期间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客观条件;④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民族资产阶级大受鼓舞。民族资产阶级把发展实业作为救国的重要手段,形成了当时的一大社会思潮。
评 价:①这一思潮的根本目的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专政;②民族资产阶级企图通过发展实业来挽救民族危亡,具有爱国的、进步的意义;③在“实业救国”的思潮影响下,民族工商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对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起了一些抵制作用;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这一目的是不可能实现的。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重新受到压制,很快萧条下去即是证明;⑤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以后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⑥“实业救国”主张的命运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民族工业不可能得到独立发展,“实业救国”不可能实现。
5、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有利、不利因素有哪些?
有利因素:①外来技术的引进。如洋务运动。②外来经济侵略的客观影响——破坏自然经济,客观上提供了商品和劳动力市场。③政府开放的政策,如清末甲午战争后的政策,南京临时政府的措施。④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如一战的影响。⑤重大政治变革的推动。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推动。⑥新式学校的创办,教育制度的改革所起的作用。
不利因素:①政治腐败、专制统治。②外来侵略,特别是主权的进一步丧失,外来经济侵略的进一步加深,严重地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③封建自然经济的阻碍。④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外来技术垄断),管理经验缺乏等。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6、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即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阶 段时 间历 史 条 件主 要 表 现影 响
产 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①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已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②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侵入,摧残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瓦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扩大了商品、劳动力市场;③受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企业的诱导,中国一些官僚、地主、 商人投资于近代工业。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兴起。著名企业有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随着近代工业的出现,中国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诞生。
初步发展19世
纪末①甲午战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自然经济遭到进一步破坏;②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中国出现了一个兴办工业的浪潮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提供阶级基础。
进一步发展一战
期间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②民国初年各种发展实业团体的出现;③一战期间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④辛亥革命前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⑤“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成为当时并存的两大思潮;⑥爱国心的驱使和利润的刺激。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迅速促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7、例:概述1840年到1919年近代工业在中国产生和发展的基本线索,具体分析民族工业出现“黄金时代”的原因。(1996年上海高考题)
基本线索:①1840年后,英法等国在沿海通商口岸设立船坞、工厂;②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兴办军事和民用工业;③19世纪6、70年代在广东、上海等沿海地区出现了以轻工业为主的民族工业;④19世纪末,大量外资在中国兴办工业、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⑤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黄金时代”。
民族工业出现“黄金时代”的原因:①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的支持;②各种实业团体的出现;③“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④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⑤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列强减少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增加对中国产品的需求。
8、反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时代特征
主要体现“民主共和”和“实业救国”两大历史潮流。二者相互影响,但都不能走向成功。
具体表现:①袁世凯为建立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对外出卖国家权益,对内践踏民主共和和镇压民主革命。因此辛亥革命以后,处于北洋军阀黑暗统治下的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的任务仍然是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②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一系列斗争。这些斗争都不能给灾难深重的中国找到正确的道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到尽头。违背历史潮流将受到历史的惩罚,袁世凯及张勋的下场即是证明。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促使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化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阶级基础;中国无产阶级发展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yi/56208.html
相关阅读: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