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案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一 来源: 高中学习网
M
第一课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案
【学习目标】(看清目标预习,才能有方向噢!)
1.了解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
2.识记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价格、纸币。
3.理解物物交换的困难和货币产生的必然性。
4.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币的不同看法,从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来说明应当如何正确地对待金钱。
【学习重点】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纸币
【学习难点】纸币的发行规律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学习、活动探究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筑牢基础(相信我能行!)
1、阅读教材P4—5页,简要指出商品的含义和基本属性。
商品是用于________的劳动产品。结合这个定义,我们认为,作为商品应具备的两个条件分别是: 、 。商品有__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基本属性。其中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_________是商品的价值。商品交换的本质是买卖双方的__________的交换。
(重要提示: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只有使用价值合格,商品才能卖出去,从而实现价值。)
2、阅读教材P4—5页,简要指出货币的产生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货币是____________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最初的商品交换是__________ ,之后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出现了一种人们普遍接受的________,再后来是 因其自身的优点和特点而逐步地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了 ,即是 产生了。货币就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____________的商品。货币的本质是____________。
3、阅读教材P5—6页,简要指出货币的含义、本质和职能。
__________和 是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货币的其他职能还有: 、
、 。货币的职能是 的体现。
4、阅读教材P6页,简要指出货币充当价值尺度职能的含义、原因、执行方式。
价值尺度是指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________大小的职能。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________。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________上的货币。
5、阅读教材P6页,简要指出货币充当流通手段职能的含义与执行方式。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____________媒介的职能。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其公式是 —— ——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用 的货币,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6、阅读教材P7页,简要指出什么是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的演变经历了 、 、 、 四个主要阶段。其中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____________。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____________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______、 的物价上涨,即 。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与此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叫 。它表现为物价______ 、 下跌,通常伴随着____ ____出现。

(二)自主检测 体验成功(独立完成后同学间或小组内互批,找出问题,并商量解决)。
1、下列属于商品的是( )
①中国向受灾国提供的紧急援助物资 ②自产自销的蔬菜 ③商店里卖的衣服
④赠送同学的生日礼物 ⑤教室里使用的投影仪 ⑥家庭用的电、自来水
A ①② B ③④⑤ C ③⑥ D ②③⑥
2、国外有人将野外小溪、瀑布、小河流水、鸟鸣等声音录下来,复制出录音带高价在城里出售,卖“声音”卖出了财路。录制的声音之所以能成为商品,是因为 ( )
A.自然物品可以直接作为商品出售 B.它是人类劳动的产物
C.它凝结了人类劳动并用于交换 D.它能给人以精神享受
3、不同的使用价值可以相交换是因为它们有共同的东西。这“共同的东西”应是( )
A 都有交换价值 B 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C 都是商品 D 都有使用价值,即有用性
4、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这表明( )
①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已不是商品 ②货币可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
③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④货币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小张在商店购买一件打折商品,原标价为人民币50元,实际支付40元。在这购买活动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 )
A.支付手段 B.流通手段 C.价值手段 D.贮藏手段
6、在商场柜台上,一台彩电标价2000元。这2000元是( )
①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②现实的货币 ③观念中的货币
④商品的价值 ⑤商品的价格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①③⑤ D.②④
7、决定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的因素是( )
①待售商品的数量 ②商品的价格水平 ③货币的流通速度 ④居民货币持有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假定某国全年全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总额为30000亿元,货币流通速度为6次,通货膨胀率为5%,当年该国发行的纸币是( )
A.5250亿元 B.5500亿元 C.4750亿元 D.5000亿元
9、下列对人民币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它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②它能代替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③它的发行量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④它是商品.可以与一切商品相交换
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2010年11月29日至12月3日是“反假货币宣传月”活动重点宣传周,全国银行业再次掀起反假币宣传高潮。这里的“假币”(  )
A.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B.在市场上流通会引起通货膨胀
C.具有价值尺度职能 D.在市场上流通会扰乱金融秩序

(三)合作探究 提升能力(讨论、展示、点评时记好笔记,完善自己的答案并求明白为什么)
【实例探究1】城郊农民张某承包二十多亩地,每年生产粮食几万斤,还生产数万斤蔬菜,除供自己家庭生活需要外,他把大量剩余的粮食、蔬菜都拿到农贸市场上出售,每年有几万元收入,日子过的红红火火。
(1) 张某自己消费掉的粮食、蔬菜是不是商品?为什么?

(2) 张某出售的这些粮食、蔬菜,超市里出售的油盐酱醋,商场里的服装鞋帽、家电等,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特征?

【实例探究2】今天,我们生活中所需要的大部分商品都用钱来买,非常方便。但在很久以前是没有钱的,他们怎样交换呢?比如某市场上,卖牛奶的要换盐,卖盐的要买矛,卖矛的想买咖啡,而卖咖啡的又想买红珍珠。请设想一下:
(1) 他们能不能完成交换?为什么?

(2) 如果卖红珍珠的人想买牛奶,他们怎样才能完成交换?最少需要几次才能完成交换?

(3) 这表明什么问题?怎样才能解决这一问题?

【实例探究3】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
(1)为什么说这个跳跃不成功,摔坏的一定是商品所有者?商品生产者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商品卖出去从而实现这一跳跃?

(2)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能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实例探究4】《水浒传》中人们用银子来购买东西,现在我们大多用人民币(纸币)购买东西,还有人使用信用卡刷卡购物。
(1) 货币的形态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巨大的变化? 说说纸币在哪些方面优于金属货币。

(2) 是否任何人都可以发行纸币?纸币的数量是否可以任意发行?

(四)构建本节课知识体系(自己动手,试试看!)


(五)课后作业 拓展提升(试试看,你准行!)
1、某校高一(五)班同学在政治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一次以“我们身边的经济”为主题的社会调查。以下是小玲同学的部分调查记录:
  (1)在一家工厂的围墙上,写着“以质量求生存,向市场要效益”这几个大字。我认为,这句话蕴涵着丰富的经济学道理:……
(2)在某公园里,有几个人在谈论物价问题。其中一位老年人说,现在一定是出现通货膨胀了,我昨天买的一袋面粉比以前要贵好几块呢!我认为这位老年人对通货膨胀的理解有些不太准确,于是我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知识给他们解释:……
(3)我看到银行在搞宣传活动,原来是在给群众普及识别假币的有关知识。那么,国家为什么这样做呢?我想其原因应该是:……

请替小玲补全被省略的内容。


2、2010年9月8日,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预计,如果2010年下半年放松了货币政策,到2011年,通胀预期更加剧烈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又要向紧缩的方向改,频繁改变会打乱市场秩序。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人民币的供应和发行怎样才是适当的呢?针对人民币的发行问题,甲乙同学展开了讨论:
甲同学认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更多的资金,所以只要多发行人民币来解决就行了。
乙同学认为,人民币发行多了会引起通货膨胀,所以人民币发行越少越好。
请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简要分析上述两位同学的观点。


(六)学后反思 我的疑问(学习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还存在哪些问题没有弄明白?)

【学案参考】(你做对了吗?)
(一)自主预习 筑牢基础:
1、交换;劳动产品、交换;使用价值、价值;人类劳动;劳动。
2、商品交换;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贵金属金银、一般等价物、货币。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
3、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货币的本质。
4、价值、 价格、 观念。
5、商品交换;商品、货币、商品;现实的。
6、金属货币、纸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价值符号;金属货币量;全面、持续、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全面、持续、经济衰退。
(二)自主检测 体验成功:
1-5: D C B D B 6-10:C A A B D
(三)合作探究 提升能力:
【实例探究1】(1)不是。因为他没有用于交换。只有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才是商品。(2)都是劳动产品,并且都用于交换,因而统称为商品。
【实例探究2】(1)不能。因为他们互相不需要对方的产品。(2)卖红珍珠的人想买牛奶,就必须先换咖啡,再用咖啡换矛,再用矛换盐,最后再用盐换牛奶。最少需要4次交换才能达到目的。(3)这表明商品与商品直接交换存在很大的缺陷,交换成功的前提必须是互相需要对方的产品,否则交换就无法进行,而这种巧合在现实中是很少的。参与交换的产品越多、交换越频繁,这种困难就越突出。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一种能为大家普遍接受的东西作为交换媒介(即一般等价物),先用自己的产品换这种媒介,再用这种媒介买回自己需要的产品,只需要两次交换就可以完成。
【实例探究3】(1)由商品到货币的过程,也就是商品的价值实现的过程。商品生产者只有把商品卖出去,并且卖个好价钱,才能生存发展下去。反之,则意味着产品销售不出去,白白付出了劳动,他需要的商品也买不回来,商品生产者就要亏损,甚至破产。要使商品能卖出去,并卖个好价钱,商品生产者就要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2)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而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实例探究4】(1)根本的原因在于商品交换发展的需要。金属货币使用中每次都要核实重量、检查成色,也不太方便。后来的铸币在使用过程中逐渐磨损,人们仍当作足值的货币去使用,决定了可以用更方便的货币符号——纸币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具有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等优点。
(2)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并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除国家授权外,任何个人和单位都无权印刷和发行纸币,否则即是假币,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因为纸币是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价值符号,所以它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发行量过多,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发行量过少,则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阻碍商品流通。
(五)课后作业 拓展提升:
1、(1)①企业应该树立质量意识。只有重视产品质量,向市场提供质量好的产品,才能让消费者乐意购买其产品,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②企业应该树立市场意识。只有根据市场需要组织生产,才能顺利销售自己的产品,实现其价值,否则只能造成产品积压,降低自己的竞争力。
(2)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通货膨胀一定表现为物价上涨,但物价上涨未必是通货膨胀,只有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才是通货膨胀。导致价格上升的因素还有价值、供求等。
(3)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所以只有国家有权发行纸币。制 *** 行为以非法手段剥夺和占有国民财富,干扰了货币流通的正常秩序,破坏了社会信用原则,侵蚀国民经济的健康肌体,假币的泛滥会造成国家经济不稳定,甚至酿成经济和社会危机。
2、(1)人民币属于纸币。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发行纸币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出现通货膨胀,影响人民的生活和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因此,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资金,不能通过发行纸币来解决。
(2)纸币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受客观规律支配。如果纸币发行太少,就会使一部分商品不能出售,同样会影响人民的生活和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因此,纸币的发行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3)可见,甲、乙同学的观点都是片面的。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yi/64855.html

相关阅读: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