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电影《列宁在1918》中有这样的一些镜头:红军战士瓦西里在押送粮食回彼得格勒后,自己却因为饥饿昏倒了……瓦西里也曾对妻子许下最美好的愿望:“面包会有的……。”当时的经济政策是( )
A.农业集体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苏联卫国战争
解析: 1918年时的苏俄实行的经济政策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答案: B
2.1919年俄国1普特(重量单位)粮食的价格:国家零售价为30卢布,黑市价格为200卢布,但农民必须以6卢布的价格卖给国家。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①俄国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 ②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③连年战争对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 ④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 苏俄遭遇大旱灾而导致粮食匮乏是在1920~1921年间,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开始于1921年3月,故排除含①④的选项。
答案: B
3.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当时苏联(俄)“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的具体做法是( )
A.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B.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
C.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D.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
解析: 由于生产力落后和战争创伤,苏俄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办法最终失败,开始转向新经济政策,主张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关系,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发展,以最终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建立。四项中只有B项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答案: B
4.
苏联漫画家摩尔的作品《救命》,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初,一位瘦骨嶙峋的农民,其背后的“麦穗”已经干瘪萎缩。这幅漫画意在表明(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农民的剥夺,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B.新经济政策减轻农民负担,人民热烈欢呼
C.农业集体化损害农民利益,遭到人民反对
D.人们对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不满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解读能力。“麦穗”已经干瘪萎缩,表明农民没有余粮,生活困苦。结合材料中时间,可知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B、C、D三项明显与材料信息不吻合,都排除。
答案: A
5.1921年2月28日,苏俄喀琅施塔得发生的水兵叛乱( )
A.反对苏俄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和工资制
B.提出“社会主义祖国在危急中”的口号
C.强烈要求抵抗国内外敌人的疯狂进攻
D.说明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
解析: 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表明苏俄国内的不满情绪已经非常严重,属于政治危机的重要表现。
答案: D
6.在国内战争期间,一位市民拿100卢布到粮店中购买了一百斤粮食,以下判断及理由正确的是( )
A.假的。当时形势严峻、物价上涨,粮食不可能那么便宜
B.真的。余粮收集制实行后国家把口粮也收集起来,人们只能去买
C.假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不允许自由买卖的
D.真的。苏俄政府修改了原有政策,允许自由贸易
解析: 国内战争期间,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允许自由买卖,故C项是正确的。
答案: C
7.(2014?江苏启东高一期末)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苏俄新经济政策主要“新”在( )
A.苏维埃国家掌握经济命脉
B.由无产阶级控制国家政权
C.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
D.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解析: 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商品、货币等价值规律发展经济,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否定,故C项符合题意;A、B两项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相同点,D项与苏俄当时的历史阶段特征不符。
答案: C
8.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最有可能是因为( )
A.农民无偿获得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
B.农民纳税后能自由支配剩余的粮食
C.苏维埃政府免去了农民的赋税
D.农民享有优先处理农产品的权利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两个时间“1920年”“1922年”。1920年,苏俄正在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损害了农民的利益;1921年,苏俄开始推行新经济政策,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A、C、D与史实不符,都可以排除;B是新经济政策在农业上的具体内容。
答案: B
二、非
9.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列宁与老农的对话:
1920年列宁约见了一位来访的老农。
列宁:依你看,现在农村主要的问题在哪里呢?
老农:我看现在主要的问题是庄稼人失去了干活的兴趣。政府拿走的太多了。农民干得多干得少,干得好干得不好都一样,反正都给拿走了。
列宁:有什么办法能唤起大家干活的兴趣呢?
老农:为什么不采用我们庄稼人早已习惯,而且认为最合理公平的办法呢?我说的是政府按俄亩规定固定上缴税收,而且要事先公布,不随便改变。
列宁:你是说,允许庄稼人按规定交税后,自己可以支配剩下来的产品?
老农:正是这样。
材料二 1921年,美国人哈默大学毕业后到俄国访问。在那里他看到饥荒,也看到蕴藏着巨大宝藏。他用易货贸易的方式为俄国购买了价值100万美元的小麦。后来列宁特地接见他,并授予他在苏俄开采石棉的特许权。
请回答:
(1)造成老农所说的“现在主要的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列宁是如何解决这些“农村主要的问题的”?
(2)结合材料二回答,此时的哈默能在苏俄开采石棉的前提是什么?如何认识苏俄的这一政策?
解析: 本题以全新的视角考查新经济政策,第(1)问应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及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方面作答,第(2)问要对新经济政策作全面的认识。
答案: (1)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进一步加强,布尔什维克党试图直接过渡到纯粹的社会主义经济,直接损害了农民利益,引起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挫伤了农民劳动生产的积极性。
办法:推行新经济政策,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2)前提: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部分国有企业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方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yi/72521.html
相关阅读:高一历史必修二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