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圈与水循环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一 来源: 高中学习网
山东省临清市高中地理学案:第二单元 第三节 水圈与水循环(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预习“水圈的组成”“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明确水圈的组成、水循环的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二、预习内容
一、水圈的组 成
1.地球上的各种水体,通过水的运动组成了一个统一的相互联系的圈层— 。
2.读图2-3-2 地球表面淡水的组成 回答
①淡水在水圈的比重为 .地球表面淡水由哪些水体组成?
②地球表面淡水组成中,比重最大的水体是 ,占 % 。
③目前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 、 、 。这些水只占了地表淡水的 ,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二、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1、水循环是指 。
2、水循环按其发生的空间范围不同,分为 、 、 。
3、读图2-3-3 水循环示意图 回答
①海陆间大循环的环节
②海上内循环的环节
③陆上内循环的环节
④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么?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说出水循环的环节。
2.说出哪些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水循环的环节。
3.说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举 例说明。
学习重难点:水循环的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二、学习过程
(一)水循环的环节
探究一:绘制水循环示意图。
探究二: 人类活动 例如修水库、植树造林对水循环分别有什么影响?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探究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 我们中国有个成语“流水不腐”,流动的水不会发臭,为什么呢?
2、有人这样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来奔去不到海” ,这反映了水资源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做?
3、三江并流处,山谷相间的地貌形态和水循环有关么?
(三)河流补给类型
探究四:不同补给类型的河流净流量的变化和哪些因素有关?
(2)学生读图2-3-4,分析河流径流量与降水量的关系。
(3)学生读图2-3-5,分析冰川补给的河流径流量与气温的关系。
(四)反思总结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网络及存在问题
(五)当堂检测
1、“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可以变为地面的积雪,融化后渗入地下,可以被植物的根系吸收”。这一段话说明水循环联系的圈层有①水圈 ②岩石圈 ③生物圈 ④大气圈 ( )
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2、读 “水循环示意图”回答
(1)图中代表蒸发环节的有 、 ,代表植物蒸腾的是 ,代表陆上降水的是 ,代表径流的是 、
(2)A、C、F、D、E组成的水循环是 ,该循环中有 等几个环节比较容易受到人类的改变或影响。
(3) 根据水循环发生的领域而划分的三类水循环类型中,水循环过程中水汽量最大的是 循环;能使陆地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是 循环。
(4) 水循环的存在十分重 要,对于陆地有哪些意义呢?
课后练习与提高
1、下列地理现象中,属于海陆间循环的是 ( )
A.祁连山的冰雪融水汇入黄河上游 B.新疆罗布泊的湖水蒸发
C.天山汇入南疆的冰雪融水 D.新疆的坎儿井,引地下水灌溉农田
2、下列水循环的 环节中,跨流域调水能够直接对其产生某些影响的是 ( )
A.地表径流 B.海水蒸发 C.植物蒸腾 D.水汽输送
3、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读图回答
若此图为海陆间水循环侧视图,则 ( )
A.c为海洋,b为陆地
B.环节②表示植物蒸腾和陆地水蒸发
C.环节③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淡水资源
D.环节①④均能造成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4、实验原理分析。
[步骤一] 如下图在一个平底盆中加适量的水,直至水盖满盆底。把一个装满沙子的小瓶放入盆中。
[步骤二] 用透明的塑料 薄膜盖住盆,用橡皮筋扎住盆口,并把一块小石头放在塑料薄膜上,压住塑料薄膜,使塑料薄膜稍向下凹;小石头要放在装沙小瓶正上方。
[步骤三] 将盆放在阳光下直晒,过一段时间后观察。
(1) 推测你会发现的现象,并有步骤的写下来。
(2)这个实验模拟了 现象。
(3) 大自然中这种现象的重要意义是:让地球表面各纬度之间发生了 和 的交换。
课内探究学案
探究一:图略。
探究二:修水库可以改变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分配;植树造林可以调节局部气候,增加降水,增加下渗。
探究三:1、水循环可以促进水体更新。2、水资源短缺 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3、三江并流处,峡谷相间的地貌是内力和流水侵蚀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探究四 :1、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随降水量的季节变化而变化,降水量大的季节,径流量大,降水量小的季节,径流量随之减小;
2、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随气温的季节变化而变化,气温高的季节,径流量大,气温低的季节,径流量随之减少。
当堂检测
1、D 2、(1) A 、G , H , F , D 、 E (2) 海陆间循环 蒸发、降水、径流等(两个即可) (3) 海上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4) 促使陆地水体不断更新;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yi/76271.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