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启用前重庆一中高级高一下期期末考试历 史 试 题 卷 .7历史试题共5页。满分100分,时间8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第I卷(选择题60分)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 “(春秋战国时期)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不仅意味着毫无阻碍和毫无限制地占有土地的可能性,且也意味着把它出让的可能性。”此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A.手工业的进步 B.铁器牛耕的使用C. D.商经济的发展”D. “所种土地,唯以刀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3.(原创)中国古代素以手工业发达著称,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下列关于古代手工业的说法正确的是A. 汉代景德镇成为闻名天下的“瓷都”B. 夏商西周是古代中国青铜铸造业的鼎盛时期 C. 马王堆素纱禅衣反映了古代棉纺织业的高超技艺D. 家庭手工业是推动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繁荣发展的主要因素4.(原创)下列材料中最能反映中国古代突破“市”的空间限制的是A.“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B.“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C.“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D.“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5.“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这表明作者主张 A.自由贸易 B.重农抑商 C.农商并重 D.闭关锁国6.与西方近代工业发展进程相近似,中国近代的工业化最初也主要表现在 A.煤铁工业和纺织业 B.矿业开采和电力工业 C.交通运输和化工业 D.机械制造和电报通讯7.(原创)上海有“中国近代化的缩影”之称,下列选项不能证明这一说法的是 A.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丁日昌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电报线 C.民族工业发昌机器厂创立 D.《南京条约》中最早开埠通商口岸8. 19世纪中期,中国近代报刊的最早创办者是A.外国传教士 B.清政府 C.维新派 D.革命派9.戊戌变法时,社会上流传一首打油诗:“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下列对此说法正确的是①诗中涉及易服和不缠足等社会现象 ②因为维新人士的倡导,断发和不缠足均得以实现A.①②都正确 B.①②都不正确 C.①正确,②不正确 D.①不正确,②正确10. 右图是民国时期火柴工业留下的商标——火花。火花中的信息说明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发展民族工业的动力之一是A. 政府放宽限制 B. 爱国心的驱使C. 列强放松侵略 D. 政治地位提高 11.1873-191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促成这种趋势的因素不包括A.列强对华经济掠夺的加强 B.自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D.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12.下图是新航路开辟示意图,其中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进行航海探险所到达的地区是A.①B.②C.③D.④13.在建立“日不落”殖民帝国过程中,英国于17世纪击败的主要对手是A.法国 ?B.葡萄牙C.西班牙? D.荷兰A.殖民扩张和掠夺的需要 B.蒸汽与机器的结合 C.不断扩大的市场的需求 D.资本主义制度确立15.下列重要事件中其推论不符合史实的是选项史实结论A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的开辟世界日益成为联系紧密的整体B19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深入开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C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形成垄断大企业D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930年,美国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这一行动引起连锁反应,各国纷纷调高关税。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一致提高关税,共渡难关 B.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C.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 D.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我国从1953年开始实行的三大改造的实质是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B.引导个体手工业者互助合作C.对民族资产阶级剥削加以限制 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A.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 B.农业合作社的纷纷建立 C.50年代末“大跃进”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23.1960年至1962年我国三大产业间比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下表数据的变化趋势主要反映了年份国民经济比例(%)农业轻工业重工业196021.826.152.1196233.830.336.3A.我国工业化基本实现 B.经济建设受到严重阻碍C.“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D.国民经济比例趋于合理24.“松绑”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有企业改革的代名词,反映出当时的国有企业改革的特点是A.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 B.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C.国家计划统一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 D.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25.“”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是 A. B.C.D. 27.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用于采购商品和支付劳务费用的总金额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的20%,并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这表明美国A.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准备建立计划经济体制C.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D.倡导重建世界经济体系28.(原创)右图标志所代表的国际机构成立的主要目的是A.确立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新体系B.推动二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C.保证汇率稳定,加强国际货币合作D.消除关税壁垒,以促进贸易自由化29.1967年欧共体成立,其成员国除了法国、意大利、卢森堡三国外 ,还有 ①联邦德国 ②荷兰 ③英国 ④比利时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30.在经历了漫长的马拉松式的谈判之后,中国加入WTO议定书签字仪式终于在2001年11月举行。这意味着A.中国加入了亚太经合组织 B.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揭开了序幕C.美国丧失了经济霸主地位 D.中国开始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第II卷(综合题40分)31.(原创)在党的十八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努力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形成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2)根据材料指出我国对外开放为什么首先选择在广东、福建两省试点?(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2分)(3)英国《卫报》题如果20世纪止于1989年,那么21世纪则始于1978年作者马丁?雅克材料一 那时的纺织业可以说是技术最密集、最“先进”的产业,而英国在这方面明显地不具有比较优势。直到18世纪初,印度、伊朗和中国产的棉织品在价廉、美观和牢固上都还超过英国产品。但是英国绝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制造纺织品的努力,而是变本加厉地以各种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来加快本国纺织业的发展。1688年的“光荣革命”之后,英国完全停止进口法国和荷兰的毛织品。1700年,英国议会禁止从印度、伊朗和中国进口棉织品。这个禁令是绝对的,毫无伸缩的余地,哪怕是印度制造的一根棉线,英国人也不准动用。一直到1812年,英国还对从印度进口的花标布征收高达71.7%的进口税。英国的产业革命就是在这样的贸易保护主义环境下发生的。—— 摘自左大培《对自由贸易的迷信》(1)(原创)根据材料一说明18—19世纪初英国推行什么经济政策,其目的是什么;(4分)指出该经济政策对英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材料二 棉花如果没有取代亚麻、羊毛,成为欧洲最主要的布料来源,很难想象工业革命会取得成功。当初,欧洲人如果不是依赖殖民地的棉田取得棉花,而是在自己土地上种植棉花,那么它对欧洲土地、水、人力的需求势必增加,进而很可能使工业革命受挫。棉花没有大规模移植到欧洲,对欧洲而言,这或许是万幸之事。亚洲很多地区,为了提高棉花产量,严重的损害了当地的生态系统。棉花是用水量大的作物,产棉区地下水位下降的问题非常严重。英格兰的新纺织厂机器隆隆作响,预示着新经济时代的来临。而那些在自家附近生产棉花的人,则在和环境退化、土地与水不足等问题斗争。——摘自彭慕兰等著《贸易打造的世界》(2)根据材料二概括亚洲殖民地与欧洲的工业化之间的关系。(6分)材料三 187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对英国的打击特别沉重,它的萧条达22年之久。在这种情况下,降低了生产费用和运输费用的洋货(包括棉纱和棉布),便拼命地向中国推销。……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一文中指出:“不列颠侵略者打碎了印度的手织机,毁掉了它的手纺车。英国起先是把印度的棉织品挤出了欧洲市场,然后是向印度斯坦输入棉纱,最后就使这个棉织品的祖国充满了英国的棉织品。”……中国手工纺织业被破坏的过程也基本如此。——摘编自于素云等著《中国近代经济史》(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70年代英国棉织品大量倾销中国的原因以及对近代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10分)材料四 棉花产量直接关系棉纺织业的生产,更关系到人民的生活水平。从解放前到建国以后我国的棉花和棉纺织品产量变化如下表:产品名称解放前最高年指数(以解放前最高年为100)年份产量1949年1952年1983年棉花193684.9万吨52.4153.6546.2棉纱193344.5万吨73.5147.4734.8棉布193627.9亿米67.7137.3533.3——依据马宇平等编《中国昨天与今天:1840—1987国情手册》(4)依据所学知识,分析1952年和1983年我国重庆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yi/786209.html
相关阅读: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