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教学案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一 来源: 高中学习网
目标导航
知识与能力:了解或掌握华北事变;“八一宣言”;“瓦窑堡会议”;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
过程与方法:(1)综合分析日本进一步引起国内各阶级、各阶层对抗日态度的变化。(2)分析中共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日本侵占东三省后,又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制造了华北事变,妄图把华北变成第二个满洲国,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团结抗日已成为全民族的呼声。中国共产党不失时机地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使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将要到来时掌握政治上的主动,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总结中国革命的成功、失败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已经逐渐成熟起来,能够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自己的方针政策。西安事变发生后,当时中国共产党把握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及时制定出符合民族利益需要的正确政策,顾全大局,促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这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代表全民族利益的政党,也说明中华民族具有很强的凝聚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1)中国共产党确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是重点。日本侵占东三省后,又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制造了华北事变,妄图把华北变成第二个满洲国,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中国共产党不失时机地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使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将要到来时掌握政治上的主动,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总结中国革命的成功、失败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已经逐渐成熟起来,能够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自己的方针政策。(2)西安事变是重点。西安事变是在日本加紧侵略中国和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背景下发生的。它的发生对中国乃至世界都有很大的影响。而它是否和平解决,又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问题。
2.难点分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扭转时局的关键。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局势的发展存在着两个可能性。这是中华民族命运如何发展的大问题。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对当时中国时局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既结束了国共两党十年来的对峙局面,停止了内战,又为两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共赴国难,一致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因此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过程设计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1931年9月18日以来日本帝国主义是如何一步步侵略中国的?而国民政府又是怎样做的?
生:(思考并回答)
一、华北事变
师:华北事变指的是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为侵占华北而蓄意制造的一连串事件。同学们想一想,华北为什么成为日本大规模侵略的目标呢?先看二段材料。(投影)
材料一:全国煤产量不过2800万吨,而(华北)五省每年所有产量约在1300万吨左右;河北棉花和山东小麦的产量,均为当时全国之冠;全国国有铁路实有长度13017公里,……五省境内实有4631公里,占实有总长度的35%;天津、秦皇岛、青岛、烟台等地,为五省对内对外贸易的重要进出港口;在南京国民政府的财政收入中,五省关、盐、统三大税收合计,每年有13200万元。
—— 中国现代史大事纪事本末》(上)第688~689页
材料二:日本驻北平特务机关长松室孝良在给关东军的秘密情报中说:“1931年九一八,发动满洲事变而占据之,一时帝国市场与原料,得稍缓和。……现在,满洲市场亦臻饱和,短期间亦难再行扩大,即不能与帝国生产率之增进相调和。”“帝国原料与市场问题的解决是不能不注意易于进攻的。……中国华北。”“华北,诚我帝国之最好新殖民地。”
——《中国现代史大事纪事本末》(上)第688~689页
生:(研读材料,然后回答)
师:正由于华北在全国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并有着优越的交通条件,日本为了满足其扩展的需要,自然就把新的侵略目标放在华北。结合刚才看到的材料,从中可以看出,日本侵略华北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生:(回答)
师:为了达到把华北变成第二个满洲国的目的,1935年,日本在华北先后制造了一系列的事件。
1.“何梅协定”
师:同学们看课本有关何梅协定的背景和内容。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说何梅协定的签订,使华北危机日益严重?
生:(思考并回答)
师:日本通过何梅协定,实际控制了河北省,华北门户洞开。日本为了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又策划了“华北五省防共自治运动”。
2.日本策划 “华北五省防共自治运动”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图和资料。提示学生:华北五省包括河北、山西、察哈尔、绥远、山东)1935年10月,日本内阁会议正式确立了《鼓励华北自主案》。接着,河北香河县汉奸在日军掩护下,占领县城,实行“自治”。随后,河北数十个县相继“自治”。11月,汉奸殷汝耕在通县发表宣言,宣称冀东22个县“脱离中央”,“自治独立”,成立了“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他自任“政务长官”。国民党政府不允许华北脱离中央政府的管辖而“自治”,但又慑于日本的武力威胁,采取了适应日本“华北政权特殊化”要求的方针,成立了“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会名义上隶属国民政府,实际上具有很大的独立性。日本把它看作是使华北成为第二个满洲国的过渡。
师:华北事变的影响是什么呢?
生:(思考并回答)
师:(加以归纳)影响有两个:一是使华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日趋殖民地化,中国的民族危机加深;二是损害了英美在华北的经济利益,引起英美对日本的不满。
二、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制定
师: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共产党从中华民族的利益出发在政策上作了重大调整。同学们先看课本。想一想,哪些史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策?
生:(回答)
师:第一是发表“八一宣言”。请同学们看课本“八一宣言”的这段材料并思考两个问题:(1)材料中的三个“无论”,表现出中国共产党政策有什么变化?(2)中国共产党向全中国人民发出什么号召?在当时起到什么作用?
生:(思考并回答)
师:“八一宣言”的发表,表明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政策的态度有了明显变化。在大敌当前之时,中国共产党向全中国人民发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反映了当时全国广大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有力地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发展。
第二是1935年底,结束万里转战的中央红军,刚刚在陕北站稳脚根,中共中央即在瓦窑堡召开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及时地制定出适合新情况的政治路线和革命策略。
第三是毛泽东在瓦窑堡会议结束后,在一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根据瓦窑堡会议精神,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请同学们看书课本,思考并讨论三个问题:毛泽东的这个报告讲了几个内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什么必须由共产党领导?为什么说这个报告奠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
生:(阅读、思考并回答)
师:第一和第二个问题比较容易理解,我们看看第三个问题。(看投影)
由于当时政治形势和中日民族矛盾上升,这就迫使一切不愿当汉奸亡国奴的中国人起来参加抗日民族战争,党就要“组织千千万万的民众,调动浩浩荡荡的革命军,是今天的革命向反革命进攻的需要。”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155页
师:毛泽东这段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生:(回答)
师:我们再来看一段材料。(看投影)
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这种情形,就给中国一切阶级和一切政治派别提出了“怎么办”的问题。……中国的工人和农民都是要求反抗的,小资产阶级也是要反抗的,民族资产阶级的态度在今天的时局下有起变化的可能性。国民党营垒中,在民族危机到了严重关头的时候,是要发生破裂的。……他们中的英美派,从自身利益出发,在英美的督促下,是有可能参加抗战的。
——《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第136页
师:毛泽东这段话讲了什么观点?
生:(回答)
师:在这两段话里,毛泽东阐述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毛泽东的这个报告从主要矛盾变化入手,分析了当时中国政治形势的特点,论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这就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中国共产党开展建立统一战线的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此时正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的伟大转折时期。瓦窑堡会议和毛泽东的报告表明党已克服了长征以来“左”的思想干扰,不失时机地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因而使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就要到来的时候,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表明中国共产党已在革命实践中逐渐成熟起来,能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制定自己的方针政策。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制定,在当时起了怎样的作用呢?最好用史实来说明。
生:(回答)
三、“一二九”运动
师:我们先来看一段材料。(投影)
亲爱的全国同胞:
华北自古是中原之地,现在,眼见华北的主权,也要继东三省热河之后而断送了!……安心读书吗?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亲爱的全国同胞,中华民族的危机,已到最后五分钟。我们,窒息在古文化城里上着最后一课的青年,实已切身感受到难堪的亡国惨痛。……
——《清华大学救国会告全国民众书》 1935.12.9
根据这段材料,同学们说说“一二九”运动是在什么情况下爆发的?
生:(回答)
师:(概括)冀察政务委员会即将成立,华北人民痛感沦亡迫在眉睫,华北危机日益严重。在中国共产党“八一宣言”的号召下,在中共北平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北平大中学生成立了联合会,并于12月9日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一二九”运动开始了。它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2月9日这一天的示威游行,清华、燕京大学等城外的学生被军警阻拦,在西直门与军警发生冲突。城内二千多名学生冲破军警包围,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到新华门前请愿。由于请愿没有结果,学生们把请愿改为游行。当游行队伍到达王府井大街时,人数已增加到三千人。军警用水龙头向学生队伍喷射,并用皮鞭、木棍从两侧夹击过来,学生队伍被打散了,有40多人受伤。第二天,北平各校举行全市总罢课。第二阶段12月16日是冀察政务委员会成立的日子。这天,北平学联又组织了浩大的游行。大家看课本小字,了解游行的概况。
生:(看课本)
师:了解了“一二九”运动发生的背景和经过之后,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一个是“一二九”运动发生在当时有什么意义和影响?二是现代青年应该向当时的青年学习什么?
生:(思考并讨论)
师:(概括地指出)第一个问题在书上,讲了四点(指导学生在书中找出四点)。第二个问题是作为现代青年,应该发扬“一二九”运动的爱国主义传统,爱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时刻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当祖国需要的时候,我们应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现在,在千百万张平静的书桌都能放下的时候,国家和民族需要什么?我们又应怎样去做呢?
生:(思考)
师:“一二九”运动后,党指出:革命青年知识分子必须走同工农相结合的道路。目的是扩大学生运动的影响,向工农宣传抗日,争取最大多数的群众加入抗日的行列。北平学联组织了南下宣传团,到平津和河北等地区的工厂、农村、军队中,进行抗日宣传。其它地区的学生们也组织起来,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出现新高潮。
四、西安事变
师:西安事变是个震惊中外的历史事件,同学们都已熟知了。今天我们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来重温这段历史,以加深我们对这段历史的认识。
研究性学习:
(1)西安事变为什么会发生?
生:(思考、讨论、回答)
师: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特别是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张、杨二将军的爱国热情;蒋介石坚持反共政策是导致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张、杨二将军是在“说谏”、“哭谏”都不能使蒋介石放弃内战政策以联共抗日的情况下,才实行“兵谏”,逼蒋抗日的。
(2)事变发生后各方面反响如何?请同学们看课本,搞清楚国民党内亲日派、亲英美派及中国共产党分别持什么态度?为什么?
生:(看课文并思考)
师:当时因事变而出现的复杂局面,是张、杨二将军始料不及的,也是难以驾驭的,因此他们通知了中共中央,希望中共协助解决。由不同的主张,引发了不同的前途。中国共产党面对复杂的局面,做了冷静的分析。
(3)事变后存在哪两种前途?各对谁有利?
生:(思考并回答)
师: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确定了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和平解决事变,反对新的内战,推动蒋介石政府走向抗日,争取光明的前途。中央派周恩来为全权代表,与张、杨二将军和宋氏兄妹谈判,做了大量工作。经过两天的谈判,终于达成停止剿共、联合抗日等六项和平协议。最后,周恩来会见蒋介石,指出目前形势是“非抗日无以图存,非团结无以救国”,只有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才是唯一出路。蒋介石被迫同意达成的协议,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
(4)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有什么重大意义?为什么说是扭转时局的关键?
生:(思考并回答)
师:(概括)(投影)
1.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和亲日派扩大内战的阴谋;
2.迫使蒋介石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使中共的“逼蒋抗日”的方针得以实现;
3.国共两党由内战走向和平,由分裂对峙走向合作抗日,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5)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生:(思考、讨论)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yi/80921.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