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 ,共90分)一、非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5题)1. 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2.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断有幼童、白痴、昏庸之徒登上皇位,“在君主所拥有的制度化权力与其实际的政治能力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或不对称问题”。究其渊源,这一现象的出现源自于 A.分封制 ? B.中央集权制 C.郡县制 D.宗法制3.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 B.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 C.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 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4.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5.明代于慎行《读史漫录》中记载:“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盖武帝决事禁中,希见卿相。”由此可见,“中朝”A.掌握军政大权,是独立的决策机构 B.分享丞相行政权,处理政事C.类似于后世的六部,具体执行皇帝命令 D.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6. 《赢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赢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A.确定了后世2000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 B.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C.确立了三公九卿的中央制度 D.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7.马克斯?韦伯等指出,任何官僚组织为了发挥其正常的管理效率,都必须建立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章制度,……即使是专制君主也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官僚组织的活动规范和规章制度。在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中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三公九卿制 B.三省六部制 C.内阁制 D.军机处8. 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9.唐代与元朝都在中央设立了中书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前者下设六部管理财政,后者为中央行政机构B.前者掌管草拟和颁发诏令,后者则是行政机构C.二者都是为了强化皇权的中央最高行政机构D.二者都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10. “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 A.宣政院 B.中书省 C.理藩院 D.行中书省11. 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学总集《文选》在唐代备受青睐,宋初仍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这一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儒学丧失了独尊地位 B.进士科主考诗赋策论 C.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 D.唐朝人喜爱南朝文化12.《古今奇观》第二十一卷《老门生三世报恩》中说:“如今是个科目的世界,假如孔夫子不得科第,谁说他胸中才学?”这反映了当时 A.否定科举制的作用 B.科举考试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C.科举考试限制了儒学的发展 D.科举考试成为选拔人才的有效途径13. 下列对我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 B.“别黑白而定一尊” C.始终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D.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贡献14. 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 A.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 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 D.明初废除宰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15. 近年来,以历史为题材的电视剧持续热播。下列场景在历史剧拍摄中不应出现的有 ①《封神榜》中烽火戏诸侯 ②《汉武大帝》中卫青出任枢密使 ③《大宋提刑官》中内阁首辅专权 ④《康熙大帝》中军机大臣跪奏笔录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6. 据清《养吉斋丛录》载:凡军机大臣只准在军机处输本日所奉谕旨,部院稿案不准在军机处输,司员不准至军机处启事,军机章京办事处(章京系专职办事官员)不许闲人窥视,王以下及文武大臣不准至军机处与军机大臣谈论。这是说军机处 A.效率高 B.机构干练 C.保密性强 D.决策权有限17. 英国首相巴麦尊曾在密信中写道:“我以最忠诚的心情建议陛下政府,立刻用武力占领舟山岛,严密封锁广州、宁波两港,以及从海口直到运河口的扬子江江面。陛下政府将从此获得最适意的满足。”这里“最适意的满足”主要是指A.变中国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地 B.用武力冲破清政府闭关锁国的障碍C.争取同清政府建立平等的贸易关系 D.将先进的工业文明成果推广到中国18. “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抗日战争19.下列有关甲午中日战争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由日本侵略者蓄谋挑起的 B.战事首先在山东半岛爆发C.清政府奉行避战求和政策 D.结果宣告了洋务运动破产20.《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其主要表现是A.各列强重新确立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充当在华代理人B.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完全汇流C.清政府变成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D.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严重阻碍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1. 清梁廷楠在《夷氛闻记》中写道:“(夷兵方舍命突围)无奈人如山积,围开复合,各弃其鸟枪徒手延颈待戮,乞命之声震山谷。”此处说的是哪个历史事件A.义和团运动 B.三元里抗英 C.左宗棠收复新疆 D.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22. 行省制度是我国自元朝开始的重要地方制度,极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下列地区最晚设置行省的是A.岭北 B.云南 C.新疆 D.甘肃23. 九一八事变后,关内外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下列不属于“关内外抗日救亡运动”的是A.中共组织东北抗日联军 B.北平学生举行一二?九运动C.张杨发动西安事变 D.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4. 按照民族、民主革命的性质划分,下列与其他选项不同类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民主主义革命25. 湘军是晚清对湖南地方军队的称呼,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力量。湘军的创始者是A.屈原 B.曾国藩 C.李鸿章 D.左宗棠26. 在耶稣之下,太平天国的首义诸王一夜之间都成了上帝的众子,并按照各自的行序分别对应天象:洪秀全为日,杨秀清为风,萧朝贵为雨,冯云山为云,韦昌辉为雷,石达开为电。(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这实质上反映了太平天国A.宣扬人人生而平等思想 B.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C.借助神权重建等级秩序 D.增强核心领导层凝聚力27.某人游南京有感,题诗曰:“何处幽灵诸夏行,西方邪教祸苍生。太平只在宣传里,专制独裁胜满清。”请问最能体现“太平只在宣传里”的是哪个文件?诗中所反映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A.《天朝田亩制度》;缺乏群众基础 B.《资政新篇》;中外联合镇压C.《天朝田亩制度》;农民阶级自身局限性D.《资政新篇》;发展资本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28.某教授曾在一首诗中写道:“同盟人物战黄花,英雄仗剑起中华。厌穿缁衣住草庐,爱闻枪弹敲盔甲。铁窗十道冷庭院,刑场一笑暖千家。”请问该诗歌歌颂的是哪个时期的英雄志士A.辛亥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29. 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门口的春联是:“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该春联反映的历史本质是A.辛亥革命脱离农民阶级,反封建不彻底 B.清末注意改善民生,农民怀念清王朝C.袁世凯称帝资产阶级反对,农民却拥护 D.信息闭塞民国成立的消息未达到农村30. 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名义公布了《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这项变革是希望在人际关系中树立一种A.民主平等的观念 B.人际和谐的观念 C.自由博爱的观念 D.互助互济的观念31中国共产党河北正定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yi/829946.html
相关阅读:高一历史练习题: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知识点梳理(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