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宁海外国语学校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一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高一年级历史试卷 学科:历史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命题人:刘萌 审核人:伏磊第Ⅰ卷(选择题 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3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60 分)1、汉皇祖陵(如右图所示,位于丰县赵庄镇金刘寨村),是以的曾祖父、刘姓大始祖墓为中心是当地汉里堂刘氏祭祀祖先的场所成为海内外全天下刘姓寻根问祖的圣地2、《孟子》中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主要反映了 ( )A.西周初年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 B.西周初年诸侯势力逐渐增强C.诸侯有对周王朝觐述职的义务 D.西周末年周王势力日益衰微3、《史记集解》中记载“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万民莫敢用之”。该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 ( )A.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 B.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C.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4.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 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 )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 C.攻打匈奴 D.修筑长城5、著名学者黄仁宇在论及的统治政策时写道:“新朝代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这里“‘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最有可能是指A.郡县制 B. C. ?D.行省制度中国古代经历了“世制一察举制一九品中正制一科举制”的。下列表述与科举制相的是A.“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制”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C.“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A.行省是元朝管辖边疆的唯一机构B.中央政府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管理C.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关,拥有军政大权 D.行省辖区广阔,发展了前代的政治制度.电视剧《大宋提刑官》讲述的是南宋人宋慈判案的传奇故事。历史上确有宋慈其人,据宋慈墓志铭记载,他先后做过“提点广东、江西、湖南刑狱”。历史上与宋慈的“提刑官”职能较为类似的是刺史 都察院 御史台 参知政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③④10、古代有位帝王写过这样的诗句:“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五丈犹拥被。”下列叙述对诗句理解正确的是 ( )A、秦始皇规定皇权至高无上,一切大权都要总揽 B、唐太宗健全三省制,实行群相制C、宋太祖用分化事权的办法来加强集权D、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集君权、相权于一身A.与皇帝“共治国事” B.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C.“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 D.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D.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A.郡县制B.察举制C.科举制D.行省制有学者把先秦到秦汉的历史列为“方国一王国一帝国”(“方国”就是活动在一定区域,以血缘为纽带牢固的部落集团)。这一变化反映的主要问题是A.最高统治者开始建立皇帝制 B.周边王朝完全臣服于秦汉王朝C.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形成 D.中央王朝统治范围极大扩张王国维说:殷、周之际A .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B .从方国联盟到封邦建国C从方国联盟到郡国并立 D .从封邦建国到中央专制“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 B.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C.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 D.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下列有关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秦朝的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 B.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主要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元朝的行省制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D.明朝的内阁不是中央一级正式行政机构西周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并确立了天子都城十二里(边长4.3千米)、公国都城九里(边长3.2千米)、侯伯国都城七里(边长2.5千米)、子男都城五里(边长1.7千米)的都城建制。以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都城规模的差异体现出各国经济实力的不平衡B.周王室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集权机制C.城市建制的确立反映了西周等级分封的特征D.确定了以宫殿、庙坛为中心的传统都城的建制宋朝中枢机构中“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的两个机构是(  )A.中书门下和三司使 B.中书门下和枢密院C.参知政事和枢密院 D.枢密院和三司使马克思说:“哪里君主制的原则是天经地义的,哪里就根本没有人了。……专制制度必然具有兽性,并且和人性是不相容的。”对该论述正确的理解是(  )①君主专制是最典型的“人治”君主专制具有残暴性君主专制极大地压制“人性”君主专制有害无利A. B. C. D.24、右图是秦阳陵虎符,铜铸,中分为-二,左右各有十二字铭文:“‘甲兵之符.右在------,左在阳陵。”将帅发兵时必须左,右半符验合后方能生效。 上文“右在”后面的” ----------“应是 ( )A.皇帝B.太尉C.御史大夫D.丞相25、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一段叙述:“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供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而今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邻……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这段话反映了司马迁 ( )A.否定了西汉的推恩令 B.赞扬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C.对西汉的推恩令持肯定态度 D.否定了汉朝的郡国并行制26、《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以什么为纽带?( )A.财产 B.地域 C.信仰 D.血缘27、宋朝大臣文彦博曾说“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这明显地体现出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是( )A.皇权高度加强 B.皇权制度与官僚制度的结合C.皇权制度与神权制度的结合 D.以官僚体系为工具的中央集权制度正式形成28、“生发未燥,已拜列侯;身未离襁褓,业披冠带”的现象源于我国哪一项选官制度 ( )A.征辟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29、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有一天问大臣:“天下谁人最快活?”。有的人回答“金榜题名”,有的人回答“功成名就”,有的人回答“子孙满堂”。 明太祖听了都不以为然,当听到一位叫万钢的大臣说“畏法度者快活”时,却极为赞赏地点点头,随后对其委以重任。明太祖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主要原因是 ( )A.其他大臣的回答自相矛盾 B.万钢的回答强调了对专制统治的服从 C.万钢的回答揭示了快乐的源泉 D.其他大臣的回答背离了主题30、下面四幅关于中国历史上皇权势力的消长图,哪一幅是正确的 ( )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在填涂卡上涂A ,错误的在填涂卡上涂B (本大题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10 分)31、右图为“司母戊鼎”。3月,新开馆的国家博物馆青铜器展厅,将其首次定名为“后母戊鼎”,该鼎是周天子国家权力的象征。( )32、“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这段材料说的是秦朝的三公九卿制。 ( )33、右图所示为《 唐书》 所载850 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兼顾多个阶层但还不够完善。 ( )34、“(中国政制)达臻‘文明’ 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 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 格局泾渭分明。”这里的“西周的创制”指实行宗法制。 ( ) 35、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这表明他主张君主与宰相实行共治。 ( )第Ⅱ卷(综合题 共30分)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计30分。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6、问答题(15分)秦朝时期开始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政治形成了长久影响,据此回答以下问题:(1)秦朝中央的行政制度是什么?各自的职能是什么?(4分)(2)汉武帝时期为了限制相权在制度方面有所创新,指的是什么?(1分)(3)有人说,唐初政治是“皇权下的民主”,请从唐朝中央官制的变化角度分析此观点出现的原因。(4分)(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必须要解决两个矛盾,这两个矛盾分别是什么?元与明两个朝代在解决这两个矛盾方面有什么重大举措?(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东汉沿袭西汉,在任官制度上实行察举制……察举制注重孝廉一科,从汉武帝元光年起,郡国每年都要向上推举孝廉,除郡国外,三公、九卿或列侯都有权向皇帝推选人才。察举的对象,多为精通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宁海外国语学校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yi/843457.html

相关阅读: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练习卷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