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一中—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学年 地理 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分,合计0分)读“不同国家出生率、死亡率统计图”,1~12代表国家。回答1~3题。1.图中出生率、死亡率最高的国家分别是( )A.10、11 B.11、12 C.11、10 D.12、102.图中呈现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特点,进入现代型的一组国家是( )A.1、2、3 B.4、5、8C.7、9、10 D.6、11、123.图中11、12两个国家最有可能位于( )A.欧洲B.北美洲C.大洋洲D.非洲.在以下人口迁移的事例中,由生态问题引发的是( )①三峡库区移民前往东部沿海 ②宁夏西部农民迁出干旱地区③东部知识青年迁入西部边疆 ④ 陕西南部农民搬离多灾山区A.①② .②④C.③④ .①③.一般而言,有组织的大规模移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迁入区的( )A.人口密度 B.人口容量C.人口构成 D.人口素质读“我国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回答6~8题。6.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A.人口的老龄化 B.婚姻家庭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7.图中甲乙丙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存在明显关联性的是A.甲、乙 B.甲、丙C.乙、丙 D.乙、丁8.近几年,由于上述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A.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B.扩大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C.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D.给迁入地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图4为北京城市空间扩张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9.图中反映出北京地区城市化的标志为A.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B.城市用地面积增加 C.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D.城市道路密度增加10.北京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A.城市绿化面积缩小 B.城市数量减少 C.文物古迹普遍受到破坏 D.城市交通拥堵严重读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完成11~12题:11.下列属于图中b阶段反映的城市化现象的是 : A.城市化速度减慢甚至停滞B.出现逆城市化现象C.市区出现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 D.处于城市化高级阶段12.尽管世界各国的城市化水平高低不一,但它们都处于城市化进程的某一阶段。下列关于国家与其所处的城市化阶段搭配正确的是:A.英国—b阶段B.中国—b阶段C.朝鲜—c阶段D.日本—a阶段为缓解停车难问题,北京市朝阳区采取“错峰停车”措施,鼓励各社会单位将停车位夜间或双休日向周边社区市民开放。下图为朝阳区某功能区不同时段人口流动状况示意图。据此完成13~14题。13.该功能区属于A.商业区 B.住宅区 C.工业区 D.行政区14.“错峰停车”主要利用了该功能区与相邻功能区A.地租水平的差异 B.人口密度的差异C.汽车拥有量的差异D.人口流动状况的差异15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①温室气体排放多,出现热岛现象②改变局部大气环流,使降水减少③城市建筑物面积扩大,增加了生物多样性④城市建设使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加快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16.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标志是( )A.城市的数量B.城市人口数量C.城市的规模D.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数的比重-1980年人口增长图”。读17~1817.30年间该地区A.乡村人口增长了2000万人 B.城市人口增长了500万人C.总人口增长了两倍 D.乡村人口增长了两倍18.30年间该城市,城市化水平A.大幅提高 B.略有提高 C.没有变化 D.略有下降读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图,回答19~21题。19.该地区农业地域类型是 A.种植园农业 B.乳畜业 C.混合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20.该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 A.黄河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珠江三角洲 D.太湖平原21.发展该农业的好处是 A.可以少占耕地 B.可以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C.可以实现农产品的自给D.便于利用当地的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读区位因素构成示意图,完成22~24题。22.若a、b、c分别代表农业区位因素的劳动力、生产资料和科技因素,则图示农业地域类型是A.商品谷物农业 B.乳畜业 C.水稻种植业 D.原始迁移农业23.若a、b、c分别代表工业区位因素中的原料、能源和市场,则图示工业部门是A.炼铝工业 B.制糖工业 C.航天工业 D.服装加工业24.若该图表示城市中心商务区的区位因素构成,则a代表的是A. 市场 B.交通 C.教育水平 D.环境状况美国苹果公司是一家高科技信息技术公司。读苹果公司生产的平板电脑( ipad4)的主要零部件产地示意图,回答33~34题。.图示反映了产业的A.结构调整现象 B.升级现象C.集聚现象 D.分散现象.在中国建立的“苹果”电子产品组装企业属于A.劳动密集型 B.知识密集型 C.动力指向型 D.市场指向性下图为美国铜矿资源开发布局指向示意图,读图回答27~28题。27.据图分析美国铜矿熔炼厂和精炼厂分别属于A.原料导向型工业和市场导向型工业 B.动力导向型工业和技术导向型工业C.动力导向型工业和廉价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D.原料导向型工业和技术导向型工业28.大量铜材加工厂布局在精炼厂附近,有利于A.加强各加工厂间联系,竞争发展 B.加强与精炼厂的协作,降低成本C.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劳动力成本 D.减少市场交易费用,改善环境质量下图为甲、乙、丙三个地区牛奶生产和销售模式的变化图。据此回答29~30题。29.阶段I的牛奶生产基地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水源状况 B.科学技术 C.市场需求 D.草场分布30.发展到阶段Ⅱ以后,乙、丙两地区的牛奶完全由甲地区输入,其主要原因是( )①乙、丙两地区城市化发展造成地价上涨②甲地区的牛奶生产成本较低,市场竞争力强③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④乙、丙两地气候变化导致草场退化和牛奶产量降低A.① ② B.② ③ C.③ ④ D.① ④如下图所示,北方某村春夏生产粮食,秋冬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同时开办了养猪场。读图回答31—32题。31.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可以改善( )A.光照条件 B.土壤条件 C.降水条件 D.热量条件32.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的 环境与自然状态相比( )A.光照太强 B.热量不足 C.日温差较小 D.年温差较大下面左表显示商品等级与城市等级的关系,图12是“城市服务范围图”。根据图、表回答~题。.关于图示城市等级的比较,正确的是A.C>A>B B.AB>C D.B>C>A.图中甲地居民要购买4、5级商品,最适宜去的城市是A.B1 B.B6C.C6 D.A读“我国局部区域示意图”,回答35~36题。35.如果要在韶关与赣州之间修建一条铁路,合理的线路是( )A.①线 B.②线 C.③线 D.④线36.水口山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可重点发展( )A.钢铁工业 B.汽车制造工业 C.水产品加工业 D.有色冶金工业2009年10月31日,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隧桥结合工程——上海长江隧桥正式建成通车。结合图,回答~题。.上海浦东新区至崇明岛之间修建世界最大的隧桥结合工程,其建设的决定性因素是A.自然因素 B.社会政治因素C.社会经济因素 D.科学技术因素.下列说法不能说明上海长江隧桥工程建设意义的是A.加速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B.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C.带动上海周边地区尤其是崇明、长兴、横沙三岛经济的发展D.缓解上海城市内部的交通压力39.没有生态赤字的省份是A.新疆 B.西藏 C.山西 D.河北.西藏人均生态承载力较大的原因是A.耕地、草地生产能力强B.人口密度小C.自然灾害少D.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强.下图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人口的年龄构成看,A国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对该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有 ;B国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有 _。从经济发展水平看, B国属于________国家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_______型。针对以上人口问题,两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A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图为甲市周边地区和甲市示意图,该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多雾,河流湍急,矿产资源丰富。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甲市河流向________方向流动,甲城市的市区范围沿________和________伸展。简要评价甲市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该地区酸雨危害严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3.下图为“某城市规划图”,完成下列问题。(1)请在A、B、C、D四地中,分别选择高级住宅区和化工厂的最佳建造地址,并分析理由。随着城市经济迅速发展,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请你为该市治理交通拥堵提出合理措施。.是“我国西部某地区人口生活能源荒漠化关联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将下列有关内容的数字代号填入相应的空格中,使关联图成立。①耕地生产力下降 ②草场退化③平均收入减少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2)为缓解该地区生活能源不足的问题,遵循因地制宜原则,该地区可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 、 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yi/855958.html
相关阅读: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球与地球仪专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