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 语文试题 Word版无答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一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一、读下列文字回答1-4题破解玛雅文明衰亡的秘密 玛雅人是中美洲的土著居民,曾经拥有与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同样高度发达的文明。大约从公元300年起,玛雅文明进入了被称为古典期的鼎盛时期。公元800年,古典期玛雅文明到达了它的顶峰,随后却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崩溃。在此后的100多年里,玛雅人先后放弃了他们的繁华城市,神庙和广场变成了野兽出没的废墟。有关玛雅文明衰落的假说可谓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地震、瘟疫等天灾造成了玛雅人口的急剧减少;也有人认为,战争或者农民起义让文明陷入了混乱;还有人提出了“生态危机”论,认为人口的严重膨胀、土地的过度开垦所带来的严重生态问题导致了文明的消亡。在这些假说中,气候巨变——具体说,就是大旱——导致玛雅文明的衰落是引人注目的假说之一。里查德森?吉尔是最早提出这个假说的人。接证据终于出现了。霍德尔等人挖出了尤卡坦半岛中央一个湖泊底部的沉积物作为分析对象,他们发现.这个地区大约每隔206年就会发生干旱。考察玛雅人的历史,就会发现在一些“世纪干旱”来临时,玛雅文明就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衰退,例如停止建造纪念碑,城市被遗弃等等。这表明气候的变化很有可能影响到玛雅文明的发展。在测量了另一块沉积物样品之后,霍德尔还发现,公元750年至800年,这个地区发生了7000年中最严重的干旱。随后杰拉尔德?豪格等人进一步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气候变化如何促使玛雅文明衰落的图景。公造成了前古典期玛雅文明的一次衰退。然后,从公元9世纪(亦即玛雅文明的顶峰)开始,一场持续100多年的干旱主宰了加勒比海地区。玛雅人的社会结构在干旱面前显得十分脆弱。他们的农业——主要是种植玉米——依赖水资源,而他们能够获得的水源有限。更详细的研究表明,在这干旱的100多年中,公元810年、860年和910年左右发生了三次最严重的旱灾,持续时间分别为9年、3年和6年。这三次最严重旱灾的发生时间,与玛雅人的主要城市被遗弃的时间相一致。玛雅人聚集的城市规模越大,对水资源的依赖也就越大。于是大城市首先被玛雅人放弃了,随后是中小城市。持续100多年的干旱,加上公元810年、860年的大旱,把整个玛雅文明推向了危机的边缘,而公元910年的大旱则可能给玛雅文明以致命一击。从某种意义上,气候变化可以被看成是玛雅文明衰退的“主要因素”。玛雅人已经酿成的环境问题(环境退化、土壤侵蚀等),使得过度繁衍的人口极易受到气候和干旱的威胁,气候起着催化剂的作用。但正如一些考古学家所指出的,气候变化并不是造成玛雅文明衰落的惟一因素。在他们看来,玛雅文明的衰落或许更为复杂。1.对第1自然段中“不可思议”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文明发展到顶峰后,在短时间内迅速就崩溃了。B.先放弃繁华的大城市,随后是中小城市。C.昔曰繁华的神庙和广场成了野兽出没的废墟。D.玛雅文明衰落的真正原因至今仍是一个谜。2.对玛雅文明衰落的原因众说纷纭,下列不属于其原因的一项是( )A.自然灾害导致人口急剧减少,使玛雅文明衰落。B.战争或农民起义导致玛雅文明衰落。 C.人口严重膨胀,导致严重生态问题,使玛雅文明衰落。D.脆弱的社会政治结构导致玛雅文明的衰落。3.干旱导致玛雅文明衰落的观点引人注目,下列不属于其有力证据的一项是( ) A.科学家发现,一些“世纪干旱”来临时,玛雅文明就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衰退。B.玛雅人停止建造纪念碑,遗弃城市。 C.玛雅人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依赖水资源,而他们能够获得的水源却有限。 D.公元810年、860年和910年左右这三次严重干旱发生的时间,与玛雅人的主要城市被遗弃的时间相一致。4.根据文中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玛雅文明从开创到最后衰亡,有7000多年的历史。 B.里查德森?吉尔是最早提出“大旱导致玛雅文明衰落的原因”这个假说的人,但始终没有找到直接证据。 C.玛雅文明兴盛的主要标志是建立了许多神庙和纪念碑。 D.不管是哪种假说,气候的变化(干旱)应该是玛雅文明衰落的原因之一。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15题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尝?而望矣 ?:踮起脚 B.假舆马者 假:利用C.锲而不舍 锲:雕刻 D.而绝江河 绝:断绝6.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绝江河:横渡 B.善假于物也:借助C.不积跬步:古代称跨两脚为“跬” D.而闻者彰:清楚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不可以已已:停止B.金就砺则利就:接近、靠近C.?以为轮,其曲中规中:符合D.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断绝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吾尝终日而思矣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使之然也 河东凶亦然C.风雨兴焉 斯天下之民至焉D.蚓无爪牙之利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9.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加点词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吾尝终日而思矣 A.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B.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C.蟹六跪而二螯 D.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10.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吾尝?而望矣   蟹六跪而二螯B.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臣之壮,犹不如人C.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于是余有叹焉D.无以成江海 项王未有以应11.下边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君子生非异也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12.下列语句中,全都表明学习要积累、专心的一组是()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②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③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④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⑤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①③⑤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在学习上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把个人的独立思考和向他人学习结合起来,这也是文章论述的中心。B.“终日而思”之所以“不如须臾之所学”的收获大,是因为没有很好地利用外在的人或物。C.“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作者以设喻引出论断,使文章具有说服力。D.文中除少数地方直接说明道理外,几乎都是比喻。通过比喻阐述道理、证明论点,这是本文在写作上的一大特色。14.下的把握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运用大量的比喻,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方法、内容等方面,全面深刻地论述了有关学习的问题。B.本文作者荀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孟之后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又善用比喻。本文中均有体现。C.从所选的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如“积善成德”。D.从所选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样需要后天的努力。1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大量运用生活中常见的比喻论述了学习的作用及学习的方法态度。B.由第一段可知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而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是因为君子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C.第二段作者用比喻从正面论证学习要逐步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心致志。D.文中用“蚓”和“蟹”设喻,意在说明客观条件虽有不同,但要学习成功必须专一,而不能浮躁。三、 阅读下列成语完成16-25题1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最近一段时间,在巴基斯坦发生的一系列耸人听闻的恐怖事件,再次给这个饱受社会动乱之苦的国家敲响了警钟。B.面对一位谦谦君子,我不会展露本性,因为我看不清他温和文雅的外衣下藏着颗怎样的本心。君子是个面具,是一具没有生命的躯壳,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C.我国许多城市都建立了食品质量报告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有关部门的检验结果,从而使那些劣质食品在劫难逃。D.菏泽牡丹属中原牡丹种群,花色五花八门,花型千变万化。其主要花色为粉、红(含紫红)、紫、蓝、黄、白、黑、绿、复色九大色系。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秋天到了,行将就木的落叶任秋风卷起,到处飘零,而连绵的秋雨不停地下着,这一切勾起了游子们绵绵的乡愁。B.反对克隆技术的人的一个重要理由,是害怕克隆出“本?拉登”式的人物,其实这只是杯弓蛇影。C.当你养尊处优、春风得意的时候,一定要居安思危,决不能丧失忧患意识。D.当年,飓风“卡特里娜”横扫了美国密西西比州的不少地区,并给该州带来了迄今为止最惨重的洪水灾害,致使生灵涂炭,不少难民流离失所。1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 语文试题 Word版无答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yi/923063.html

相关阅读: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一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竞赛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