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学历史?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历史 来源: 高中学习网

很多同学苦于记忆高考历史知识,而历史成绩却总是不尽如人意,其实大家并非是学不好历史,而是没有领悟历史之于我们的重要性,所以首先同学们要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学历史?那么现在,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篇吕世浩的文章《我们为什么要学历史?》,希望大家读过后会有所启发。

学历史到底有什么用?

二十多年前,当高校招生录取放榜之后,许多长辈朋友都会问我:“你考上哪里?““学什么专业?”当我回答“台湾大学”后,所有人的反应几乎如出一辙的惊喜:“哇!”当我接着回答“历史”后,所有人的反应几乎如出一辙的失望:“喔。”从他们的反应,可以清楚地看出社会大众对于学历史前景的看法。

从那一天起,也常听到许多朋友终于忍不住问我:“学历史到底有什么用?”是啊,在这个时代,学历史到底有什么用呢?这个问题,让我足足思考了二十多年。这本书就是身为历史人的我,针对许多非文史专业的朋友所呈现的答案。

不是历史没有用,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方式出了问题。

近代以前,无论在中国或是西方,大多数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觉得学历史很有用,甚至视为培养各种领袖人才的必要教育。可是到了现代,忽然之间,有许多人都觉得学历史没有用。为什么对于学历史有没有用,过去和现在的认知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事实上,历史学还是历史学,只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方式出了问题。

现代的学校教育,基本上是一种时代的产物,是为了因应工业革命以后,填补各种专业人力的需求而设计出的教育。换句话说,现代教育是一种专门用来培养工匠的教育,至于人文教育的本质人怎样才能活得像个人,基本上不是关心的重点。在这种工匠教育的影响下,历史教育也受到了极大的改变。短期、大量的灌输式记忆成了现代历史教育的面容,从小学到中学甚至大学,我们人人都接受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教育,花费了无数时间背诵年代、人名、地名、事件,但却往往不明白,除了应付考试外,这到底是为了什么?长此以往,年轻人普遍对历史学失去兴趣。最糟糕的是,我们的教育生产了大量的专业工匠,但却很难培养出宏观的领袖人才。其弊害之深,远超想象。

古人如何学历史?

事实上,古人不是这么学历史的。宋代著名的史学家吕祖谦,就说过如何读历史的方法:人二三十年读圣人书,一旦遇事,便与里巷人无异,只缘读书不作有用看故也。何取?观史如身在其中,见事之利害,时而祸患,必掩卷自思,使我遇此等事,当作何处之。如此观史,学问亦可以进,智识亦可以高,方为有益。

“里巷人”就是现在网络上所说的“乡民”,如果读了几十年的书,碰到事情除了跟乡民们一样凑热闹,发表一点个人的感想外,却对于如何解决事情,一点方法也没有,那读书有什么用?如果读了这么多历史,自己却在应付现实事情时,半点帮助都没有,那学历史有什么用呢?各位对此难道没有疑惑吗?

怎么读历史才能有用呢?

当你读一本历史书,读到书中的古人面临重要的抉择关头时,请你这时立刻把书合上,好好想一想,如果你身处对方的位置时,你会如何决定?把一切都想清楚后,再把书打开,看看这个人物是怎么做的?他的决定带来的是成功或是失败?然后比较自己与古人,在选择和方法上有何异同之处?

这种学习历史的方法,重视的不是“记忆”,而是“思辨”。

像吕祖谦这样学历史,每个人都可以透过一件又一件史事的锻炼,一位又一位人物的分析,来一步步锻炼自己的思辨。最后不仅历史知识会有所增长,连处世智慧也会不断提高。事实上不只吕祖谦这么读历史,清代的名臣左宗棠也是这样读历史的,他说:读书时,须细看古人处一事,接一物,是如何思量?如何气象?及自己处事接物时,又细心将古人比拟。设若古人当此,其措置之法,当是如何?我自己任性为之,又当如何?然后自己过错始见,古人道理始出。断不可以古人之书,与自己处事接物为两事。

左宗棠比吕祖谦更进一步,他不但要读史者思索古人为何这么选择,还要我们当自己面临现实中的抉择时,去设想如果是你学的那位古人处在这个环境下,他会如何作出决定?古人重视历史,是因为历史有很强烈的实用性它教导人们如何从前人发生的无数案例中分析事情,了解成功和失败的道理。这也就是太史公所说的,读史是为了“原始察终,见盛观衰”(太史公自序)、“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报任少卿书)。

如果你读完了一本书后,书还是书,你还是你,没有任何改变,你就等于没读过这本书。读书最重要的,就是要拿书中的道理和自己的生命历程不断相互印证,不断地去思索如何运用前人的智慧在自己的生活中,最后将书上的道理与自己的生命融合为一,让古人的智慧为己所用。

这样读书、这样学历史,才是真正有用的方法,历史学也才能成为一门真正有用的学问。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我们为什么要学历史?》,相信大家能在认识历史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学好历史,从而真正将历史知识运用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中。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zhong/1001365.html

相关阅读:浅谈怎么培养农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