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市内的拉鲁湿地对改善拉萨市的生态环境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由于紧邻人类活动密集的城市地区,近年来这一生态系统曾面临着城市生活和开发建设的挑战,但由于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拉鲁湿地独特的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得到很好保护。
生活在拉萨的人,无不受益于拉鲁湿地的滋润。
这片湿地位于拉萨市北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也是最大的城市内天然湿地。
从拉萨市二环路上隔着南干渠向北望去,便能看到这块北面靠山,东、南、西三面为市区包围,面积12.2平方公里的湿地。湿地内有一人多高的连片芦蒿和低矮的水草,成群结队的水鸟在湿地内游翔穿梭,让拉萨的四季展现出勃勃生机。
“拉萨之肺”每年放出6万吨氧气
拉鲁湿地,藏语为“当惹钦波”,意为一大片芦苇荡。打开拉鲁湿地南门的铁锁,拉萨市环保局副局长贺桂琴与记者走进了这片高原上的净土。
拾阶过桥,一条木质长廊向湿地中延伸。近距离看拉鲁湿地,水草丰富、清澈见底。只是我们这些不速之客的到来,惊起水鸟无数。它们仿佛商量好似的冲上蓝天,让人为打扰它们的栖息而不安。
“那群刚飞走的鸟类是斑头雁,目测应该有200只左右。”贺桂琴告诉记者。
拉鲁湿地是候鸟越冬的重要栖息地,野生动植物种类十分丰富,现存高等植物37科、140属、332种,生长有西藏蒿草等青藏高原特有植物。湿地内的鸟类更是多种多样,除本地鸟类外,每年冬天,这里还吸引着大量赤麻鸭、黄鸭、棕头鸥、斑头雁、百灵、云雀等野生鸟类,甚至还有少量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
拉萨河引进的水源经流沙河、北干渠、中干渠和南干渠构成的“三渠一河”常年累月浇灌着湿地,滋养着湿地的鱼类和水鸟。而水源经过沉沙池处理后,再变成一汪清水流回拉萨河,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水流循环系统。在靠近哲蚌寺的湿地西侧,水草连天,与远处的布达拉宫构成一幅恬静的水墨画。
“通过光合作用,拉鲁湿地每年吸收的二氧化碳达到7.88万吨,释放出6万吨的氧气。”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普布次仁说。对于拉萨这座高寒缺氧的城市来说,拉鲁湿地被称为“城市之肺”名副其实,它在增加空气湿度、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补充氧气、涵养水源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规划有效管理,去年新增湿地面积0.6平方公里
在拉鲁湿地6.6公里的核心区内,还生活着拉鲁社区、幸福新村等社区的29户居民,不少垃圾就来自其中一些居民的日常生活。“通过协商,这些居民已同意整体搬迁。搬迁后,这里将重新恢复成湿地。”普布次仁告诉记者,通过补水恢复,去年拉鲁湿地面积增加了0.6平方公里。
拉鲁湿地曾是传统的牧场,自2001年,拉萨市对拉鲁湿地进行封闭式管理,将牛羊拒之门外。
为有效保护拉鲁湿地独特的高寒湿地生态系统、丰富高寒湿地生物多样性,早在1999年5月,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就正式批准建立拉萨市拉鲁湿地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成立湿地管理站。2005年7月,国务院批准拉鲁湿地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2008年,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升级为管理局,湿地的相关水系流沙河、北干渠、中干渠和南干渠的保护和管理权限划归该局。
据了解,自“九五”计划起,拉萨市政府就将拉鲁湿地恢复与保护列为拉萨市重点生态环境保护建设项目。2000年除统一管理外,拉萨市政府颁布了《拉鲁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2010年7月,西藏自治区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通过批准了《拉萨市拉鲁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这些规章制度为拉鲁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执法等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
近年来,国家层面和西藏自治区不断加大对拉鲁湿地的保护力度,特别是投入1.93亿元实施一期、二期建设工程以来,拉鲁湿地在维护拉萨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作用明显提高,有效遏制了拉鲁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趋势。
“去年三期工程又投入1亿元,用于湿地周边29户村民的搬迁。今年预计将再投入6.2亿元,加大对湿地的保护力度。”贺桂琴说,除此之外,西藏自治区环保厅也对湿地保护给予了大力支持,引进了很多环保项目。
延伸阅读
西藏湿地面积居全国首位
西藏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对亚洲乃至世界都有着重要意义。多年来,西藏在发展过程中,始终遵循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不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注重经济、社会、生态的和谐统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目前,西藏仍是世界上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大部分区域处于原生状态。
目前,西藏的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41.37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3.9%,居全国之首;森林覆盖率达11.91%,活林木总蓄积量居全国首位;各类湿地面积600多万公顷,居全国首位。12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9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在自然保护区得到很好保护。截至年底,西藏有天然草地面积8511万公顷,其中可用天然草地面积6910万公顷。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zhong/1017241.html
相关阅读:高中地理知识点:人种、民族、语言、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