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上空部分区域臭氧接近消失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地理 来源: 高中学习网

10月20日,一幅由美国宇航局提供的卫星图片显示,代表臭氧空洞的蓝色区域正日益扩大,目前已达创纪录的1060万平方英里。

美国宇航局和国家海洋大气局上周发布最新观测结果显示,今年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无论在面积和厚度上将创下历史纪录,在某一区域里甚至观测到臭氧接近完全消失的“场面”。

对此,德国研究人员表示,臭氧层是过滤太阳光紫外线的一道屏障,随着臭氧空洞的日渐扩大,将有更多紫外线“光顾”地球,对人类和生态系统构成严重的威胁。

美国宇航局观测到,从7月到10月,南极上空的臭氧总量急剧下降了69%;在9月21日至30日之间,南极臭氧空洞的范围达到创纪录的1060万平方英里。

卫星探测显示,10月8日,南极上空臭氧量只有85多布森(Dobson)单位,而此前7月,该单位一度维持在正常的300多布森单位。更为令人关注的是,在距地面8英里到13英里的区间内,臭氧量只有1.2多布森单位,而3个月前的数字是125多布森单位。

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全球监控部门主任大卫?霍夫曼对此表示:“这一数据显示,该区域的臭氧几乎已经完全消耗殆尽。今年这块区域的垂直高度远远超出往年,因此2006年臭氧空洞会创下历史纪录。”

报道称,“臭氧空洞”是指大气臭氧层出现严重损耗,导致其阻挡有害紫外线的能力大大降低。目前出现的臭氧空洞都是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造成的。科学家在上世纪80年代发现,自每年9月份下旬开始,南极洲上空的臭氧总量迅速减少一半左右,在极地上空臭氧层的中心地带,近90%臭氧被破坏,在南极上空形成了一个直径上千公里的“臭氧空洞”。

据悉,国际社会已禁止各国使用可能损害臭氧的工业化学原料,如曾被用作冰箱制冷剂的氯氟烃。研究人员通过计算得出,南极上空的这些化学物质曾在2001年达到顶峰,现在已经开始呈下降趋势,但是,其中很多物质在空气中存留的时间相当长。虽然臭氧层的厚度每年都会发生变化,但科学家预计,到2065年臭氧层会缓慢恢复。

■资料

臭氧善恶与否取决于其位置

人类呼吸的氧气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而臭氧都是由三个氧原子组成。科学家指出,对于人类而言,臭氧可以“行善”,也可以“作恶”,这取决于它在大气中的位置。

“作恶的臭氧”,是指那些太靠近地面的臭氧,它们多半是由工业污染造成的,如果人的眼睛接触到它,就会受刺激流泪。它对于那些患有眼疾的人更是威胁。在开车或使用任何引擎时,只要燃烧气油,排出的尾气中就可能含有氮氧化物气体,如二氧化氮。每个二氧化氮分子是由一个氮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

在某些情况下,二氧化氮分子会抛弃一个氧分子,成为一氧化氮。而“落单”的那个氧分子会非常活跃,它可能和氧气分子结合成三个氧分子的臭氧。有时大气中的污染物质收到阳光的照射后,会成为“光化学烟雾”,其中包括臭氧。在美国环保署制定的标准中,空气中臭氧的含量就成为了判定“光化学烟雾”的标准。

“行善的臭氧”,则是那些在高空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它们能抵挡有害的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降低我们接受日照后患皮肤癌的几率。上世纪70年代中期,科学家发现紫外线会破坏大气中的人造氟氯化碳,将其中的氯分子释放出来,而氯则是摧毁臭氧的主要杀手。而在此之前,人们一直认为氟氯化碳是无害的,因为它们在底层大气不会出现分解,这类化学物质经常被当成冰箱和空调的制冷剂。

■个案之对策

澳“散财”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澳大利亚总理约翰?温斯顿?霍华德23日宣布,澳大利亚政府将投入5亿澳元(合3.79亿美元)开发新能源技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治理气候升温。澳大利亚目前正遭受一个多世纪以来最严重的旱灾。

“政府已建立一项总数为5亿澳元的特殊基金,同相关企业和各州政府合作,投资研发用于生产更清洁矿物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新技术,”霍华德在每周电台讲话中说,“从本周开始,政府将宣布这项基金资助的第一批项目。”

霍华德还说,澳政府将在可再生能源开发项目上投资至少2.3亿澳元(1.8亿美元),“我们必须在不同方面展开行动。我们在未来几年不可能一劳永逸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一天,澳大利亚一些专家学者呼吁霍华德政府采取更多措施,遏制温室气体排放。

“政府应该采取有效可靠行动,使澳大利亚全国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而不是升高。”澳大利亚气候协会负责人科林?米莱说,“澳政府现行政策已经使温室气体排放量在过去10年升高了10%,到2020年这个数字将再升高17%。”

《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但议定书允许澳大利亚排放量比1990年增加8%。

相关信息:
中国第一次登陆南极
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的发现
南极气温上升导致小企鹅大量冻死(组图)
南极为何会存在温水湖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zhong/1055378.html

相关阅读:高考地理复习方法及答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