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复习计划:高考地理复习五大原则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地理 来源: 高中学习网

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不少考生都觉得难以掌握其学习方法。这里为大家介绍十种地理的科学思维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着眼于知识重组

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专题复习,从本质上讲是将学过的知识、已经具备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运用于解决问题的一种复习。因此,专题复习不应再追求知识结构的先后次序,应该本着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去寻找所需要的有用的知识和方法;本着解决问题的目的,将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重组,形成“有用”的知识和技能(不是书本上的知识和技能),最终加以运用解题。

如设计“世界的干旱地区和干旱农业”专题复习,首先,以讨论分析问题的思维主线入手,从全新的、应用的角度进行思考,形成不同于基础复习的思维方式。分析的思维主线:①世界干旱地区的位置及类型(纬度位置、海陆位置);②各干旱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气候类型、特点、成因,自然带类型,符合什么规律,地形地势特点,河流特点,土壤状况);③各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特点(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灌溉水源的解决方式(引水、地下水等),农业结构与主要品种(种植、畜牧),政策、市场与工矿业城市的影响,农业科技与经营(节水、管理等)。

其次,进入主题内容分析,对上述分析的思维主线进行分析训练,问题可以为:干旱地区的位置与类型;各干旱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干旱地区农业的发展特点、问题和方向;比较分析等等。

最后,选择高考实战题进行练习。

2、建立完整空间结构

空间概念的形成从地理学习的一开始就是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二轮复习中,要在头脑中形成结构化的空间概念。一种形象的说法是“从经纬仪到数字地球”。

地理学要求在脑海中具有基本的地球模型,由经纬网构成的、易于定位和描述相互位置关系模型;

在自然地理的研究和复习中,地球的自转、公转及姿态成为影响地球表面自然地理事物的关键,此时这一模型不再是孤立单独存在的,而是运行在一定的系统中的天体;

海陆的分布和各个圈层的认识,促使将地球模型进一步完善。在经纬坐标的基础上,地球表层的面貌被覆叠上,经纬仪变成了地球仪;

区域地理的复习,不仅要关注地表自然地理要素,还要关注在这些自然地理要素影响下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一个地区的气候、地形、河流、土壤、生物、矿产、工业、农业、城市、交通、人口等问题从此有了密不可分的关系,自然、人文地理要素的关联成为地理思维的主线之一,而这些要素,无一不存在于某一特定的空间,此时脑海中的空间模型变得空前复杂。

当一个经纬度坐标点给出的时候,头脑中的地理思维不仅会反映出这一点的位置,关于这一点的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特征会源源不断地展现出来,甚至进一步深入的相关分析和预测也会形成。

3、实际联系理论的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是任何一个学科复习的基本原则,但在专题复习中,要特别注意思维的逻辑次序。在学习新知识和进行基本复习时,思维逻辑次序是正向的,即复习完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后,到生产和生活实际中去寻找实际的例证,加以剖析和验证,从而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对原理的认识,以及对技能应用的检验。这一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在理论的运用上往往具有“相对集中性”,所涉及到的内容会限定在某一特定的知识范畴内。这一过程对于活化书本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必须注意的一点是,高考中对理论与实际联系能力的考查,在思维逻辑的次序上是逆向的,即通过题目设置了新情景、新问题,首先给出“实际”,要求学生在读懂题目的基础上(了解“实际”),再去联系理论,而此时所要联系的“理论”就不一定是相对集中的、某一特定知识范畴内的理论,甚至有可能是跨学科的多种理论的集合。所以在考试实战中所表现出的“所答非所问”、“答不全”、“原理运用错误”等都源于此。

4、关注“主题”与“主干”熔点的原则

从综合学科考试命题角度,题目的选材和题目主题的确定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理想的设计应是:既不为服从主题而牺牲学科主干知识,也不为服从学科主干知识而支解主题。这就提示我们每一位综合科的教师,在本阶段的复习选材和知识主干挖掘时注意寻找“主题”与“主干”的熔点,这似乎与我们特别关注的“热点问题”复习建立了联系,热点问题及其背后所涉及到的主干知识理所当然是我们选择的“熔点”。

5、形成成熟思维体系和思维方法的原则

复习的最终目标毕竟要面向高考,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在心理、思维、体力等方面保持稳定,从容应对各种题目,最终取得优异成绩。高考中的题目绝对是新颖的、未见过的,考查的知识又是不超纲的,复习过的。因此,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考试制胜的关键就是作到心理稳定、思路清晰。学生形成成熟的学科思维体系和稳定的解题思维方法尤为重要。

例如在区域地理专题复习中,设计形成如图所示思维线索,面对一新情景、新问题时,从空间定位入手,进行有用信息的提取,然后根据题意认定解题所需要的原理、方法和技术,事实分析、判断,最后进行结论的评价与反思。

地理知识内容十分丰富,实践性强,应用性广,学习时要紧密结合、密切联系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当地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国内外的时事热点等,让学习更贴近生活实际,更为鲜活有趣。还要尽可能地走进大自然、走入社会,亲身感受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和现象,将书本、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在野外观察和社会活动中得到应用,培养观察分析、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实践创新的能力。

最后我想在说一个问题,有的同学们觉得地理特别抽象和生活没太大关系,我想说,生活之中处处有地理,时时有地理,例如阴晴冷暖,昼夜更替,日长日短,抽洗脸池子按钮的旋转,冬夏季节影子长短等等,都有地理的影子,因此地理就在我们生活中,它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学好地理其实真的不难,大家一起努力加油!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zhong/1060910.html

相关阅读:中国地理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