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必修三章节知识点: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来源: 高中学习网

【导语】增加内驱力,从思想上重视高二,从心理上强化高二,使战胜高考的这个关键环节过硬起来,是“志存高远”这四个字在高二年级的全部解释。逍遥右脑为正在拼搏的你整理了《高二语文必修三章节知识点: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希望你喜欢!

  一、疑难妙句

  1.我想知道上帝怎样创造了这个世界,对这样或那样的具体现象我不太感兴趣。我想知道世界的内在规律,其余则是细枝末节。

  剖析:这是文章的题记,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我想知道的是什么,二是我对什么不太感兴趣。实际上是说爱因斯坦所关注、探索的是世界的创造、发展等内在规律问题,而不关注世界上的那些“具体现象”,只把那些“具体现象”视为“细枝末节”。这句话反映了爱因斯坦这位伟大科学家认识现实世界的态度以及对于科学研究的认识所达到的理性高度。

  文章以此为题记,表达了作者对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崇敬,反映了这位伟大科学家对自己的重大影响,并以此表明自己在科学道路上的理想、追求。

  2.童年的两件趣事极大地丰富了我对世界的理解力,并且引导我走上成为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的历程。

  剖析:两件事,一是对鲤鱼世界的遐想,二是对爱因斯坦事业的痴迷和向往。这两件事对童年的“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丰富了“我”的理解力,激励着“我”去探究未知世界的奥秘,引导“我”一步步走上理论物理学家的历程。这一句放在文章的开头,总领下文,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3.由于不能理解在看不见的水面上存在的水波,它们将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睡莲之所以能够不被触摸而运动,是因为有一种看不见的神秘力在对它起作用。它们可能给这种错觉起一个高深莫测的名称(如超距作用,或没有任何接触睡莲即会运动的能力)。

  剖析:作者设想鲤鱼科学家对身外世界的种种现象的认识和理解,从根本上说表现了作者对未知世界的浓厚兴趣,表现了他对不严谨的科研之风的否定。事例本身也充满趣味性,鲤鱼科学家对未能理解的现象,不去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而是凭主观臆测,想当然地杜撰某个虚构的结论去诓骗没有多少知识的“鲤鱼”大众。——作者的想象力是多么的丰富。

  4.最奇怪的是那个抓住我的生物竟然一点也不像鱼。更使我震惊的是,无论如何也看不到它的鳍,但是没有鳍它还是能够运动。

  剖析:用“最”限制“奇怪”,突出了奇怪程度之深;用“更”限制“震惊”,强调了震惊之大。这两个表程度的副词都表现出在鲤鱼眼中人类是一种奇形怪状的物体。而“竟然”“也”则明确点出人类在鲤鱼眼中是如何怪异的一种东西。这足见作者用语的准确、周密。

  5.我常想,我们就像自鸣得意地在池中游动的鲤鱼。我们的一生就在我们自己的“池子”里度过,以为我们宇宙只包含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

  剖析:“自鸣得意”,即自己表示称心如意。作者由“自鸣得意地在池中游动的鲤鱼”想到人类自己,“一生就在我们自己的‘池子’里度过”,可见视野狭窄。“只包含……”,表现了人类对世界认识的肤浅,也就进一步表明进行科学研究、探求未知世界、开拓人类视野的重大意义。

  6.我们自以为是地拒绝承认就在我们的宇宙跟前存在有别的平行宇宙或多维空间,而这些都超出了我们的理解力。

  剖析:“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看法和做法都正确,不接受别人的意见。“拒绝承认”,也是不接受不愿意承认。以“自以为是”限制“拒绝承认”,更突出了态度的偏执。对“超出了我们的理解力”的客观存在的东西拒不承认,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它必然导致认识的偏差。语句体现了作者对一些眼界狭隘的研究人员的批评。

  7.一些科学家鄙视更高维数世界的说法,是因为他们不能在实验室里便利地验证它。

  剖析:“不能在实验室里便利地验证”,便加以“鄙视”,这样可以看出一些科学家不愿作深入研究,便想轻而易举地得出结论——这是多么的荒谬。这里从反面着笔,表明作者在科学研究上的鲜明立场——潜心探究,勇于创新。

  8.我不理解他们想告诉我们的许多东西,但是最使我对此人感兴趣的是他未能完成自己的伟大发现就撒手人寰。

  剖析:“他们想告诉我们的许多东西”,其中的“许多东西”是指人们对爱因斯坦的崇敬之情、爱因斯坦的思想、爱因斯坦的发现引起整个世界和我们周围的一切的改变、爱因斯坦的伟大等。“撒手人寰”,包含了对伟大科学家去世的痛心遗憾。通过“但是”的转折和“最”的强调,表明爱因斯坦“未能完成自己的伟大发现”对我产生的重大影响,从而进一步突出了爱因斯坦伟大发现对我走上科学道路的强有力的引领作用。

  9.年轻人的一个优点就是不会由于世俗的约束而畏葸不前,而这种约束对于大多数成年人而言通常似乎又很难超越。

  剖析:“畏葸”,是畏惧之意。语句通过“年轻人”与“成年人”的对比,称赞了年轻人勇于冲破约束、敢于创新的优点。“大多数”“通常”“似乎”,表明并不是否定所有的成年人,体现出用词的周密谨严。

  10.为了产生电子感应加速器所必需的巨大磁场,我说服我的父母亲让他们帮助我在我读高中的那个学校的足球场中缠绕22英里(1英里=1.61千米)长的铜线。

  剖析:科学重在实验,而为了实验,“我”说服父母,让他们帮助“我”在足球场中缠绕22英里长的铜线,这些行动,突出了“我”对科学的热情和执著。“说服”可见作者的研究未能引起广泛的重视和支持,困难重重;“足球场”“22英里”,足以看出作者付出的努力。

  二、重点语段

  1.我曾想:在水底的鱼群中可能有一些鲤鱼“科学家”。我想这些鲤鱼“科学家”会对那些提出在睡莲之外还存在有另外一个平行世界的鱼冷嘲热讽。他们认为,真实存在的事物就是鱼儿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水池就是一切。水池之外看不见的世界没有科学意义。

  剖析:语段叙述对鲤鱼世界的遐想。作者娓娓道来,很有逻辑顺序地写了自己对鲤鱼及其世界的好奇、观察和思考。在这里,“我曾想”“我想”,表明是作者的遐想;“冷嘲热讽”“他们认为”,写这些鲤鱼“科学家”们。作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以“鲤鱼”的眼光来审视鲤鱼世界,写出鲤鱼们对自身以外看不见的世界持否定态度。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向我们展现了鲤鱼世界的“奇妙无比”。池中之鱼如同古代寓言中的井底之蛙,这种写法,由鱼我们可以想到人类,可以悟出科学探索对人类认识世界的重大意义。

  2.“我被这个故事迷住了”至“我决定要对这一秘密刨根究底,纵然为此而必须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也在所不辞”。

  剖析:爱因斯坦这个伟大科学家的故事迷住了我,好奇心不断促使着我,一连串的问题吸引着我。连续提出三个问题,从“未完成的工作是什么”到“桌上论文的内容”再到“什么问题”,由大范围到小范围,由笼统概括到具体细致,体现了逻辑思维的严谨周密。谈到决心学习爱因斯坦的理论时,作者表现出严谨认真、专心致志的科学态度和浓厚的兴趣。在一个孩子眼中,神秘谋杀故事是格外吸引人的,而我却认为爱因斯坦的故事更加激动人心,这就表明“我”对爱因斯坦未竟事业向往的程度。“曾想像的”“任何事情”“都”“重要”等词语的修饰与限制,进一步突出爱因斯坦未竟事业在我心目中的重要位置。“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热爱对成就事业极为重要的道理,也可以从这句话中悟出。最后一句,“刨根究底”指盘问、追究事情的根由底细;“在所不辞”指绝不推辞。再加上“决定”“纵然”“也”等词语的运用,进一步表明我在科学探索方面浓厚的兴趣、执著的态度、坚定的信念。

  可见,这一段突出地体现了文章的思想内容。它不仅告诉我们,一名优秀科学家应具备的品质:善于观察、独立思考、勤奋执著等;还紧扣文章题目告诉我们,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是怎样的。

  审美鉴赏

  本文可欣赏的美点很多,现选三项呈现如下:

  1.形象生动,活泼有趣

  形象的描述,可以增强感性认识。本文对鲤鱼世界,尤其是那场暴雨之后,对鲤鱼“科学家们”的心理行为的遐想,描述得栩栩如生。

  作者借助想象,让鲤鱼“科学家们”会看会想,会提出问题,会说话,通过生动形象的描述引出深奥的科学道理。如此生动活泼的笔法,如此丰富多彩的联想,甚至会引发我们一系列关于“鱼”的文学记忆:庄子笔下自得其乐的濠梁之鱼,《汉乐府•江南》中“东奔西钻、南游北走地戏于莲叶间”活泼欢快的小鱼,柳宗元《小石潭记》中那“皆若空游无所依……恬然不动,?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的游鱼,从而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

  在写到最后建成电子感应加速器时,他写道“耗掉了我屋子中所产生的每一点能量”“烧断每一根保险丝”“屋子变得漆黑一团”“屋子周期性陷入黑暗”“妈妈常常在摇头”,这些生动的描述,形象再现了作者进行科学实验时的情景,让我们看到他浓厚的兴趣、无限的热情。

  2.恰当准确,周密严谨

  物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本身就以逻辑谨严著称。作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的作者,行文讲究遣词造句,讲究用恰当准确的词句来表达周密严谨的意思。

  如文中“然而,作为一个孩子,我却不能理解,畅游在茶园池水中的鲤鱼和爱因斯坦桌上未完成的论文可能存在着某种联系”一句,“可能”说明作者并未武断地下断论,因为作者当时是一个孩子,并没有掌握充足的资料,没有实践经验,是自己的一种推测。“某种”也是一种假设的情况,是对两者之间联系的程度加以限制,而不是对其全面的可能进行肯定。词语选用严谨,分寸感把握得很准确。

  3.简洁凝练,词约意丰

  作者善于运用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思想内容。在谈到决心学习爱因斯坦的理论时,他说:“我记得,我花了好多时间静静阅读我能够找到的关于这个伟人和他的理论的每一本书。这种记忆到现在仍然温暖如春。”短短两句话,内涵深广。“花了好多时间”,表明我投入学习研究的时间之多;“静静阅读”,表明我专心致志的科学态度;“能够找到的关于这个伟人和他的理论的每一本书”,说明我阅读面之宽,涉猎范围之广;“这种记忆到现在仍然温暖如春”,回忆如此甜美温暖,表现了作者探究的兴趣是多么浓厚,对科学事业是何等的热爱。

  日积月累

  一、学海拾贝

  推断和想象

  推断和想象,就是要求在充分理解并正确把握文意的前提下,根据阅读材料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和想象。这种推断和想象,不是凭空进行的,而是有根有据的,其“根据”和“情理”都隐藏在所读材料之中。要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推断可以得出哪些结论,推断哪些说法是合理的、符合文意的。近几年高考科学论文阅读试题都十分重视这一能力点的考查。

  推断和想象类阅读试题大致有三种类型:一是举例验证类,二是添加接续类,三是辨析评价类。这类试题具有较大的开放度、明确的指向性等特点。在推断和想象时要充分关注文中的隐含信息,并注意以下几点:抓因果关系,由“前因”推出“后果”;抓条件关系,由条件推出结果;将有关信息联系起来作前提,由此推出结论。

  二、典题精讲

  阅读下面文段,根据文中信息,推断以下表述是否正确。

  文段:北斗山区发现的化石中的这种多细胞动物非常小,它的体长只有0.2毫米,还不及两根头发丝的宽度,肉眼无法看清,只能通过显微镜观察。尽管这一古老动物躯体很小,科学家还是辨别出了它内部的几个器官:一对体腔和成对排列的感觉窝,消化道前端有向腹部开口的口部和紧接其后为多层构造的咽壁所包绕的咽道等。它的形状像是压扁了的龟壳,机体由外胚层、内胚层和完全中胚层组成。它的组织构造的复杂性表明它已经处于成年期的发育阶段。这一化石是迄今为止已知的最古老的真体腔两侧对称动物化石的代表,而真体腔动物的起源至今仍是科学之谜。

  推断:“小春虫”的发现,表明真体腔可能是两侧对称动物的一个特征,这将为研究真体腔动物的起源提供重要线索。

  指点迷津:将本推断与语段中“它的组织构造的复杂性表明它已经处于成年期的发育阶段。这一化石是迄今为止已知的最古老的真体腔两侧对称动物化石的代表,而真体腔动物的起源至今仍是科学之谜”对照,可以看出这个推断是合理的。

  答案:推断正确。

  【同步练习题】

  1.对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褶皱zhě湮没yān铁杵chǔ畏葸不前sī

  B.暖和huo杜撰zhuàn孵化fú刨根究底páo

  C.狰狞nín?威吓xià栅栏zhà芬芳馥郁fù

  D.衰竭jié怪诞dàn酬谢chóu争妍斗艳yán

  2.下列各项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操练殷勤款待自鸣得意奇妙无比

  B.筵席弱不禁风细枝末节高深莫测

  C.暇想摇摇欲坠虫情世故五彩斑斓

  D.篱笆煞废苦心精疲力尽撒手人寰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可是这次脱皮后,它不再是“小乌?”的__了,从头到尾完全变了样。

  ②碧青深长的杂草,葱茏苍翠的树木,白的、红的、黄的、紫的花,好像都在欢迎它的__。

  ③童年的两件趣事极大地丰富了我对世界的理解力,并且__我走上成为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的历程。

  A.原型来临指导B.原形来临引导

  C.原形光临指导D.原型光临引导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目前职业病发病人数呈现增长势头,职业病发病者呈现年轻化,且发病者多属于困难群众。

  B.为有效减少用公车办婚事现象的发生,石家庄市纪委发出通知,严禁动用公车操办婚事,如违反规定,所动用的公车至少要封存3个月以上。

  C.美国总统布什在刚刚发表的国情咨文中提到,需要更具活力的方式来提高经济增长,以应对来自中国和印度的竞争。

  D.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实行了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有效应对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今后松花江水污染治理将全面从五方面推进。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句是()

  A.于是凤蝶找到树阴里,收拢四翅,停歇在枝上。到明天,要是落雨,它就不出去。要是晴天,就照常往花丛飞去。

  B.花所请的媒人,有风、有水、有昆虫。大概请昆虫做媒的花顶多顶多。

  C.我常常给自己提出一些只有小孩才问的傻乎乎的问题,比如水池中的鲤鱼怎样观察它们周围的世界?

  D.我想,鲤鱼“科学家们”将会聪明地杜撰某种虚构的东西——它被称为“力”,来掩盖自己的无知。

  【导语】逍遥右脑整理《高二地理知识点: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以及最全的高考备考资料,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文综、理综复习学习资料,复习讲义、听力材料、作文素材,历年真题试题下载及答案解析,完备的资料库为广大考生提供全面的备考参考。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对可见光吸收的很少。②反射作用: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云层的反射作用最显著。③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把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


  5、全球近地面有7个气压带(高低压相间分布),6个风带。


  (1)低纬度环流:


  ①赤道低压带:因为热力作用形成,气流辐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带。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东南亚的马来群岛)


  ②副热带高压带:因为动力作用而形成,气流在30度纬度上空聚积而下沉,形成少雨带(东亚季风区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亚的沙漠、北美美国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鲁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亚大沙漠)


  ③信风带: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东北信风,在南半球左偏成东南信风。


  (2)中纬度环流:


  ④副极地低压带:由来自低纬的暖气流与来自高纬的冷气流相遇运动上升而形成。形成温带多雨带。


  ⑤中纬西风带:由副高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风,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风,习惯上叫西风,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区,在大陆西岸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西部、北美西部如加拿大的温哥华附近、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侧、澳大利亚南端及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等)


  (3)高纬环流:


  ⑥极地高压带:因为热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气下沉,形成少雨带。不过极地因为气温低,蒸发更少,所以极地属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地区,为湿润地区。


  ⑦极地东风带:由极地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东北风,南半球左偏成东南风。


  (4)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移动的原因: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动。△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5)单一气压带或风带作用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温带海洋性气候(中纬西风带)。


  (6)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低纬信风带控制)、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中纬西风带控制)。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zhong/1131450.html

相关阅读:江苏语文试卷点评 高考试题难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