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的规范操作固然重要,但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表述也是不可忽视的。在表述实验现象时,应做到“三要”。
一.顺序要合理。
表述实验现象,要按照实验现象的先后顺序进行表述。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不能表述成“剧烈燃烧,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物质,放出热量,火星四射”,而应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物质”。因为学生首先观察到的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最后才发现“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物质”。又如,初中化学人教版课本(上册)第27页[实验2-3],首先让学生观察硫和氧气的颜色、状态,再表述硫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时火焰的颜色,比较反应的剧烈程度,最后表述出生成物的颜色、气味、状态等,用这样的顺序表述实验现象,层次分明,一气呵成。
二.用语要准确。
在表述实验现象时必须运用准确规范的语言,如实传递实验信息。若在表述实验现象时用语随便,不加区别,那么实验信息的传递也将产生差异。对实验现象表述中易出现的错误有三种情况:一是“烟”、“雾”不分。“烟”和“雾”在化学中是严格不同的两个概念,“烟”是固体小颗粒在空气中形成的分散系,而“雾”则是小液滴在空气中形成的分散系。例如,磷燃烧后产生浓厚的“白烟”(P2O5固体小颗粒)而不能表述为“白雾”;而浓盐酸露置在空气中会产生“白雾”(盐酸小液滴),就不能表述为“白烟”。二是在表述现象时通常夹带生成物的名称。生成物的名称是通过实验,经分析、推断鉴定得出的,故在表述实验现象时,不可夹带生成物的名称。如FeCl3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的现象应表述为“产生红褐色沉淀”,而不能表述为“产生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淀”。再如H2还原CuO的实验现象应表述为“黑色粉末逐渐变为光亮的红色,同时在试管口和试管内壁上有无色液滴生成”,而不能表述为“黑色的氧化铜变成了红色的铜,在试管口和试管壁上有水珠生成”。三是用词不当。如在表述某实验现象时用“看到有无色无味的气体生成”这句话就很不妥当,因为无色无味的气体是不可能直接“看到”或者“发现”到的。
三.表述要全面。
很多化学反应的现象十分复杂,有些现象易被忽视,导致在表述实验现象时顾此失彼,给实验分析、推断结论带来了困难。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全面正确的描述实验现象,首先要引导学生仔细地观察实验现象,必要时,可在精要提示后再重新做一次。如“把C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的实验现象应表述为“产生大量气泡,同时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而不能只表述为“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又如描述“石灰石和盐酸反应”时,明显的实验现象是“有大量气泡生成”,但仅表述这一点是不全面的,还需要提醒学生注意:“不仅有大量气泡产生,而且石灰石也在不断的溶解”。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zhong/1181260.html
相关阅读:高三一轮复习如何提高高三化学复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