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问题设计误区与对策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化学 来源: 高中学习网

师生互动的效果直接影响高中化学教学效率,而师生互动的基本方式就是进行提问.如今的教学中,提问是每个教师都会采用的教学手段.有些教师在问题设计上存在误区,这些误区会影响课堂提问的作用.那么,应该采取什么策略来应对现有提问的误区呢?

 一、问题太过空洞,应紧密联系实际生活

化学知识应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化学理念也不是凭空出现的.科学家在生活中发现化学现象,研究起因和结果,总结出化学概念,并且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在设计问题时,有些教师会忽略这一点,总是把化学知识架空,只问学生相关的知识点,而不去探究其内在的联系,问题显得空洞无趣.教师设计的问题会直接影响课堂效率.一旦问题设计出现了错误,不仅会导致这一堂课的教学质量下降,久而久之,会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因此,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考虑教学课标、教学目标、教材内容,也要结合这些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体会化学的生活性.化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结合的例子不在少数,教师要想找到相关的例子并不是难事.只要教师有这个意识,就能把问题设计的有趣,有内涵.例如,在讲“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时,教师可以把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和化学知识结合起来,让设计的问题更有意义.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提出问题:“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句话中的“酒”是咱们生活的东西,你们能想到什么呢?学生都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回答:我想到了果酒、米酒.有的学生回答:我想到了乙醇.教师听到学生提到了“乙醇”,马上接过话题,指出:乙醇就是酒的组成成分,也是我们这一节课要讲的内容.通过这样的提问导入新课.紧接着教师指出:现在我们都意识到酒后驾车的危险性,交警也一直在查酒后驾车的人,你们知道检测酒精的原理是什么吗?教师结合现在“查酒驾”的事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学生处在被动状态,应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很多人觉得教师进行提问,只是一个过程,就算没有提问的过程,也能顺利进行教学.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教师进行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增强了师生的互动,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同时,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设计问题时,教师不仅要结合教材内容,还要时刻结合课堂的变化,让问题变得更加灵活,起到提问的作用.在课堂上提问,不只是一个形式而已,而是能够改变课堂进度,使学生根据老师的问题展开思考.如果教师的问题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那么教学进度就会受到阻碍.教师设计的问题要起到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作用,让学生根据问题产生思考,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例如,在讲“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时,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设计能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首先,教师提问:同学们,说到太阳能,你们能想到什么和它有关的应用呢?学生回答:太阳能热水器.教师继续提问:太阳能热水器是怎样工作的呢?有的学生回答:太阳能热水器要在太阳的照射下才能工作,有太阳,就能把水加热.这个学生分析的很正确,但是没有用化学术语表示出来.教师指出:这个同学说得非常好,太阳能热水器就是利用太阳辐射来加热热水器中的水,这是把光能转换成了热能.通过这样循循善诱的提问,能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跟着老师的节奏,在无形之中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三、提问方式过于死板,应结合相关素材激发学生的兴趣

化学本身是有趣的,但是因为现在教育环境的影响,教师更注重课本上知识点的讲解,而忽略了化学最本质的东西,就造成了化学枯燥的假象.在提问时,教师可以结合相关的故事、事例和实验等,提高这个问题的可研究性,提高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兴趣.在提问时,有些教师没有任何铺垫,直接进行提问,无法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因此,在提问教材知识之前,教师要讲一些有趣的素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时,教师可以结合原子结构的历史提出问题:科学家一开始研究出来的原子结构,并不是我们现在接触的原子结构.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认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而且不参与化学反应.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提出了“葡萄干面包式”模型,他认为原子是可以再分的.192019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通过α散射实验提出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那么,我们现在研究的原子结构,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这就是本堂课的重点.学生听到老师的讲述,都好奇真正的原子结构,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总之,高中化学教学的问题设计,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改善.教师要从学生熟悉的情况入手,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

作者:游海燕单位:江苏盐城市第一中学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zhong/1204612.html

相关阅读:高考化学偷分技巧不看后悔 化学提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