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教材第二章第3节“免疫调节”中写到:“有些致病细菌如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是寄生在宿主细胞内的,而抗体是不能进入宿主细胞。那么,消灭这些病原体是通过什么途径呢?……”。
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记忆这一知识点,教师在讲授时,通常会将结核杆菌、麻风杆菌总结为胞内寄生菌,但是很多学生同时也提出了疑问,胞内寄生菌如何隐藏在细胞中,躲避细胞的防御武器的攻击呢?并且除了结核杆菌和麻风杆菌之外,还有哪些胞内寄生菌呢?
为了解决这些疑问,我查阅了大量专业书籍和文献资料,现在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一、胞内寄生菌的种类
胞内寄生菌是指侵入宿主细胞并能在宿主细胞中繁殖的病原细菌。其中比较常见的有:分枝杆菌(如结核杆菌和麻风杆菌等)、化脓性链球菌、化脓性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如伤寒杆菌等)、嗜肺军团菌、李斯特菌、布鲁氏杆菌等。
二、寄生在宿主细胞中的方法:
人体的免疫系统虽然很强大,但并不完美,它仍有一些弱点,这就如同计算机操作系统中存在着漏洞一样。在人类的免疫系统进化过程中,病原微生物也一起协同进化,它们其中一部分形成了一些特殊的生存策略使其能在胞内寄生,所以胞内寄生菌的胞内生存机制实际上是生物进化自然选择的结果。但是不同类型的胞内寄生菌的寄生方法往往有差异,以下介绍胞内寄生菌中常见的三种寄生策略。
①利用细胞壁的特殊成分
吞噬细胞被喻为人体的安全卫士,他能吞噬并杀死病原微生物是因为它们的溶酶体中含有很多种杀菌物质如溶菌酶、活性氧物质(如过氧化氢等)、蛋白酶、磷酸脂酶、核酸酶、脂酶,可是像结核杆菌和麻风杆菌这样的分枝杆菌却能利用其细胞壁中的一种特殊成分—酚醛糖脂,破坏由吞噬细胞的溶酶体产生的对它们有害的杀菌物质,尤其对游离羟和超氧阴离子非常有效,就这样使它们逃避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从而寄生在吞噬细胞中。
②利用抗吞噬的特殊物质
化脓性链球菌和化脓性葡萄球菌能够产生一类称之为“杀白细胞素”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可以杀伤吞噬细胞,当它们被吞噬细胞吞噬时并不被吞噬细胞所杀伤,反而被杀伤的是吞噬细胞自己,此外,化脓性葡萄球菌还能产生类胡萝卜素,这种色素物质可以抑制吞噬细胞的某些杀菌物质的杀伤作用;脓性链球菌还能产生一种特异性的物质叫M-蛋白,存在于细菌细胞的表面,能改变细菌细胞的表面性质使它们避免被吞噬细胞杀伤。
③利用细胞特殊结构—荚膜
荚膜是某些细菌在细胞壁外包围的一层粘液性物质,一般由糖和多肽组成,这层特殊的结构能对细菌起到保护作用。很多胞内寄生菌能利用荚膜来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像沙门氏菌(如伤寒杆菌)即使被吞噬之后,能利用其荚膜生存于溶酶体中,而不会被溶酶体酸化水解。
三、人体对胞内寄生菌的免疫
胞内寄生菌引起人类的慢性持续性感染给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带来了极大地威胁,其中有些甚至于癌症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构成全球性威胁的疾病如结核病、麻风病、伤寒病等都与胞内寄生菌有关,这些病原体潜入细胞内,可以逃避机体的免疫防御的一系列机制,在细胞内长期存在,并可在动物和人群中传播,在适当时机如机体的免疫力下降时,就会出现临床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它们在大多时可以与宿主细胞共存,如世界上有1/3的人接触过结核杆菌,其中只有10%的人具有活性的结核杆菌,余下是潜伏感染,即携带有病菌但并不发病。
由于胞内寄生菌能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所以人体对它们主要进行细胞免疫,通过细胞免疫使宿主细胞裂解使其失去藏身之所,再通过抗体与病原体结合,最后被吞噬细胞消灭。
当然很多胞内寄生菌是非常顽固,对付它们最好是进行免疫预防,如针对结核病,现在采取接种卡介苗,是很好的预防方法,有效地控制了这种病的传播。随着疫苗技术的发展,人类一定能更好的控制胞内寄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不过在这一场博弈中,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微生物生物学(第八版) M.T.马迪;J.M.马丁克;J.帕克 著
医学微生物学(七年制) 贾文祥 著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zhong/122703.html
相关阅读:高中生物中生物数学模型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