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语文师技自然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来源: 高中学习网

作者:安徽省阜阳市铁路学校特级教师 武宏钧

语文教学的真正出路就在于遵从汉语特点和规律,具体说,要引导孩子大量阅读,大声朗读,背诵佳作,努力认字、炼词、选句,不断由模仿写作到有创意的写作,从而使孩子在大量接触书面语的过程中,不断积聚、丰富汉语书面语的语感。我认为,这也是自然语文的真正落脚处。所以,自然语文教学应该师技自然。

语文教育不是要去刻意培养伟人,更不是光宗耀祖的工具,而是让孩子“自然生长”,把每个有着千差万别的孩子,引领到人生正确的轨道上来,做有道德、有责任、有担当,对社会发展各尽其能的人。将自然语文落到实处,必须遵循汉语的特点和规律,借鉴孩子自然习得母语口语的过程和古代私塾语文教学的经验。具体来说,就是要引导孩子大量阅读,大声朗读,背诵佳作,努力认字、炼词、选句;不断由模仿写作到有创意地写作,从而使孩子在大量接触书面语的过程中,不断积聚、丰富汉语书面语的语感。

语文教育的首要目的是为了能让孩子识字,逐步学习、掌握母语书面语。因为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不断接受高素质的教育;也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传承中华文化,吸收外来优秀文化,不断接受真善美的熏陶。已故世界知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说得好:“如果说数学是学习自然科学的基础,那么语文则是这个基础的基础。”已故语言学界的老前辈吕叔湘先生也说得好:“学好语文是学好一切的根本。”老前辈所说的“语文”,指的就是汉语书面语。古代私塾语文教学的特点是,除了要求天天写字、练字外,就是大量阅读、大声朗读,要求背诵,并不断由模仿写作到有创意地写作。其中特别注重大声朗读和背诵,因此历来有“琅琅书声”之说。这大声朗诵正是自觉不自觉地遵循了汉语重节律的特点,使学生通过朗读将课文深深地印记在脑海中。学生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通过视觉、听觉和手写的感觉大量接触汉语书面语,不断积累丰富的书面语语感,从而逐步掌握汉语书面语。学生当时对所读之书的内容可能不甚了解,甚至完全不懂,但他们积累了很好的书面语语感,打下了坚实的书面语基础。

自然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该是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它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能够成为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也就是和谐生态的课堂。要构建和谐的”自然语文教学”课堂,必须巧妙地把握好一定的“度”。所谓“度”字,其中的一个义项是“事物所达到的境界”。小学“自然语文教学”课堂要“达到的境界”是什么呢?

1、以师生关系为起点,把握和谐的程度。要构建和谐生态的自然语文课堂,就是要让生命鲜活。首先是师生关系要呈现和谐之美。教与学的关系应该是平等、协商、和风细雨式的,而不应该是君临天下式的。老师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乐学生之所乐,忧学生之所忧。课堂上,一切顺乎自然,老师顺学而教,学生顺心而学,师生同处于教与学的快乐之中。其次是生生关系要显现生态之美。学习是学生的个体行为,要在引导每个学生在主动学习和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合作,引导学生在讨论、探究、互动中学习,实现共识、共享、共进。要充分发挥出语文的功能,通过阅读、思考、实践和体验,让语文真正进入每个人的生活中去,唤醒他们的生命意识,丰富他们的生命内涵,提升他们的生命质量。“与语文共舞,让生命鲜活!”构建中学语文和谐生态的课堂,用生命去感动生命,用灵魂来塑造灵魂,用智慧去开启智慧,让置身其中的师生享受到教学所带来的乐趣,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

2、以学生开窍为基准,把握提问的角度。自然语文教学提问的角度是多样的,其最佳角度在哪里呢?就是要着眼于使学生“开窍”。为使学生“开窍”,教师应注意转换提问视角,采取“一例多问”,即对同一例句从多种角度提出问题,以开拓学生思路,活跃学生思维。教学实践证明,同一个问题,由于提问角度不同,效果也往往不一样。所以提问应当尽量回避“是不是”、“怎么样”等一般化、概念化的套路,变换出新颖的角度。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zhong/1300977.html

相关阅读:名家散文赏析:乐游书海 莫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