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误区一:做实验不如讲实验,忽视实验的体验性
部分教师认为做实验浪费时间,不做实验也可以拿高分,讲实验成为他们的一种教学手段。从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到实验结论,教师讲得细致入微。学生对教材实验没有直观的感受,背诵加想象成为应付考试的手段。师生普遍认为,实验题的题干中有明确的问题背景,有详实的步骤提示,有判断变量的明晰线索,平时没必要耗费时间做实验。学生缺乏做实验的亲身体验,解题跟着感觉走,概念判断模糊,答题错误频出。
在某次高三模拟考试中有一道选择题: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若得到的色素带颜色较浅,导致这一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A.取材的叶片本身颜色淡,色素总含量偏少
B.未加入碳酸钙,色素被破坏
C.无水乙醇加入太多,色素提取液浓度太低
D.层析时色素带没入层析液中
部分教师认为答案是ABCD,还有教师认为是ABC。争论的焦点是D选项是否是可能原因,肯定者的理由有两点:(1)即使层析时色素带没入层析液中,也会有极少量色素沿滤纸条向上扩散,从而出现较浅色素带;(2)前一阶段的某试题中给的答案有D,说明答案D是正确的。否定者认为:即使有少量色素沿着滤纸条向上扩散,色素过少也不会形成色素带。实际上,只要亲自动手做过这个实验,以实验现象为依据,对试题作出正确的判断是相当容易的事。笔者重复多次色素带没入层析液中的实验操作,发现滤纸条上没有色素带,根本谈不上色素带的深与浅。教师只有多做预实验,多带领学生做实验,学生才能在实验的成败中获得实践经验,对实验现象与结论的判断才能游刃有余。
2误区2:做实验墨守成规,忽视实验的创新性
教材实验的设计具有普遍性、季节性和易成功的特点,因此各地区各学校都可以实施开展。部分教师严格按照教材设定的程序进行实验,从器材、方法到表格设计一成不变,最后发现实验效果不好,甚至无法进行实验。但若改进实验材料,调整实验方法,改变实验试剂,却发现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实验效果很好。
如观察“叶绿体与细胞质流动”实验,教材建议的实验材料是苔藓类和菠菜,这两种实验材料不但难以获取,取材也受季节限制,若在我国北方地区教学的教师冬天做这个实验,难度就很大。有些教师用韭菜进行实验,上面的问题迎刃而解。在“渗透作用”的演示实验中,若用教材上描述的长颈漏斗实验,液面上升的速度慢、时间长,效果不明显。若教师选用移液管替代,液面迅速上升,实验效果非常明显。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从实验材料、实验器具或实验步骤上去改进,促进当地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
3误区3:迷信教辅资料成常态化,忽视实验设计的逻辑性
对照实验作为高考的热点考点,各种教辅资料都对其详加描述,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理论与手段。教师长期依赖教辅资料进行实验教学,成为教辅资料的奴隶,没有教辅资料不知道怎样教学,失去了自我教学反思。此外,依赖教辅资料的常态化教学强化了师生们的思维定势——要研究某种因子的作用,只需要将其作为自变量来设置对照实验即可,忽视了生命系统内部各种因子的复杂性和易变性,对问题缺乏深入而全面的分析,从而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
在学习“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一节时,有教师引出吴民生利用萤火虫验证“ATP是直接能源”的实验。许多教师都认为这个实验可以证明ATP是直接能源物质,荧光物质加入葡萄糖时不发光,加入ATP后发光,说明ATP是直接能源物质。仔细分析,本实验的结论存在逻辑错误,结论只能是ATP能使荧光物质发光,而葡萄糖则不能,但不能说明ATP是直接能源物质。完全有理由认为:ATP的水解产物ADP是直接能源物质,甚至是ATP将能量转移至另一种物质,另一种物质才是直接能源物质。可见,生命活动具有复杂性,并非每个生命现象都能通过简单的对照试验来证明。学生在缺乏对荧光物质的发光原理(在ATP和氧气的参与下,荧光素酶催化荧光素氧化发光)足够了解的情况下分析这个实验时,只能得出“ATP可能是直接能源物质”的结论,而本实验只是为ATP是直接能源物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而不能证明ATP就是直接能源物质。
4误区4:注重实验现象观察,忽视现象原因分析
观察实验现象丰富了学生的表象储备,只有让学生真正观察到实验的本质现象,才能水到渠成地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有的教师常常只重视实验现象的观察,轻视实验现象的分析,使得实验教学虎头蛇尾,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
在“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有教师用可溶性淀粉溶液来验证不同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步骤如下:
(1)取同型号的试管3个,编号为1、2、3,分别加入1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
(2)各试管中分别加入1mL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1mL蒸馏水、1mL5%HCl溶液;
(3)在室温条件下保温相同时间,分别滴加等量的碘液,观察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实验发现2、3号试管中溶液无色,于是得出结论:过酸环境条件下不影响酶的活性。这似乎与实验预测不符,关键在于应该把现象观察和结论分析结合起来,进一步分析实验现象就会发现,在过酸环境条件下,酶因空间结构改变已失活,但淀粉在酸作为催化剂时也会被水解,所以导致3号试管无色出现。可见,只有细心观察,深入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zhong/1314894.html
相关阅读:高中生物中生物数学模型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