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导航
1.学习目标
(1)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2)概述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3)尝试调查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
2.学习建议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学习时,首先要全面理解“能量流动”,注意搞清楚以下几个方面问题:(1)能量流动的源头;(2)与能量输入相关的生理过程、能量输入的总值;(3)能量传递的途径、分布、传递效率、传递特点;(4)能量散失的形式;(5)能量在流动中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应认识到将群体视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是系统科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从而理解能量流动的分析方法,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其次,定量分析是研究能量流动规律的关键,学习时,要掌握有关能量传递的计算,能够结合某一条具体的食物链分析“能量流动的过程”,计算出“能量的传递效率”。另外,本节教材中示意图较多,学习时要正确理解教材中表达不同内容的图表(如要正确理解金字塔形状的象征含义、每一台阶的含义),进而学会运用适当的表达形式准确描述一些生物学现象。
自我测评
一、选择题
1.人们常用能量金字塔来描述能量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流动。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位于生态金字塔顶部的消费者生态效率最高
B.约有10%~20%的能量可以从一个营养级流到下一个营养级
C.在每一个营养级可利用的能量中有10%以热的形式在呼吸作用中散失
D.只有25%的能量可从一个营养级进入到下一个营养级
2.(2004年北京市高考题)一个池塘有生产者(浮游植物)、初级消费者(植食性鱼类)、次级消费者(肉食性鱼类)和分解者(微生物)。其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为a,流入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能量依次为b、c、d。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a=b+d B.a>b+d C. a<b+d D.a<c+d
3.某地区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的个体平均重量分别是M1和M2,个体数目分别是N1和N2,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N1×M1= N2×M2 B.N1×M1>N2×M2
C.N1×M1<N2×M2 D.N1×M1≥N2×M2
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绿色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
B.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能量不包括各营养级的呼吸量
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不循环的
D.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5.在能量金字塔中,构成基层的营养级总是( )。
A.生产者 B.初级消费者 C.次级消费者 D.分解者
6.下列对生态系统内能量流动特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食物链和食物网是能量流动的渠道
B.食物链中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
C.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D.食物链越短,可供养的消费者越多
7.组成食物链的环节一般不超过5个,其原因是( )。
A.环境资源有限
B.被捕食者不能以捕食者为食
C.在每一个环节上都有大量的能量散失
D.以上三项都对
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当狼吃掉一只兔时,就获得了兔的全部能量
B.当狼捕食兔并经过同化作用合成了自身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了第二营养级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时,能量就由非生物环境流入了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往复循环
9.农民经常除去田地里的杂草,渔民经常除去鱼塘中肉食性“黑鱼”。用生态学的观点分析,这样做是为了( )。
A.保持生态平衡B.保持生物群落的单一性
C.调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方向D.使物质和能量能尽快地流动
10.(2004年上海市高考题)如果一个人的食物有1/2来自绿色植物,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1/4来自羊肉,假如传递效率为10%,那么该人每增加1 kg体重,约消耗植物( )。
A.10 kg B.28 kg C.100 kg D.280 kg
11.根据生态学原理,要使能量流经食物链的总消耗量降到最低,应采取下列哪种食物结构?( )
A.以淡水养殖的鱼类为主 B.以家畜的肉类为主
C. 以谷类和植物蛋白为主 D.以禽类的肉和蛋白为主
12.(1999年广东省高考题)在下列食物链中,假设初级消费者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数值相同,哪一条食物链提供给猫头鹰的能量最多?( )
A.绿色植物→蚱蜢→蜘蛛→蜥蜴→蛇→猫头鹰
B.绿色植物→蚱蜢→青蛙→蛇→猫头鹰
C.绿色植物→鼠→蛇→猫头鹰
D.绿色植物→鼠→猫头鹰
13.树林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构成一条食物链。如果黄雀增加体重10 kg,按理论计算,需要蝉( )。
A.10 kg B.100 kg C.1 000 kg D.10 000 kg
14.在生态系统中,全部初级消费者所消耗的能量比全部次级消费者所消耗的( )。
A.多 B.少 C.相等 D.大约相等
15.大象是植食性动物,有一种蜣螂则专以象粪为食。设一头大象在某段时间所同化的能量为107 kJ,则这部分能量中可流入蜣螂体内的约为( )。
A.0 B.106 kJ C.2×106 kJ D. 106~2×106 kJ
二、非选择题
16.一个食物链的营养级一般不超过五个,但某生态系统中,有的食物链中有的动物可处在第六营养级,是何原因?
17.某草原上长期生活着野兔、狐和狼,它们共同形成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经测定其各种生物所含能量如表5-1。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生物种类
草
兔
狐
狼
所含能量/KG
9.5×109
1.5×109
0.08×109
0.05×109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能量的最终来源是_______,它由草的________所固定,经逐级流动,到第_____________营养级能量最少。
(2)设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X〔kJ/(km2·y)〕,那么X的数值为。
A. X= 9.5×109 B. X>9.5×109
C. X<9.5×109 D. X≤9.5×109
(3)写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18.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示意图,请回答下面问题。
(1)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kJ。
(2)从A到B和从B到C的能量传递效率分别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欲使C增加3 kg,至少需A_____________kg。
(4)能够保证此生态系统进行生物地化循环正常进行的是图中的。
19.(2000年广东省高考题)下图是两个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图a是农作物为人类提供的食物量,为家禽和家畜提供的饲料,都与图b相同。
(1)请根据图a、图b所示生态系统的结构,在下图中用箭头完成这两个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利用的图解。(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耗能和图中未标出的分解者耗能可不标出。)
(2)图所示生态系统的能量能够更多地被人类利用,原因是____________。
20.以一头牛和300只兔进行下列实验,下表为相关的试验数据。
1头牛
300只兔
总体重/kg
600
600
日均食物消耗/kJ
7.5
30.0
日均散失热量/kg
82 000
329 000
日均体重增加/kg
1.8
7.2
(1)为什么实验中用了300只兔而只用了1头牛呢?
(2)若牛和兔均摄食了1吨干草饲料,分别计算两种动物的体重增加量。
(3)如何解释两种动物日均热量散失量的不同?
(4)若市场上牛肉和兔肉价格比为1∶1.5,则养殖哪种动物的经济价值高?为什么?
(5)计算这一人工食物链的能量传递效率。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有何特点?为什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zhong/142879.html
相关阅读:高中生物中生物数学模型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