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解题技巧掌 掌握审题策略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政治 来源: 高中学习网

编者按:小编为大家收集了“高中政治解题技巧掌 掌握审题策略”,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政治要取得理想成绩,不但必须扎实掌握知识基础,还需要良好的临场发挥,而临场发挥离不开科学的审题、缜密的思考。审题清楚准确,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失误,把该得的分数拿到,取得满意的成绩。如果审题不慎,没有准确理解题意,或者是“牛吃南瓜无处下口”,或者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其结果是不可能得高分。考试大纲规定了文科综合(含政治学科)四项考核目标与要求,审题过程就是“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过程,这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论证和探究问题”的基础,是考生正确解答试题的前提。可见,不管是考试的实际需要,还是大纲的具体要求,指导学生掌握审题的策略,都是高考复习不可忽略的重要任务。

一、选择题的审题技巧

选择题的答案具有唯一性,一旦审题出现失误,就不能得分,这对考生精准审题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不允许出现丝毫的偏差与失误。

(一)审查材料与题干

正确解答选择题需要全面准确地弄清试题的规定性,即通过审材料、审题干,明确试题所要表达的意图、要求和考查的考点等。政治试题大多采用材料型(文字材料、图表材料或文字图表结合的材料)选择题,这类试题看起来比较复杂,考生常常抱怨不知从何下手。其实,只要稍加细心,运用语文课学到的阅读经验和技巧,把握材料的关键词、时间、空间、数据、主旨等,我们就不难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关键的信息。对于图表材料,标题、图例、纵横坐标、数值、图中的注释等,都需要认真地一一解读,才能准确把握图表的内容。审题干则需要做好三件事,一是理解题目所要考查的问题,二是理解该问题与材料的关系,三是明确限定条件有哪些,这样就能准确把握试题的规定性,找到解题的钥匙,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

(二)审查题肢

考生在明确题干规定性的基础上,对题肢逐一进行审查,弄清题肢本身是否正确。题肢本身错误或含有错误成分的原因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针对易混的相近或相反知识点,通过偷换概念或转移话题设置错误;二是根据知识本身正确所需要的条件、范围,通过改变条件、或变换概念的外延,造成观点绝对化。

(三)审查题干与题肢的关系

要重视审查题干与题肢关系,一是因为有的题肢需要结合材料和题干才能辨明正误。在一般情况下,这些观点可能是正确的、合理的,但放在材料或题干所规定的特殊背景下,它们就是错误的或片面的。

二是因为应选题肢不仅应该本身观点正确,而且必须完全符合题干的规定性。如果干肢不符,即使本身正确的题肢也不能入选。干肢不符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形:一是题肢是题干的变相重复;二是颠倒原因与结果、目的与手段、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等对应关系;三是题肢与题干之间没有真实联系,题肢不符合题干的规定性。

三是因为要选出最佳题肢,必须准确把握题肢与题干之间的“亲疏”关系。我们在审题时,特别要注意题干的关键词语,明确题干在范围、层次、角度、条件等方面有什么特殊要求。一般来说,题肢与题干之间有直接联系者选,间接联系者不选;有本质联系者选,现象联系者不选;有必然联系者选,偶然联系者不选;有主要联系者选,次要联系者不选。

【例1】(2008·江苏政治卷·30)下边的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要坚持运动的观点

C.要坚持全面的观点 D.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解析:要理解漫画的寓意,首先要读标题,“顾上不顾下”表明没有坚持全面的观点。漫画中间的那个人一只脚正在跨入下水道,危险正在悄然来临,由于别人用伞为他掩住了头部,他就以为自己是安全的,却忽视了脚下的危险,他对危险的认识是片面的。本题的四个题肢都是正确的,但从干肢的关系来看,只有C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的审题技巧

非选择题的审题,就跟语文学科的作文审题一样,必须吃透题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理解试题的设问,弄清题目要求回答的中心问题究竟是什么,以免走题,造成答非所问的失误。

(一)明确试题所属知识板块

解答不同知识板块的试题,对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述的要求有所不同。审清试题所属知识板块,才能确定思考问题的方法和组织答案所要运用的学科语言。有的设问直截了当地指明了试题所属知识板块,比如从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回答,从公民与国家关系的角度分析……有的则需要根据设问中的关键词及其背景材料作出判断。一般说来,审清试题所属知识板块难度不大,只要我们从宏观上阅读整个试题,是不难作出正确判断的。

(二)明确试题内容及作答要求

审查试题内容及作答要求是审题的核心任务,即通过阅读试题的背景材料及设问,确定命题者的考查意图。第一,审析题型导语,明确题型类型要求,初步确定应该运用哪一种答题方法,是分析还是综合,是概括还是比较,是归纳还是演绎。第二,审析背景材料和设问,挖掘和提取有效信息,明确命题角度,确定试题要考查的学科知识、思维方法和思想觉悟,建立理论与试题的链接点。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考生把设问中“依据材料回答”或者“结合××知识分析”之类的语句当作套话,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事实上,这是试题在为考生规定答题范围和方向。如果是“依据材料回答”的试题,或者是可以从材料中总结概括出答案来,或者是要求考生分析材料中的事实是如何体现相关理论的,或者是要求考生运用相关理论解决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分析材料所述现象事实的理论依据。如果是“结合××知识回答”,首先我们要明确学习了哪些相关理论知识,以相关理论知识为线索,在理论知识、设问、材料三者之间寻找有效的联系。

【例2】(2008·全国文综卷I·38)材料一 2007年以来,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持续上涨,一些发展中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粮食危机,30多个国家由此发生民众的抗议和骚乱,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了抢购大米等食物的风潮,粮食危机有向世界蔓延之势。

材料二 在过去五年中,我国政府从加强农业基础入手,把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作为首要任务,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全国粮食连续四年增产,储备充足。

为了防止粮食危机蔓延到我国,造成粮食价格大幅度上升,我国政府应采取哪些政策措施?

解析:第一步审析题型导语,从设问句中不难看出,本题是一道“措施型”试题。第二步审析背景材料和设问,明确命题角度。“措施型”试题的命题角度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是审读设问和材料明确行为主体,本题的设问明确规定了行为主体是“我国政府”,二是审读设问和材料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即明确措施的针对性),从设问看,本题是解决的问题是“防止粮价大幅上升”,从材料看,世界出现了粮食抢购和粮食危机,因此本题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应对粮食危机、控制粮食价格”。第三步建立理论与试题的链接点,分析解决问题的“措施”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联系教材,看看教材有没有给我们提供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和方法。二是联系材料,看看材料给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哪些有用信息,如果材料呈现的是问题和困难,就要对症下药地提出措施(如本题材料一);如果材料呈现的是成功经验(如本题材料二),就要对材料中的措施与经验加以概括总结,并使之与教材理论相符合。三是联系时政知识和社会知识,从时政知识、社会知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结合教材知识可知,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要控制粮价就需要缓解粮食供求紧张的局面,在此基础上,我们可结合教材、材料二以及相关的时政知识来分析如何增加粮食供给、如何稳定(或减少)粮食需要。

本文分析的是一般性的审题方法,在复习中,不妨指导考生将近几年的高考政治试题分解为不同类型,分类研究其解题要求和训练要领,掌握不同类型试题的特点及解题技巧,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审题能力,提高运用知识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就是为大家提供的“高中政治解题技巧掌 掌握审题策略”希望能对考生产生帮助,更多资料请咨询中考频道。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zhong/182870.html

相关阅读:高二政治必修三走进文化生活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