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种群和群落的区别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生物 来源: 高中学习网

  种群和生物群落的基本概念

  1、种群: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如: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鲤鱼就是一个种群)

  2、种群密度:是指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

  3、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

  4、性别比例:是指雌雄个体数目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5、出生率:是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

  6、死亡率:是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

  7、生物群落: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群落的总和。

  8、生物群落的结构:是指群落中各种生物在空间上的配置情况,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方面。

  9、垂直结构: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就是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如森林群落、湖泊群落垂直结构。

  10、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区段现象,就是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如:林地中的植物沿着水平方向分布成不同小群落的现象。

  种群和生物群落常见知识点

  1、种群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种群数量变化是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种群密度是种群的重要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以及迁人和迁出等都可以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

  2、种群密度的测定:对于动物采用标志重捕法,其公式为种群数量N=(标志个体数X重捕个体数)/重捕标志数.

  3、种群密度的特点:①相同的环境条件下,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不同。②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不同。

  4、出生率和死亡率: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和种群大小的重要因素。出生率高于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加;出生率低于死亡率,种群密度下降。;出生率与死亡率大体相等,则种群密度不会有大的变动。

  5、年龄组成的类型:(1)增长型:年轻的个体较多,年老的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2)稳定型: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3)衰退型:种群中年轻的个体较少,而成体和年老的个体较多,这样的种群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

  6、性别比例有三种类型:(1)雌雄相当,多见于高等动物,如黑猩猩、猩猩等。(2)雌多于雄,多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如鸡、鸭、羊等。有些野生动物在繁殖时期也是雌多于雄,如象海豹。(3)雄多于雌,多见于营社会性生活的昆虫,如白蚁等。

  7、种群数量的变化:①影响因素:a、自然因素:气候、食物、被捕食和传染病。B、人为因素:人类活动。②变化类型:增长、下降、稳定和波动。③两种增长曲线:a、“J”型增长特点:连续增长,增长率不变。条件:理想条件。b、“S”型增长特点:级种群密度增加→增长率下降→最大值(K)稳定;条件:自然条件(有限条件)。④研究意义:防治害虫,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8、预测未来种群密度变化趋势看年龄组成。而出生率和死亡率则显示近期种群密度变化趋势。

  种群和生物群落可能考哪些题

  1.什么是种群?理解时应注意哪些关键词?

  答案: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理解时应注意“同地”“同种”。

  2.一个池塘中各种鱼的数量可称为种群密度吗?

  答案:不可以,因不是同一种鱼。

  3.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种群具有哪些特征?

  答案: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种群内的个体数)的变化规律。其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

  4.什么是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有?影响其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指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常用标志重捕法、取样调查法。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主要是:同一环境中的不同物种、不同环境中的同一物种。

  5.某地区人口出生率增加了,此地区的人口总数是否一定增加?

  答案:不一定,还要考虑死亡率,增长率等于出生率-死亡率。

  6.重男轻女、择男而生、择男而养在人口种群中会带来哪些影响?

  答案:将带来男多女少,致使性别比例的失调。

  7.种群因年龄组成不同,而有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种类型。对一种群而言,是否会始终保持某种类型?

  答案:不会,因为在种群发展的过程中,将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致使种群的类型发生改变。

  8.种群数量的调节形式有哪些?

  答案:食物、生殖力、抑制物的分泌、疾病及寄生物的影响、物理因素等。

  9.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形成的条件有哪些?其增长率有何特点?

  答案:形成条件是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的数量往往会连续增长。其增长率恒定不变,无K值。

  10.“S”型曲线的形成条件是怎样的?其增长率特点是什么?有人说“‘S’型曲线是因环境条件有限而由‘J’型曲线转变而来”,此说法是否正确?

  答案:“S”型曲线是在环境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形成的。种群增长率随种群密度上升而下降,有K值。不正确,原因是前者的增长率在不断改变,后者的增长率不改变。

  11.在一个池塘当中生长的鱼群的数量变化有何规律规律?何时捕捞,可获得较大的收益?

  答案:在一个池塘中生长的鱼群数量变化呈“S”型曲线。种群增长速度(斜率)是先增加后减少的,速度在减小时,就表明该生存下来的鱼没有生存下来,这就是一种浪费,而在“S”型曲线的中点附近(相当于K/2),若在此时大量捕捞可获得最好的效益。

  12.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何在?举例说明。

  答案: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在野生动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害虫的防治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例如,依据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合理确定鱼类的捕捞量,依据蝗虫的发生规律采取针对性地预防措施等。

  13.何谓生物群落?理解种群时应注意的关键词是什么?

  答案: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叫做生物群落。应注意“一定区域”“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各种生物的总和”。

  14.校园中的全部花草树木可以看成一个种群或生物群落吗?为什么?

  答案:不能。因为校园中的全部花草树木不是一个物种组成的,而是多个物种组成的,所以不可以看成一个种群;校园中的全部花草树木没有包括校园中的全部生物,因为校园中还有很多种动物和微生物,所以也不可以看成是一个生物群落。

  15.何谓生物群落的结构?如何构成?

  答案:在生物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而使群落具有的特有定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16.什么是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同一座山,从山脚到山顶,几乎分布了由热带到寒带的不同植物,这种现象反映的是垂直结构不是水平结构?

  答案:垂直结构是指在垂直方向上,生物群落具有的明显的分层现象;水平结构是指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起伏、光照的明暗、湿度的大小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或同一种群密度不同的现象。同一座山,从山脚到山顶,几乎分布了由热带到寒带的不同植物,这种现象反映的是水平结构。

  17.群落的垂直结构有何意义?

  答案:可使生物占据不同的空间,有利于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

  18.一块农田中的小麦,长得像用裁的一样整齐。因此说这块麦田没有垂直结构对吗?为什么?

  答案:不对。因为农田中除了小麦外,还有其他生物存在,它们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包括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所以具有垂直结构。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zhong/252039.html

相关阅读:高三生物复习必修二知识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